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眼“两个立足”,培养质疑精神

2021-03-08陈慧

阅读(教学研究) 2021年10期

陈慧

【摘要】“怀疑是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并把学生的疑惑化作有效的教学资源?笔者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部分课文为例,尝试从“立足课文,聚焦难点”“立足资料,挖掘背景”两方面出发,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关键词】立足课文 立足资料 质疑精神

关于质疑和学习的关系,古人如是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今人则说:“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培养质疑精神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无视学生学习中的疑惑,机械、程式化地设疑提问,不利于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怎样破解这一难题呢?笔者认为,着眼“两个立足”,精心筛选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在恰当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有助于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他们内心种下质疑的种子,从而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

一、立足课文,聚焦难点

语文课堂教学是以课文为载体,围绕教学目标,聚焦并解决难点的过程。所谓难点,就是学生对文本解读有困难的地方,包括课文中反常的情节、看似矛盾的地方,以及有特殊含义的句子。教师如能立足难点,引导学生巧妙质疑,可以使课堂教学在跌宕起伏中精彩纷呈。

1.聚焦反常情节

“文章似山不喜平”,经典文章的情节发展总是出人意料,会出现反转的情节。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教学环节:出示选文内容→引导学生发现、质疑反常之处→交流释疑。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将相和》时,可以基于蔺相如主动避让的反常表现,引导学生质疑:

师:位列上卿的蔺相如却对廉颇敬而远之,主动避让。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生1:蔺相如官位比廉颇高,应该廉颇避让,怎么变成蔺相如主动避让呢?太反常了!

生2:蔺相如主动避让,难道是他怕廉颇吗?

师:你们从对古代官场的认识出发,提了很有意思的问题,真是博学、善思!谁来回答?

生1:他这样做并非惧怕廉颇,而是为了赵国,防止因内讧而削弱国家力量。

生2:从前文我们知道,蔺相如连不可一世的秦王都不怕,怎么会惧怕廉颇呢?他这样做,是了解廉颇的刚烈性情和失衡心理,避免摩擦,也是为了感化廉颇呀!

生3:他心里装的是赵国的国家安全,个人荣辱又算什么?

师:为了国家长治久安,忍让一回又何妨?好一个淡泊名利、胸襟开阔的蔺相如!

2.聚焦“矛盾”之处

对课文仔细研读,会发现文中有一些前后看上去不一致、甚至矛盾对立的地方。教师如能抓住这些矛盾点,引导学生质疑,对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大有裨益。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教学环节:出示相关选文→引导学生发现“矛盾”之处→提出质疑→解决问题。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可以基于母亲“吹捧”,父亲却泼冷水这个看似矛盾的地方,引导学生质疑。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发现文中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生:同样一首诗,父亲说“糟糕透了”,母亲却说“精彩极了”,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师:是的,好像不大说得通。谁来解释?

生1:母亲说“精彩极了”,是看到我的诗歌创作有很大上升空间,为了勉励我。

生2:父亲说“糟糕透了”,是以一个作家专业的眼光进行客观的评价。

生3:母亲是为了培育我写作的自信,而父亲是适当泼冷水,让我警醒。

师:这就是典型的慈母严父,不同的评价却殊途同归,都表达了深深的爱呀!

3.聚焦特殊含义

课文中有不少句子有着特殊的深刻含义,如果细加揣摩,会回味无穷。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教学环节:出示句子→品味揣摩→提出质疑→进行交流。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军神》时,教师可以就“会说话的钢板”这句话,引导学生质疑。

出示句子,点名朗读。

师:你读得字正腔圆,铿锵有力,读出了沃克医生对军神的由衷赞美。这句话含义隽永,意味深长,请大家仔细揣摩,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1:沃克医生力赞刘伯承是“真正的男子汉”和“军神”,这些我都能理解,它表达了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坚强意志的敬佩,但为什么要把刘伯承说成是“会说话的钢板”呢?

师:你的意思是,人和钢板不可以混为一谈,是吗?

生2:钢板的特性是非常坚硬,刘伯承意志如钢,二者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

生3:“会说话的钢板”其实是用来比喻“军神”刘伯承,巧妙设喻,表达了对刘伯承意志如钢的高度赞美。

二、立足资料,挖掘背景

背景资料,指有助于深度解读课文的和课文相关联的文字或视频资料,包括同一作者、同一主题的不同版本文章,对人物的不同评价,以及节选课文所属整本书的其它章节。教者在通读这些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合理取舍,有助于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加深刻地解读课文。

1.立足不同版本的课文

现在统一使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教师在执教时,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突破口,不妨查查以前苏教版、北师大版等不同版本教材中同一篇课文的相应表述,可能会柳暗花明。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教学环节:搜集其他版本文本→对比呈现关联内容→引导学生质疑。如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可以基于 “一切都活了”的不同表述,引导学生这样质疑:

师:关于园子中“一切都活了”,不同版本的教材表述也不尽相同。

出示1:“花开了,就睡醒了似的。鳥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统编版)

出示2:“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苏教版)

师: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都有一双慧眼,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两个版本都运用了拟人修辞,把花、鸟和虫子写得有声有色,把园子中“一切都活了”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2:前者在写“就像……似的”时,把所写对象省去了,而后者把对象加上去了。

生3:前者写鸟时,想象在天上逛,而后者直接写成上天。

师: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发现了相同点和不同点。还有什么疑惑吗?

生:记得老师您说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想问,到底哪一种表述更准确呢?

师: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谁来回答?

利用不同版本的不同表述,引导学生观察、探究,这样和单纯解读原文相比,效果有着天壤之别。

2.立足不同的评价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写人的课文,自然涉及到人物评价。如果跳出文本,会发现不同评价者的评价差异很大,甚至完全对立。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教学环节:先出示背景资料(文字或小视频)→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发现、质疑。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田忌赛马》时,可以基于部分现代学者对孙膑的不同评价,引导学生质疑:

出示:围魏救赵之目的乃是解赵国之围,谋国利之举,并非希望与魏国决战,而孙膑却利用这次机会,报庞涓挖他膝盖骨的私仇,以牺牲上万兵力为代价,只为擒拿庞涓。万一庞涓没中计,齐国军队深入魏地,庞涓稳步回师来援,届时齐国将置于何地?

师:请默读这段材料,想一想材料表达了什么意思?

生1:围魏救赵背离了救赵国之围的初衷,成为了孙膑公报私仇的幌子。

师:说得真好,结合课文,有什么发现吗?

生2:学习了《田忌赛马》,我们看到一个神机妙算、以弱胜强的孙膑,但是有人认为,孙膑是一个公报私仇、缺少大局观、心肠歹毒之人。我们究竟该相信哪一种说法呢?

通过探讨,学生既能感受孙膑知己知彼、用兵如神的谋略,又能看到孙膑作为军事家的不拘小节、杀伐果断,更能明白课文的编排意图,即侧重于关注人物的思维过程,捕捉瞬间决定成败的思维火花。

3.立足整本书阅读

作品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教学环节:课前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创设话题,整体认知作品→对照课文,发现质疑。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中的《摔跤》时,可以就对嘎子的形象的认识,引导学生质疑:

师:不少同学都看过电视剧或者原著《小兵张嘎》,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生1:他是一个在战争烽火的洗礼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小英雄形象。

生2:他人见人爱,我们都亲切地称他“嘎子”“嘎子哥”。

师:在传统印象中,英雄總是很完美的。同学们,学习了选文后,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英雄应该是“高、大、全”的,《摔跤》却把嘎子写得争强好胜、心浮气躁,而且竟然摔跤败给了胖墩,这样的英雄不是很憋屈吗?

生2:课文把小嘎子写成失败的摔跤者,是不是影响了英雄形象的塑造?

通过质疑探究,学生明白了小嘎子虽然人见人爱,但是也有心浮气躁等缺点,看到了一个立体、真实的小英雄形象。立足于整本书质疑,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跳出课文思考问题的大局观。

疑,是学习中暂时的停滞,也是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应以“疑”为突破口,不断培养学生会学习、善思考、爱质疑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第一小学)

338050058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