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1-03-08严谋春

农业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产业使用

李 艳,严谋春,梁 凡,罗 丞,2

(1.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710000; 2.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陕西 西安710065)

0 引言

“三农”问题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破解“三农”问题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发展的关键手段。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陕西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卓越成效。农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环境得以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但从全国范围来看,陕西省农民收入多年来一直排名靠后,2019年排第27位。同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消费转型升级,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农业功能不断拓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及社会工商资本大量投入现代农业,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显现。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稀缺、面源污染突出、全球气温升高引发极端天气频发,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资源要素的“虹吸”效应仍然存在,农业生产制约因素进一步凸显,限制了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

1 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内涵

农业结构一般指产业结构,即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构成情况,统计年鉴中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还包括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1]。农村经济结构是指农村各主要经济成分或要素的构成情况及其相互关系,主要由农村生产结构、经济组织结构、技术结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组成[2]。

目前来看,已有研究中尚未把“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作为一个统一的关键词使用,更多出现的是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

本文对“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内涵界定,主要体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该文件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3]。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有关“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产业结构、区域布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因此,综合考虑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部门职能调整、现代农业3大体系等因素,文章拟从产业结构、经营结构、农村居民就业及收入结构、要素投入结构4个方面,对陕西省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展开分析。

2 陕西省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现状

2.1产业结构

2.1.1第一产业

总体而言,陕西省第一产业发展平稳,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2009—2020),从增速来看,2008—2019年陕西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呈现持续增长趋势,2019年总产值达3 536.80亿元,比2008年增加2 258.942亿元,增长1.76倍,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61个百分点。从构成变化来看,2008—2019年陕西省农林牧渔总产值构成变化不大,渔业、林业的占比始终为1%、3%,牧业产值从32%下降到23%,种植业产值比例则上升了9个百分点,从64%上升到73%,种植业产值和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95%以上,其中种植业以经济作物为主,果蔬产值增长较快,年均增长14.19%,远高于粮食作物的3.10%。2019年,经济作物产值为2 056.61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84.09%;粮食作物产值353.69亿元,对种植业总产值的贡献为14.46%。2019年水果、蔬菜和茶叶的产值占经济作物产值的比例合计为84.30%,成为经济作物的主要品种类型。

2.1.2第二产业

农村第二产业包括农村经济中的工业和建筑业,主要构成是农副食品加工业。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工业逐渐发展成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不仅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更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经。

从产值现状来看,2019年,陕西省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共计610家,比2008年增加364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加工企业的8.75%;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平均用工人数6.34万人,占全省规模以上加工企业的4.12%。从图1可以看出,2019年陕西省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 437.85亿元,比2008年增加1 205.64亿元,增长超5倍,农副食品加工业生产规模扩张迅速。陕西省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不断增长,但是发展速度逐渐放缓。2008—2019年,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平均增速18.61%,但增速不断下降,从2009年的34.43%下降到2018年的5.97%,2019年首次出现负增长0.35%;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平均比例为4.68%,2018年之前逐渐增加至5.73%,比2008年提高2.56%,2019年占比下降至5.40%。

数据来源:《陕西省统计年鉴》(2009—2020)图1 陕西省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状况Fig.1 Output value of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above designated size in Shaanxi Province

从经营现状(图2)来看,2019年陕西省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 305.54亿元,比2008年增加1 097.05亿元,增加了5.26倍;2019年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总额为80.85亿元,比2008年增加77.12亿元,增幅高达20.69倍;2019年陕西省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资产总计为582.17亿元,比2008年增加474.05亿元,增长了4.38倍。

数据来源:《陕西省统计年鉴》(2009—2020)图2 陕西省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营收状况Fig.2 Revenue of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above designated size in Shaanxi Province

2.1.3第三产业

农村第三产业指农村经济中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商品流通、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物流仓储、金融保险、旅游咨询和科研技术服务等行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不仅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农村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之一,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对于提高农村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劳动力更好就业,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有重要意义[4]。

总体而言,陕西省第三产业发展快速,但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贡献较低,区域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2008—2019年陕西省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持续增长,2019年达到196.29亿元,比2008年增加127.08亿元,增长1.84倍,产值占全国的比例为3.02%,全国排名第12位。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平均贡献为5.03%,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2019年达到最高的5.5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2%。虽然陕西省农林牧渔服务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平均贡献高于林业的2.99%和渔业的0.89%,但远低于种植业和牧业的产值贡献。其增速与渔业相比仍然较低,平均增速低6.61%,陕西省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数据来源:《陕西省统计年鉴》(2009—2020)图3 陕西省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变化情况Fig.3 Changes of output value of agriculture,forestry,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services in Shaanxi Province

2.2经营结构

2.2.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和大规模经营、具有较高集约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经营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保障农业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5]。

目前,陕西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以下特征。从规模来看,农业经营组织规模不断扩大,合作社基本实现全覆盖。截至2019年,陕西省农村新型经济主体中龙头企业共2 033家,其中有国家级龙头企业36家,产值达207.99亿元,省级龙头企业517家,产值达596.84亿元。陕西省农民合作社共计达到6.1万家,带动非社员农户390.3万户,基本实现行政村、主导产业和产业农户全覆盖。从空间分布来看,超过一半集中在关中地区,陕北、陕南基本持平,渭南、宝鸡和榆林次之。从受教育程度来看,高素质农民人数少,但整体受教育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值。

2.2.2适度规模经营

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在一定的适合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设备、经营管理、信息等)的最优组合和有效运行,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6]。

陕西省农业经营户共652.92万户,其中规模农业经营户8.44万户,占比仅为0.74%;农业经营单位4.84万个,以农业经营或服务为主的农民合作社2.39万个,占比为49.38%。生产经营人员(包括本户生产经营人员及雇佣人员)29.70万人,女性14.46万人,占比为48.69%;年龄35岁及以下的7.06万人、占比23.76%,年龄在36~54岁的15.99万人、占比53.82%,年龄55岁及以上的6.66万人、占比22.42%[7]。从区域地理位置来看,在不同区域中,关中规模农业经营户最多,达4.40万户,占全省比例为52.13%;其次为陕北和陕南;陕北、关中、陕南的规模农业经营户占各地农业经营户的比例分别为2.56%、1.26%和0.62%,陕北的农业规模经营率更高。

2.2.3农产品品牌

截至2019年,陕西省共获得绿色食品标志、有机产品标志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产品数量分别为295、300和78个。其中,绿色食品以果产品类为主,占比为47.80%,农产品类占比36.95%,畜产品和其他产品占比均低于8%;有机产品以农产品类为主,2017年陕西省有机产品生产能力为4.19万t,农产品类占比为43.67%;区域公用品牌以果品类为主。根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相关数据,目前陕西省拥有10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其中种植业类96个、畜牧业类7个,以农产品地理标志为代表的区域公用品牌达到97个,全省农产品商标注册数超过4.5万件,规模以上农业品牌数量达到1 840个,全省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以企业品牌为主体的品牌集群式发展格局已经逐步形成,为陕西省发展品牌农业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2.3就业及收入结构

从农民就业来看,陕西省农村人口规模逐渐缩小,农村剩余劳动力省内就业增加,就业渠道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2008—2019年全省农村人口规模不断缩小,从2008年的2 153万人降低到2019年的1 57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57.9%下降到40.57%;农林牧渔就业人数从2008年的909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786.7万人,但农林牧渔就业人数占乡村人口的比例则从42.22%上升至50.04%。近年来,随着陕西省经济发展,就业环境进一步改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省内就业。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2009—2020)及国家统计局陕西省调查总队网站相关数据,2018年农村劳动力就业比例为64.1%,就业劳动力中有68.3%选择在乡内就业,比2012年下降1.7个百分点,2018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有70.6%为省内就业,比2008年增加6.3%,省外就业比例则从35.7%逐渐下降至29.4%。从农村居民收入来看,陕西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8年的3 136元提高到2019年的12 326元,比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低3 694.7元。工资性收入成为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第一产业收入比例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收入比例上升,不同区域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低收入户的收入增长速度也呈现较慢的特征,总体而言陕西省农民收入水平仍处于落后地位。

2.4要素投入结构

农村劳动力、农业科技、土地、资金和基础设施是影响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要素。农村劳动力是农业生产力各要素中最具活力的要素,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劳动的能动性方面。农业科技创新从根本上决定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能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有序调整,是现代农业的基本出路。农村投融资状况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资金保障水平。因此,对陕西省农业农村发展要素的现状分析主要通过农村劳动力投入现状、农业科技投入现状、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农村投融资现状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展开,有利于从要素方面把握陕西省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农村劳动力投入来看,陕西省目前农村劳动力呈现以男性为主、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的特征。根据陕西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农业生产经营以男性为主,占比50%以上;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以36~54岁的劳动力为主,比例为46%,截至2018年,陕西省农村富余劳动力中(16~45周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547.6万人,占75.8%。从农业科技投入来看,陕西省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差距,农业科技人员和科研经费配备不足。2019年陕西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 433亿W,比2008年增加了18.22亿W,年均增长27.33%,陕西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8%,与全国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存在一定差距;从农用土地利用来看,农用地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土地流转加快但水平仍然偏低。2018年26.87%的农村土地流转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7年陕西省农用地规模1 856.26万hm2,比2014年减少了6.24万hm2。其中,集体所有的农用地总面积从1 046.57万hm2增加至1 076.81万hm2,2017年占农用地总规模的58%。2017年陕西省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占农用地的比例分别为21.46%、4.40%、60.16%和11.69%,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耕地占比和园地占比与全国总体指标接近,林地占比高于39.20%的全国指标,草地占比低于33.99%的全国指标(表1)。根据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2018),从农村投资融来看,陕西省农村投融资规模不断增长,2010—2018年陕西省农户固定资产投资额从220.25亿元增加至358.3亿元,增长62.68%。从投资方向来看,投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资金比例分别为13.97%、3.61%和82.40%。2018年的投资额分别为79.9亿、2.4亿和247.9亿元,绝大数资金投向了第三产业。2019年陕西省一般预算支出总额为5 718.52亿元,其中农林水财政支出为684.18亿元,占比为11.96%,财政涉农资金整体水平较低。从农村基础设施来看,陕西省农村道路、电、气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仍存在区域差异,能源、灌溉等生产基础设施稳中有升,信息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配套设施正在迅速发展。

表1 陕西省农用地情况

3 融合发展现实障碍

3.1休闲农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三产融合程度低

乡村旅游作为陕西省最常见的三产融合形式之一,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仍存在农产品加工业滞后、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休闲农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农村人力资本不足和农户参与产业融合能力较弱等问题。尽管部分地区利用本土特色发展休闲农业,但是大多数农业生态园、农家乐仅是盲目跟风模仿,无法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影响休闲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进而影响三产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

3.2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足

陕西省“两品一标”产品数量占全国比例不高,且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绿色食品以果产品类为主,有机产品以农产品类为主,区域公用品牌以果品类为主,畜禽、粮油、蔬菜等类别较少,产品品牌的影响力、竞争力有待提升。

3.3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经营能力偏低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集体成员利用集体所有的资源要素,通过合作与联合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完善乡村治理的需要。然而,在陕西省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尤为缓慢。一方面,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据2018年农经年报统计,全省17 778个村拥有集体经济组织的村庄11 282个,占比为63.46%,由村委会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庄比例为36.54%,但是实际运行的数量非常有限,难以有效发挥作用。2014—2018年全省农民财产净收入占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均不到2%,全省1 112.62万hm2(16 689.3万亩)集体所有农用地大多处于闲置状态,农村集体资产作用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另一方面,陕西省集体经济经营能力偏低,与全国村集体经济实力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全国与陕西省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对比来看,2018年陕西省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561.9亿元,仅占全国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的1.3%;村均资产为312.2万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2.9%。村集体营利能力普遍较弱,出现大量村财收不抵支的现象。

3.4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地区差异明显

《陕西省统计年鉴》(2015、2020)数据显示,西安、宝鸡、榆林和杨凌的农村居民收入高于全省农村居民收入,为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平均水平的1.18、1.06、1.07和1.11倍,但铜川、安康和商洛的农村居民收入,不到全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90%。从表2可以看出,2019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最高的地区是西安,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 588元,其次为杨凌13 570元,榆林以13 226元位列第三;商洛最低,仅为10 025元,比西安低4 563元。增长幅度最大的市(区)是渭南,2014—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4 241元,增长49.70%;其次为宝鸡,2019年增加了3 673元,增长38.99%。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全省居民收入水平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不同区域差异明显,关中农民收入水平最高;陕南农民收入水平最低,但其增长最快。贫富差距、地区差异明显,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形式严峻,引发系列社会问题。

表2 陕西省各市(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

3.5农村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创新驱动不足

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截至2018年,陕西省农村富余劳动力中(16~45周岁),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共计547.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5.8%。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管理水平较低,90%的合作社缺少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人才[8]。高素质农民比例较低,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科技对周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

另一方面,农村创新驱动不足。首先,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农业科技的研发资金投入与科技人员配置比例较低。1999年以来,每年800万元的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经费一直没有增长,2019年全省地方公有经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18.99万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仅1 071人,占比仅为0.56%,比2009年下降3.77个百分点。其次要素投入创新不足。土地、村集体资产等进入流通环节的模式创新不够,农村现有资源盘活力度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面向第三产业,对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用有限,土地流转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主要流向农户,占总流转面积的46.95%,限制了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最后,基础设施建设及管护创新不足。偏远地区尤其是陕北,道路、电、网络等基础设施的覆盖率低,目前缺乏有效手段合理布局。后期维护及运营需要大量资金、人员,现有财政资金、农村人口,难以确保持续、稳定的提供服务。

4 融合发展突破路径

4.1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在农业多功能上求突破

4.1.1持续优化特色农业区域布局

优化粮食、果业、畜牧、设施农业的区域生产力布局,提升农业农村的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健全省、市、县关于特色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配套政策,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积极开展试点,对重点地区适当予以倾斜。进一步推动实施农产品加工业附加值提升行动,积极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的协调联合发展;鼓励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农产品销售+原料生产基地”共享发展机制[9]。

4.1.2加快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健全和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全面拓展农业的经济、政治、生态、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10]。切实贯彻实施国家各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加强职能部门沟通、协作,确保已有政策(土地、金融、财税)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美丽乡村等典型示范的带动引领作用。

4.2聚焦适度规模效益,在深耕产业价值链上求突破

4.2.1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首先,加大对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对符合政策及支持条件的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予以支持与鼓励,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与政策倾斜力度。其次,提升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水平,综合考虑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源优势、功能定位、自身条件、经营规模和发展机遇等,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与规划,提升发展水平。最后,制定相应措施规范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11]。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新事物,在鼓励、引导、支持发展的同时也要适当监管与监督,对运行过程进行监测,对运行结果进行考核,一方面可以规范运营,另一方面,便于帮助解决其遇到的问题与困境,从而使其更好地发展。

4.2.2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支持各级政府、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农业经营、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前瞻性、基础性研究,针对诉求最多、影响最大、需求最急的重点难点问题精准施策。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独立、联合成立社会化服务组织,进一步探索通过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从而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能人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2.3聚力打造全国知名品牌

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力求打造一批绿色农产品标准化集成示范基地,针对农村开展农产品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多开展培训活动,对农村的农产品进行有机认证,同时开展农产品电商质量提升工作,打造全省农产品供应链生态[12]。

4.3聚焦素质能力提升,在培养农村“田秀才”上求突破

4.3.1提升高素质农民占比

鼓励相关高校加大对农业专业设置的比例,支持建设发展更多的涉农学校,鼓励高校对农学专业进行适时调整与优化,加强涉农学校与当地的密切实践合作,统筹高校、科研院所、培训基地、涉农龙头企业等各类资源,进一步针对农村开展更多的现代农业科技的培训与宣传,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学习培训等项目,培养出真正懂现代化农业生产、会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高素质、全技能的社会服务型农业农村发展人才。

4.3.2提高社会人才参与度

多渠道鼓励社会人才参与农村建设与发展,提高社会人才对农村建设的参与度。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退役军人回乡创业,给予政策倾斜与财政支持;尝试建立起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人才到农村挂职指导制度,鼓励更多的高科技人才、相关领域专家、党政干部等为农村发展建言献策,献出自己的智慧,作出应有的贡献。总之,农村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全体社会人才的团结参与共同发力,多渠道、多路径鼓励社会各方人才参与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对农村而言显得至关重要与极为迫切。

4.4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在引导要素高赋能上求突破

4.4.1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多元化转化

积极筹建省级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组建一批具有专业背景,掌握法律、知识产权、市场管理等知识的成果转化团队,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加大生物技术、资源利用、农业工程、食品加工与营养安全等关键领域的科研投入力度,切实发挥农科城在农业科技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示范推广作用。对农业科技型企业进行持续培养与支持鼓励,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打造农业科技园示范区。

4.4.2推动要素投入多创新多试点

在农村用地方面,对农村现有政策进行落实,完善设施农业用地和农业产业发展用地政策,优化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在农村资金方面,整合涉农财政资金,优化政府资金支农支出结构,保障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商业保险机构创新涉农业务和产品,为农业生产主体提供资金支持服务和风险应对保障,完善农业产业扶持基金制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业项目建设和运营。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全面完成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大中型泵站改造项目,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加工、物流、仓储、销售等配套设施建设。

4.4.3推动信息技术多维度使用

建立完善农村农业综合信息数据库,加强自然灾害、作物估产及生长动态等农情监测数据收集,加强特色农产品质量、市场的数据收集,推动农业向信息化和智慧化发展。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农业和农村智能硬件的运用,加快构建农业、基础设施精准决策系统,鼓励科研机构、实现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高效协作[13]。

5 结束语

近年来,陕西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卓越成效,农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但仍然存在休闲农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农村三产融合程度低、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地区差异明显、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少和创新驱动不足等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陕西省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特征,理清现实障碍,试图探索出优化陕西省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现实突破路径,从而达到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目的。

猜你喜欢

产业使用
“一带一路”战略下台湾产业转型初探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浅谈普通高校竹笛专业教材的使用
浅谈工位器具的合理性设计与使用
论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使用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