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力的培育路径研究
2021-03-07孙根孙建海
孙根,孙建海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对于高校而言,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包括廉政文化力,其约束力和正气力对高校发展质量和方向起到引领作用。高校要突破发展格局,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重视廉政文化力的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倡导反腐倡廉,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力建设力度也随之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有一些薄弱环节存在,如物质基础建设欠缺、制度建设不健全、文化氛围和精神力量建设薄弱等,造成高校廉政文化力建设的物质力、精神力、行为力、制度力等方面存在问题,成为高校廉政文化力建设的重点[1]。
1 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廉政文化力建设的综合协调力欠缺
高校廉政文化物质力欠缺首先表现在文化建设和内涵的打造方面形式单一,流于表面,时效性差。不少高校没有将廉政文化力的建设纳入高校主职主业当中,多半疲于应付检查,流于形式,诸如简单宣读文件、召开座谈会、开展教育活动等传统方式,吸引力不够,且很多内容不能符合高校师生特点,缺乏相应的现实关照。导致学生进入社会之后,现实与理想反差较大,无法适应社会现实,最终陷入困境。其次高校廉政文化力建设的物质力缺失还表现在运作脱节,整合力度不强等方面。高校廉政文化力是国家和社会廉政文化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制于国家和社会文化力,但是同时又推动着国家和社会文化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因此,就必须整合物质、精神、行为、制度等方面的综合力量,实现社会相关部门和高校党委、宣传部、纪检委、学生处、共青团和学生组织的通力合作。而现实状况是目前部分高校廉政文化力建设过程中内部各自为政,重视领导教育忽视学生教育,重视科学研究轻视文化教育,外部联系不足,资源整合欠缺,整体运作脱节,廉政文化力建设发展受阻。
1.2 高校廉政文化力建设的精神力不足
高校廉政文化力建设的精神力不足首先表现在高校对于廉政文化力建设本身的重视不足,认识程度低。很多高校存在的普遍现象是领导对于廉政文化力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未将其当作高校主体工作来抓,或者未将其看作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来抓。实际上,真正的廉政文化力建设应该重点聚焦廉政思想的教育引导、廉政文化氛围的营造、廉政制度的建设等方面,而不是简单理解为“廉政文化的力量”。对于廉政文化力的核心要义认识把握不足乃至完全不了解廉政文化力量这一局限限制了高校廉政文化力的发展。其次高校廉政文化力建设的精神力不足还体现在浓厚的功利意识及人文精神的缺失。在很多高校,由于教育理念、评价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和偏差导致师生在学术研究和学习实践方面产生了较强的功利性意识。部分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重理轻文的现象甚重,人文课程的设置不占优势,造成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不足和缺失,这些对高校廉政文化精神力的建设负面影响严重。
1.3 高校廉政文化力建设的行为力薄弱
高校廉政文化力建设的行为力薄弱首先体现在学术不端行为及不和谐现象的制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逐渐侵蚀高校师生,身处象牙塔之下的灵魂工程师和时代青年不免受其影响。高校领导、教师违背师德师风、学生群体中的官僚主义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高校教书育人水平下降,育人实效不高,制约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和跨越式发展,不利于高校廉政文化力的建设。其次高校廉政文化力建设的行为力薄弱还体现为缺乏交流、开放性不足。部分高校未能与时俱进,拓宽眼界,仍将高校廉政文化力的建设局限在高等教育领域、校内及周边省市,不能与当前主流文化契合,更不能实现与国际文化的有效接轨,缺乏一定的开阔性[3]。而学生中举办的一些廉政文化活动则因为缺乏针对性指导而显得盲目和狭隘,总体效果不佳。这些都阻碍了廉政文化力的多元发展。
1.4 高校廉政文化力建设的制度力疏漏
高校廉政文化力建设的制度力疏漏首先体现在高校廉政制度执行的长效机制尚待完善。制度力的打造和建设是高校廉政文化力建设的保障,要实现高校廉政文化力建设这一长期工程,必须有切实有效的制度作为支撑,在此基础上,不断整合各方面资源,营造和谐高尚的廉政文化氛围,优化高校领导层、教师层与学生层的良性互动就能够打造强有力的廉政文化力量,助推高校内涵式和跨越式发展。目前一些高校廉政文化力建设中存在制度缺乏、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在实际制定相关制度的时候缺乏充分考察调研,针对性较差,实操性不强,对于廉政制度建设也缺少科学的预见性,长效性。同时还存在廉政制度执行力低,实效性差的问题。其次高校廉政文化力建设的制度力疏漏还表现在高校廉政制度文化缺乏人文关怀。制度的建设要体现约束性但同时要具有一定的关怀性,总体说来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考虑制度建设的同时要符合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成长成才特点,能够凝聚师生强大精神力量,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主动性[4]。但基于现实的形势,很多高校廉政制度的建设呈现出高压态势,侧重于对不良腐败行为的惩戒与监督,忽视了对模范典型的表彰和奖励,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强制性手段多,关怀性缺乏,忽视了廉政文化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阻碍了廉政制度文化兜底和推动廉政文化力建设的作用。
2 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2.1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廉洁教育相融合
高校廉政文化力是一所大学的文化积淀和内涵的真实写照,因此,推动校园文化精神建设与廉洁教育相融合成为培育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深挖校情校史,提升廉政文化导向力。高校的校情校史是历史与现实的产物,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涵、办学理念、传统精神、发展规划,因此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高校应重视对校情校史的深入挖掘、整合传播,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配备专业的研究人员,投入一定专项经费,集中部署,统一指挥校情校史研究工作。深挖高校不同时期的优秀廉政文化、廉政思想,通过传统媒介如校园广播、校报、校史馆与新媒体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校情校史宣传教育的比重。同时通过文学、话剧、音乐、戏曲等方式丰富校情校史宣传渠道,让优秀的校园廉政文化在高校校园中遍地开花、深入人心,丰富师生精神内涵[5]。
其次,感悟大学精神,提高廉政文渗透力。大学的校风校训是一所大学的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可谓是大学的思想精髓。高校廉政文化力的建设需要融入大学精神,才能富有精神动力和文化涵养。在部分功利意识、个人主义以及享乐主义思想影响下,高校的精神建设仍有待加强。将大学精神融入廉政文化力建设当中可以丰富廉政文化力的精神内涵,陶冶师生的情怀,增强意志品质,升华世界观和人生观。此外,廉政文化思想中融入大学精神后更具时代性和完整性,通过教育引导、启迪心灵逐步提高廉政文化的渗透力。
2.2 推动校园内外环境建设与廉洁教育相结合
马克思指出:“人从自然所得到的不是现成的才能或一定的智慧、意志和性格的特征,而仅仅是一种素质,这种素质提供了发展这些能力的前提。”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能够无声地塑造人、感染人、净化人,因此,高校廉政文化力的建设需要着力打造优良的校园内外环境。
首先,应该注重校园内部环境的改造。要在校园文化环境、绿化环境、教育教学环境等方面融入优秀廉政文化教育元素。在文化环境中,将廉政文化元素融进建筑物当中,充分利用宿舍、教室、走廊、观光墙等空间打造廉政文化;在绿化环境中,建造富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廉政文化元素作品,如阁楼、亭台、牌坊、座椅、垃圾桶、导向标、路灯等;在教育教学环境中,充分推动廉政文化思想进课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主渠道作用,结合第二课堂,利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廉洁文化会演、廉政文化作品展、廉洁微故事等增强廉洁教育的趣味性,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提升廉政文化力的感召力。
其次,注重校园周边文化氛围的净化。高校廉政文化力的建设环境如果与外部环境相协调,就能达到持久的效果。当下,不少大学周边场所的文化与廉政文化不一致不协调,甚至出现腐化堕落的元素。为巩固廉政文化教育效果,高校应该联合社会相关职能部门,对校园周边文化进行清查,清理腐化堕落的思潮环境,净化高校周边环境,确保廉政文化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可以开展廉洁文化进社区、进部门等活动,共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6]。
2.3 推动权力监督与廉政教育相耦合
制度是治理之基,推动权力监督与廉政教育相耦合,能够为廉政文化力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促进廉政文化力的进一步发挥。
首先,高校领导要重视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惩戒机制来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坚决落实高校决策的民主集中制度。对重大事项的讨论要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如“三重一大”重要事宜要进行决策小组的讨论,广泛征求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民意。深化高校决策的信息公开制度。认真贯彻实施党务公开、校务公开、院务公开,让各项事务都能够在明朗化的环境中展开,将腐败扼杀在萌芽状态。要精心制定符合广大师生的奖惩机制,并设立专门的监察小组,不定期对高校日常工作以及各部门廉政文化工作予以考察考核,获取廉政文化开展的信息。
其次,建立完整的廉政评价机制。第一是完善的廉政文化评价机制可以检测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工作的情况,还可以完善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推动高校廉政文化力建设的进程。廉政评价体系的建设首先要遵循系统性原则。考核要能够贯穿廉政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而不是局部,设计的内容要全面、丰富。第二是可操作性原则。制定的评价指标要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2.4 推动廉政文化力建设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关系到整个体系的运转和良好效果的取得,高校廉政文化力的建设应该从顶层设计开始做好科学研究和规划。部分高校存在对廉政文化力建设重视不足、认知程度低的现象,这影响和制约了廉政文化力的顶层设计,导致理想和现实差距较大,实效性不强,作用发挥有限。
高校在进行廉政文化力的顶层设计之时,要与时俱进,高瞻远瞩,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为主题,以传播廉政知识、廉政理念、廉政精神、廉政制度为主要内容,目的在于提升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改造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增强廉政文化力的总体规划和总体布局,强化阵地建设、组织建设、载体建设,加大宣传教育,以高尚的廉洁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廉政作品鼓舞人,实现高校廉政文化力的顶层设计常态化,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