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视新闻实务》课程教学创新的思考
2021-03-07郭子辉贡其力
郭子辉,贡其力
(南京传媒学院,江苏南京 211172)
都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电视新闻实务》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就是在努力完成一件事情:让教师这一朵云,推动学生那一片云。时代的发展,媒介生态的变化,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新景象促使着电视新闻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转变教学理念,变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模式,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挑战。当改变成为必然的选择时,我们往往能够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过去存在的问题,并看到改变当中孕育的无限生机与可能。
1 传统电视新闻教学的“痛点”
1.1 听懂≠会做
电视新闻课程没有艰深的理论,听懂课堂所授知识并非难事。然而,坐在教室里很难培养出合格的记者,从“听懂”到“会做”还有很大的距离,而这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实践来打通环节。
1.2 经历≠经验
传统的新闻实务课程也会安排实训,但初级版本的实训设计往往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有二:一是此类实训多为模拟情境演练,与真实的新闻现场差别太大;二是学生实训后缺乏“反思”环节,因此实训多半停留在“经历”层面,并没有内化为“经验”[1]。
1.3 教授≠教学
传统的电视新闻课堂,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为主,尤其是理论授课环节,往往以“教授”代替了“教学”,只强调“教”而忽视了“学”,课堂呈现的整体气质是单向输出,互动不足。迫于考勤压力来到教室的学生也缺乏积极性,成为“低头党”。
2 电视新闻教学改革的目标
广播电视学是应用型学科,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能拍+会剪+主持”一度是该专业学生的专长。然而,随着媒体的普及和发展,摄影、剪辑和网络直播技巧逐渐成为一种“全民技能”。如何打造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需要将人才培养目标从单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升级为卓越人才的培养。“卓越人才”有别于“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要求其具备对信息的选择、解释、评价以及表达能力,这是理论学习能力、逻辑思维和质疑精神在专业素质中的体现。《电视新闻实务》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种核心素养。
2.1 关系服务能力
媒体是传播信息的媒介,其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在不同的群体间建立联系。关系资源是电视媒体的重要资源,而要充分实现这种关系资源的价值,就需要媒体从业者有关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这种关系服务能力,最终将成为电视媒体实现媒体价值、增加受众黏性最有效的手段。这都要求在课程体系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挖掘、了解受众需求的关系服务意识[2]。
长期的新闻教学让我们发现一个问题: 未来的准新闻人往往不是弱在专业知识上,而是输在了社会认知上。因此,电视新闻教学的要务之一是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运行规律、发展规律,尤其是中国社会的现状与特点,培养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习惯,从而更清晰地了解电视媒介在社会中的运作机制,以更好发挥其社会效应。为此,《电视新闻实务》设计的实践项目基本上都是全真实战演练。学生在真实的采访实践中,走近社会,接触人群,发现问题。学生们体会到,新闻远远不止是信息的输送,而在于通过传播信息构建媒体、 政府与受众等多方的关系。电视媒体必须从受众的角度出发,确保信息往来顺畅,才能保持这种关系稳定。因此,电视新闻强调“故事叙事”意识,新闻人要学会用故事去展现细节,表现主题,这对于受众来说更好看懂、更好接受[3]。新闻作品的呈现强调可视性,要求重视图表、动画等表现形式,做好数据和专业术语的“翻译”转化,让人们更容易理解、接受相关信息。
2.2 思考判断能力
在全民皆媒的媒介生态环境中,新闻传播教育的专业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对信息的判断力与表达力。新闻专业课堂不仅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慧眼”,更要锻炼其分析问题的思考力与判断力。唯其如此,这些未来的媒体工作者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思潮交互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够自信而理性地阐释和解决社会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在维持社会稳定发展的进程中正确行使自己的职能。
2.3 社会责任意识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在国家发展与个人前途的交汇点上,规划人生”。《电视新闻实务》不仅教授新闻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意识。课程学习强调树立“铁肩担道义”的职业精神与社会责任,不退守书斋,不回避敏感问题;强调以理性“批评”取代感性“批判”,不狂飙突进,不参与媒介审判。课程考核内容不仅包括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亦看重学生对新闻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的分析与判断,重视新闻采制过程中的团队合作与职业素养,并对学生思维水平、价值观的养成情况等内容进行考察[4]。
3 电视新闻教学的改革创新
如果说教师是一朵云,学生是一片云,那么,课程就是风。我们需要借助风力,让那一片云自己飘动起来。如何将《电视新闻实务》课程化为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春风,我们做了如下探索。
3.1 “SPOC+翻转课堂”,打造课堂新气质
新冠疫情的暴发,有“危”也有“机”。MOOC、SPOC 等诸多网络教学形式从陌生变成日常,也为《电视新闻实务》 课程的发展创新打开了全新的思路: 整合优质网络资源,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 “金课”。据此思路建设的《电视新闻实务》课程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在线课堂与实体课堂互补,拥有了全新的气质。
3.1.1 高阶性:改善教学设计,实现高阶性认知
教师对国内外成功的“SPOC”课堂和翻转式课堂进行研究。在课程中纳入新元素,建构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实现在线课堂与实体课堂互补,提升教学质量。整门课程分为3 个环节:“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知识传授)”+“师生线下共同实训 (知识运用)”+“师生课堂互动学习(知识内化)”。改革后的课堂颠覆了传统教学的金字塔模式,把记忆和理解、 事实性、概念性知识的低阶学习前置,由学生通过网络课程资源完成自主学习。线下课堂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类高阶认知训练。
3.1.2 创新性: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创新性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传统的单一讲授式教学,通过线上教学、实训演练、生讲生评、生讲师评等形式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教育。
3.1.3 挑战性:设置挑战性目标,激发师生创造力
创新后的课程对学生和教师都更具挑战性。一方面,学生需要自主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以此指导实践,然后带着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回归课堂,进行反思与讨论,这对学生的参与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可激励学生发挥最大潜力跨越最近发展区;另一方面,随着学生对教学期望值的提高,教师的工作挑战性也大幅增加[5]。线下实体课堂面对的将不再是固定的课件和熟悉的知识点,而是学生在前期学习和实训中遭遇的变化无穷的问题。
3.2 “以学生为中心”,开创课堂新气象
3.2.1 优化课堂内容设计,加强网上教学资料建设
如何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 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首先,教师将课程内容由知识体系转化为问题体系,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课程内容要达到目标要求,并保证学习进度。
其次,教师密切关注学界业界动态,吸纳最新元素,丰富教学内容。如将江苏省高校金课工作坊研讨会和“全媒体+”全国新闻采编与创新报道实战训练营名师课堂所学融入教学,与时俱进,精编教学内容。
最后,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并制作网上教学资源。在信息时代,建构主义对知识和学习也做出了新的贡献。比如,MOOC 作为知识的最佳保存和传播方式,成了21 世纪的新型“教科书”。福克斯的调查表明,在MOOC 的学习者中,“教师”占据一成以上,因为这些“教师”希望将平台的课程资料整合进他们的网络课堂。《电视新闻实务》课程的建设目标之一也是帮助学生通过网络得到更多更新的学术资源。
3.2.2 优化教学活动设计,丰富翻转课堂教学形式
有人认为,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引进翻转式课堂,学生变累了,教师“解放”了。事实并非如此。改革后的《电视新闻实务》课程对教学活动的环节设置、时间分配和实施路径都进行了精心设计,确保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频繁性和全面性。
首先,SPOC 改变了教师的角色与职能。过去上课前,教师们大部分的精力都是独自面对电脑,准备课堂讲义,而现在,教师们课前是课程资源的学习者和整合者。他们一方面广泛了解并学习网上课程资源,另一方面根据教学需求,将各种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到自己的课程中去。从前课堂上,教师是中心与主角,而现在,学生为中心,教师成为指导者和辅助者,组织学生分组实践、交流研讨,针对各组学习中呈现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优化的教学活动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从一些低端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集中精力从事具有较高价值的创造性教学,尝试灵活多变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方法[6]。
其次,改版后的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SPOC并非纯MOOC,更不是复制传统的课堂教学。其小众化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兴趣,严格的考核方式也能有效督促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多种形式的翻转课堂,如生讲生评、以练代评、案例讲评、边讲边练、师导生演、平行互动、生问生答等,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7]。
3.2.3 完善成果评价标准,促进教学团队建设
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规范师评、学生互评等考核环节,各类成绩标准清晰,证据留痕,注意成绩统计处理的准确性,成绩的公正性与严肃性,确保成绩构成能真实反映教学效果。主讲教师与助教合理分工,组织教学。使课程的师资力量呈现“线下师资+云师资”“校内教师+校外教师”“主讲教师+助教”的特点。
3.3 “知识传授+价值引领”,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就是电视新闻专业教学秉承的“基因”,如盐入水,融合于教学全过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驾齐驱,才能够使专业课程上出别具特色的“思政味道”,达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目的。
其一是实践精神导向价值。梦想若不落实到实际行动就只是空想。新闻传播实践教育的全过程应当是一个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的过程。《电视新闻实务》 课程其贯穿的价值理念和运作逻辑是在教师指导下,大学生从发现身边新闻,讲述身边故事开始,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并制定行动路线。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并为学生联系业界专家共同指导[8]。比如,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冲击,大量剧组、栏目组不得已停拍停录。为破除综艺节目困境,“云录制”模式“应疫而生”。我们鼓励学生以“云录制”这一新型节目制作模式为研究对象,申报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在项目申报与研究过程中,学生主动深入广电行业一线,进行田野调查,将课堂所学运用于实践,记录“云”时代广电人的困惑、努力与改变。这样的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的传媒理想,让他们在探究广电行业未来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增强了专业认同感,将个人的青春梦想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个人学习成长与广电产业的发展之间搭建起和谐坚固的桥梁。
其二是理论逻辑导向价值。专业课程教学应让学生领会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与新闻舆论引导的重要性。我们还将中国新闻奖获、韬奋奖等优秀作品引入课堂。比如,以电视消息《问政现场:书记递上小纸条》为由头,和学生探讨新闻选题的依据和原则。专业课程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直面“中国问题”,循循善诱,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新闻方案”。电视新闻人绝不仅是简单的信息传播者。电视新闻课堂不仅要训练学生的“故事叙事思维”,更需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意识”。二者的统一恰恰践行了学术界正在探讨的“建设性新闻”命题,为丰富和发展中国建设性新闻的理论提供了精彩文本。同时,在专业实践中,通过学生在媒体实践采写编等新闻业务,学习媒体人的敬业精神和对新闻理想的坚守[9]。既有课堂上的鲜活个案,又有媒体人的示范影响,双管齐下,共同发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心。
4 电视新闻教学改革的效果
电视新闻教学尝试改革一年多以来,已产生较为显著的效果。2019年,课程入选学校首批“金课”,其教改实践成为“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探索”项目重要案例,获学校教学成果奖。从督导评教、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三方面来看,反馈良好。
4.1 教学督导组评教
期末,根据本校教学督导的听课反馈,该门课程的评价为优秀。教学督导成员认为翻转式课堂很好体现了应用型课程的改革理念,有助于学生电视新闻采编业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4.2 学生评教
学生的教学反馈也表示教师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收获。教学座谈会上,学生均表示本门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不仅考查了知识点,而且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项目实践目标明确,操作性强,让他们对电视新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网上课程视频体例短小,节奏明快,通常根据知识点进行录制,一期时长10 min 左右,收看方便,是一种灵活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线下翻转课堂上,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就作品进行交流、总结和反思。在“记者”和“观众”两种不同角色的体验与切换中,学生们均能对自己承担的工作以及节目还存在哪些问题、 该如何改进,有更加主动的思考,这其实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最终通过实践达到对理论的回归和升华的过程。
4.3 教师评学
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前置基础理论知识,有效提高了实体课堂的“含金量”,体现了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一方面,学生通过多次精心设计的电视新闻实训项目,熟悉了不同类型的电视新闻的采制流程,已经可以独立采制不同类型的电视新闻作品,达到了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对接的目的; 另一方面,实训之后的自我反思和总结,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环节,让教学互动效果突出,使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提升,变以往的“要我学”为“我要学”[10]。
《电视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也激发了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浓厚兴趣,该社还邀请我们加盟21 世纪应用型本科教材系列编写工作,建议将课堂改革经验融入配套教材《视听新闻》,以便在全国范围推广。
电视新闻教学的改革,犹如清风,此次改革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引进翻转式课堂,以构建应用型课程为改革目标,让学生这“一片云”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单向灌输的方式,过程性考核设置完善,实践环节中学生的表现可圈可点。今后,教师团队这“一朵云”还将在实验中开展研究,将研究所得反哺实践,创新电视新闻教学模式,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教育,力争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