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高考背景下大学物理预修课程开设及教材建设

2021-03-07张琦玮

物理通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大学物理高中物理物理

王 硕 张琦玮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100029)

1 引言

自2014年高考启动改革以来,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对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提出了新挑战.新高考对大学物理这门课程的教授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教授难度增大.而中国现有的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教育原本就存在着断层,这种断层不仅可能会造成人才和资源的浪费、人才培养链条的断裂等问题,还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高校的生源拉锯战现状,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性.为了减轻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的断层现象,很多高校开设了大学物理预修这样一门新的课程.

与新高考改革政策相对应,2017年上海市和浙江省首先迎来了第一批新高考考生入学就读.新高考改革后,以先行试点浙江为例,浙江省考生选考物理人数大幅度下降.2016年,浙江省有8万多学生选考物理;改革后,新一届高中学生选科,据估计大约只有3万人选考物理.在高考人数稳定的前提下,2017年,物理学科约有5万余人的流失,学考学生只考必考题,所以相当部分学生没有学过选考部分内容,这些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将与选考物理的学生水平上有较大差距,造成非物理专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使得相应的教学难度增加.

2 形势政策分析

在新高考改革前,不计自选模块,高考总分750分.理综300分,物理120分,所以物理科目权重为

在新高考改革后(以浙江为例):按分数看,物理科目权重为

但是考虑到“3+3”模式,语数外各150分,其他3门各100分,但每门都按40~100进行赋分,所以这3门实际区分学生的有效分数为60分.这样物理科目权重为

显而易见,物理学科的权重大大降低,并且,新高考改革后,不仅考试内容有所压缩,知识点有所删减,原有的知识点难度也有所降低,导致在当前新高考政策下,生源的物理水平参差不齐.文理不分科导致未选考物理的学生进入理工科专业,物理知识与选考物理的学生存在断层现象,教师授课存在课程衔接问题预计对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会带来较大困难和挑战.这不仅会导致进入高校理工科学习的学生基础薄弱,还会造成学生对物理学科的不重视甚至放弃物理基础学科的学习,对我国的人才战略将会造成不良影响.

3 应对策略

浙江省高校身处改革前沿,首当其冲.笔者与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课程负责人施建青教授经过多次商议,施教授认为急需一门课程,在大学物理课程开设之前将入学新生的物理水平提升至同一水平线,即高校可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开设“大学物理预修”课程,进行针对性补课教学,之后开展大学物理教学时也将会更加顺畅.一门全新的课程必然需要全新的配套教材.在国内预修课教材市场仍属空白的背景下,笔者与浙江工业大学施建青教授经研讨后计划出版一本大学物理预修课的教材,填补当前国内空白.

3.1 高校应对

计划制定后,施建青教授召集了同样有此担忧的省内的数十所高校: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温州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物理课程负责人,以及浙江省教研室的教师,经过商讨达成了开设大学物理预修课程以及编写教材的共识.

达成共识后,参与教材编写的团队多次在杭州开会研讨编制教材的方案,最终确定以人教版高中物理为编写基础,将新高考与原高考中省略的内容提取出来,编写至《大学物理预修教程》中.在现有考试标准中,高中物理的知识体系共计116个知识点,包括学考知识点58个、选考知识点102个,其中学考、选考共同知识点有44个,只学考不选考的知识点有14个.本书包含了高中物理所有学考内容相较选考内容缺失的部分,即人教社版高中物理教材的物理选修3-2、物理选修3-4、物理选修3-5和部分物理选修3-1的内容.

编者团队在编写教材纸质内容结束后,又开始了授课视频的录制,录制视频上传在网站上以方便学时数不够的学校在授课时选用.

3.2 出版社配合

自从互联网的浪潮席卷所有产业,出版业也开始与新技术融合,出版的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了.高教社物理分社此前着手整理收集制作了一些与物理课程相关的电子资源,包含阅读材料和一些动画以及相关视频,可供作者选用配套到纸质教材中,形成了一本立体的新形态教材.并且由美术编辑设计了系列教材的封面,以便后续类似教材出版时形成系列教材,并由版式根据新形态教材设计了侧边栏版式,以便加入二维码资源,这大大丰富教材内容,使教材更加立体化,并且可以随时增加或者改动内容,紧跟最新科研前沿.

本教材于2017年9月正式出版.本书除了书面配有的二维码电子资源外,还做了相关配套资源:入学测试样卷、PPT、教学大纲、在线开放课程.与本书配套的习题分析与解答以及课后作业等教辅也于2018年陆续出版,使得选用本教材的教师授课以及布置作业更加方便.

4 开设方式

根据目前的考生以及课程设置情况,目前多所开设预修课程的高校采取了以下做法.

4.1 入学考试

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给学生发送网络在线课程的网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物理掌握情况自行在家学习.入学后新生将参加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遴选,合格者可免修预修课程,考试未合格的学生需要修读大学物理预修课程.

4.2 开设课程

对未能通过入学考试的学生在大一上学期开设预修课程,学时为32~64学时不等.本课程重点研究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的衔接问题,重构了在高中阶段没有完成的物理课程内容,有机衔接了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的教学.本课程在内容体系上对现有高二、高三阶段的物理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尽量减少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课程的重复,力图弥补没有参加过高考物理选考学生的物理知识与能力的短板.

4.3 期末考试

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通过考试的学生下学期即可进入正常的大学物理课程的修读.

5 总结

经调研,浙江目前已有超过半数的高校开设了大学物理预修课程,并且有不少高校表示,会继续开设预修课程.从效果上来看,大学物理预修课程最终通过率在80%左右,基本上补齐了未参加选考物理学生的知识短板,并且经过一个学期线上和线下的混合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变化,对大学物理更有亲近感.大学物理预修课程可以缓解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教育断层现象的不良影响,可以在新高考背景下做好高中与大学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并且后续“大学物理预修”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在线网络课程建设也会逐步完善,方便师资力量不足的高校学生自主学习和授课教师授课.

可以预见,本书在新高考改革的情况下,在全国范围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需要通过大学物理预修课程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物理水平.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的高中物理教材均选用人教版教材,施建青教授编写的教材正是在此基础上编写的,适用性较为广泛.后期我们将会根据使用教师的反馈情况不断补充修订,使本教材可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大学物理预修课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教育断层现象的不良影响,在新高考背景下做好了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对大学物理授课有很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大学物理高中物理物理
只因是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大学物理实验中热电偶冷端补偿电路的应用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小质量恒星形成理论中的大学物理知识浅析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