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对策探究

2021-03-07史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8期
关键词:乡镇群众思想

史俊

(平罗县城关镇人民政府文化站,宁夏平罗 753400)

基于当下我国文化工作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趋势,乡镇地区的群众文化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并做好相关工作,保证可以跟上时代文化发展。因此,结合当下的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背景,需要我国文化部门及乡镇地区的基层文化,在开展实际工作时掌握好工作方式与明确开展工作的要求,确保我国乡镇地区的文化事业能更合理地展开策略。

另外,在结合党在新时期文化发展中提出的相关要求,其理论背景下也需要对乡镇地区的群众文化工作更加科学的开展。在党的理论思想指导下,对乡镇地区的文化事业建设提出了符合我党建设文化事业的要求,并且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人本主义理论,其更是突出了乡镇地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在相关的理论指导下,重点强调了乡镇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性,阐述了乡镇地区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科学性与合理性对于促进社会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性。因此,结合相关理论背景下,我国的相关工作人员及单位,需采用更加科学的手段对乡镇地区的群众文化工作进行更加科学的开展。

1 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

在目前阶段下,我国乡镇地区的文化事业建设有着极为明显的改变。随着我国物质文明与科技发展到达一定程度的基础上,社会上更加关注到文化事业建设与开展的重要性。并在党的领导下,也在逐步加强开展社会上的文化事业建设。同时,乡镇作为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对乡镇开展更加合理的群众文化工作,对于促进整个社会上的文化事业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此背景下,我国针对乡镇开展了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并且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乡镇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当地城乡居民充分享受到社会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带来的诸多益处,在实质上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文化享受程度和幸福指数。并且,通过乡镇基层文化事业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乡镇地区居民的文化水准,为社会上文化事业建设的全面科学化开展提供了一定帮助。但需注意的是,我国的部分地区尚且处于待开发阶段,并且很多地区乡镇经济发展处于缓慢进行的阶段中,阻碍了乡镇群众文化事业的开展。另外,由于乡镇地区的文化事业起步晚、基础性差,造成在相关事业建设与开展的过程中其趋向并不合理。因此,在进行乡镇地区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需要重点认识到这些客观问题的存在,并通过科学的策略改进实现相关工作开展的科学化发展,改善部分地区群众文化生活滞后与贫乏的弊端。

2 新时代乡镇群众文化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

2.1 大众传播媒介对群众文化的冲击

目前阶段下,我国的媒体新闻传播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在进行乡镇地区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冲击。大众传播媒介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下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新闻及文化传播方式,其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1]。并且,结合当下的快餐文化发展趋势,很多乡镇地区的群众受到该传播媒介的影响,在其思想与文化建设中会被这些媒介及相关内容带向不合理的发展方向上。在进行社会文化及乡镇地区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与开展的过程中,其主要文化内容应围绕党的思想展开。但在大众传媒对相关内容的传播与传递中,其会有部分思想及文化内容出现与我党思想不符合的情况,在这样的文化传播基础上,乡镇地区的群众由于文化基础性较差,很容易出现被大众传媒引导其思想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而在很大的概率上会增加群众文化体系建设与内容学习朝着不科学的方向发展,造成其文化体系与思想体系出现不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情况,有着一定的弊端。并且,这一社会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还给文化部门和群众文化工作者对乡镇地区群众文化事业的开展造成了一定冲击,严重挑战着其工作形式的开展,会增加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难度,造成乡镇地区群众文化事业难以科学开展与健康发展的弊端。

2.2 文化消费多样性

文化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精神需求,而采取消费精神产品及服务的消费行为。对现有的文化利用包括进行科学或不科学,科学的利用方式能很大的程度上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建设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我国乡镇地区群众文化事业科学开展[2]。但是,不科学的文化消费方式,则会影响到我国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开展,阻碍到我国乡镇地区群众文化工作的科学落实。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上的文化娱乐产业同时也呈现出多角度发展的趋势,其中不乏大量的现代文化产业与低俗文化产业。例如,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舞厅、迪厅、游戏厅等,都是随着现代社会及经济发展而形成的文化消费产物。这些文化消费产物其娱乐性较强,具有丰富群众日常生活的作用,受到甚多人群的青睐。但是,这些文化产物大部分已背离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在很多时候,这些带有文化性质的娱乐消费场所,其会传递诸多不良思想。比如,舞厅或是迪厅场所中常常会伴随有黄赌毒灰色产业的融入,在很大程度上侵蚀群众的正确思想的树立与形成。另外,这些场所为了盈利,很多时候也会对未成年人开放。而未成年人的思想、 文化、 政治等价值观尚未完全树立,在这些场所中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低俗思想的影响,严重阻碍其文化、思想价值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并且,基于此现象,我国的传统文化与优秀文化就会呈现出明显的枯燥性,更是难以吸引群众的眼球,给乡镇地区群众文化事业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2.3 群众文化结构多元化,个性化对群众文化工作提出新要求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群众对个人意识越来越重视,但是这一思想观念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给群众文化事业的开展形成了阻碍。个性化的突出发展,其中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群众对文化上的自我欣赏与自我参与现象越来越明晰,同时还伴随有性别与年龄或者是阅历等方面的差异[3]。在乡镇地区,群众的视域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不同年龄人群之中存在的价值观与文化观上的差异,给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形成了一定阻碍。就如,演艺人员年龄普遍偏大,缺乏新鲜血液输入。群众文化参与者大多为自编自娱,中老年文艺爱好者有浓郁兴趣充裕时间,打发茶前饭后休闲时光,而年轻人更青睐流行元素时尚文化舞蹈、歌曲,不屑于参加以大妈为主力军的文化活动。具体表现为文化节目普遍缺乏活力、吸引力、凝聚力,不能达到美育教育的初衷。这一文化个性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阻挠了文化工作的开展,需要工作人员有着不同个性文化需求的把控能力才能够实现群众对文化的不同需求。

2.4 乡镇群众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乡镇地区要想全面地进行文化工作的开展,单纯靠喊口号的方式是不够的。结合乡镇地区的文化事业发展基底而言,在进行文化事业建设与文化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在政策与资金方面给予更多投入[4]。但是,目前阶段下,我国的乡镇地区文化工作开展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硬件建设投入力度不足,造成落实乡镇地区文化工作开展的时候缺少相应的资金与政策扶持。以我镇为例,我镇城镇人口70 654 户18 5041 人,农村人口9 044 户24 670人,是全县经济、 文化中心,也是流动人口最集中的乡镇,但是,全镇没有一处文化功能设施齐全、场地宽阔可满足较大型的群众文化活动排练、 演出的文化阵地,而我镇冬季活动的排练大多在室外露天广场,因天气寒冷,给演出活动开展带来极大不便进而挫伤群众参与其中的热情。群众对文化精神需求较为强烈,但一场高质量的群众文化活动需要专业的场地、音响、服装道具、导演、演员,从选题立意策划到排练、演出需耗费大量财力,乡镇仅靠上级文化部门下拨的定向文化活动经费,只能是杯水车薪,造成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浅尝辄止境地。

另外,再加上乡镇地区的行政区划分差异,其在建设文化活动排练场地时,存在建设位置难以统一的局面,并且上级政府没有针对这一问题制订出合理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阵地的建设,给乡镇地区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题。

3 新时代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对策

3.1 认真贯彻群众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

在进行乡镇地区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必要制定正确的方针与政策,目前阶段下,在我党的科学领导中,相关的方针与政策大量推出,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乡镇地区的群众文化工作开展。基于此方针与政策背景,文化部门与群众文化工作人员,需要严格与认真贯彻相关的方针与政策,确保乡镇地区群众文化工作能够在合理的角度下科学开展。在落实相关政策的过程中,文化部门与群众文化工作人员需要以建设乡镇地区文化事业为主要的工作开展角度,将提高乡镇地区群众的文化水平作为自身工作开展的宗旨,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乡镇地区群众文化工作能在更全面的角度下进行。同时,在落实相关政策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要结合我国社会文化建设趋向进行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确保我党提出的文化建设目标能在各个区域合理开展,实现文化事业及相关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对老一辈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可对我党的方针与文化工作进行普及,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文化体系的构建,通过结合多个角度、 多个方面的方式对乡镇地区的文化工作合力开展,确保我国乡镇地区的文化事业能得到科学落实。同时,做好新形势思想工作,帮助群众树立更科学地文化观,实现其文化体系的合理建设。

3.2 创新群众文化活动

乡镇地区文化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提高群众文化内涵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能有更科学的文化及思想内容的普及,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内容的学习与文化体系的构建[5]。并且,结合乡镇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基础而言,通过开展相关活动,更能提高当地群众的文化自觉性,可确保在活动中,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现代文化的熏陶,提高其文化体系构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相关文化活动的开展,还需要充分结合当地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气息,确保群众在进行活动的时候有归属感。例如,在开展文化活动的时候,以“我们的节日”为抓手,采取“党委主导、政府牵头、公众参与”的形式,坚持做到“大型活动重点组织、 群众文化活动长年不断、 阵地活动天天开展” 积极举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各村居的群众积极加入其中,文化活动也做到天天有排练、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让群众文化活动花开别样红,使乡镇的文化品牌活动蓬勃发展,逐步突出亮点,形成特色,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形成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体系,成为人民群众的文化乐园。展示新时代乡镇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团结协作的风采。畅享改革开放成果,共圆中华复兴之梦。但在开展相关活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避开农忙阶段,避免给群众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可以在冬季等休耕季节,开展文化活动不会影响到群众的农耕节奏,而且还会填补其休耕阶段的娱乐及文化需求。

3.3 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强大队伍是综合提高乡镇地区群众文化水平的本质要求[6]。在进行乡镇地区文化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与工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相关工作开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此在加强乡镇群众文化队伍建设中,(1)招考事业编制人员,可适当考虑逐步招收艺术专业人才充实到文化站,解决文化站人员多年存在人员结构年龄偏大、没有专业人才,还可以融入艺术型、文学型工作人员的问题。(2)针对文化站人手不够,可把各类业余文化队伍组织起来,发挥民间艺人和社区群众文艺骨干的引领作用,共同推进群众性文化事业的发展。(3)加强人员素质建设,针对单位内老工作人员能力与素养的建设,需要结合当下文化事业建设的方向进行再培养,通过讲座、学习等方式逐步提高老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素质,提高相关队伍建设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总之,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是确保在进行相关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着科学的实施手段,能够在根本上提高相关工作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3.4 树立大局意识

在进行乡镇地区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过程中,围绕我党思想展开相关工作,并将我党思想融入工作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执政党,其思想的科学性、 严谨性对于促进每个人自身建设与文化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理念,在进行相关工作开展与落实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我党的思想展开。我党在百年领导与建设中,正是由于其领导的科学性与思想的严谨性,才构建了当下的美丽中国与和谐社会。因此,在针对乡镇地区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时候,要刻意地将我党的思想融入其中,确保相关工作的开展能够有着科学的思想引导。另外,在当下乡镇地区的发展中,我党制定的方针与政策还有待完善。因此,为确保乡镇地区的群众能直观、全面地了解到我党的思想与方针政策的倾向,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文化工作时,也必须要围绕我党的相关思想展开,确保乡镇地区的居民能在进行文化事业建设的过程中更全面地了解我党的思想与政策倾向,进而进一步促进乡镇地区的综合发展与全面建设。通过这一角度开展相关的工作与建设,能够促使乡镇地区的文化结构升级更加合理,提高当地群众的文化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相关统计与研究发现,我国的乡镇地区群众文化的工作开展科学性有着显著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基于当下社会的发展趋势,针对乡镇地区群众文化开展相关工作有着明显的重要性,需要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认真落实与科学开展,确保我国乡镇地区的群众文化结构与文化体系构建合理,实现我国文化事业的全面建设。

猜你喜欢

乡镇群众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多让群众咧嘴笑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乡镇扶贫印象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