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英雄形象的儒家文化基因分析
2021-03-07杨艾璐栗小宁
杨艾璐 栗小宁
现代文艺作品创作提倡“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其中“讴歌英雄”是“四个讴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雄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人士,而是亲民爱民的普通人。动画影像艺术不仅具备商业因素,也是新兴的文化传播艺术载体,动画创作的精神和背后的文化内涵,甚至故事本身都会在动画这个载体上传播得更远。“仁”作为儒家文化基因层级结构中最核心的文化观念基因,在思想史中不断地被反复阐释,最终成为儒家文化的隐性基因,作为承载儒家核心思想观念的信息片段参与到繁复的儒家文化基因的建构中,并且成为中国人人格的文化特征。
一、中国动画英雄形象发展述要
(一)英雄形象的发展历程
1962年,《舒振东华文打字机》的上映翻开了中国动画史的第一页。随着万氏兄弟的创作发展,中国动画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当中国动画进入文化场域时,首选英雄母题,不仅是因为英雄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也因为英雄身上的文化价值观是正确的政治导向,英雄形象的塑造与演变也一直受政治时局所影响。中国动画中的第一个战胜邪恶势力的英雄人物形象出现于1926 年万氏兄弟创作的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中。1941 年,《铁扇公主》中的孙悟空开始映入人们眼帘,万氏兄弟选取了《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段落, 不仅再现了原著中孙悟空与牛魔王、铁扇公主斗智斗勇的情节,在影片内涵中将抗日救亡的主题、民族危亡的忧思、对时局的思考与动画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用唐僧、孙悟空代表抗日派,猪八戒代表妥协派,沙僧和乡民代表民众力量,牛魔王、铁扇公主象征投降派。将原故事的斗智斗勇主题通过故事的改编,实现了新文本的隐喻,表达了内蕴于中国民众内心深处渴望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民族自豪感,从而使《铁扇公主》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后的中国动画大多会对传统题材进行适合于时代精神的改编,通过人物之间的冲突来突出英雄人物形象,如《大闹天宫》中通过孙悟空与以玉帝为首的天庭的矛盾,塑造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哪吒闹海》中通过哪吒与龙王的矛盾,塑造哪吒不畏强权的精神等。同时,将儒家文化中的圣王、君子通过民间传说、诗词歌赋、小说戏曲等艺术作品被进一步形象化,化为一种文化符号。
(二)英雄形象主题内涵的建构
笔者通过对动画英雄的梳理发现,英雄是具有三种品质的人:一是为人民而勇敢斗争令人敬佩的人,二是具有崇高品质的人,三是英勇无畏的人。中国文化中,英雄是不可缺失的存在。按照人类文化学的观点,英雄的产生跟“祖先崇拜”紧密关联,人类早期生存竞争中产生的优秀人物代表了当时人们所推崇的精神内涵,他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境中不断地被重复叙事,逐步成为传统故事中的英雄主题的母本,直接承继了传统文化基因。以传统故事为母本,通过对传统故事的重叙以及故事中英雄形象的再造直接承继蕴含其间的儒家文化基因,是实现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的重要手段。在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组中,虽然儒家思想并不是最早的民族起源文化,但是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儒家思想随着时代发展的同时对文学艺术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动画英雄的塑造脱胎于儒家君子文化,两者有共通之处,在面对不公、困难和生死之事上,儒家文化高扬“入世”精神,具有“忧患”意识,儒家文化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与中庸之道,与道家强调的无为而治不同,儒家思想更符合英雄的行为特点。
首先,君子与英雄在面对不公平时敢于挺身而出,扶弱抑强,不同于道家的不过多参与,不干扰,儒家更倡导德行的感召与积极的态度。儒家虽然在早期社会中从统治阶层的角度看待社会分析生活,为统治者所用,但是儒家所提出的建议与倡导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仍有可取之处。其次,君子与英雄在面对困难时不是放任自由,而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案。面对困难不动摇,身处逆境不退缩,同时不畏权势、同情弱小、悲天悯人。这是真正的君子,也是真正的英雄。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英雄有着自己的人生追求,不为外物所转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怀天下。最后,君子和英雄看淡生死,直面死亡。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体现了儒家对信仰的追求,生命是人最宝贵的东西,而有些追求却凌驾于生命之上,儒家并不倡导悲剧英雄,而是倡导为正义、为理想而牺牲的英雄,他们敢于牺牲,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的通达的生死观。中国动画英雄形象的塑造以儒家文化思想为根基,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英雄观。
二、基于儒家文化基因的动画英雄观
人类文化借助于文化活动将承载思想观念的符号、意象、形式等文化的基本因子或基本要素,通过文化基本因子的复制实现文化自身的传承与融合、演化与变迁。中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形象通过对传统英雄形象的塑造、故事内容的再叙事实现了儒家文化基因的继承。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之一,其文化基因结构和功能规约着中华文化的“文化本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再现体”,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复杂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独特文化风貌的文化基因谱系,从而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历时性中具有共通性。儒家文化基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多种艺术形式传承。
文化演化的本质不是进化,而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此间,文化基因成为隐性信息而潜伏在复杂多样的文化形式中。英雄是在其文化中被高度赞扬的人,他们既可以是真实存在过的人,也可以是艺术作品中虚构的人,即便是历史上的真人,也会在随后的岁月里不断地被美化,成为带有明显虚构成份的传说。文化的层级结构就像洋葱一样,其每层之间不是独立的,是相互影响的。霍夫斯泰德(Geer Hofstede)将文化的层次分为四层,由内而外依次为价值观、仪式、英雄、符号。儒家文化的层级结构是以“仁”为核心作为系列范畴进行理论阐释的,儒家文化观念基因也由此构成,“仁”不仅成为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人的内在精神构成,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人生观和审美观等。在文化洋葱圈中,英雄是凝聚了普遍的人性、共同的价值观和个性化的品格,在历时性叙述中积淀而成,具有文化基因的意象化存在。完美的英雄人格只能出现在从内在到外表都是完美、和谐、勇敢、坚强的人身上,最终体现在艺术追求中。在文化洋葱圈最表层的便是符号,艺术形象就属于符号圈层,是人们能够直观感受到的文化现象。
儒家英雄文化圈层是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共同价值观和完美人性共同建构的理想人格,蕴含了儒家文化的精神追求,在英雄文化的层层建构中,沉淀为儒家文化观念基因,在英雄人格和文化叙事中不断被复制,实现了儒家文化的传承。圣王、君子在儒家学说的叙事中用来印证其学说的合理性,他们具有仁义为先的担当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礼尚公的伦理精神以及虽死不悔的无畏精神,他们的所作所为体现了儒家的正义和道德,成为儒家理想人格的意象化表征,也就是儒家文化所标榜的英雄,成为文学叙事中的象征原型。儒家文化中的圣王、君子在各种民间传说、诗词歌赋、小说戏曲等艺术作品中被进一步形象化,成为英雄母题的文化符号。通过英雄原型的复现,获得文化认同是新媒介合法化的策略。中国动画英雄形象在人格塑造时,将健全的人格作为其塑造的基础,但是健全的人格并不是指“高、大、全”这种失真的塑造方式,而是更多地还原英雄的“人性”,为英雄“脱冕”和“祛魅”,通过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其具有情感张力。英雄形象的塑造以“仁”为道德中心内容,同时包揽了维护社会关系的个体教化、人伦关系处理和社会结构三个方面的内容。到了现今,儒家道德学说仍占据重要地位。从上世纪伊始,动画就作为儿童教育工具将传统文化孕育其中,因此,在中国动画的发展过程中,每一细节都透露着儒家文化的影子,通过题材、角色、造型等形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与文化语境中,延续中国动画与儒家文化的渊源。
三、“活化”儒家文化基因形成动画“IP”产业链
美国迪士尼英雄系列动画电影截至2020年底,全球票房达170多亿美元,围绕超级英雄开发的衍生产品的收益更是无法统计。可以说,在当下,超级英雄所形成的文化“IP”已然成为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但是面对外来文化的输入,我国还无法产生具有类似影响力、能够在若干部系列片中不断延续的英雄叙事文艺作品。动画英雄“IP”的形成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英雄崇拜和英雄文化,可以被不同的民族和群体所共享。这也为中国英雄的打造提供了借鉴,使在中国英雄身上体现出的儒家文化也可以得到更好地传播。
(一)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儒家文化不仅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文化的兴盛支撑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复兴以文化自信为前提,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要批判地继承。儒家文化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人,同时认为个人只有在家庭、社会、国家中才能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思想与新时代精神相通,是符合时代要求的。英雄的牺牲精神与家国天下的情怀与儒家文化相契合,儒家是入世的,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上是强调身体力行的,这是一种务实精神。儒家文化诞生于两千多年前,在每个时代都有其发展与摒弃的地方,因此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对待儒家文化,厘清哪些是应该吸取的精华,哪些是必须剔除的糟粕;同时立足创新实践,对儒家文化作出合乎逻辑的新阐释,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是儒家文化能够融入现代社会、活化文化基因的机会,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传统文化作为动画英雄诞生的源泉,从神话故事到侠客传说,英雄身上体现的是儒家入世精神与奉献牺牲精神,没有任何思想文化能够精准地传达英雄身上的信念感,动画英雄“IP”不能只单看作是一个符号,其更具备情感与价值观的共鸣。中国动画行业从兴盛到衰弱,经历了过山车式的产业发展过程。随着近几年国产原创动画的复苏,伴随着国家政策对动画产业的扶持与资本投入,动画产业发展出现了新转机。传统文化作为动画故事创作的文化支撑,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开掘与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使中国动画走出国门的重要途径。
(二)动画“IP”产业链的形成
动画IP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如今95后、00后在延伸消费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热爱动画甚至已经逐渐养成动画消费的习惯,尤其是《罗小黑战记》和《熊出没》等本土动画大IP的出现,更是主导了儿童收视市场,同时带动剧中一系列角色形象周边产品发展。商品与IP相嫁接逐渐成为企业创新和快速进入市场的最佳捷径之一。2021年4月,上海迪士尼在全新的“奇梦之光幻影秀”中,将多位漫威超级英雄集结在一起,这不仅给游客带来了新奇的体验,也为迪士尼创下了更高的游客纪录与消费纪录,更为我国发展动画产业链提供了新方向,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推动动画文化产业发展。
首先,打造大型主题游戏。2020年江苏省就举行了以“炫动常州,云游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暨首届中国·江苏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会上发布了多项扶植政策,这说明动画产业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动画产业的创新可以将动画形象进行游戏改造,从而扩大动画产业的范围,如迪士尼就将每一部英雄动画都开发成游戏,这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粉丝,也将美国文化传输到各国,我国也可以学习借鉴这种成功的模式经验,将动画英雄“IP”打造成游戏,并通过授权动画“IP”、游戏“IP”,形成如电竞旅游小镇、动画观光小镇,使旅游者前来观光、休闲、商务、会展等,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粉丝消费系统。将文化与游戏结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其次,建造大型动画主题乐园。目前,中国动画发展态势良好,可是却没有像迪士尼乐园一样形成规模上的动画主题乐园,以华强方特为代表的乐园吸引力远不及迪士尼乐园,这不仅是由于乐园的有趣程度,也是由于文化的吸引力程度。国外的动画“IP”有很多,但是观察下来可以发现,能够在乐园形成传播的基本都歌颂亲情、友情、爱情、勇气等普世观念极高的正面事物,并且也倡导一种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才能够收获如此广泛的认同。动画文化产业才可以发展的更好。
最后,发展动画“IP”周边衍生产业。借鉴迪士尼成功经验案例,形成“影片+周边衍生品+游戏娱乐房地产”的合理布局,完善“IP”授权。这种动画周边衍生品以动画人物为主要核心,形成动画“IP”。一个动画“IP”要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要将其融入到优质的消费品和品牌娱乐体验中,这种体验能够影响大众的生活。开发动画英雄“IP”周边衍生产品,不仅能够扩大中国儿童文教娱乐消费市场,也能够依托各种深度拓展的产品和丰富的故事内容满足儿童的探知欲。以《哪吒》与《罗小黑战纪》为例,他们的手办产品及周边衍生品包括了以其形象为主的各类产品,如服装、抱枕、摆件等,将动画“IP”产品投入生产与贩卖,除了能够挖掘优质动画“IP”的内涵形象,赋予产品更多可爱、俏皮、温馨的人性化特征外还加入了许多传统文化符号,无形中增加了人们对其周边产品的认可和喜爱。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是发展动画周边衍生产业的目的。
四、小结
艺术作品的具象性及瞬间美感的艺术魅力,是其他学科门类难以相比的。而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这就要求儒家文化不能只活在历史中,还要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传承的同时更要重视创造性地转化、创新性地发展,要考虑到当前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态势,考虑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中国动画中的英雄形象是对传统英雄在艺术形式与内容方面进行符合当下形式的变形与创新。在保留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将传播媒介进行改变与创新,使其文化内涵可以跨文化传播。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时间的长河里,以英雄为母题的故事数不胜数,如何让中国动画作品在世界上脱颖而出,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与从业者的创新能力。传统英雄母题可以为动画创作提供支撑,形成优秀的动画“IP”,提升中国动画作品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