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升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水平的路径
2021-03-07宋程远
宋程远 叶 超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校长会议上指出,要坚持质量立校,把高标准办学作为党校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提高党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全国党校工作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建设精品学校,强调锐意进取的重要性。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不断推进自主创新,加强人才队伍、管理服务、校风和学术作风建设,健全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用好规章制度,为学校质量提供制度保障。提升内部管理能力。高校党校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发高校党建工作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水平是新时代高校党建的重要目标,也是推动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2]。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水平的意蕴内涵,厘清党校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矛盾问题,探索提升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水平的多维路径,是新时代高校党校工作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
一、新时代提升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意义
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指出“高校党委要成立党校。党校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高校党校采用“校中校”方式,为培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党员和干部发挥了特殊重要的作用。作为学习培训、科学研究和宣传贯彻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强阵地和增强党性的大熔炉,高校党校肩负着崇高的历史责任,是培养党的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园地。新时代提升高校党校的建设水平,有助于提高其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促进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更好地发挥其阵地和熔炉作用[3]。
(一)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题中之义
高校党校工作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手段之一。高校党校工作质量成效直接影响着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积极构建党建工作与党校工作互相融合的闭环体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入党课,通过课堂教学转化为培训对象的思想和行动,引导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入党动机,提高党性修养,推进高校党校工作与党建工作齐头并进、协同发展。积极整合高校党建工作资源和党校工作资源,形成高校党建工作和党校工作联动融合的工作体系,努力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适应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务实之举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回顾总结了党校在改革、基础建设、改革创新各个阶段的重点职能,用“党校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党校工作的战略意义[4]。当前,我国进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同时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党校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提升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水平,让党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得到充分地体现,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校姓党”,教育全体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塑造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实现高校党校长久发展的现实需求
高校党校自诞生以来,作为高等教育与党校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已逐渐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和平台。高校党校建设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了很多成熟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现实矛盾问题,如何及时转化经验做法、有效破解矛盾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问题,切实担负起职能、发挥好作用,促进高校党校高质量建设和长远发展。
二、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党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尤其是党校工作给予“特别关注”,并在不同场合多次作出重要论述。高校党校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对标新时代对高校党校工作的新要求,还存在明显差距,特别是如何提升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水平,需要从根本上研究解决。
(一)高校党校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强化
理论基础研究是把握高校党校工作发展趋势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报告中强调,理论基础研究是党校文化教育的基础,学科建设是关系党校长远发展趋势的大事。但是,一些高校的党校对党校理论基础的研究还比较落后,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趋势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需要[5]。高校党校进行党校科研改革不及时,没有建立全方位开放的科研体制,还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参与不够的现象;有的党校对教学管理的研究不深入,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力度不够,没有做到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有的党校理论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协作融合创新不足等等。
(二)高校党校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人才队伍基础建设是高校党校工作发展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校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党校姓党的的重要举措,高校党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有智能化教研设备,还要有一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党无限忠诚的专业干部队伍[6]。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党校缺乏专职教师,党校的培训任务大部分由校领导、党务干部和思政课教师兼任,而这些人员本身担任的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比较繁重,因此没有太多精力投入到高校党校的教学科研中去。同时加强党校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还未形成,对党校工作队伍的选优配强、培养提升等措施办法尚不完善,影响制约着党校建设质量的发展提升。
(三)高校党校培训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高校党校培训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全国党校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提高党的理论文化教育和党员干部培训质量,不断完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按时开展各党校标准考核评价工作,推动党校系统软件办学水平全面提升。目前部分高校党校教学体系不完善,没有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教育培训内容不系统、效果不明显;存在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没有制定针对不同对象的党校教学大纲,没有建立分层分类的培训机制;存在培训资源整合不够的现象,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中的政治理论课程内容重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不够存在教学管理不规范的现象,没有制定完整完善的教学制度。
三、提升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水平的多维路径
根据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针对高校党校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升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需要深层次多维路径共同推进。
(一)加强理论研究,提高高校党校工作的引领性
高校党校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积极应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师生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不断改进工作内容、模式和方法,持续推进高校党校工作创新发展。一是构建理论研究平台。建立全方位开放的科研体制,鼓励党校工作人员改进党的理论科学研究工作,及时组织基础理论讨论,促进形成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研究民族化的新成果,建立相关的学术研究话语体系。二是推动课程研究创新。树立“精品党课”的理念,打造名师、名课堂。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努力做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通过党课教学改革项目等方式鼓励党课改革创新;成立党课专家组,为党课的建设和质量提升提供专家支持;全面梳理党课大纲和课程库,为不同对象、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授课对象提供精准化课程;完善党课评优机制,发挥“精品党课”的示范作用。三是加大学校支持力度。校团委要关注党校学科建设,加强理论基础研究指导,积极搭建党校科研服务平台,并提供相应的申请和指导。科研项目协助和经费保障。党校研究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团委管理决策咨询库的作用。
(二)注重培养人才,推进高校党校工作稳步发展
高校党校工作者是高校党校工作及党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党校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党校工作,实现高校党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选优配强队伍。把高校党校工作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选优配强队伍,建立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素质过硬、数量充足的工作队伍。在坚持政治标准的基础上,聘请社会经验丰富、基础理论水平高、善于科研、善于教学的领导干部、著名专家教授任教。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把培训贯穿党建队伍建设全过程,通过专题培训、短期进修、岗位轮换等加强对党校工作者最新思想、专业能力、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有效利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武装党校职工大脑,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扎实深入学习,使之入脑入心。三是健全体制机制。明确党校工作队伍的岗位职责和工作量,完善竞聘、考核、激励和奖惩制度,不断完善符合党校工作班子特点的教师准入条件和制度、教师考核和管理制度、职称考核办法和职务聘任办法,有序开展教师竞赛[7],形成合理的优秀人才激励机制。将党校教师纳入各类人才适用范围,享受国家规定的的各项工资待遇。不断完善与教学科研、智库建设、管理服务等岗位职责总体目标相一致的党校教职工绩效考核薪酬分配办法[8]。
(三)依托信息技术,促进高校党校工作精准发力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助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生产、社会管理中皆需要应用信息化思维和技术以提升效益和成效。深刻认识信息化对高校党校工作产生的影响,借助信息技术推动高校党校工作高质量发展,依托信息技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为高校党校工作创新开辟了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和新的平台。首先,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基于大数据,有效提升高校党校工作效率。通过大数据分析培训对象的爱好和行为习惯,录制出适应不同对象、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网络课程和教育内容,再根据培训对象特点为培训对象精准化精细化匹配相关课程,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其次,依托信息技术带来的前沿技术,在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进一步优化学习效果。通过对课程的深度挖掘,加上AR、VR、MR等科技应用,打造出沉浸式环境,让培训对象体验到感官的震撼和思维的认同,从而有效增强培训对象在学习过程中的获得感和参与感,推进“互联网+”党校模式的智能化、虚拟化。
(四)完善课程设置,确保高校党校培训质量
高校党校要用创新科学的理念筹划高校党校的建设,解决教育培训的重点、难点、聚焦点,研究完善高校党校建设的制度与机制,系统制定针对不同对象的党校教学大纲,汇总建立包含校内校外不同领域专家的师资库,提出加强党校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方向,为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一是提高课程内容的理论素养,结合不同类型学员培养目标的特点,全面组织和完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和学习年限的分布。既突出党的理论文化教育比重和党员干部培训课程的内容,又注重党员干部培训课程的合理性和目的性。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社会主义社会观念的培训学习,把党章和党性培训课程作为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基本课程内容和必修课。打造独具时代特色的党员干部培训课程结构,构建科研理论培训课程设置,不断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基本理论[9]。二是坚持提升学员的政治觉悟和专业能力。新时代党章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履职规定,从增强政治素养、提升思想境界、优化能力结构、锤炼作风品格等方面着手,突出党性教育和专业能力训练,培养一批“政治可靠、创新性、精英型”的高校党校工作者队伍。三是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旗帜鲜明地批驳错误思想和错误做法,帮助培训对象澄清认清模糊认识,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通过扎实系统的党校培训体系建设,推动各项制度规定落实,为高校党校工作长效发展提供可靠制度机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