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染厂做纺织硅油柔软整理时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2021-03-07

网印工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增白剂工作液布面

碱性问题

棉织物前处理时通常要用较高浓度的碱处理以去除织物杂质(尤其丝光碱用量更大),碱进入纤维内部不容易洗净,染色时(活性还原染料)也要加碱,因此在后整理时布面有可能呈碱性。而化纤织物在染色完成后都要经过还原清洗,目前印染厂还在使用保险粉和烧碱进行清洗,如果清洗不干净,也会造成上柔软前布面带碱。而普通硅油是不耐碱的,在碱性条件下会破乳,这也就是工厂在做浸轧柔软时在几千米后发生粘辊的原因。因此柔软前必须洗净布面上的碱剂或在工作液中加入醋酸,保持轧槽pH为5~6。

凝聚问题

在含有短纤维的织物上(棉布、T/R布、绒类),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部分短纤掉落下来,布上掉落下来的短纤在轧槽中累积,与普通硅油产生粘聚,随着整理液上行至轧辊,与被挤压破乳的硅油黏结在一起,形成粘辊或硅斑。水质比较差时,也会与普通硅油凝聚产生粘辊。另外,绒毛织物也会存在类似情况,开车前做好清洁工作,发现花毛随时清理。

电荷稳定问题

棉布所用染料、增白剂大都为阴离子型,而棉增白基本都是在定型机上完成的。另外,当染色布色光不对时需要微调修色,修色通常都在上柔软整理剂时追加少量染料或涂料,工厂一般使用普通硅油(弱阳离子),会产生阴阳电荷吸引反应,造成凝聚而粘辊,而阴离子硅油手感软度又达不到要求,往往造成困扰。加工中必须考虑电荷一致性。

温度问题

棉长车染色出来的布都要经过烘筒烘干,大卷装或堆在布箱中,如果未充分冷却,特别是大卷装的布在上柔软时织物表面温度有可能较高,造成轧槽工作液温度升高,尤其是在夏天,有时能到60℃以上,而普通硅油耐热性不好时也会造成粘辊。所以,在轧槽中的温度不超过40 ℃为好。

定型车速问题

工厂在做一些薄型面料时,定型车速非常快,有时可以达到60m/min,普通硅油由于渗透性不好,造成硅油在辊上倒流,而造成粘辊。应注意更换轧槽中工作液,勤擦轧辊。

沾缸问题

很多工厂在做浸渍柔软时,普通硅油会沾到缸壁上,时间久了,缸壁上会形成一些黑色的油斑,沾到布面上形成硅油斑。因此,应加强清洁工作。

手感问题

由于现在市场上对织物的手感要求越来越高,而各种面料由于季节不同、客户要求不同,需要展现各种各样不同的风格,有要求滑爽悬垂感的、滑而活络的、蓬松柔软的、单纯弹性的等等。一种硅油一般只能体现一种风格。因此造成很多工厂要使用很多种硅油,导致生产混乱,有时找不到客户要求的适合的硅油,只能放弃生意,造成损失。因此,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氨值不同的氨基硅油端基控制分子量及分子分布来合成氨值粘度及反应有差异的氨基硅油,以满足各种纤维在柔软平滑弹性方面的要求。

成本问题

目前使印染厂最感到困惑的问题是成本,由于水、电、汽价格在不断上涨,而印染加工费却在降低,造成很多印染厂忙了一年,利润却基本没有,因此,成本控制是印染厂要解决的问题。后整理助剂费用是印染厂的一个大头,因此后整理助剂成本降低是印染厂急需解决的问题。

泛黄问题

热泛黄指在运转中较长时间的停机造成织物滞留泛黄,而氨基硅油的氨基氢易于被空气氧化而形成发色团,而产生泛黄。由于产品变成棕色,棕色使白色织物看起来像失去了最基本的白色或简单地变黄;或pH太高,烘干时温度太高,棉织物的伴随物质变黄。由贮存中污染气体引起,应加强工艺控制。

荧光退化问题

阴离子增白剂/阳离子柔软剂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凝聚。应分为两个工艺加工。泛绿:增白剂对酸敏感或增白剂过量。应该选择耐酸荧光加白剂。

光损伤:荧光增白剂光牢度较差,光效应使织物变成棕色。应合理选择荧光加白剂。水质影响:微生物、海藻等杂质含量过高。可过滤沉淀去杂。

猜你喜欢

增白剂工作液布面
王秋莲
塬(布面油画)
詹克兢布面油画
HSWEDM加工中工作液性能变化及其对电极丝损耗影响的研究
张方白艺术作品
裂缝性致密储层工作液损害机理及防治方法
三嗪型二苯乙烯荧光增白剂的研究进展
洗涤剂中荧光增白剂是安全的
工作液对双氧水生产的影响和控制方法
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工作液失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