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易类分类特点与学术价值分析
2021-03-07邢春华
邢春华
当前学界对四库学研究热度不断升温,四库学学者不断涌现,四库学研究中心也不断建立,出现一大批厚重且有影响的著作。随着四库学研究的深入,诸多学者纷纷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分门别类地进行专业领域的探索及多学科互通研究。在《四库全书》中,“易类”,从属经部,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四库全书总目》卷首《凡例》言“不以百氏杂学为重也”,经部处首位,相比“杂学”显得更为重要。易类在《四库全书》中居于首要地位,体现了“易”为大道之源、六经之首的至高作用。易类也相应地为《四库全书》及其研究提供了丰厚的文献资源。
一、《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易类分类特点
“中国传统学术的分类,大类项是经、史、子、集四部之学。……至于经部,分歧更大。近人张舜徽尝云:盖经者纲领之谓,凡言一事一物之纲领者,古人皆名之为经,经字本非专用之尊称也。故诸子百家书中有纲领之记载,皆以经称之。……《诗经》是文学,不成问题;《尚书》和《春秋》应属于历史的范围;易经是哲学。……站在学术史的角度,却可以认同马一浮的观点,不妨把经学看作是一切学术的源头。”[1]“《易经》是哲学”,进一步彰显了易经作为中国古老哲学在学术史的地位。哲学是世界的,属于全人类,而不是某个特定的文化系统。《易经》也是世界的,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易经》属于古老东方哲学,当然也属于世界哲学、永恒哲学。《哲学的世界史》导言中说:“实际性的哲学随时随地都会出现,以为人作为人,无论自己知道与否,都会形成随便什么想法,而这种想法的意义是哲学性的。……因此,哲学同人一样古老。”分析《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易类的编排特点,研究那个时代作者收录易学著作的思想,对四库学研究可有所补益。《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易类共有六种分类。
(一)易类一特点
易类一编排收录九部不同朝代编者的易学著作,且不按年代顺序编排。阅读易类一总目有凌乱之感,却也有规律可循。首部易学著作《子夏易传十一卷》,旧本题卜子夏撰;第二部易学著作为宋朝王应麟编的《周易郑康成注一卷》;第三部易学著作则为国朝(清朝)惠栋编的《新本郑氏周易三卷》;第四部为明朝姚士粦所辑吴陆绩《周易注》,《陆氏易解一卷》;第五部是魏王弼所撰《周易注十卷》;第六部是魏王弼撰、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十卷》;第七部是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第八部是唐史徴撰《周易口诀义六卷》;第九部是唐郭京撰《周易举正》。九部易学著作,编序理由在《周易郑康成注一卷》后谨按中有说明:“前代遗书后人重编者,如有所篡改增益,则从重编之时代,《曾子》《子思子》之类是也。如全辑旧文,则仍从原书之时代。故此书虽宋人所辑,而列于汉代之此。后皆仿此。”[2]5这九部易学著作中,四库馆臣认为《陆氏易解一卷》编者姚士粦为“奇士”,其编辑郑玄《周易注》虽不及宋王应麟“搜讨之勤博,而掇拾残剩,存什一于千百,亦可以见陆氏《易注》之大略矣”。《四库全书总目》易类一中的九部易学著作中,对义理之学有贡献的,四库馆臣认为是魏王弼撰的《周易注十卷》,又认为把《易》引入到了老、庄道家易学“偏恶”之门。“平心而论,阐明义理,使《易》不杂于术数者,弼、康伯深为有功;祖尚虚无,使《易》竟入于老、庄者,弼、康伯亦不能无过。瑕瑜不掩,是其定评。诸儒偏好偏恶,皆门户之见,不足据也。”此评述中四库馆臣明确界定了《易》与术数的区别,也显示了《易》入老、庄思想之门在四库馆臣看来是为过错,属于易学研究的瑕疵。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十七卷》被认为是“宝之古笈”,“盖王学既盛,汉《易》遂亡,千百年后,学者得考见画卦之本旨者,惟赖此书之存矣,是真可宝之古笈也”。[2]7
(二)易类二、三特点
关于宋代易学家易著,四库馆臣把宋代易学著作又细分为二、三,概因宋朝有北宋和南宋之分。《四库全书总目》中宋代易学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是易学在宋代得到了大力传承和发展,研究易学的学者较唐之前易学者总数还多。易类二收北宋易学家易著十四部,收南宋易学家易著四十二部,这跟宋代重文轻武的制度有关。
二是宋易义理之学、象数之学、图书之学兼有,总体看来,研究义理之学的学者多于研究象数之学、图书之学,象数之学在宋代处于冷落地位。宋朝四库收的五十六部易学著作中研究象数之学的有刘牧撰的《易数钩隐图三卷附遗论九事一卷》。“汉儒言《易》,多主象数,至宋而象数之中,复岐出‘图书’一派。牧在邵子之前,其首倡者也。”朱震撰《汉上易集传十一卷卦图三卷丛说一卷》。“其说以象数为宗,推本源流,包括异同,以救庄老虚无之失。”[3]丁易东撰《周易象义十六卷》。研究图书之学的有吴仁杰撰《易图说三卷》、雷思齐撰《易图通变五卷》《易筮通变三卷》。“盖‘图书’之学,实出道家,思齐又本道士,衍说之以附于易,固亦有由云。”[2]34
三是宋代易学家来自不同阶层,既有官职在身的官方易学,也有隐居乡野的民间易学,也有身居古刹的道士易学、佛家易学。官职在身的士大夫多研究义理易学,其中进士及第的易学家颇多。粗略统计,宋代进士出身的易学家有十七位,其中陈瓘撰《了翁易说一卷》,张根撰《吴园易解九卷》,李光撰《读易详说十卷》,朱震撰《汉上易传十一卷》,郑刚中撰《周易窥余十五卷》,林栗撰《周易经传集解三十六卷》,程大昌撰《易原八卷》,程迥撰《周易古占法一卷 古周易章句外编一卷》,赵彦肃撰《复斋易说六卷》,杨简撰《杨氏易传二十卷》,项安世撰《周易玩辞》,吕祖谦编《古周易一卷》,林至撰《易裨传二卷》,王宗传撰《童溪易传》,赵以夫撰《易通六卷》,魏了翁撰《周易要义十卷》,董楷撰《周易传义附录十四卷。隐居乡野的民间易学以俞琰为代表,著书立说,潜心研易,给官也不赴,著《周易集说四十卷》,体现了宋代一些易学学者重学术轻官场的态度。道家易学以雷思齐为代表,道家易主要研究图书易。
(三)易类四特点
主要收录元朝易学家易著,计有二十三部。元朝是蒙古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少数民族统治政权。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分析元朝易学的特点:
一是元朝易学著作相比宋朝数量上有所减少。
二是元朝易学研究者虽然来自不同阶层,但进士出身的易学家数量少于宋朝,隐居民间研究易学者相对较多。比如《周易文诠四卷》作者赵汸,不愿做官,隐居著书。
三是元朝出现了少数民族易学家。比如色目人宝巴撰有《易原奥意义一卷》《周易原旨六卷》。
四是元朝易学家多传承前朝易学思想,鲜有有所新者。而肖汉中《读易考原一卷》,颇得四库编修好评。“其说虽亦出于邵氏,而推阐卦序,颇具精理,盖犹依经立义,视黑白奇偶曼衍而不可极者,固有殊焉。”[2]41
(四)易类五特点
主要收录明朝易学家易著,共有二十四部。相比元朝,明朝文化回归到汉族统治的主流文化。明朝易学有如下特色:
一是官方易学特点显著。《四库全书总目》中收录进士出身易学家有十四家。进士官职在身,属于士大夫阶层,他们的易学思想主要为维护明朝统治服务,其易学思想偏重于义理易学、忧世思想。如倪元璐《倪易内仪以六卷》《倪易外仪十五卷》,书中浸透着作者深深的“忧时感世”情怀,“借《易》以抒其意,不必尽为经义之所有。然《易》兴于中古,而作《易》者有忧患,其书不尽言,其言不尽意,而引伸触类,其理要无不包”。明朝关中易学家杨爵撰《周易辨录四卷》是在狱中完成的。虽然身处困境,他在狱中一边研读《易》,一边和狱友讲学,互相砥砺。《周易辨录四卷》中的“辨”,取自《系辞》“困德之辨”。“盖以正直之操,处兀臬之会,幽居远念,寄托良深,有未可以经生常义律之者。然自始至终,无一字之怨尤,其所以为纯臣欤!”
二是明朝解易方法多样。有继承杨万里以史解易,如叶山《八白易传十六卷》,“大旨以《诚斋易传》为主,出入子史,佐以博辨,盖借《易》以言人事,不必尽为经意义之所有,然其所言亦往往可以昭法戒也”。有继承程朱解易之义理易学,如张献翼《读易纪闻六卷》。四库编修对其易学思想评析为“而其说《易》乃平正通达,笃实不支,祧庄老之虚无,阐程、朱之义理,凡吉凶、悔吝、进退、存亡、足为人事之鉴者,多所发明,得圣人示戒之旨”。
三是关中易学家在明朝人数增多,易学思想多传承宋儒孔子易学思想,排斥佛、老思想,其中以韩邦奇、杨爵为代表。
(五)易类六特点
主要收集清朝(《四库全书总目》称“国朝”)易学著作四十六部,其中清朝皇帝御撰两部,即《御纂周易折中二十二卷》《御纂周易述义十卷》。御定《日讲易经解义十八卷》一部。一部奉敕撰易著,即《易经通注九卷》。十七部进士易著,五部举人易著,二十部民间易著。清朝易学有如下特点:
一是易学著作数量较前朝多,且出现皇帝御纂易学著作的现象。易学研究热潮从底层延伸到了高层,且得到统治阶层的重视,出现日讲易经学习风潮。
二是士大夫阶层热衷研究易经。进士、举人等纷纷研读易经,推动了清朝易学研究热潮,其中以毛奇龄最为有名。《四库全书总目》收其易著四部。
三是民间易学研究空前兴盛。以苏州人惠栋为代表,其易学著作有三部,分别为《周易述二十三卷》《易汉学八卷》《易例二卷》。惠栋的易学思想主要是对汉儒之学的发挥。“栋能一一睹原本汉儒,推阐考证,虽掇拾散佚,未能备睹专门授受之全,要其引据古义,具有根柢,视空谈说经者则相去远矣。”
二、《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易类学术价值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分易类一、二、三、四及易类存目一、二、三、四,此外还有附录两个。本文所说易类学术价值不包含易类存目一至四,只研究易类一至六之内容。共有易学著作一百五十八部,包括附录则有一百六十六部。虽然有部分易学著作没有收录进去,但对清朝编撰者来说已算搜罗尽力了。
(一)易学学术资料集中收藏价值
从《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凡例》中看出,对四库全书编订费了很大气力和功夫,清朝皇帝亲自参与,诸位编修大臣全力以赴,保存了许多有持续研究价值的著作。尤其是对易类著作进行搜集及选编,为现当代易学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学术资料。四库馆臣、编修为编订每部易学著作撰写内容提要,说明作者身份及该书精简内容,便于研究者迅速了解该书作者及内容梗概;还对每部著作大致内容作以精短评述,语言精练而概括,便于研究者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该书内容及研究价值。
(二)易学著作目录学价值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易类》中的一百六十六部易学著作,除了易类一没有按朝代归类之外,易类二、三、四、五、六皆按作者所处朝代归类收编,便于研究者按年代查找书籍,尤其便于做易学断代学研究及地域易学研究。“《四库提要》之总叙小序,考证论辩,可谓精矣。近儒论学术源流者,多折衷于此,初学者莫不奉为津逮焉。其佳处读其书可以知之,无烦赞颂。篇章甚繁,亦无从摘录。大抵经部最精,实能言学术升降之所以然,于汉、宋门户分析亦详。”余嘉锡对《四库提要》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认为是初学者入门之“津逮”,尤其肯定经部考证学术源流的精确性。虽然他没有特别指出易类考证论辩如何精确,但统说到了经部,易类也涵盖其中。
(三)考辨易类书之真伪价值
清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对不利于清朝统治的大量著作进行了篡改或者删改,导致易学相关书籍跟原著内容有相异之处,对此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辩证序》中有所阐述:“而四库的缮写,苟欲杀青,遂删除序目,取便急就。及作《提要》,未窥原本,故或连篇累牍,皆旧序之陈言;或南辕北辙,乖作者之本意;或有此篇,而谓酒诰俄空;或无此事,而忽无的放矢。”关于目录书之作用,余嘉锡又做了非常明晰的表述:“目录之书,既重在学术之源流,后人遂利用之考辨学术。此其功用固发生于目录学之本身,而利被遂及于学者。然亦视其利用之方法如何,因以判别其收效之厚薄。……一曰,以目录著录之有无,断书之真伪。……二曰,用目录书考古书篇目之分合。……三曰,以目录书著录之部次,定古书之性质。……四曰,因目录访求阙佚。五曰,以目录考亡佚之书。”《四库全书》中由于统治阶级需要,有跟原著内容有区别之处,但从总体来说,对于研究四库学、研究经学、研究易学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仍是必读之书,成为解题目录下集大成者有助于辨别研究版本的真伪,也有助于考辨学术源流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