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 利 精 选

2021-03-07

无损检测 2021年7期
关键词:发明人申请号实用新型

以下专利检索自“专利检索及分析网”,网址:http:∥pps-system.cnipa.gov.cn/sipopublicsearch/portal/uiIndex.shtml

一种激光冲击层裂缺陷的超声检测装置

申请号:CN202021669504.X

申请日:2020.08.12

公开(公告)号:CN212722731U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IPC分类号:G01N29/04;G01N29/22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发明人:邹大鹏;范中岚;张永康;纪轩荣

摘要: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冲击层裂缺陷的超声检测装置,所述超声检测装置包括复合材料夹具、综合测试系统、激光冲击系统和超声检测系统,通过复合材料夹具夹持住复合材料,综合测试系统控制超声检测系统对复合材料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到综合检测系统,判断复合材料是否出现缺陷,综合测试系统控制激光冲击系统对复合材料进行激光冲击,冲击后再控制超声检测系统检测复合材料是否出现缺陷,综合测试系统反复控制激光冲击系统对复合材料进行冲击和超声检测系统进行超声检测,激光冲击系统对复合材料激光冲击的功率逐级上升,直至超声检测系统测得的结果判定复合材料已经完全脱黏,根据最后一次激光冲击的功率可以得到复合材料的黏合强度。

一种激光-电磁超声表面波成像系统

申请号:CN202021638834.2

申请日:2020.08.10

公开(公告)号:CN212674843U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IPC分类号:G01N29/04;G01N29/24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

发明人:马 健;白 雪;陈建伟;郭 锐;宋江峰;刘 帅

摘要:该发明属于超声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激光-电磁超声表面波成像系统,包括工控机,工控机连接位移台,工件固定在位移台上;所述工控机连接脉冲激光器,脉冲激光器用于激励表面波;电磁超声表面波单向接收换能器位于脉冲激光器发射的脉冲激光的横向中垂线上;所述工控机包括超声成像软件,超声成像软件对缺陷成像。该发明使用线状光斑激励表面超声波,并采用电磁超声表面波单向接收换能器接收单一方向传播的表面波,实现了表面波的非接触式激励与接收,并提供缺陷的扫描成像结果,易于缺陷的识别与定位。

高温管道壁厚在线监测系统

申请号:CN202021591300.9

申请日:2020.08.04

公开(公告)号:CN212722738U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IPC分类号:G01N29/07;G01N29/22;G01B17/02;F17D5/06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

发明人:李继承;戚政武;杨宁祥;梁敏健;林晓明;陈建勋

摘要:该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温管道壁厚在线监测系统,涉及管道结构健康监测技术领域,能够对高温管道待监测部位的剩余壁厚进行动态监测,并能将测量结果实时显示在液晶屏上。该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温管道壁厚在线监测系统中,利用电磁超声检测原理,在探头内部设置循环水道,探头外部设置有水管、水泵和水箱,在长期监测过程中通过水循环降温保证探头温度长期处于可控和稳定的范围;在连接杆的末端设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整套装置的温度范围;电路盒内的电路能够驱动监测探头发射超声波信号,并接收被监测管道底面的超声波反射信号,计算管道厚度且将结果通过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便于现场巡视人员观察。该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高温管道监测中。

一种焊缝射线检测底片图像增强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申请号:CN202011395875.8

申请日:2020.12.03

公开(公告)号:CN112435198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IPC分类号:G06T5/00;G06T3/60;G06N3/04;G06N3/08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发明人:姜洪权;武小赛;高建民;王鹏星;史志光;程虎跃;杨 贺

摘要: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焊缝射线检测底片图像增强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利用焊缝射线检测底片扫描设备获取原始的焊缝射线检测底片图像;构建焊缝射线检测底片图像的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包括了经过增强处理后的所有焊缝射线检测底片图像数据与原始数据的图像对;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包括下采样层和上采样层的编码解码结构;利用焊缝射线检测底片图像的训练集的图像数据对构建的网络模型进行训练,生成网络模型,并利用焊缝射线检测底片图像的测试集的图像数据对模型效果进行测试。该发明使用深度学习技术,学习到了一种焊缝射线检测底片图像增强方法,对处理焊缝射线检测底片图像效果好。

一种电缆缺陷X射线检测智能巡检机器人

申请号:CN202011264223.0

申请日:2020.11.12

公开(公告)号:CN11247644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IPC分类号:B25J11/00;B25J19/02;G01N23/02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明人:刘三伟;段肖力;谢 亿;段建家;黄福勇;巢亚锋;曾泽宇;王海跃

摘要: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缺陷X射线检测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行走机器人、机械臂组件、平板探测器和X射线机,所述机械臂组件安装在行走机器人上且端部带有机械爪,所述平板探测器夹持固定在机械爪上,所述X射线机安装布置在行走机器人上,所述机械爪的驱动电机、平板探测器、X射线机分别与行走机器人中的控制单元相连,所述行走机器人上设有监控摄像头。该发明能够集约化实现远程对电缆缺陷的智能巡检,解决了人工检测效率低、狭小通道人员无法进入检测的问题,并且保证了检测人员的生命安全,为电缆缺陷的检测和定位提供技术支撑,能够有效提升电缆的安全运维水平。

便携式压力管道焊缝数字X射线检测远程操控定位装置

申请号:CN202011234981.8

申请日:2020.11.08

公开(公告)号:CN11232669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IPC分类号:G01N23/00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日照分院

发明人:李宝华;高 蕾;庄 刚

摘要:该发明涉及便携式压力管道焊缝数字X射线检测远程操控定位装置,包括:同步带,由小车架、驱动支架、驱动减速电机、联轴器、驱动轴、驱动轴承、驱动轮、从动支架、从动轴、从动轮轴承、从动轮、张紧支架、张紧轴、张紧轮轴承、张紧轮组成的定位小车、柔性臂、小车控制单元和操控终端等。装置采用同步带作为束缚装置的同时兼作定位小车的旋转轨道,使装置的重量减轻、尺寸缩小,便于现场携带;采用柔性臂和定位小车将数字X射线的发射源与成像板连接在一起,使检测人员在固定好定位小车后,无需将两套装置分别安装定位,首次定位的效率得到了提高;采用无线图传模块和无线遥控开关实现对定位小车的远程操控,使检测人员对同一焊缝其他周向位置的检测不必来回奔波,再次定位的效率大大提高。

一种架空线路耐张线夹的X射线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申请号:CN202011117459.1

申请日:2020.10.19

公开(公告)号:CN11243296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IPC分类号:G01N23/00;H02G1/02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发明人:方玉群;崔建业;秦威南;郑宏伟;顾 浩;傅卓君;蒋卫东;赵凯美;张 帆;朱 凯

摘要:该发明提供了一种架空线路耐张线夹的X射线检测装置,包括X射线源、探测器和支架,所述X射线源和探测器分别设在支架两端,所述X射线源将X射线照射到探测器上,所述待检测耐张线夹处于探测器表面X射线照射区域,所述探测器两侧设有供检测装置在线路上滑动的滑轮。发明的优点在于,该X射线检测装置可以在线路上进行滑动。另外还展示了一种架空线路耐张线夹的检测方法。

一种耐火材料的数字平板成像X射线检测装置

申请号:CN202022008165.7

申请日:2020.09.15

公开(公告)号:CN212568547U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IPC分类号:G01N23/04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华日理学电气有限公司

发明人:史秀峰;聂振平;党 彬;姜淑芳;张大兴;罗宏宾;邢传国;刘广大;宋 俐;李 芳;孙德超

摘要: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火材料的数字平板成像X射线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射线管、射线管升降机构、数字平板探测器、数字平板探测器升降机构、检测铅房、电控单元等。射线管升级机构承载射线管与数字平板探测器升降机构承载的数字平板探测器在同一高度位置相对设立,检测平台承载检测工件设立在中间,通过操控电控单元在检测铅房内完成对检测工件全方位的自动化检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手工检测形式效率低下的问题,采用高自动化控制,大大提高了检测生产效率,具有高集成化、自动化,节省人工,降低劳动强度,该实用新型的应用实施对无损检测领域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行业水平及产业升级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适于广泛推广。

一种压力容器接管安全焊缝射线检测装置及方法

申请号:CN202110045929.6

申请日:2021.01.14

公开(公告)号:CN11268393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IPC分类号:G01N23/04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种玉宝;于少平;厉 溟;裴继斌;陈 诚

摘要:发明了一种压力容器接管安全焊缝射线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防护室、接收组件和射线组件,所述接收组件包括接收板、第一旋转动力部件和接收轨道,所述接收轨道与所述防护室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接收轨道呈设于竖直平面内的环状,所述第一旋转动力部件驱动所述接收板沿所述接收轨道移动;所述射线组件包括X射线管和第二旋转动力部件,所述第二旋转动力部件与所述X射线管连接并驱动所述X射线管绕水平轴线做圆周运动;所述X射线管能够伸入到被测管内,所述接收板用于从被测管外接收所述X射线管发出的X射线。该发明具有压力容器接管焊缝射线检测耗能低的好处。

GIS等变电设备的新型X射线检测机器人

申请号:CN202021931990.8

申请日:2020.09.07

公开(公告)号:CN212845102U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IPC分类号:G01N23/00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航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付 贵;陈 锐

摘要:该实用新型涉及X射线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GIS等变电设备的新型X射线检测机器人,包括顶板,所述顶板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耳。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了固定架,固定架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耳,第一连接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X光检测器,连接杆靠近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耳,两个第二连接耳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挂钩,且两个挂钩连线的位置与X光检测器射线发射位置相对应,能够使使用者通过挂钩挂到电缆上,然后使用绝缘的牵引绳拉动X光检测器进行移动检测,而且保证了如何摆动都对准电缆,提高了检测的稳定性。

一种盘状零件的射线检测装置

申请号:CN202021632397.3

申请日:2020.08.07

公开(公告)号:CN212964693U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IPC分类号:G01N23/00;B65G47/74;B65G47/92;B25J9/04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瑞奇戈德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孙忠诚;荆永强;刘 涛;吕宁涛

摘要: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盘状零件的射线检测装置,包括屏蔽室,固定于屏蔽室一侧上方的工控机,位于屏蔽室一侧下方的传输通道,均位于屏蔽室内部的机械臂和检测组件,以及设置在屏蔽室的内部上方、且与工控机电气连接的扫描器,位于传输通道两侧、沿检测组件传输方向,且相互对称设置的上料机构,位于传输通道背部的防护栏,且环绕上料机构三面设置的防护栏,通过上述方案,该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平稳、检测效果高等优点,在射线检测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一种变电站支柱绝缘子X射线检测机器人

申请号:CN202021519424.6

申请日:2020.07.28

公开(公告)号:CN212845101U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IPC分类号:G01N23/00;B25J5/00;B25J18/02;B25J19/00;B25J11/00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刘荣海;郑 欣;杨迎春;郭新良;许宏伟;虞鸿江;陈国坤;代克顺

摘要: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支柱绝缘子X射线检测机器人,包括轮式机器人底盘,该轮式机器人底盘上设有可周向自由转动的安装台,安装台上设置有伸缩臂,该伸缩臂前端固定设有远程X射线检测平台,该远程X射线检测平台通过远程无线控制器进行控制,远程无线控制器设有显示器,能直观显示远程X射线检测平台检测图像。该实用新型采用远程控制、无线传输的方法采集瓷支柱绝缘子的X射线影像,影像回传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可直观观测X射线影像图片,排查支柱绝缘子内部裂纹、气孔、夹杂等缺陷,由于绝缘臂能够满足相应电压等级的要求,实现带电检测和自动化检测,提高作业效率,克服了停电检测的技术难题。

一种管道焊缝X射线检测设备

申请号:CN202021121350.0

申请日:2020.06.17

公开(公告)号:CN212989204U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IPC分类号:G01N23/00

申请(专利权)人:偲格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发明人:梁进彬

摘要: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焊缝X射线检测设备,包括安装机构和串接板,将限位环圈套在需要检测的管道外圈,通过调整伸缩内环圈的长度,从而使承载环圈和限位环圈的的内接直径得到提升,在确定内接直径后,通过串联柱贯穿安装双耳板和内嵌基板活动连接,对内接直径进行稳定,提高了装置的可调控性,通过拉动突起块,调整限位环圈的位置,在确定其位置后,上串联板通过和下串联板的安装使承载环圈与限位环圈活动连接,将检测装置安装于内置安装滑槽内腔,可通过上下双内置安装滑槽的开设,设置有两组检测装置,利用环圈的环状结构,使管道表面全方位均能够被检测装置的探测头所覆盖,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一种用于工作中高温设备X射线检测的辅助装置

申请号:CN202020953066.3

申请日:2020.05.30

公开(公告)号:CN212844963U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IPC分类号:G01N21/01;G01N21/00;B25B11/00;B65G47/82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德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吴潇潇

摘要:该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工作中高温设备X射线检测的辅助装置,主体包括旋转平台、工装夹具、牛眼轮及气缸,所述旋转平台与高温设备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工装夹具绕旋转平台的中轴线均布分列在旋转平台上表面,所述旋转平台左侧及右侧下方均设有气缸,所述旋转平台与高温箱体之间设有牛眼轮,所述高温设备箱顶部设有X光发射源。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旋转平台可以对多个物体进行检测,通过设置气缸可以完成自动上料及自动下料。

一种用于检测复合材料的射线试块

申请号:CN202020958019.8

申请日:2020.05.29

公开(公告)号:CN212459468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IPC分类号:G01N23/04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发明人:丁 菊;袁奕雯;刘书宏;许金沙

摘要: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复合材料的射线试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层覆层试块和多层基层试块和通用槽型对比试块,覆层试块和基层试块由不同的材料组成,覆层试块设置在基层试块的上部,通过槽型对比试块可以根据射线检测的需要设置在覆层试块上部或者基层试块的上部和下部。该实用新型能用于复合材料的检测,并能够进一步确定缺陷出现的位置。避免缺陷只出现在单侧结构即完全返修的情况,阻止了破坏复合层的结合面性能,避免浪费资源。

一种非导电性产品结构缺陷无损检测的方法

申请号:CN201810499054.5

申请日:2018.05.23

公开(公告)号:CN108918557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IPC分类号:G01N22/02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发明人:许家忠;郑学海;田建德;刘新良;刘宝权

摘要:该发明涉及一种非导电性产品结构缺陷无损检测的方法。现有技术需要破坏产品形状检测内部结构缺陷,非破坏性X射线检测技术应用范围有局限性。该发明的方法通过微波热成像技术间接地将产品内部结构缺陷成像检测出来。将低频微波均匀照射在产品表面,微波穿过产品内部,受到结构不一致性影响,在背面贴附的微波吸收加热箔纸会产生不均匀性加热程度,通过红外摄像头将内部结构分布转化为热度分布图像,然后由图像处理算法将热度分布图像转化为结构缺陷特征显示在计算机显示器上,以提供检测人员判别是否存在结构缺陷的依据。采用该发明的检测方法可以达到X射线成像方法的高分辨率水平,并且检测安全性高,对检测人员无辐射危害。

用于从结构的一侧执行反向散射三维成像的系统和方法

申请号:CN201610582769.8

申请日:2016.07.21

公开(公告)号:CN106466187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IPC分类号:A61B6/02;A61B6/00

申请(专利权)人:波音公司

发明人:加里·E·乔治森;莫尔塔扎·萨法伊

摘要:提供了一种用于使用X射线从结构的一侧反向散射来生成三维图像数据的成像系统和方法。该成像系统包括至少一个X射线源、耦接至至少一个X射线源的至少一个旋转准直器、X射线检测器、以及耦接至至少一个X射线源、至少一个旋转准直器和X射线检测器的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至少一个旋转准直器从至少一个X射线源向结构的一侧发射X射线。此外,控制器被配置为使用X射线检测器从结构的一侧检测结构内的多个深度处的反向散射的X射线。此外,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检测的反向散射的X射线生成结构的三维图像数据。

一种脉冲远场涡流检测探头及使用方法

申请号:CN202011319128.6

申请日:2020.11.23

公开(公告)号:CN112229904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IPC分类号:G01N27/90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发明人:付跃文;邢仁飞;黄文丰;陶爱军;杨 帆;余兆虎

摘要:该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远场涡流检测探头及使用方法,激励线圈和检测线圈置于同一中心轴线上,激励线圈与检测线圈之间安装有非金属骨架;激励线圈与脉冲信号发射机连接;检测线圈与检测信号接收机连接;同时进行差分式通道和绝对式通道的检测,使用探头体对被检管道进行内穿式检测,通过计算机将采集到的衰减电压数据,绘制出绝对式通道和差分式通道的归一化电压衰减曲线图,以及归一化电压时间剖面曲线图,判断缺陷的存在情况与缺陷类型。该发明综合了绝对式探头和差分式探头的检测特点,使探头对不同类型缺陷均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弥补了远场涡流无法区别内外壁缺陷的缺点,扩展了差分探头在脉冲远场涡流检测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一种无缝气瓶涡流检测装置

申请号:CN202011317220.9

申请日:2020.11.23

公开(公告)号:CN11228519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IPC分类号:G01N27/90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湘潭分院

发明人:周小平;雍漫江;陈 畅;谭 湘;喻 颖;焦少彬;李 盛

摘要:该发明公布了一种无缝气瓶检测装置,其包括2个以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有弧形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可在其上进行移动的行走器,所述行走器朝向所述导轨弧形开口方向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探头固定板,所述探头固定板上通过设在其上的固定压块将探头固定在其上,所述探头朝向所述导轨的一端可通过电导线与探伤仪器进行连接,所述导轨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支架进行连接。发明的结构科学合理,操作简单方便,效率高,通过将探头固定在之间上,其能够有效的减小操作者的劳动工作量,且其可通过控制行走器在导轨上的移动,进而可带动探头连续性的对无缝气瓶进行检测,避免出现遗漏,更能提高检测的全面性与准确率,实用性强。

一种涡流与超声复合的测厚探头及测厚方法

申请号:CN202011315325.0

申请日:2020.11.20

公开(公告)号:CN112361949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IPC分类号:G01B7/06;G01B17/02;G01N27/90;G01N29/07;G01N29/24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张 炯;肖俊峰;高斯峰;李永君;唐文书;南 晴;高 松

摘要:该发明属于无损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涡流与超声复合的测厚探头及测厚方法,包括外壳;外壳一端上设置保护层,保护层靠近外壳的一侧上依次设置延迟块和用于生成超声波的晶片,晶片的上下表面均设置镀银层,镀银层上设置晶片电极引线;保护层上开设通孔,通孔内设置壳体,壳体内部设置磁芯,磁芯上套设用于涡流检测的涡流线圈,涡流线圈上设置线圈引线;晶片电极引线和线圈引线均穿出外壳,并与外壳外壁上设置的接口连接。将涡流和超声探头集成在同一探头上,只需一次检测就可得到待测试透平叶片基体的厚度、TBCs陶瓷层的厚度以及TBCs金属层的厚度,克服了两次测量带来的位置误差,并显著提高了测量效率。

一种用于涡流检测的独立双轴弹压式探头自动定位装置

申请号:CN202011174922.6

申请日:2020.10.28

公开(公告)号:CN11230506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IPC分类号:G01N27/9093;G01N27/9013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

发明人:白利兵;龙宸宇;朱立坚;张 杰;程玉华;周权;李胜平;宋宇飞

摘要: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涡流检测的独立双轴弹压式探头自动定位装置,通过控制滑台向筒体表壁靠近时万向球组顶部切面平行传感器探头所在平面和筒体表面,且无缝隙地贴合于筒体表壁,以此稳定传感器探头贴合筒体表壁;在检测过程中,筒体绕自身中轴进行旋转,从而引起万向球的滚动,而筒体旋转时会产生回转误差,回转误差又会对万向球组产生推力,通过位于万向球组后的两个弹簧轴相互独立的拉伸或压缩,以此消除回转误差带来的推力,保证传感器探头与筒体表壁不发生相对位移,稳定传感器探头和筒体之间的提离一致性,这样在两个弹簧轴配合万向球组保持传感器探头与筒体表壁稳定贴合后,传感器探头开始进行数据采集。

《无损检测》编辑部

刘晶晶 整理

猜你喜欢

发明人申请号实用新型
一种积木玩具信号传感器的新用法及积木玩具遥控器
关于同日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相关问题探析
发明人角色识别及二元创新能力差异分析
——社会资本视角的解释
方大九钢新获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微动位移传感器
一种汽车传感器用组合式PCB电路板
浅析发明人(或设计人)变更的常见问题及建议
制浆造纸化学品相关专利申请与公开信息
摇摆撞击洗涤装置
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