APP下载

辫状河储层单砂体刻画及剩余油分布

2021-03-08李俊飞

复杂油气藏 2021年4期
关键词:砂体泥质样式

李俊飞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9)

辫状河沉积是陆相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1],垂向上砂体多期叠置,横向上砂体相互切割,造成储层非均质性强[2];多年的注水开发,导致油田剩余油分布复杂,亟需开展精细的单砂体刻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辫状河储层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尤其在辫状河沉积模式[3]、心滩坝沉积演化[4-5]及隔夹层研究及三维地质建模[6-9]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在单砂体刻画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方面研究较少。因此,以渤海湾盆地L 油田4 区馆陶组为例,探讨辫状河单砂体接触样式及定量规模,并分析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以期为油田中后期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L 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中南部海域渤南低凸起中段,该油田为受两组近南北向走滑断层控制、内部次生断层复杂化的断裂背斜构造。主力含油层系是馆陶组,以辫状河储层为主,发育辫状河道、心滩坝、溢岸砂。岩性以中砂岩、细砂岩为主,局部含砾石,颗粒分选较差,磨圆是次棱角状—次圆状。储层孔隙度为18.9%~32.6%,渗透率为(15.0~5 900.0)×10-3μm2,属于中高孔、中高渗储层。

4区于2008年投产,经过十几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阶段,综合含水81%,储层水淹状况复杂,剩余油分布难以预测。为满足油田开发需要,需对辫状河储层单砂体平面接触样式进行刻画,对其定量规模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2 单砂体识别

2.1 单砂体平面接触样式

辫状河河床宽浅,河道反复分岔合并,在不稳定水流作用下,易废弃改道,主要发育河床亚相和河漫亚相。河漫亚相是洪水泛滥期,水流漫过堤岸沉积的大量悬浮沉积物,以粉砂岩和泥岩为主。河床亚相是在双向环流作用下,在河床上沉积的砂砾质沉积物,主要以砂岩为主;根据沉积方式、砂体厚度和测井响应特征的差异,可进一步细分为心滩坝和辫状河道微相;随着河道改道和物源供给的影响,辫状河道充填方式发生变化,通过对顺物源方向和垂直物源方向连井剖面接触关系进行统计,认为研究区单砂体在平面上存在3 种接触样式:砂质接触、半泥质接触和泥质接触。

2.1.1 砂质接触

河道分流使得水流速度突然降低,其携带的沉积物超出河道的负载能力,砂质沉积物卸载,形成砂质岩相,与已沉积的心滩坝相接触,即砂质接触(见图1a)。由于河道的冲刷作用,使得心滩坝和砂质河道单砂体之间连通较好,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河道砂体的厚度与同期心滩坝砂体的厚度相当或者略小。

2.1.2 半泥质接触

物源供给不足,随着河道水流速度的突然降低,其携带的沉积物按照粒径大小先后沉积,河道下部发育砂岩,上部发育砂质泥岩和泥岩,与已沉积的心滩坝相接触,即半泥质接触(见图1b)。因水动力不足,半泥质河道下部砂体物性较差,与心滩坝单砂体连通性较差。

2.1.3 泥质接触

河道改道使得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隔离的静水环境,最终,河道内细粒悬浮物质自然沉积下来形成泥岩沉积[10],与已沉积的心滩坝相接触,即泥质接触(见图1c),其两侧的心滩坝单砂体之间不连通,相互之间没有油气运移。

图1 L油田馆陶组单砂体平面接触样式

2.2 单砂体规模

单砂体的定量刻画在井间存在很强的预测性,因而,单砂体的几何形态成为其定量表征的关键。辫状河是由多期辫流带砂体叠加而成,其间发育不稳定分布的泛滥平原泥岩,单期辫流带砂体是由多个心滩坝及辫状河道组成,呈现“宽坝窄河道”的模式[11],在此模式指导下,开展辫状河单砂体的定量刻画。

Leclair 等[12]通过对辫状河现代沉积单一辫流带的测量,认为单一辫流带宽度与平均单河道满岸深度呈对数线性关系:

式中,Wmin为单一辫流带最小宽度,m;Wmax为单一辫流带最大宽度,m;ha为平均单河道满岸深度,m。

研究区平均单河道满岸深度为5~8 m,由式(1)、(2)计算,得到单一辫流带宽度为1 000~3 300 m。研究区辫流带最大宽度为2 000 m,仅在辫流带边部发育一定规模的泛滥平原,因此认为研究区发育一个辫流带。研究表明,在现代沉积中,辫流带宽度与心滩坝宽度、心滩坝宽度和长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具有相似沉积背景的典型辫状河的辫流带宽度、心滩坝宽度、心滩坝长度等构型要素进行测量,得到它们之间的经验公式[13],再结合单砂体平面接触样式,计算得到研究区心滩坝宽度250~750 m,心滩坝长度600~1 750 m。根据Kelly[14]的经验公式,研究区辫状河道宽度为100~250 m。

研究区L70C 单层自北东东方向发育一条辫流带,辫流带内发育14 个心滩坝以及多条废弃河道,统计结果表明,心滩坝宽度280~590 m,心滩坝长度685~1 058 m(见图2)。

图2 L油田馆陶组L70C单层单砂体平面分布

3 辫状河单砂体平面接触样式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研究区馆陶组单砂体的平面接触样式主要包括砂质接触、半泥质接触和泥质接触3种类型;心滩坝单砂体呈均质韵律,在重力的作用下,水向下运动,使得单砂体呈底部水淹;因此,在平面接触样式和注采井网的耦合下,研究区剩余油分布复杂。

砂质接触的砂体横向连通性较好,水驱效果较好,剩余油不富集(见图3a)。半泥质接触的砂体由于上部泥质河道遮挡,单砂体间仅下部连通,且连通性较差,易在心滩坝侧翼中上部和辫状河道形成剩余油富集(见图3b)。泥质接触的砂体因泥质河道的存在,使得2个心滩坝单砂体横向不连通,易在心滩坝单砂体的侧翼富集剩余油(见图3c)。

图3 单砂体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机理

当注水井在半泥质河道、采油井在心滩坝上时,由于河道下部砂体物性差,两者间连通性较差,后期在心滩坝上的调整井呈未水淹(见图4a),或者当注水井在心滩坝、采油井在半泥质河道上时,由于两者间连通性差,后期在半泥质河道上的调整井呈未水淹(见图4b),说明半泥质接触的砂体水驱效果差,剩余油富集在心滩坝侧翼或者半泥质河道。当注水井在心滩坝、采油井在泥质河道微相时,两者间不连通,后期在心滩坝上的调整井呈未水淹(见图4c),说明泥质接触的砂体在心滩坝侧翼富集大量剩余油。在剩余油富集的心滩坝侧翼设计1口定向井,钻井证实主力砂体厚度累计60 m 左右,主力层测井解释为未水淹,投产后日产油44 m3/d,含水率61%,地层压力平稳,有力证实了辫状河单砂体平面接触样式对剩余油分布控制的合理性。

图4 单砂体平面接触样式影响的剩余油分布

4 结论

(1)通过研究区密井网的解剖,总结了辫状河单砂体3种平面接触样式:砂质接触、半泥质接触和泥质接触。

(2)在“宽坝窄河道”辫状河模式的指导下,以现代沉积得到的定量规模为约束,研究区心滩坝宽度250~750 m,长度600~1 750 m,辫状河道宽度100~250 m。

(3)砂质接触的砂体连通性好,剩余油不富集;半泥质接触和泥质接触的砂体连通性较差或者不连通,在心滩坝单砂体侧翼和辫状河道富集剩余油。

猜你喜欢

砂体泥质样式
致密气有效砂体结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东方B气田海底扇复杂砂体地震刻画
20世纪戏曲改革的“樊粹庭样式”初探
富县地区长8致密油储集砂体成因及分布模式
渤海河流相油田储层连通性研究与挖潜实践
——以KL油田3-1483砂体为例
陶刻技法简析
这是巴黎发布的新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