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推进“三不” 促进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2021-03-07晋城市纪委监委

支部建设 2021年6期
关键词:三不晋城市监委

○ 晋城市纪委监委

2020 年以来,晋城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反腐败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把案件查处、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结合起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坚定稳妥抓好办案 持续强化“不敢”的震慑

紧盯重点领域,对中央纪委全会、省纪委全会强调的金融、国企、能源资源、投资、医疗等重点领域持续用力,从重从严查处。紧盯重点对象,加强问题线索集中清理,对举报线索多、问题反映集中、涉腐可能性大的干部,及时进行核查。今年以来,晋城市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晋城市体育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郭斌,晋城市公安局原二级高级警长郭国庆,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原副主任董培庆,晋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中心原主任刘菊林等重大腐败案件。各县区纪委监委紧盯关键少数,加大案件查办工作力度,深挖彻查贪污腐败问题,集中力量严肃查处了一批国有企业、民生领域违纪违法案件,在全市上下形成持续正风反腐肃纪的强大攻势。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486 件,党纪政务处分1426 人,移送审查起诉43 人,形成了强烈的震慑效应。高压震慑之下,党员干部从害怕被查处的“不敢”走向敬畏党纪国法的“不敢”,今年主动投案人数明显增加,共有晋城市高平市卫体局财务股股长李建忠等7 人主动投案。

以案促改完善机制 持续扎紧“不能”的笼子

积极推动和协助党委把贯彻“三不”一体推进方针方略纳入管党治党全局,协助市委制定《市委常委会及其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配套制定市纪委监委及其班子成员责任清单,推动党委、纪委监委在“三不”一体推进中各司其职。同时,深化以案促改,以“小切口”求“大成效”,实行“一案一建议”“一案一警示”,选择曾发生塌方式腐败的高平市和资金相对密集、权力相对集中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为试点,针对性推动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高平市深刻汲取塌方式腐败教训,出台推进不能腐制度建设方案,推动高平16个乡镇(街道)、36 个重点单位,建立健全19 个方面37 项制度,全面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监督约束体系。晋城市住建局针对招投标领域的漏洞,出台《关于构建工程建设领域“不敢腐”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监督检查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行业监管,夯实制度防线。针对近年来腐败问题频发的人防、国企、市属高校等“重灾区”,系统开展以案促改工作,要求相关单位结合本领域本单位暴露出的体制机制漏洞,深入排查权力运行风险点,按照“腐不了、难以腐、腐必究”和“可操作、能落实、真管用”的要求,推动本系统、本领域、本单位“不能腐”制度建设。通过压实主体责任,晋城市纪委监委推动市直单位共建立390 余项重点领域制度,把党委监管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贯通起来,进一步挤压腐败空间。

晋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那志茂(左二)在高平市南城街道办事处进行调研

整体联动强化警示 持续增强“不想”的自觉

把“不想腐”作为“三不”的终极目标。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出台《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办法(试行)》,铲除滋生腐败土壤,建设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认真贯彻“三个区分开来”,研究制定《关于正确把握改革创新中的纪法界限、激励干部奋发有为的意见》,支持创新、保护担当,在量纪时宽严相济、综合把握,看态度、看动机、看性质、看表现,把“有错”转化成“有为”,共从轻、减轻处理处分41人次,跟踪回访受处理干部31人次。大胆容错纠错,打破“洗碗效应”,让想干事者轻松上阵。研究制定晋城市全面从严治党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建立“1+N”警示教育制度。“1”是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已连续七年组织警示教育月。“N”是开展专项警示教育,利用查处的典型案例,先后在全市领导干部以及人防系统、住建系统等开展专题警示教育,注重以案说法、以案明纪、以案示警。注重挖掘廉政文化治本功效,出台《深化廉政文化建设的行动计划》,通过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党纪国法教育、警示教育、廉政文化建设四种形式,从思想上根除腐败“亚文化”,全方位统筹推进“不想腐”,不断夯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思想防线。

猜你喜欢

三不晋城市监委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举办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暨安全用药技术培训会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个人名单(148名)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基于AHP分析的晋城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研究
漫画天地
招商引才 合作互赢
“三不”男人滚远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