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新媒体时代英语编辑能力的分析
2021-03-07祝萍
祝 萍
一、引言
文化产业在新媒体背景下的进一步发展也给英语编辑工作带来了挑战,英语编辑人员要具备专业的能力,同时也要拓展编辑视野,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提高编辑水平,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重视加强英语编辑工作效率。通过具体分析,从多方面探索了提高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英语编辑工作水平的对策,具体分析如下。
二、文化产业新媒体时代英语编辑能力的分析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产业和新兴媒体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英语编辑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学习新媒体相关的技能。首先,正确的职业观是决定英语编辑能否在竞争洪流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在市场化的运营机制下,英语编辑应当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培养编辑职业相关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英文图书出版的目的在于获取利润,但不能为此而唯利是图。图书质量难免参差不齐,对于宣传负能量的英语图书,编辑应当予以舍弃,不能为了眼前利润而践踏原则的底线。
其次,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英语编辑需要培养自身的文字处理能力。妥善运用文字、感受文字的魅力,让文字充分发挥其价值,是一位出色的英语编辑应当追求的职业水平。为此,英语编辑应当认真、严肃、负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同时,英语编辑是英语图书和读者之间联系的纽带,其服务对象既有可能是几位特定的读者,也有可能是某一庞大的读者群体。在编辑过程中,英语编辑应认真严肃地对待本职工作。
再次,作为一名外文工作者,英语编辑自身的英语水平不可忽视。这就要求英语编辑不断丰富自身的英语文化知识、学习相关理论,同时还应当对自己负责的编辑内容的相关背景有所熟悉。创造性的思想、专业外文技能,这是一位合格的英语编辑必备的。英语编辑应当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对知识的好奇,不断奋进、力争上游,精益求精地对待编辑工作,出版内容优质、质量上乘的英语图书[1]。
三、文化产业新媒体时代提高英语编辑能力的途径
(一)熟练掌握编辑专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
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交叉内容,而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又将二者进行了更加广泛且深入的交互,从而诞生了一系列涉及内容更加广泛、联系性更强的交叉学科。这些新兴学科是英语编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新时期的英语编辑应当熟练掌握编辑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扎实打牢文字功底,同时应当拓展视野、提升文字信息处理能力。同时,还应当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努力学习、不断突破。具体而言,首先应当打牢专业知识的基础,即熟练掌握编辑学的相关理论和工作方法,了解其思想体系。其次,英语编辑不能只满足于掌握编辑学的相关知识,还应当从这一学科的发展规律入手,厘清其发展历程,了解其发展历史中各个学派的矛盾点和争论过程,从而对编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初步的判断。再次,编辑学中存在部分难以一言以蔽之的问题,它们位于本学科学术争论的风口浪尖。英语编辑应当站在更高的角度分析问题,精准把握问题的焦点和分歧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适应时代发展,要具备创新进取的精神
英语编辑的职业任务之一是传播英语文化。因此,英语编辑应当尝试创新,这种创新不单指图书形式的创新,还应当对内容加以变革。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英语编辑对英语图书的内容和形式的主动创新,是相关出版社战略发展和社会地位提升的关键。例如,英语教辅类图书应当紧扣学生的学习需要,正确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技巧。这就要求英语编辑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抗压能力的培养同样不可或缺。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要时刻做好被拒稿、退稿的心理准备,不断尝试、不惧挫折[2]。
1.坚持选题创新,作出有价值的选题
优秀的英语编辑应当具备出色的图书选题能力,坚持选题创新、作出有价值的选题,是衡量一位英语编辑工作能力的标杆。例如,选择策划能力是英语编辑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这项能力要求编辑创新观点和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选题过程中。在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具备前瞻性、价值性的选题,方能具备市场竞争优势。此外,英语编辑还应当精准发现读者的关注焦点,例如最新的生产科研成果、社会生产实践的指导研究等等。在英语教辅编辑过程中,英语编辑应当以提高图书质量为目标,通过市场调研的方式,了解使用该类教辅的读者的实际需求,从而充分把握市场供需状态,并适时收集读者反馈信息。而在选题的实际实行过程中,英语编辑更应当谨慎行事、层层把关,不得放过任何纰漏,以确保选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与时俱进,在英语编辑过程中标新立异
英语图书的选题应当具备一定的时代特色,充分反映人们关注的时事焦点问题,紧抓时代发展的脉搏。首先,英语编辑应当具备洞观社会问题的独到角度,不断发现和得出新的结论,向全社会传播新的思想理念,从而启发读者的心灵。其次,英语编辑应当意识到编辑学的立体性,全方位、多层次、宽角度地阐释学科内涵,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即将主题一致的系列书籍进行内容重组,形成系列书、套书和丛书,从而使作者思想的传达更为多样化和多角度。此外,英语编辑还应当关注时代特点,力争使英语图书内涵与之相符合。
3.做好编审工作,提高书稿质量
英语编辑通常的工作周期为3-6个月,即一部图书的平均编辑时长。对于英语教辅类的图书,这个周期可能会因教学内容和课程大纲的变动而有所缩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读者需求量大,各个出版社往往会竞相出版内容相似的教辅图书,部分英语编辑工作马虎、责任心缺失,就会造成教辅质量的良莠不齐。而质量是决定一类教辅能否长期留住读者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一家出版社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因此,英语编辑应当意识到自身工作的艰巨性,不断提升工作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在编审工作中一丝不苟,不断提升英语教辅图书的质量[3]。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水平
在科技蓬勃发展的当今时代,新媒体行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知识总量呈指数积累,知识的更新周期也不断短缩,部分学科正朝着专业化、边缘化发展;同时,随着交叉学科的兴盛,一些原本没有交集的学科之间出现了相互渗透的趋势,最终形成了系列综合性学科。这些学科难免会出版英文读物。因此,英语编辑若想妥善处理这类学科的专业书籍,首先应拓展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学科专业视野,并深入学习相关政策法规,从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动态入手,整合编排、策划、印刷、艺术加工等各个环节。其次,英语编辑应当为英文图书注入新的活力,这就要求其设计个性化的图书编辑,将自己独特的思维融入实际工作。英语编辑应当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传播英语文化。再次,客观形势是决定英语图书市场动态的关键因素,因此英语编辑应当及时掌握社会形式,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完善自身的知识架构,不断拓宽视野,提升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实施英语编辑工作需全面掌握当前教学活动的规律和特征。此外还需随时了解教学计划和标准的编制进展情况。结合课标的要求确定选题,侧重合理选择内容,制定合理的体例等,尽量发挥出教材的实用价值。编辑英语教材时,需熟练掌握学科课程架构和设置的特征。该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变化性特征。在时代发展和知识革新的背景下,需对课程体系进行不断地优化改善。因此,编辑教材时,便需与教研、学校、教师及学生之间建立更为顺畅的联系,及时了解教材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并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材编辑研究工作,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意见和想法,从而不断提高教材的科学性,让其为英语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与辅助。
(四)培养编辑互联网思维,提高跨文化能力
互联网产业链迅速发展,新媒体随之日益兴盛,人们的社会生活日新月异。这为当今的英语编辑提出了新的挑战。英语编辑应当主动学习互联网相关知识,培养自身的互联网思维,打破传统出版行业的刻板模式,探索新的发展理念,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例如,在选题策划工作中,英语编辑应当利用互联网对相关图书的读者进行精准定位,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让互联网和新媒体服务于市场调研,并借此找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与传统出版物之间的联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英语出版行业注入新的动力。
英语编辑的工作性质较为特殊,对其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也与其他学科的编辑不同。针对其跨文化方面的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审核时,教材编辑需侧重区分不同文化的差异,尽量摆脱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并将可能对文化传播和产生冲突的内容排除在外。如果编辑自身的跨文化能力不足,便会对上述问题重视不够,从而为企业与个人造成较大的损失。当前,我国的媒体宣传能力不断提高,人们对外国文化的了解范围也日益拓宽,能够基本掌握中外文化的特征和差异,但细节方面还了解不足。编辑在实施编辑过程中,会遇到由中外文化差异形成的问题。如在编辑的教材内容中便会出现下述情境:外国小朋友下飞机,中国人会问:Do you want to sleep? 这种问候是中国人常见的寒暄和关心的方式,但用到外国人的交流中便不合适,这便体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编者并未合理处理上述差异,造成一定的交流障碍。对此,编辑人员需侧重留意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科学调整思路,以交流双方均乐于接受的方式完成教材内容的制定,从而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知识和思维引导。
四、结语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结合英语编辑工作实际,总结了提高英语编辑工作能力的对策,作为英语编辑,要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编辑工作开展过程要具备时代视野,全面加强英语编辑能力,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希望通过以上分析,能全面提高文化产业新媒体时代英语编辑工作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