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在逻辑与当代实践研究
2021-03-07李力王健
李 力 王 健
由于人对于自然的疯狂掠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难以维系。在世界高度一体化的今天,这正成为每一个国家都不能回避的话题。面对资本主义主导社会中的环境问题时,回到马克思主义中去寻找可以用来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问题的理论并用来指导实践,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方式。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主要理论内容与内在哲学逻辑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对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的反思,其主要内容就是人、自然与人类社会这三者的辩证关系,厘清了这种关系,就能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在逻辑。
(一)主要内容
1.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对自然的界定和划分,是分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础。起初,自然是自在存在的自然,因其在人的意识之外,人类对其无从了解,也不知它的存在。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提高,人类将自在自然逐步转化为人化自然。这时的自然一面为实现人的实践提供了客观保证,一面又会对人的实践活动产生限制。马克思指出,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的实践活动才使人得以为人,人只有在人化自然中才能是真正的存在。
人化自然概念的出现标志着马克思将自然视为人在其中的自然,而不是与人无关的自然,它与人类的命运休戚与共,人类不应也不能将它视为身外之物。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
2.自然与人类社会
正因为人生活其中的自然不是与人无关的自在自然,所以要想深入研究其中的关系,必须要深入到人类社会中去研究人的真实的活动。在对人类社会的研究中,马克思发现在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社会制度下,人类的现实状况与理想情形完全相反:人本应发挥本质力量,通过劳动去改造自然来实现自己的存在,但在现实生活中的这个过程却成了制约人的囹圄。一方面人改造自然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另一方面自然也不再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降为人类的附属品。当人们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在社会中变成商品时,人的自主行为反而被商品所限制,甚至劳动本身都成了商品,人类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行为变成了维持生存的手段。马克思用“异化”来形容这种现象。这种异化,最终在现实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得到表现,从而使人类无机的身体——自然界,成为无关人类自身的外在的存在。在这种异化关系的制约下,创造出的物质财富越多,异化的程度就越严重,最终必然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共生到对立的转变。
3.人、自然与社会三者的统一
同共产主义方向一致,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旨归是为了实现人类解放,进而使人类的本质得到复归。因为只有实现这两个前提,才能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1]人道主义即人真正实现了自身的全面发展;自然主义则是人能够自然地进行着体现人类本质力量的实践活动;而共产主义,作为两者的统一,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实现的结果,是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内在逻辑
1.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
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就是社会中的这种异化关系。在资本逻辑中,完成自身的增值是唯一目的,作为财富生产要素的自然资源因而遭到人类的疯狂攫取。马克思提出,自然不仅仅作为人类所改造的对象,也是人类发展道路上的限制和束缚。不同于异化的限制,自然的限制是客观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的自然环境,必然会反过来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条件及生存范围,人类对自然造成的损害,也必将反过来剥夺人类生存的空间。但资本逻辑并不会因为环境就发生改变,自然对资本的限制,只会进一步加重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作为资本形成和发展的两个必备要素——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资本要是不能从自然中实现增长,就必定要从劳动者的身上索取更多。而对于这些受制于异化关系的劳动者来说,通过攫取自然资源来换取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于是,在资本的驱动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被彻底地锁死在一起,形成恶性循环。不摆脱这种异化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就绝无平息的可能。
2.人与自然和解的最终方式
作为人与自然之间交互关系中具有能动性的一方,对自然进行改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表现,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如果说对自然的破坏与毁灭不尽是人的本意,那么对自然的攫取则是人与人之间异化关系的实在表现。因此,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最终还是要回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上来,即经济关系上,去寻找解决的办法。社会中的异化关系是资本主义所有制下私有财产的伴生物,而由私有财产形成的资本又加重了这种异化关系,二者同时产生又相互促进,因此想要单方面消灭私有财产或消除劳动异化都是天方夜谭。马克思提出,要想消灭这种异化关系,就要对其进行积极地扬弃。资本主义所有制下的私有财产必将导致有产与无产的对立,上升为劳动与资本的矛盾,消除这种异化关系的途径也必将随着劳动与资本之间矛盾的集聚而显现出来。只有当人类摆脱了对这种私有财产的一般性依赖,不再受到异化关系的束缚和制约时,也就不会再继续进行这种剥夺自然的行为,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对立的消解。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指出了人们在这个现代性社会中去应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时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它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实然反思来把握人与自然的应然状态,提出实践的具体方向。受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指导和启发,人们得以使用正确的方式来分析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并继续以此为指导,来探索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实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实践
作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核心指导思想——“两山”理论,必然内在地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新时代以来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不仅是对“两山”理论的高度肯定,也同样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高度肯定。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实践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缺少发展经验,将GDP视为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尺,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发生,山林、水源、耕地无一幸免,严重威胁国家的整体安全与发展水平[2]。面对严峻的生态问题,中国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进而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目标。时至今日,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新时代以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以“两山”理论为思想基础,不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不断坚持在高质量的发展中促进产业的绿色转型,促进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同步并举;不断坚持推进地区乃至世界范围的生命共同体建设事业。从污染防治保卫战到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到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不过十余年,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全世界有目共睹,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两山”理论的正确指导。
(二)“两山”理论的辩证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阐释了“两山”理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这段论述阐述了三个前提和条件完全不同的“金山银山”:要的“金山银山”,是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自然并不能满足人类生活所需,所以我们需要这种“金山银山”来作为生活的保障;不要的“金山银山”,是广义上的财富,不是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且获得这个财富的前提是自然资源按一定比例交换而来的物质财富,其重点在于“换”,这种财富的获得,必然伴随着自然资源的消耗与损毁,因而难以长期稳定地存在,最终只能是“两山”皆无。而在“两山”理论的辩证统一中,一方面,自然资源必然会带动经济的发展,是潜在的金山银山;另一方面,经济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需要优质充足的资源作为其发展的物质基础,这样就实现了“两山”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两山”理论突显出了自然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只有人与自然相结合、劳动与物质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也只有保证自然这个物质基础的长久稳定,才能保证人类物质资料的充裕富足,人类才有可能摆脱这种异化关系,才能将自然视作实现人本质存在的目的而不是手段,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
作为将经济发展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辩证统一起来的“两山”理论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都在于消除经济上的异化关系,以期最后实现人的全面解放,人民的幸福生活。因此,“两山”理论是以中国实际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动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一以贯之的指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