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中国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
2021-03-07陈石明
陈 石 明
(1.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绿色生活方式,是人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就生活习惯、消费理念、人际交往等作出的理性选择,是人的生活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体现,是国家实现绿色治理的根本要求,是环境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新时代我们党高度重视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习近平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要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1];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2]。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绿色治理、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都无从谈起。因此,研究新时代中国绿色生活方式构建的依据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既是一项重要的理论课题,也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课题。
一、新时代中国绿色生活方式构建的主要依据
(一)理论依据
1.马克思、恩格斯的绿色生活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文明的阐述蕴含着丰富的绿色生活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基。
(1)批判资本的非生态、反绿色性。马克思将“资本”概念用于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他认为“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3]。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的两面性进行过剖析,既肯定资本对生产力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也揭露资本由于追逐利润所带来的历史局限性,即对人的剥削和对自然的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因为资本的双重剥削使得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高度紧张,再加上自然被科学技术所严格控制,导致人与自然的冲突和对立加剧。资本服从增值原则的利益驱动,引发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整体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显现出资本非绿色、反生态的本性。
(2)将绿色生活设定为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有机统一。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各执一词,走向了两个极端:人类中心主义过度凸显人的价值,片面关注、单方面重视人的价值,完全置自然内在价值于不顾,将自然作为满足人们需要的工具性存在,由此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中心主义虽然致力于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取消人的价值的核心地位和唯一地位,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价值主体地位,将伦理道德规范推至自然界,但这种观点无疑消解了人的主体性,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实践活动。马克思实现了对两者的超越,既看到了人的主体性,认为人通过实践活动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来源,又看到了自然的功利价值(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文化价值(人的精神需求在自然界中的实现,人对自然的“纯粹”喜爱、欣赏和倾听产生的一种和自然的精神交往关系)。“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领域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4]56。马克思的这种认识凸显了人的需要的完整性和自然价值的整体性。
(3)对实现绿色生活前景的展望。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的矛盾实质上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矛盾的体现,生态环境问题是人本身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未来社会应该克服资本主义的不足和缺陷,有效限制资本的逻辑,将异化的劳动再拉回正常轨道,这种未来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4]81。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绿色生活智慧
新时代中国绿色生活方式构建能够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绿色生活智慧里找到理论来源。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思想流派,其中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绿色生活智慧。
(1)儒家的绿色生活智慧。首先是“天人合一”的绿色生活原则观。之所以用原则观来概括,就是因为人们在生活中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儒家倡导的“天人合一”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绿色生活原则。这里的“天”,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世界万物共同生存的根基,是生育人类、万物的本源,可以理解为自然。“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共生。其次是“仁民爱物”的绿色生活价值观。儒家要求思考万物的内在价值,“取之有时,用之有节”,重在珍惜与保护;“取物不尽物”“取物以顺时”,要求顺应天、应和时,不违自然,如孔子说:“不时,不食。”(《论语·乡党第十》)再次是“乐山乐水”的绿色生活情怀观。儒家主张君子应该在喜爱山水中感谢大自然馈送给我们的绿色生活环境。最后是“参赞化育”的绿色生活人本观。儒家主张要达到“与天地参”,是由“尽人之性”到“尽物之性”从而通过“参赞化育”来实现的。儒家对万物的“化育”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的生态状态,是在肯定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的同时实现“天地人”的价值统一,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活状态。
(2)道家的绿色生活智慧。首先,倡导“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绿色生活理念。庄子倡导用自然的方式融入自然,“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庄子·达生》);要尊重自然规律,肆意妄为、不顾后果是对自然的不尊重、不负责。其次,倡导“自然无为”的绿色生活态度。“自然无为”,即顺应自然、因任自然、不妄作为:促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化育万物而不自恃其能,成就万物而不自居其功;要拜自然为师,避免充当自然主人,抛弃想要控制自然、主宰自然的狂妄态度。道家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恣意强行、不刻意妄为,爱护和尊重自然的平衡法则和丰富样态。再次,倡导“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绿色生活规范。老子用“三宝”概括了这样一种绿色生活规范:“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5]老子提出的第一个绿色生活规范是“慈”,其本质是宽容,即提倡虚怀如谷、海纳百川的胸怀。将“慈”的规范落实到对待自然的问题上,要求人们破除自私心、功利心,不要总是用支配、控制、主宰的心态来对待自然。“俭”是道家的又一绿色生活规范,要求人们约束自己的私欲,利用自然资源要有节制,不要一味向自然索取,只有这样方能持续。“不敢为天下先”是道家的第三个绿色生活原则,如果将其理解为道家明哲保身的生活态度就成了一种误读,这是道家在处理“有为”和“无为”矛盾时倡导的态度,放在“道法自然”思想中理解,是要人们以“无为”的方式来完成自我的实现,就是“知和不争”,在与自然的和谐中把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
(3)佛教的绿色生活智慧。佛教博大精深的教理教义中有着丰富的绿色生活智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慈悲思想,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要求人们戒杀、惜生、护生、放生。在佛教看来,生命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既包括不同的个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人种,也涵盖了超越人的范畴而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生命。佛教所言的“众生”包括了十类,俗称“六凡四圣”(“六凡”: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四圣”:声闻、缘觉、菩萨、佛),其中的“畜生”“人”“天”指的就是动物、人、植物。这些生命在表现形式上虽有高低之分,但其生命本质却是一致的,需要我们平等对待(“众生平等”)。其次是依正不二理念,主张与人类共存的自然具有内在的价值和尊严,生命与其生存的环境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为此,佛教常常建筑寺庙于青山绿水之间,以此佛化自然,从而为清静修养创造优美环境。直至今天,凡是佛教活动的场所,无论是深山僻壤还是城郭闹市,大多都是树木葱郁、鸟语花香,体现着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第三是缘起思想,主张万物和谐相处。佛教中的“缘起”是指世界的一切存在都是因种种条件和合而成,都有其必然的因缘,绝对不是孤立的存在。这里的“一切存在”,既包括人类,也包括动植物。从缘起思想中很容易推导出,生态是一定条件、原因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人、动物、植物之间都应该和谐相处,保持其中的平衡关系,人类如果破坏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和事物,最终会伤及自己,由此可见,佛教的缘起思想包含了博大的生态绿色理念。
3.习近平的绿色生活观
习近平在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绿色生活观,为新时代中国绿色生活方式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导。习近平的绿色生活观,体现在他运筹谋划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设计中,主要包括:
(1)绿色生活理念论。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要求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必须坚持绿色理念,保护好绿水青山,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如果出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我们宁愿选择“绿水青山”放弃“金山银山”,绝不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要为子孙后代守护好一江碧水、满眼绿色,确保绿色生活的可持续性。
(2)绿色生活目标论。习近平将美丽中国设定为绿色生活的目标,因为美丽中国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既指人化自然环境的优越,如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原、干净的水质,体现着自然美、生态美、和谐美(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机统一;也指社会环境的美丽,人民过上宜居、健康、绿色的美好生活。美丽中国的目标,反映着人民对国家绿色治理的美好期待和无限憧憬,也是人民实现绿色生活的必然要求。
(3)绿色生活路径论。习近平主要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加强绿色制度建设,用绿色制度来有效约束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行为,使他们自觉遵守绿色行为规范,为实现绿色生活共同努力。“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6]。另一方面是发展绿色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物资资料,降低碳排放,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实现清洁生产、绿色生产。“绿色科技成为科技为社会服务的基本方向,是人类建设美丽地球的重要手段”[7]。对于用绿色科技创新来实现绿色生活,习近平提出过很多具体举措,如将绿色科技用于国内雾霾天气的治理、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科技创新体系、提高产品的绿色科技含量,等等。
(二)实践依据
1.新时代中国绿色生活方式构建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的生活方式是影响和制约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根本因素。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自然界只能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而不能满足人的贪婪欲望,如果奉行享乐主义、“快乐至死”的生活态度,必将不断加深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非绿色生活方式必然追求外延式、粗放式的消费,这种物质消费重量轻质,往往追求越多越好、越贵越好,这种消费特点是讲排场、摆阔气、爱挥霍,是一种以消费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异化消费方式。一方面,这种异化的消费方式决定了生产发展的目的和价值指向的单向性,即人们在消费产品时并不考虑其是否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仅仅从产品有无市场的角度去进行生产和消费,现在大量的人工合成产品已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的风险,而无节制地使用这些产品更会加重环境不可逆转的污染。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逻辑下,这种生活方式必然以物质主义为原则,坚持高消费甚至奢侈消费,把消费的多寡与个人的身份地位和幸福度挂钩,这样人们的消费就不再是出于维持自身基本生活需要的目的,而表现为一种“炫耀性消费”。“如果我有钱,即使我对艺术没有鉴赏力,我也可以得到一幅精美的绘画;即使我不懂音乐,我也可以买最好的留声机;我可以买下一座图书馆,尽管只是为了炫耀之用;我可以买学问,尽管除了作为附加的社会资产之外这学问别无它用。”[8]弗洛姆对这种异化了的“炫耀性消费”现象进行了批判。无疑,炫耀性消费是非绿色的,严重背离了绿色生活方式的要求,是对宝贵自然资源的严重消耗和无情践踏,资源枯竭、环境被破坏将无可避免。自然界是人类的衣食之源,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消费量越大,自然界为人类付出的代价越大。长此以往,自然界很难得到应有的休养生息,其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将逐渐弱化,自身生命力会受到严重损伤,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力的枯竭。与此同时,人们往自然界中倾倒的生活垃圾也会随着人的消费量的增大而不断增多,既污染和恶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也使得自然环境难以承载,伤痕累累。因此,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构建绿色生活方式。
2.新时代中国绿色生活方式构建有利于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愿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美丽中国”写进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中,建设美丽中国成为了中国人民追求的宏伟愿景。新时代中国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无疑是实现美丽中国宏伟愿景的重要举措。众所周知,人类文明在经由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期盼迈向生态文明。作为工业文明的替代与超越,生态文明就是要在敬畏自然中实现绿色治理、绿色发展。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绿色变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事关千家万户,牵动各行各业。新时代中国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也是实现美丽中国宏伟愿景的前提条件、关键举措。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愿景,需要国家发展绿色经济,政府有效引导企业绿色生产,走提升科技含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路子,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新时代中国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也需要人们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注重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日常的衣、食、住、行、游之中,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绿色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常态,迎接绿色生活的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坚决摒弃豪华消费、奢侈消费、过度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在全社会倡导节俭适度的绿色生活理念,在全体人民中牢固树立生态意识、绿色意识、低碳意识、循环意识,让绿色生活成为新时代亮丽的名片,让崇尚绿色成为人们自觉自愿的追求,让每个公民成为绿色生活的形象代言人。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既能有效继承与弘扬勤俭节约、爱护自然的中华传统美德,又能切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还能积极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与自然“友善”“和谐”)。绿色生活的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将会给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品质带来质的飞跃,“天蓝、地绿、水清、土净、气洁”的良好生态生活环境将成为我们身边的常态,惠及当代的同时也利及子孙。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美丽中国将在我们绿色生活习惯养成之时悄然来到我们的周围。
3.新时代中国绿色生活方式构建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中国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缺失了绿色向度,自由全面发展便无从谈起,人也就成为了只顾物质追求而不顾环境质量的单向度的人。绿色生活方式构建的实质是克服物质至上的享乐主义人生观,避免人的片面、单向度发展。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可以说根源于人们对于西式现代化困境的反思,是资本逻辑主导的工业文明危机倒逼的结果,是人努力挣脱消费主义的羁绊、摆脱单向度的需要。在远古渔猎文明时代逐水草而居、平均分配消费品的生活方式中,人们崇拜自然、崇尚神灵、敬畏某种神秘力量,与自然融为一体;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经济生活方式中,人们崇尚天人合一、安土重迁。也即是说,在渔猎文明和农业文明时代,人们过的是素朴的绿色生活,还没有出现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但是,迈入工业文明时代后,消费欲望不断地被市场激发出来,加之资本对利润的疯狂追逐,人们放弃了对自然的敬畏,在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中抛弃了绿色生活方式。资本主义社会凭借科学技术与资本逻辑的共谋与博弈,快速推进工业化,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带来了大量足以导致文明整体毁灭的全球性问题,如能源枯竭、资源危机、环境污染、军事对抗、人口膨胀、两极分化、人性扭曲等,人类面临生存根基坍塌、生活意义丧失的黑色深渊,这是一种黑色生活方式,是毁灭地球也毁灭人类的生活方式。正由于此,向往绿色意象,回归绿色生活方式,重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就成为人们痛定思痛后的祈盼。雨后春笋般诞生的绿色组织、此起彼伏涌现的绿色运动和绿色政治思想,反映着人们对绿色生活方式的呼唤。人们切身体会到资本逻辑主导的西式现代化及其工业文明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像它所承诺的那样,为人类社会带来一个平等、自由的“理想国”,相反,却在不断加剧世界范围内新的奴役、剥削和社会不公。绿色生活方式要求改变不平等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秩序,使社会发展的成果成为每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二、新时代中国绿色生活方式构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绿色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绿色生产在新时代中国绿色生活方式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承担着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绿色产品的功能。当前企业绿色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进行绿色生产的动力不足
企业绿色生产需要满足产品的绿色设计、生产技术的绿色选择、绿色原材料的采购、绿色环保包装、绿色仓储、绿色销售等全方位的要求,也即全程做到安全、环保、卫生、无公害,可见要求是很高的,这无疑需要企业短期大量投资。同时,由于提高了生产成本而导致绿色产品的价格高企,势必影响其销售的市场竞争力。鉴于绿色产品开发难度大、市场需求难以预测的实际情况,如果政府不加以扶持,企业的投资经营风险高,利润无法保证,绿色生产必然因各种担忧而停滞不前,缺乏绿色生产的动力。
2.企业研发绿色技术的能力欠缺
在绿色发展理念下,企业必须依靠绿色科技创新、管理系统优化来实现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升,这就需要广大企业提升绿色技术的研发能力。但由于缺乏绿色技术专业人才和绿色技术专用开发基金,导致我国大多数企业欠缺研发绿色技术的能力,绿色生产从而难以进行。
3.企业绿色产品的营销和宣传不到位
绿色取胜战略在生态文明建设时代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也被很多极具前瞻性的企业所青睐,但具体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可能因为没有深入调查绿色产品的市场需要,出现市场营销的手段落后,或者绿色产品的宣传不够专业,比如过分夸大绿色产品的功能、有意扩大或提升绿色指标,令消费者难以置信,或者因为绿色产品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消费者没有了解和熟悉其绿色功能而没有选择消费。
(二)政府绿色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政府的绿色治理在新时代中国绿色生活方式构建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它承担着扶持和监督企业的绿色生产、鼓励和倡导民众奉行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的职责。政府绿色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地方保护主义的阻碍
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以及绿色标识制度都已经形成,关键在于落实到位。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环保缺乏明确全面的考核制度、贯彻执行法律的观念淡薄等原因,一些地方政府重增长、轻环保的现象依旧比较严重,甚至为了实现本地经济发展曲解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内容,在环保执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执法不严、执法滞后和监管不到位等现象,导致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无法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2.宣传绿色生活方式的力度不够
政府具有向民众宣传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公民绿色素养的职责。政府在绿色生活方式宣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在内容方面,对人们选择绿色产品的好处以及违背绿色生活方式的危害宣传不到位,对城乡绿色发展、保护环境重要性的宣传不到位;在形式方面,宣传没有做到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生动有趣和科学规范。
3.政策扶持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力度不够
政府应该在经济政策方面给予企业绿色生产税收优惠和购买绿色环保设备方面的补贴。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和壮大需要经济政策的推动,但目前我国绿色生产环节还存在保护政策欠缺以及对非绿色生产治理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在绿色消费方面,还缺乏制定绿色产品标准、进行绿色产品认证、落实市场监督方面的专门机构和队伍,总体发展规划也不完善。
(三)公民绿色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奋力迈向新时代的中国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经济实力,这为提升广大人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无论是与过去纵向比、还是与别国横向比,我国公民的消费水平都已经得到极大改善,今非昔比。伴随消费水平的提高、物质资料的丰富,很多人抛弃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开始效仿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开始迅速蔓延,给绿色生活方式构建带来了严峻挑战。
1.污染性消费
污染性消费是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的消费,如一次性产品的使用等。人们为贪图方便、快捷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产生过多的垃圾,危害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甚至引发生态危机。
2.挥霍性消费
为满足自己的奢侈需求挥霍浪费、无所顾忌地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是为挥霍性消费,如为追求新潮时尚,频繁更换手机、电脑、汽车、住房等。这种挥霍性消费一旦充斥整个社会,会导致贪得无厌风气的弥漫,不但自然环境承受不起人们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毫无节制的消耗,而且也会造成资源的枯竭、灾害的频发、发展的乏力,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
3.野蛮性消费
大肆捕杀野生动物、大量砍伐原生植物,俨然以自然的主人自居,狂妄自大,完全忽视自然的平衡法则和生态规律,这样的消费即为野蛮性消费。野蛮性消费会危及生物的多样性,影响生物链的稳定,最终也会伤害到人类自身。
三、新时代中国绿色生活方式构建的主要对策
(一)思想引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持有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或直接地指导着、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常常以生活观念、生活态度的形式显露或表现出来。为此,新时代中国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要注重思想引领。
1.以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引领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
自然观,是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哲学反思。立足于人类的前途命运,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提出了具有远见卓识、闪耀着人类智慧光芒的“两个和解”思想,即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深刻思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创造性地提出要尊重自然的优先地位,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力地推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解。他们都极力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思想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以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引领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以此作为认识和实践的出发点。人们应该控制自身的生活欲求,不能贪恋自然资源,而应以奋发有为的积极态度做地球的“守护人”,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以物质精简的消费观引领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
严重的生态危机、肆虐的新冠疫情使人们深刻认识到:现代生活方式中的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带给人们的不是幸福而是困境,人类必须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那种将幸福与拥有物质多寡相联系的观念,使人们深陷片面追求物质享乐的泥潭,给生态环境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痛定思痛,人们坚信追求物质精简、寻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是幸福的真谛,以物质精简的消费观引领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才是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近些年来,梭罗《瓦尔登湖》的热销、“素食活动”和“极简主义”活动的开展,折射出人们对绿色生活的追求。以物质精简的消费观引领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就是将物质精简的原则贯彻落实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不买不需要的物品、不重复购买家中已有的物品;不买污染环境的非绿色产品;采用电子化办公,减少纸张的使用;经常使用固定水杯,减少一次性杯子的使用;在外出差自带牙刷、牙膏,不用酒店提供的一次性牙刷和牙膏;经常整理自己汽车的后备箱,及时处理不用的东西,减少油耗、节省能源;多步行、骑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减少自驾,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坚持使用布袋,减少塑料袋、纸袋的使用;等等。
3.以绿色内蕴的幸福观引领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
提出以绿色内蕴的幸福观引领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目的是把握好作为绿色治理主体的人所具有的能动性与有限性之间的张力,“呼唤野性膨胀和欲望泛滥的人类,必须抛弃过去的人本中心观念和物质幸福论信仰,抛弃物质霸权主义行动纲领和绝对经济技术理性行动原则,重新审视人,重新审视自我,重新审视社会,重新审视自然”[9]。以绿色内蕴的幸福观引领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要求人们抛弃那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以资本为主导的生活模式,它会错误地引导人们奉行利己主义、金钱万能、娱乐至死的价值取向;要求人们克服那种“技术至上”的心理崇拜,“技术至上”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也戕害了人类自己;要求人们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之中。例如,在生活居住方面,自觉采用绿色装修材料,尽量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尽量使用节水器具、节电灯具、节能家电等产品,坚持垃圾分类投放;在饮食方面,倡导“光盘行动”,根据食量点菜,打包剩余菜品回家继续食用,选择绿色认证食品;在衣着方面,拒绝穿戴珍稀野生动物毛皮服饰;等等。
(二)制度保障
“制度”是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和约束框架。制度建设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没有科学的制度安排和制度保障,新时代中国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难以实现。
1.加快建立健全有助于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政策法规
一方面,政府应该积极主动顺应全球绿色发展趋势,自觉调整环境政策方向,制定鼓励公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激励政策。例如,政府应该坚持整体性、系统性思想,全面制定居民垃圾分类回收的有效激励政策。对居民,政府可以采取日用品奖励的鼓励政策,用积分兑换日用品的方式奖励那些积极参与并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的居民;对企业,政府可以采取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的政策,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回收垃圾处理或投资垃圾处理的相关产业,有效形成从源头疏导到末端治理的系统激励政策,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制定和健全绿色消费的政策法规,严格约束公民违背绿色生活方式的行为。2016年2月,法国国民议会与参议院一致投票通过了一项法律草案,草案中主要包括旨在禁止大型超市丢弃食物以及致使未出售食物变得不宜食用的一些规定。我国这方面的相关立法还没有形成,比如在垃圾分类处理上,我们主要采取宣传教育的做法,虽然广州、浙江、上海等地相继出台了地方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但还没有形成适用全国的强制性法律。由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对倡导公民绿色消费虽然具有积极意义,但真正实施起来强制性和约束力明显不足。为此,必须加快制定和出台关于“公民绿色生活方式行为准则”的法律法规,严格约束公民违背绿色生活方式的行为。
2.加快建立健全有助于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绿色经济制度
第一,创建科学的绿色税收制度。我国税收立法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税种的设计要坚持绿色理念引导,增设有关节约环保、绿色发展的新税种,发挥税收对绿色生活方式构建的引导调节作用,注重纠正消费主体那些违背绿色生活方式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第二,创建合理的资源能源消费价格制度。用市场价格的科学导向有效约束铺张浪费型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对于满足基本生产、生活需要的资源能源,应该执行正常的价格制度;对于过度使用、奢侈享受的资源能源消费,应该实行递进式的资源能源价格制度。第三,创建科学的产品市场监督制度。科学设计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绿色产品,减少高能耗产品进入市场流通;实行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对于非绿色产品、假冒绿色产品进行严厉查处和惩治;执行非绿色生产设备淘汰制度,对那些违背绿色生产要求的污染落后设备实行强制淘汰。第四,创建合理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我国政府绿色采购的相关规定存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有必要制定专门的《政府绿色采购法》,从政府绿色采购的法律适用、经济配套政策、技术标准、评标政策、信息平台等方面入手加以完善现有规定,发挥政府绿色采购在经济引领、绿色示范方面的正确导向功能。
3.加快建立健全有助于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监督追责制度
一方面,完善环境治理的监管执法制度。可以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整合到一个部门,配强执法力量,赋予环境执法强制执行的必要条件和手段,对城乡环境保护、污染物排放统一进行监管,严格执法,形成对随意排污污染环境行为的高压态势和有力威慑;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要对绿色发展、生态保护负责,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人实行晋升“一票否决制”,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认定程序和追责制度;对管辖范围内的行政区域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追责、惩治;对调离岗位或退休后发现的造成自然生态环境重大污染和危害所涉及的领导干部,通过法律程序认定需要其担责的,坚决采取终身追责、严厉处罚的举措。
(三)经验借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新时代中国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需要从国家绿色发展和家庭绿色生活建设两个层面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1.西方发达国家绿色发展的先进经验借鉴
美国的绿色发展走在世界前列。美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环境法,包括1948年的《联邦水源污染控制法》、1955年的《空气污染控制法》、1963年的《清洁空气法》、1965年的《固体废物处置法》等。美国早在1970年就成立了环境保护机构——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调控,制定了补偿政策、泡泡政策、净得政策、排污量存储政策等,这是全球最为完善的资源环境税收体系与排污权交易制度。为保护农业,美国成立了农业部土壤保持局,制定了《土壤保护法》,推行土壤银行制度用以储备耕地和水土。为减少煤炭的使用,英国早在1956年制定并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这是全球第一部空气污染治理法案。英国是世界上首个为碳排放设置预算的国家,体现在英国2009年颁布的《英国低碳转型计划》和《英国可再生能源战略》法案之中。最早采用绿色产品环保标识制度的是德国,1978年德国实施“蓝色天使”计划,即对绿色产品给予“蓝色天使”标识认证。19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环境税费改革,英国实行气候变化税与垃圾税、德国实行机动车辆税与包装税、荷兰实行燃料税与噪音税,等等。日本先后制定了《公共水域水质保全法》《工厂排污规制法》《烟尘排放规制法》《公害对策基本法》《大气污染防止法》《噪音规制法》等,采用污染者担责原则、环境会计制度、垃圾分类及回收处理制度等绿色发展原则和制度。
2.西方发达国家家庭绿色生活建设的先进经验借鉴
美国实施绿色家庭标准制度。房地产企业设置了房屋“绿色级别”,美国联邦政府开展了“能源之星认证之家”活动,私人组织建立起了“自愿性标准”,国家制定了绿色家庭认证和绿色建筑认证制度,从节水、节能、清洁大气、交通绿色便捷、室内环境绿色要求、场地节约等方面设计了绿色建筑认证标准的相关指标,通过评分将建筑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高到低划分为铂金级、金级、银级、认证级共四个等级。英国倡导简朴绿色家庭。拥有绿色空间是英国人对家庭住房条件的追求,英国人喜欢附带花园的住房,喜欢花费较多的金钱购买苗木布置住房周围,打理营造前后花园。一些富有家庭住在祖辈留下的茅草平顶房里,外表看上去简朴但内部装修干净、现代。在住房使用上,英国人注重绿色环保、干净实用,避免频繁拆建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有利于绿色生活。日本推广“绿色家庭电厂”与家庭垃圾分类。新建住房都要求在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大多数家庭成为“绿色家庭电厂”,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普及到每一户家庭。日本也是比较早地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国家,居民环保意识较强,自觉服从政府的垃圾回收管理。例如,对于纸类的回收,按照报纸、杂志、饮料包装纸类、纸箱等分类放到垃圾回收指定地点。
(四)氛围营造
氛围营造可以让绿色生活的理念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10]。营造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能够为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提供环境支撑。
1.注重绿色生活方式的媒体宣传
现代社会,媒体是人们获取海量信息的主要渠道。新时代中国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需要发挥社会舆论对人们选择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引导职能。可以在新媒体上建立绿色生活方式的宣传和展示平台,让广大城乡居民明确并接受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的价值理念;通过媒体宣传报道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典型经验,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公众有样板可学习、可模仿;新闻媒体可以通过正面弘扬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反面曝光奢侈浪费现象的方式,有效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生态文化,推广生态伦理,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绿色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在选择媒介时,应充分重视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宣传,发挥微博、微信公众号的粉丝聚集效应,尝试采用直播等形式开设专门的绿色生活方式栏目宣传,集中直播并讲解绿色生活方式细节,充分调动起人们的兴趣,促使个体主动去认识绿色生活方式对于健康、环境的有益之处,并可尝试在收视率较高的电视栏目里播放几分钟的绿色生活方式视频,增加大众对绿色生活方式的认知度,还可开设微博话题或短信互动等形式交流绿色生活感想及绿色生活趣味,通过举办网络投票活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绿色生活实践者等活动。
2.注重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教育
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教育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来开展,在学生群体、知识分子群体、广大民众中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对于学生群体,需要依托学校开展系统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绿色生活素养。基础教育阶段应该注重学生绿色素养和绿色生活习惯的培养,如可以提倡小学生每天写一篇绿色生态日记。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阶段应该着力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生态科学知识理论、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法学等系统理论素养以及绿色生活与消费的自觉选择能力。对学生群体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教育要注重方式方法,可以采取“偶像示范法”,选取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优质偶像进行绿色生活方式践行活动,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模仿意识,采用正面力量进行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组织以绿色生活方式体验或以绿色生活方式为主题的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增强对绿色生活方式的了解;同时,开设相关绿色生活方式教育课程,教育的本质不仅仅在于对于绿色生活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绿色生活才是美好生活”“如何过好绿色生活”的理念与方法。对于知识分子群体,应该采取与绿色生活方式有关的专题讲座、学术会议、艺术展览等活动,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及求知欲。对于广大民众,可以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现场参观、问答、主题月等活动普及绿色生活方式相关知识,使他们了解诸如垃圾分类回收的必要性、绿色包装产品的必要性、白色污染的危害等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知识,提高绿色环保意识以及节约、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个人生活方式的一点点改善,对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都是有意义的。
3、注重绿色生活方式的创建活动
绿色生活方式最终要落实到日常生活实践之中,营造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氛围就不能只停留在舆论宣传和教育普及层面,还必须通过实践层面开展各种创建活动来实现。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绿色活动,如开展“爱鸟周”“植树节”“保护母亲河”等活动,在植树节、国际湿地日等重要生态纪念日深入开展植树活动和湿地知识普及活动;创办各类绿色文化节和绿色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启动“绿化庭院、美化家园”绿色行动,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绿化建设,凝聚推进绿色发展的合力。 政府要通过引导和支持,让民间绿色生活团体和机构迅速发展起来,培育绿色示范,通过绿色生活的率先引领,对其他生活主体发挥直接或间接的示范效应。通过绿色生活方式创建活动,让人们深入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关爱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慰藉身体及心灵,寻求人与自然的亲密感。只有在绿色生活方式创建活动中人们才能融入自然,亲身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从而优化自己的生态行为,学会尊重自然、热爱自然、顺应自然,自觉约束自己的非绿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