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网络素养提升路径探究

2021-03-08任怡霖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1期
关键词:网络素养提升路径高校辅导员

任怡霖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与大学生距离最近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是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者,深受大学生的信赖,在大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平台成为了高校开展教学工作的新阵地,高校辅导员应该树立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网络素养,运用新媒体平台与大学生沟通,及时为大学生答疑解惑,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辅导员真正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展现一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其职业发展道路会走的更加长远和稳健。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网络素养;提升路径;探究

引言

当前,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支撑创新驱动为发展战略,以服务社会经济为发展导向的"双一流"建设方案正在快速推进,其中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等要素相互支撑,形成一个功能全面且组织有序的生态体系。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要求,既涵盖了人才专业素质的一流水平,也对人才思想政治觉悟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与学科建设工作深度融合,其工作成效是衡量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双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高校辅导员兼顾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其职业能力面临全新的挑战,必须转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顺应新时代发展变化,回应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提高学科素养破解专家化职业能力提升困境,完善专业能力培养体系。

一、高校辅导员网络素养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他们早就已经习惯于使用互联网平台获取信息,网络上的信息庞杂,任何受众都可以在平台上自由发布言论,正处于三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容易受到负面和不良信息的诱导,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拜倒在资本主义、享乐主义下,抛弃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甚至有些大学生成为了西方敌对势力攻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工具,没有弄清事件原委就大肆宣扬,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和谐性与稳定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信息道德需要辅导员首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严格规范自己在网络平台中的言行,以实施对大学生的网络信息道德教育。但是有些高校辅导员本身就不具备良好的网络信息道德水平,不能够以身作则,那么他们的话语就很难在大学生的心中掀起波澜,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明显下降。

二、高校辅导员网络素养提升路径

(一)推动落实辅导员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完善的辅导员考核机制,发挥考核的杠杆作用,是落实辅导员队伍建设“高进、严管、精育、优出”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辅导员工作进行评价考核,可以明晰职责、增强责任心、优化队伍、提高素质、调动积极性,强化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促进辅导员积极主动的发展。具体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深入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辅导员考核工作中,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重点考核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政策水平、工作能力、工作实绩等方面的内容。第二,坚持全面考核、综合评定,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目标与过程相结合、常规工作与例外事件相结合、学生反馈与组织考察相结合。第三,强化考核结果导向,最大限度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辅导员树立讲担当、重担当、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

(二)大数据助力时间量化管理成长

1.原有辅导员工作模式。原有工作体系中,辅导员疲于奔波在各项工作事务中,“学生问题”是辅导员与学生的连接点,“思想引导”是辅导员连接学生关键因素。辅导员的日常从业行为,以“辅导员”—“学生”单一体系为主。2.大数据助力时间量化管理的辅导员工作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中,辅导员工作获得了优化,使其提升了日常工作的处理速度,在时间规划、精力投入工作中,转移到学生思想引导方面,以此提升师生之间联结的稳固性,组建成多重联结体系,在师生单一事务处理体系中,增加了线上工具,由此形成“辅导员”—“线上工具”—“学生”的复合式事务处理体系,线上工具在必要时可用,在必要时可去除。借助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共享的应用优势,对学生日常事务进行高速处理,比如学生请假手续办理、常规问题咨询、学生学籍管理等。此类日常工作,互联网平台为辅导员提供了诸多助益,有效减轻了辅导员工作压力,使其每周52小时工作量,优化至每周30个小时工作量。借助大数据线上工具,有效提升辅导员时间量化管理有效性,为辅导员理论素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实现“学科自信”的担当

高校辅导员学科素养的提升"学"是前提,"践"是升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不是脱离学科建设而存在的行政性工作,更不是教学和科研的辅助性工作。第五轮学科评估把人才培养提到了首位,在人才培养板块中增设了思政教育的二级指标,高校辅导员成为这些优质成果案例文本的“主角”之一,要坚定"学科自信",建立"知识阵地",牢固树立学科实践意识。学科素养实践基于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将学科素养融入自己的综合素养之中,成为不可剥离的内在修养,不断激发敏于求知、敢于创新的动力。第二个层面是将学科素养广泛应用于思想引领、学风建设、学科竞赛、就业创业等职能实践过程中,自觉运用学科素养成果武装学生头脑,探索构建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教学形式,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把学科体系转化为教育教学体系,把教育教学体系转化为信仰体系,把信仰体系转化为行动规范,使培养的优秀学生成为学科建设参与者和标志性成果。

结束语:

新媒体环境下,提高高校辅导员网络素养有利于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充分满足了实践工作发展需求。高校需要加强辅导员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和能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平台和校园网络道德伦理监督管理系统,健全辅导员考核与评价制度,致力于调动辅导员的自我优化和自我提升意识,使其能够形成良好的网络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应用习惯,从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樊春俊,曲文涛,翟琪麟,朱猛.新媒体视域下基于SECI模型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素养的路径探析[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04):83-87.

[2]张丽芳.高校辅导员网络媒介素养提升路径探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02):78-81.

[3]李晓雪.高校辅导员网络素养提升路径探析[J].祖國,2018(04):164.

猜你喜欢

网络素养提升路径高校辅导员
中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途径
传媒类院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