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李白诗歌的人文教育探索

2021-03-07杨文娟

文化学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李白诗歌文化

杨文娟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和瑰宝,也是中国诗歌史上一座丰碑,而李白,是中华诗坛最绚烂的一颗巨星。

李白诗歌教学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丰富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在践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笔者即对文化自信视域下李白诗歌的人文教育进行阐释和探讨。

一、李白诗歌与新时代背景下呼唤文化自信的需求相契合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李白诗歌中歌咏华夏景致、展现盛世记忆、蕴含烟火情思、体现家国情怀、饱含的时代理想,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绝好素材,也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

(一)李白诗歌中歌咏的华夏景致,有利于增长学生的眼界见识

李白一生东上天台,西游峨眉,南抵零陵,北达幽燕,登临过山峦丘陵,泛舟过江河溪流,游历过湖泊潭泽。李白一生游历的总行程超过12 500公里,李白称得上是中国大好河山的优秀化妆师和最佳代言人。

李白的诗歌里描述大美庐山(如《望庐山瀑布》),上面是阳光与水雾弥漫,中间是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下面是水流湍急、奔腾不息;李白的诗歌中描述辽阔长江(如《望天门山》),一泻千里、势不可挡、冲开天门山,而江中小舟逆流而上;李白的诗歌里描述天堑蜀道(如《蜀道难》),绵亘百里,峰峦叠嶂,危崖摩云,雄奇峭拔;李白的诗歌中描述婀娜峨眉(如《登峨眉山》),千峰竞秀,万壑峥嵘,嵬巍神奇,华美多姿;李白的诗歌里描述曼妙洞庭(如《秋登巴陵望洞庭》),水净风清,天光山色,空濛寂静,明丽清朗。

千年已逝,山河未改。壮美河山为李白提供灵感,慰藉心灵。李白在《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中豪言道:“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巡山不去远,一生好入名山游。[1]”

(二)李白诗歌中展现的盛世记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伟大时代往往会出现惊世绝艳之才,李白就是是盛世大唐最浓墨重彩的张扬旗帜。最能体现盛唐风貌的诗人,一定是李白。

通过李白诗歌参证盛唐历史或通过盛唐历史印证李白诗歌,寻找李白诗歌中的盛唐、盛唐中的李白诗歌。在《登锦城散花楼》中,李白写出了锦官城成都,红日高照,光彩夺目,金碧辉煌;在《明堂赋》里,李白盛赞了东都明堂宏大壮丽,气势伟壮;在《君子有所思行》中,李白呈现出作为当时世界中心的盛唐帝都长安奇丽壮伟的景象;在《南都行》里,李白描绘了南阳山川形胜、繁华市景、人物风流、美女如云以及旅游观光盛景。

李白诗歌在短短的方寸之间展示了繁华盛世的琼楼玉宇,传神地再现了过往岁月中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的生动具体的大唐风华。

(三)李白诗歌中蕴含的烟火情思,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心灵

李白注重观察和总结生活中的美,产生了许多清奇而热烈的情感体验。“他的人生和我们一般人的人生并没有太大的悬殊,他有悲,我们也有悲,他有喜,我们也有喜,并且他所悲的、所喜的,也就正是我们所悲的、所喜的。”在李长之撰写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中如是说[2]。

爱情、友情、亲情,都曾是李白诗歌中的主题,展现出了李白心中美妙的情感世界。《长干行》把青春爱情的明媚美好写得栩栩如生,清新明朗;《春思》把春日思妇的爱情表达得忠贞热烈,无理而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把神驰目注的送别描摹得万般不舍,诗意传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把千里明月寄托的怀想表达得风趣高卑,真挚感人;《别中都明府兄》把兄弟间的别情抒写得难舍难分,含蓄蕴藉;《寄东鲁二稚子》把慈父对儿女的亲情尽情洋溢,浓烈真切。

李白诗歌为世人再现了一个鲜活的李白,一片热闹的市井,一种诗意的生活,一段旖旎的时光。

(四)李白诗歌中体现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和平年代,李白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壮阔历史;当国家危亡,李白则反思国家的命运、历史的抉择,书写自己献身报国的热情。即使安史之乱将大唐的盛世之气一扫而光,也没有消弭李白的爱国之心。

李白诗歌中有许多富有家国情怀的热烈诗篇。通过诗歌畅抒胸怀,李白书写着对于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文的关怀。

李白在自己的诗中高唱慷慨之歌。在《塞下曲》里,李白热情地赞扬着保家卫国的戍边战士,苍凉雄壮;在《战城南》中,李白无情地鞭挞着穷兵黩武的统治集团,逸宕流美;在《关山月》里,李白沉重地思索着无情的战争所需支付的代价,意境深远;在《子夜吴歌》中,李白悲悯地同情着艰辛生活的底层人民,力抵千钧。

(五)李白诗歌中饱含的时代理想,有利于激励学生的青春志气

大唐盛世,云蒸霞蔚,名家辈出。从李白诗歌那些精彩的记录中,世人得以窥见一个伟大时代的审美特点和人文精神,得以窥见盛世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和时代理想。

李白在诗作中常常喜欢以大鹏自许。少年时期作《大鹏赋》,青年时期作《上李邕》,临终之前作《临终歌》,从少年时期的渴望摆脱现实羁绊、追求自由,到青年时期的勇敢自信、不畏流俗,再到临终之前的无限苍凉而又感慨激昂,李白一次次以大鹏自喻,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大鹏之志。

终其一生,李白都以命世之才自居,他在诗中常以范蠡、谢安等人自比。以布衣笑傲贵爵,希翼一展雄心抱负,这是李白诗歌又一鲜明的主调。李白一生胸怀天下,他在《胡无人》《书情赠蔡舍人雄》《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梁甫吟》等众多诗篇中都生动地描绘过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走进李白的诗歌世界,能够为我们反思历史、凝练和汇集当代精神力量,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在李白诗歌教学中践行文化自信的应用探究

在李白诗歌教学中,不但要进行全面的文本阐释,更要强化其诗歌内在意蕴的解读,使大学生在感知诗歌中蕴含的韵律美、文字美、意境美、精神美,从而进一步强化文化自信。

(一)读诗诵韵,在抑扬顿挫的韵律美中感受文化自信

属于韵文的诗、词、曲、赋,与声、音、乐、调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节奏鲜明、韵律和美、句式整齐。当下的李白诗歌教学必须要尝试以创新的方式诵读李白诗歌,淋漓尽致地展现其音韵之美。

通过常规性的范读、齐读、配乐读、自由读等方式,读准李白诗歌中的字音、找准节奏。

感受中国传统的读诗方法。中国古代,吟诵才是正确打开诗歌的方式。由于时代久远和地域差异,吟诵口口相传,风格各异,妙趣横生。在吟诵中,要明确体现入声字“短促急迫”的特点,也要遵循“平长仄短”的原则。按照抑扬顿挫的规律,配合适当的肢体动作,体会韵律美的氛围,获得“最中国”的审美体验。即使“千人千腔”,也要声情并茂。

著名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创作了吟诗诵词系列,她坚持“每个人都应汲取中华文化的美好一面”。其中叶嘉莹先生吟诵的《将进酒》,一篇读罢即令人深感痛快淋漓、回肠荡气。吟诵之间虽是在表达李白人生失意的烦忧之情,却并无萎缩之状、消沉之态,长歌当哭,浩叹开怀[3]。

《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全新演绎了李白诗歌,《把酒问月》舒缓而又深邃,柔和安静;《上李邕》蓬勃向上,少年壮志……虽然表达形式是流行唱法,但至少让人认识到,李白诗歌其实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达。

以不同表现形式的碰撞,展现多元的艺术魅力,将昔人之思交叉渗透入今人之想,唤起学生与李白诗歌的情感共鸣,进而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

(二)解诗明意,在奇思妙想的文字美中体会文化自信

李白诗歌产生在盛唐,由于社会制度,风俗习惯,语言风格等因素,导致诗歌文字凝练,腾跃度大。因此需要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诗句,在整体上把握全诗,理解诗句的寄义。

通过对比阅读、字词评析等方式,来感受李白诗歌中某些关键字词表情达意的精妙。比如,李白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有“雁引”“山衔”两句,雁被“引”拟人化,写大雁善解人意,带走了李白的忧戚烦闷;山被“衔”拟人化,山峰温柔善良,为李白带回了美好月轮。飞雁、青山都能成为李白的密友,憎他所憎,爱他所爱,带去所憎而送来所爱,情趣盎然,境界全出。

其实,李白诗中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李白《峨眉山月歌》就极有特色。

这首诗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诗中描写的思乡之情与常人无异。妙就妙在,在依恋家乡山水的短短四句诗中,李白紧锣密鼓地安排了“峨眉”“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诗中的“峨眉”是巴蜀名山峨眉山;“平羌”是峨眉山东北的青衣江;“清溪”是峨眉山附近的驿站清溪驿;“渝州”就是现在的重庆一带。七言绝句只有28个字,10个字都是地名,看似平铺堆叠却自然清秀,毫无斧凿的痕迹。这五个地名串成李白的离乡路线,离思满溢。

文词精妙,跨越千年仍然熠熠生辉,带着膜拜的心情深入赏析、融会贯通,让学生在中国文字的博大美中体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悟情赏境,在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中加深文化自信

李白诗歌不仅有音韵美和文字美,更有融情于景的意境美。吟诵李白诗歌,往往使人能身临其境。

如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要紧扣“犬吠”“溪水”“桃花”“树”“鹿”等意象,放映符合诗文的画面,和着纯净的音乐:1000多年前某个春天的清晨,青春正盛的李白去寻访一位居于山野之间的道士,溪水涓涓,偶尔听见一两声狗叫,巴蜀的三月,绿意盈盈,路边的桃花争相怒放,花瓣中滚着晶莹的露珠。山林幽深,树影之间有鹿隐现;正午静寂,溪流声清晰可闻,李白却没有听到道院打钟,暗示了诗歌题目中的“不遇”。寥寥几句,诗意,禅意,超然出尘。

在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中,有众多色调明亮的意象,如“晴空”“双桥”“人烟”“橘柚”“梧桐”等等。李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傍晚,独自一人登上了谢朓楼。山光岚影,景色明净。凭栏俯瞰,“江城”如同在画中一般。明镜似的秋水澄明清澈,彩虹般的双桥在水中印下清丽的倒影;在秋日暮色中,山野间飘着袅袅炊烟,缭绕着深碧的橘柚,梧桐叶色微黄呈现出衰败之象。“人烟”“秋色”,短短两句却以五、六种颜色入诗呈画,看似平淡,实则绚烂。色调清新淡雅,语言优美脱俗,意境苍凉悠远。

学生看着意象,听着故事,想着情境,依托意象化身于诗中,踏足在李白心中,在诗歌的欣赏和诗人的心意交流中发现美、感受美,获得愉悦的审美,深化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深挖思想,在流光溢彩的精神美中强化文化自信

《尚书·虞书·舜典》说:“诗言志,歌咏言。”由此可见,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都是描绘景物与思想情感统一的诗歌成果,诗歌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感受和特有的人文情怀[4]。

李白一生心怀儒家“安社稷”“济苍生”的社会理想,又有道家不屈从权势的独立精神。李白兼蓄百家,取其善者而并用之,代表大唐盛世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

李白一生天真豪迈,他以布衣之姿顽强抗争。李白是乐观自信的,直至暮年都还保持着朝气蓬勃的少年神气,流放赦还,仍然能吟出“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欢歌。

李白一生自在游侠,遍访名山大川,以一种儒道相兼的开阔的眼界和胸襟向世人展现着中国山水的秀奇多丽,愁也山水,喜亦山水,不以低沉之语诉情怀,总是豪情万丈,荡气回肠。

李白是中华民族的传奇符号。众多优秀的精神依附于李白诗歌,千年薪火相传,流淌进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给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

(五)拓展活动,在经典传承的诗意美中弘扬文化自信

在江油,李白留下了珍奇遗迹;在江油,李白留下了不朽诗篇;在江油,李白留下了粲焕古今的李白文化;在江油,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李白故里”。

结合本地历史遗迹,复踏李白少年路,登高望远见未来。寻访李白的足迹,结合诗歌古韵领略1300多年前李白人生的风华。

尝试李白诗歌沙画创作,意境深远的诗词、新奇的沙画、美妙的音乐相映成趣,造就奇妙影像,以独特而富有趣味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古诗仿作、飞花令、诗词接龙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诗词创作的热情。

在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走进李白诗歌的世界,感悟李白的智慧、品行、襟怀和修养,体会李白诗歌之美,拓展知识兴趣,汲取成长力量。古为今用,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也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文化责任。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从李白诗歌中歌咏的华夏景致,展现的盛世记忆,蕴含的烟火情思,到李白诗歌中体现的家国情怀,饱含的时代理想;从李白诗歌的读诗诵韵、解诗明意、悟情赏境,到李白诗歌的深挖精神、拓展活动,既精研诗歌本身、夯实知识基础,也关注学生的眼界见识、人格心灵、理想信念、人文情怀。通过唤起当代学生对李白诗歌的关注,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和热爱我们的国家、民族、历史,建立起强大的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时代梦想。

猜你喜欢

李白诗歌文化
诗歌不除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谁远谁近?
诗歌岛·八面来风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