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辽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1-03-07

文化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创辽宁文化产业

张 伟

与科技专门人才相比,文化产业人才属于综合性、创造性的人才,很难用单一属性加以界定,具体来说,文化产业人才是指具有综合性的文化产业知识或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从事文化创意产品或服务的原创、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并对文化产业做出贡献的人,是文化产业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首先,文化产业人才从工作性质上看:一是文化创意策划或设计者,即原创者,具体指那些策划或设计原创性文化产品或服务的人才;二是文化创意生产者,即将创意策划或设计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人才;三是文化创意经营管理者,即将文化创意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形成产业,并进行经营管理的人才。文化产业人才具体包括:1.文化产业领军人才,主要指能在文创行业开创新的领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相关学科,在全国有影响的人才;2.从事文化创意工作的人才,主要指那些从事具有文化创新性的内容创作和设计制作的人才,这些人能够将抽象的文化概念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这其中包括偏才、怪才、草根人才等;3.文化产业技术人才,主要指那些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使IP创意通过他们的技术手段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人才;4.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主要指单位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及机关管理人员,他们既熟悉文化领域工作,又谙熟市场经济规律,能为企业运营发展进行筹划、管理、决策和实施并擅长文化产业市场运作的人才,这其中包括文化科技人才、文化金融人才、中介机构人才、跨界人才等。

其次,文化产业人才从知识结构上看,是需要具备“ABC”知识的人。“A”即ART,艺术知识。艺术的本性是创造,也是文化创意的原动力,艺术可以为文化创意插上想象的翅膀。“B”,即BUSINESS,商业。文化创意要转化成文化产品或服务,同时要把文化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这样,商业知识必不可少。“C”即COMPUTER,计算机。在“互联网+”的时代,具备计算机知识已经成为所有人才的必备条件,文化产业人才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

最后,文化产业人才从性格特征上看:一是富于创新的人才,所谓富于创新的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主要指具有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的人。二是个性自由的人才。个性自由的人才就是一个作为真正自由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这类人不盲从,不受习惯势力的限制和约束,不屈从于权威意见,希望有自由的时间与空间。三是具有强烈冒险精神的人才。这些人敢于正视创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失败和曲折,敢于承担在创造过程中犯错误的风险等。

一、辽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基础

(一)出台相关人才政策

辽宁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辽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辽宁省文化产业中长期规划研究2013—2020》《辽宁省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方案》,文件强调要优化人才培养引进创业环境。

(二)构建和谐文化生态环境

文化产业园的建设,是借助于企业转型发展的机会,对旧有的工厂园区及厂房,进行艺术化的整修和改造,进驻文化创意类型的企业,从而实现工厂制造业旧址的艺术服务业赋新。特色小镇的建设,是借助于乡村空间,引入新兴的文化创意企业,以自然与艺术相结合的村落人居环境来吸引企业入驻,是对农业生产与居住环境的艺术化创作和使用。

(三)文化产业人才数量大幅增加

辽宁文化创意人才的规模数量逐年递增,从业态上看,仅省直文化系统专业技术人才就从2015年的1 131人增至2019年的8 000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21.5%。据辽宁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辽宁省统计局联合发布的《2019辽宁文化产业统计概览》,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数109 229人,人均绩效68.92万元。

辽宁省拥有大批全国、省级、省级宣文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省级非遗传承人。辽宁通过各种培训计划和进修计划,为文化产业人才的复合化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机会,使本土的复合型人才有所增加。

(四)文化产业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辽宁文化产业人才年龄结构合理。2019年,辽宁文化创意人才调查显示,21—29岁、30—39岁的人员比例分别占到51.89%和33.51%,20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人员比例只占4.87%和9.73%。文化产业人才学历层次较高。2019年,辽宁文化创意人才调查显示,74.59%的人员具有大学学历,11.89%的人员具有研究生学历,初中及以下学历水平的人员只占1.63%,高中和中专学历水平的人员占11.89%。

(五)文化产业人才工作运行高效

每年各级财政用于人才引进、资助、培养、奖励、各类创投基金投入、人才创业平台建设、人才工作运行等方面的投入都有充足保证。重视对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培养和服务,积极构筑人才交流的国际平台,积极利用培训机制加强对人才素质和水平的继续提升。

二、辽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高端人才相对缺少

辽宁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在逐年增加,但与广东、浙江等省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从业者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比例较低,只有11.89%,中高端人才特别是高端创意、管理、策划等专业人才缺乏,存在人才结构性需求矛盾。

(二)业态分布尚不均衡

从文化产业的行业大类上来看,结构存在一定的失衡现象。新产业、新业态人才的比例尚不足5%,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辽宁省整个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和总体提升。

(三)人才培养不够充足

辽宁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还不够充足主要体现在:截至2019年末,辽宁拥有文化产业人才总量与广东、浙江等省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辽宁文化产业人才有许多是从传统产业转移而来,缺乏专门的创意理论和实践经验,人才总体素质不高;辽宁文化产业人才呈年轻化特征,有51.89%的从业者年龄大多在20—29岁之间,从业年限多在两年之内,需要提升的空间较大。

(四)人才市场有待健全

辽宁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市场还有待完善,表现为:人才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地整合,人才信息平台的信息量少、更新慢,起不到明显的桥梁作用;对人才科学、系统的评价机制尚不完善;人才服务项目主要依赖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社会团体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单一、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较低,不能适应人才流动的需要;政策宣传有待提高,据调查,政府出台并公布的许多文化产业政策,有很多企业表示不太了解。

三、辽宁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目标

以构建“文化强省”为总目标,基于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力争到2025年末,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在总量上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增长至218 400人左右,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我省支柱产业。

(一)文化产业人才结构目标

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的引进。贯彻落实我省人才新政,加大对文创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在全国范围内抢抓引领重点产业发展的领军型人才及其配套团队;引进或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国内知名设计师和创意大师;吸引一批国内外文化艺术名人、创意设计大师在辽宁建立工作室。面向全球引进海外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带着重大项目、带领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的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经营管理人才的孵化。加大文化创意督导、引进和培养力度,在文化创意师、高级文化创意师和高校文化创意专业教师中选拔培养一批本土化文化创意人才。

技能型人才的培训。着力推进文化创意培训与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到2025年,具有文化创意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和取得文化创意职业水平证书的文化创意专业人才在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中的比例不低于50%。

(二)文化产业人才效能目标

到2025年,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将达到218 400人,文化产业人才效能提高20%,将达到人均82.60万元,力争实现我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 800亿元以上。

四、辽宁文化产业人才建设重点

(一) 辽宁文化产业人才建设重点任务

第一,超常规引进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要大力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和两种人才资源,着力引进我省急需的文化产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要设定文化产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目标,收集整理我省的文化产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目录,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进文化产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要拓宽引才引智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笔者就曾被杭州师范大学柔性引进(当时叫双聘),每学期在杭州师范大学工作一个半月,一年不超过三个月,采取年薪制,这种办法就很好。

第二,下力气培养造就创新型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创新型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是文化产业人才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要在国民教育中增加文创专业人才的培养,全力支持鲁迅美术学院文创学院建设。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需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不仅是应对全球文化竞争、数字化转型所面临挑战的必然要求,也是应由文化产业多重属性所决定的内在要求。”[1]要搞好继续教育,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培训机构,加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辽宁培养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的机构很少,南方很多大学都有文化产业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而辽宁的高校里的文化产业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非常少,使得创新型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成为一句空话。要建立文创产学研合作协作,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院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大产学研合作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力度。

第三,用功夫选拔中小文创企业创新创业人才。文创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所以要把中小企业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纳入全省文化产业人才发展体系之中。加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中小企业企业家。“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型都会发生变化,要适应这种变化,培养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中小型文化产业人才是社会所急需的。”[2]关注文化创客,即那些由于兴趣爱好努力把各种文化创意变为现实的人,特别是关注那些热衷于设计的艺术家、设计师以及软件开发者。打造一批创客空间,以低廉价格出租园区空间,鼓励创客团队入驻,在孵化一个阶段后,以租金换股权,实现文化创客和创客空间的共赢。

第四,加强服务,推进区域文化产业人才协调发展。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需要,各级政府要出台文化产业人才政策,各个部门要探索创业服务网络,为文化产业人才创业提供服务。首先,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全辽宁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开发。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开发投入,特别是在职称评定、职务提升和工资评级等方面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其次,对于那些新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要加大协调发展力度。要健全社会舆论环境,对于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要努力破除和改变,以此来推进新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辽宁文化产业人才建设重点工程

第一,青年设计师人才发现工程。为助力我省青年设计师开拓视野,提升专业设计水准,提高设计领域的创新能力,可通过赛事推广、创意培训、助推项目、报名支持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和鼓励青年设计师快速成长。每年举办“辽宁省青年创意设计大赛”,对获奖者提供奖金、成果宣传、专业培训等全方位的服务,并为具备可行性和市场性的创意提供从孵化、推广到销售的政策扶持,实现从创意到创新再到创业的多赢目的。

第二,高端策划人才培养工程。为培养造就一批引领和支撑文化产业的高端策划人才,应制定高端策划人才培养工程。因为在文创领域,策划人才极为重要,一个创意就是一项产业,一个策划就可能带来千万级别的利润。培养人选应在全省文创实践领域优秀专业人员中选拔,应该是那些策划过重大项目并且取得的成果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的人才。

第三,文创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服务辽宁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一批企业效益显著、创新能力强大、具有突出的引领作用和独特知识产权的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文创领军人才。对于文创领军人才培养,要对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和专项经费资助,要加强新闻宣传报道,树立典型人物,同时也要加强文创领军人才管理考核,让他们健康成长。

第四,文创经营管理人才能力提升工程。有计划、分层次逐步提升现有文化产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经营管理能力,利用在辽高校的力量,每年举办一百人次以上培训班,集中培训课程不少于六十课时,培养具有文化产业管理、艺术产业、创意策划与设计管理、品牌战略与经营管理等专业理论基础,并能够胜任相关专业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创业人才。

第五,辽宁文化产业智库建设工程。启动辽宁文化产业智库项目建设,聚焦我省文化产业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并展开应用对策研究与战略研究。建设我省文创项目与人才的专题数据库、资料库、人才库。以智库建设为抓手培养并造就一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产业研究队伍,打造一个与辽宁文化产业实践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研究基地。

(三)辽宁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重大平台

第一,文化产业园区平台。着力改变文创园区管理主体“二房东”的角色,强化文创园区在政策解读、人才中介、财税咨询、法律咨询、融资信贷等方面的增值服务。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信息平台的沟通交流作用,通过公共媒介和平台展示文创企业形象和产品,健全文化产业园区的技术服务平台和融资平台。重视园区整体形象和重点企业的宣传策划和媒体推广,以提高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文化产业人才入驻。

第二,文创实训基地平台。由政府牵头、企业支持,建设开发更多的文创实训基地。组织青年文化产业从业者到先进文化企业去参加实习,让具有文化产业实践经验的人担任实训老师,鼓励大学师生成立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工作室,开办各类文化产业公司,组建专业设计团队,参与文创产业实践全过程,为辽宁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优秀创意人才和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

第三,文化产业孵化器平台。鼓励文化产业园管理方以独资、众筹等方式创办各种形式的文化产业孵化器,为创业初期的文化产业人才提供更好的服务与生存空间。鼓励文化产业园的创新性盈利模式,为文化创意领域的早期创业者提供低价或免费办公场地,并提供专业工商财税服务、事业发展指导,利用园区内的茶室、咖啡馆等公共空间,给初期创业者提供融资、咨询、人脉等方面的帮助,创业团队则以少量股权作为回报。

第四,国际文创交流合作平台。建立与国际文创先进地区的定期交流、研讨和创意的培育合作机制,吸引海外的文化创意大师来辽办展、讲学、指导、交流;鼓励本土的文化产业人才通过互换交流、艺术展览、合作办学等形式走出国门,使本土文化经验与国际文化思潮、传统文化工艺与国际先进技术发展有效结合,从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创意人才。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是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文化产业具有创新驱动的特点,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3]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的总体部署,在全省上下形成重视文化产业人才、尊重文化产业人才的局面,将辽宁切实打造成为文化产业的强省。

猜你喜欢

文创辽宁文化产业
陶溪川文创街区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辽宁舰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