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文化对外传播策略探析
2021-03-07戴定华项毅
戴定华,项毅
(安徽财经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各行各业尤其是文化教育界近年来深入思考的问题。将中国文化推广出国门,做好地域文化的对外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国是一个有着广泛的县域经济体的国家,城市发展水平受制于地区经济差异。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已经有了一定效果,许多国家的公众对中国文化有了一部分了解,但是依旧不够深入和全面,尤其是对我国中西部内陆城市的地域文化知之甚少,许多有着丰富内涵的地域文化得不到充分认识和传播,这对于中国走向世界,发挥自己国际影响力是比较受限的。因此,推进中国地域文化对外传播,尤其是推广尚未被重视和得到广泛传播的地域文化,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 安徽亳文化对外传播的意义
1.1 亳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史就是它的历史变迁史。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从地域变迁来看,是从黄河流域逐渐转向长江流域,同时,当政治经济重心转移时,人口也在逐步迁徙。承担这一转移的重要通道,就是安徽省。作为文化大省,安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位于皖南的“徽文化”被国内外公众了解比较多,而位于皖北的“亳文化”则被人知之甚少。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亳州之“亳”字从古至今,只用在这个地名。亳州位于安徽、河南、江苏和山东四省交界处,历史上有“中州锁钥,南北咽喉”之称,在古代,亳州的行政区域比现在包含的要广阔许多,除了现在的谯城区、蒙城县、涡阳县、利辛县这一区三县之外,还管辖了河南的鹿邑、永城等地。现在的亳州处于长三角经济圈的直接辐射区,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亳州成为我国南北文化过渡地带和交融交汇地之一。
悠远的历史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我们把发生于古亳州并辐射于外的文化称为“亳文化”[1]。它是这个地域范围内多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包括了老庄文化、曹魏文化、医药文化、休闲养生文化、宗教文化、古城文化、酒文化,方言民俗文化等[2],是千百年来涡淮流域的亳州地域人们日积月累而形成的生存方式、生活经验、社会价值观念与思想的文化遗产[3]。亳文化是我国淮河流域文化形态中一个不可分割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亳文化主要内容
(1)曹魏文化。
三国名人曹操诞生于亳州,曹魏家族在亳州留下了众多文物遗迹,如曹操地下运兵道、曹操宗族墓群和魏武祠等。
(2)医药文化:名医华佗的缘故,亳州成为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医药发展的主力军。在明清时期,亳州就是享誉全国的药都。“天下药商聚亳州,亳州药商闯天下”生动表现了亳州药市的繁华。亳州市内有纪念华佗的华祖庵和亳州中药材批发市场。
(3)道家文化:道家文化于春秋时期在亳州一带形成,它是南北文化交流的结果。道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打造老庄道家文化黄金旅游线,对促进文化传承和地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古城文化:明清时期,亳州已成为饮誉全国的中药材集散地,加之涡河航运的兴盛,亳州盛极一时,被誉为“小南京”。亳州形成了独特的商业市井文化,如亳州老街、花戏楼以及南京巷钱庄。
(5)酒文化:曹操将家乡美酒进献给汉献帝,从此,亳州一带的酿酒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现在以古井贡酒和高炉家酒为代表的大小酒厂有100多家。亳州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展示了中国白酒文化和古井酒文化,亳州地区还有着宋代千年古井、明清窖池群和明清酿酒作坊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亳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主要挑战
虽然亳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比较深厚的积淀和物质遗产,但它获得的相应的文化认可度并不高,仅在淮河流域周边区域有着一定的文化认可,其他地域的人们,因为缺乏一定文化认知,并不能做出相应的文化传播,这给亳文化的对外传播极为不利。近年来在政府主导下,人们的文化意识有所提升,但是仅局限在部分人群,因为亳州处于三省交界的内陆城市位置,许多人对内陆城市的认知较弱,这也使得亳文化的传播范围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扩展。
近些年来亳文化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规模和体系,但是它的产业发展依旧较为落后。很多文化产业类型局限于传统。同时伴着外来文化的输入,人们被外来文化所吸引,对地域文化知之甚少,这给亳文化的对外传播带来了挑战。
3 亳文化对外传播具体路径
3.1 树立对外传播理念,加强区域交流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要注重传播本土化的问题。对外文化传播活动要因地制宜,同时,从传播受众的角度考虑,要了解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提供适合对外传播的文化内容。用受众能接受的熟悉的话语以及认同的价值观来进行对外传播,这样才能实现比较好的传播效果。所以,要实现文化对外传播的本土化,就要重视表达中国优秀文化、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普世价值与世界意义,将中国文化的本土化表达转换为国际化表达[4]。
亳文化对外传播,最为有效的途径便是加强区域间的文化交流。我们可以把亳文化堪称是淮河流域文化的一部分。“流域内的语言、民俗与物质文化面貌较相近,具有较明显的文化同一性,故可以将淮河文化作为一个文化单元来研究。”[5]在“一带一路”所提倡的核心内涵当中,做好民心互通,首先可以在河南、安徽、山东三省推广,之后向长三角和珠三角辐射,通过多种传播形式把“古城亳州”在全国的版图上落地。亳文化的传播,不仅需要将亳文化传播出去,还需要将其他文化引入进来。
3.2 构建多元传播主体
传播主体是文化对外传播的主力军和直接推手。近年来,安徽亳文化从学术研究层面,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当前有安徽亳文化研究会,聚集了一批来自安徽省社会科学系统和省高校的研究人员,开展对亳文化的研究。亳州学院也成立了亳文化研究中心,有一支比较稳定的学术研究队伍。但是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文化研究主体和文化的对外传播主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作为亳文化的研究主体更多是对亳文化的现象进行质性研究,而作为文化对外传播主体,应该是一股合力,从传播学角度来进行相关的思考。
因此,作为文化对外传播主体,仅仅依靠以社科和高校为主的科研人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文化对外传播主体。这里我们可以从政府、社会、企业3 个主体的“螺旋”式合力来思考。一般而言,在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地方政府是占据一个主导地位,但是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同样不能忽视。要注重亳州电视台、亳州广播电台和亳州晚报等主流媒体,运用融媒体手段,发挥媒体在对外传播中的引领性作用; 同时政府颁布政策,引领本地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亳文化的对外传播,通过企业的产品和公关宣传营销等一系列活动,体现出企业和组织的灵活性优势,从而形成文化对外传播的“三重螺旋”合力。
3.3 整合多样传播内容
3.3.1 内容深刻多样化
长久以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存在诉诸传统历史的遥远化倾向[6,而忽视他国受众对中国在人类共同价值层面的文化诉求和文化主张方面的关注[7]。遥远化倾向,意思是寻求文化的新异和猎奇的文化符号。例如,中华民族文化常见的武术、京剧、美食、茶叶、瓷器等,我们所说的文化对外传播,不能仅仅拘泥于满足猎奇心的传统文化符号,对于亳文化来说同样如此,如“道家文化”,不能仅仅满足于从形式上的“道”的文化表现,而更多应该从共同的价值观上加以思考。又如亳州中医药文化,在对中药材文化对外传播中,我们可以把文化贸易与文化交流有机统一起来,但是也要做到科学宣传介绍和理性解读,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其在文化精神层面和中华文明道德风范的认知与认同,不能把中医药万能化。
亳文化的对外传播要注重传统与现代、 表层与精神的结合。亳文化中的道家文化和孔子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吸收比较成熟的儒家文化对外传播的先进方式,举办相应的道家文化活动,将抽象的书本知识形象化,从而易于受众的理解接受。
3.3.2 开发与保护并重,突出特色
这里的“开发与保护”,是从亳文化的建筑文化遗产内容来分析的。建筑遗产也是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在保护建筑遗产的同时,开发文化的多样性内容,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例如,亳州花戏楼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底蕴丰富,在做好古迹保护的同时,可以再从文化产品的开发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又如亳州古城文化街区的“南京巷钱庄”,这个地名容易与江苏南京的古迹混淆,缺乏亳州地方特色,不易于展开传播。如果改成“古亳明清钱庄”,凸显亳州地方特色和年代感,或许能更利于对外传播。再者,对古城文化街区的改造不仅是外立面的刷新,更要有内涵的再造,可以借鉴西安、洛阳、开封等古城现有的比较成熟的模式,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专业的策划和设计。例如,亳州一带主要以面食为主,可以考虑把河南周边和安徽淮河流域的美食引进来,打造皖北美食的一条街。
3.4 塑造品牌效应
品牌,永远是实现有效传播的一把神秘钥匙。在亳文化对外传播中,如何去打造亳文化对外传播品牌建设,是一个有着广泛空间的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和高校等研究机构,通过一些国际文化活动,形成文化项目品牌[8]。例如,打造亳州“道家文化品牌”,在皖北境内,同为道家文化,涡阳树立了“老子牌”、蒙城树立了“庄子牌”、淮南树立了“淮南子牌”,这种琐碎的现状不仅不利于文化的整合、挖掘和利用,而且,也导致安徽文化这个整体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亳州应该主动承担涡淮文化的核心地位,像徽文化、皖江文化一样,整合资源,竖起一块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化招牌,心无旁骛地做实做牢做透,把亳州(包括涡阳县、蒙城县)的“道家文化”推向世界。另一方面,做好企业抓手工作,亳州的文化旅游企业可以首当其冲,将旅游经济搞活搞好,做好“老子品牌”“曹操品牌”“华佗品牌”“酒乡品牌”,同时可以发掘生产文旅创意产品,提高亳文化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形成具有竞争力和代表性的文化产品。
3.5 运用多重传播媒介
科技进步给新一代传播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外文化传播手段和影响力拓展方式的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紧紧跟随国际文化的传播潮流。在网络传播时代,受众的选择显得越来越重要,传播者可以通过调研和大数据,根据受众需求的差异性,把受众分成多个群体,实现分众传播有效直接命中目标受众,从而实现好的传播效果;此外,被视为“第五媒体”的网络新媒体,包括目前国内常见的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短视频平台,它们所具有的即时、频率高和娱乐性强特点,在文化对外传播的时候可以增强传播者和受众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转发、评论、点赞等功能也使得文化传播的形式多样化。
从亳文化对外传播来说,我们可以在抖音开通一系列有特色的文化平台,如“曹操运兵古道”抖音平台的开设,可以让参观者发布即时的参观感受,从而吸引更多互联网用户的注意,扩大亳文化的传播量;再如亳州的酒文化也可以在微博、抖音等一系列平台,进行直播等公关营销活动,通过引导国内外民众参与的方式,形成一定的涟漪效应,拓展亳文化的传播空间。
4 结语
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实践领域,思考全新的亳文化对外传播途径,一方面能有效提高一个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与“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的“五通”中的“民心相通”内涵是一致的,对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对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