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配电网规划设计标准适应性分析及优化研究
2021-03-07夏志勇
夏志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配电网行动改造计划的逐步实施,配电网规模迅速扩大,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电压质量等需求日益提高,政府监管更加严格,社会监督力度不断加大,配电网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基于此,以下对新形势下配电网规划设计标准适应性分析及优化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设计;标准适应性;分析及优化研究
1标准级别划分
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几个层级。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的技术要求;行业标准是在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执行的技术要求;团体标准是标准化改革下提出的新型标准,由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能力、标准化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学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按照团体确立的标准制定程序自主制定发布、社会自愿采用,主要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地方标准是在国、行标没有而需要在某一行政区域内统一执行的技术要求;企业标准是在其他3种标准都没有的情况下在某一企业内部统一执行的技术要求。
2配电网规划设计的现状
2.1线路负荷不均匀
国内城市当前的配电网另一个显著的问题是线路负载不均匀。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运载问题就在所难免。我们对导致上述问题的因素进行研究,不难发现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其一,当前社会现状的影响,很多城市会出现周期性的人口流动现象,在人口较少的时间段内,一些线路经常性空载,同样,一些线路常年处于超载和满载状态。空载现象造成设备浪费,满载甚至超载情况的经常性发生,会导致运行的配电网经常性发生故障,供电的稳定性无法保障,同时还会损伤相关设备。其二,对一些迅速崛起的城市,城市配电网在规划设计之初没有保障系统科学性,难以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用电。
2.2网架结构不合理
现阶段配电网建设发展中所采用的网架结构为双环结构、双链结构,在结构选择上要能够选择满足电网建设实际发展需求的网架结构。在过去阶段的配电网规划设计工作开展中,电网的建设环节缺乏大量的论证和实地考察,得出的建设结构没有理论依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地区配电网变电所布点不合理,配电线路较长,导线的线径偏小,对于主干网络线没有进行统筹规划,配电线路非常的复杂,当地居民或者是一些小的企业往往都是采取就地接线的方式来用电。
2.3配电网管理的规范性较差
规范的管理行为是保障配电网科学运行的前提。但是当前的管理情况还有待改进,有些城市的配电网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思维陈旧,管理方法不规范等问题突出,其主要表现在:其一,城市配电网管理处于真空状态,科学的管理较少;其二,人为管理在配电网管理中依然处于主导地位,没有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理念;其三,缺乏明确的配电网管理机制,其作用难以最大化的发挥。
3配电网规划设计标准适应性分析与优化措施
3.1数据及计算类分析
(1)配电网规划基础数据来源复杂、数据量大,其准确、完整、一致是科学制定配电网规划方案的基础,亟待制定配电网规划相关数据规范进行引导。
(2)同期线损是加强电力网损耗管理的有效手段,为加强同期线损管理、促进数据治理,保障数据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及时性,需要制定线损数据相关导则规定。
(3)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等多元化负荷迅速发展,对配电网潮流分布、谐波冲击等电能质量造成较大影响,电能质量的量化计算分析尚缺相关标准指导。
(4)作为未来配电网重要发展方向的交直流混合电网、智能配电网等,需借助精细化的计算分析,通过对分布式电源与多元化负荷的波动性、随机性等特征的模拟,实现配电系统运行行为的准确分析。
3.2配电网站要合理规划和建设
规划设计和建设改造城市配电网的过程中,应该科学的界定电网的工作范围半径,这对设计供电线路、确定线路半径、设备的配置等极为重要,规划设计城市配电网的时候,电力主管部门应该依托城市未来规划资料,详细的了解整个城市用电供需图表,知晓某一区划未来用电量较大,某一区划用电量和当下保持一致,某一区划用电量会下降,在预留一定的浮动空间后,根据此科学的设置配电网点。在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把《安全稳定导则》作为依据,保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3做好配电线路路径优选工作
规划设计配电线路路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设计路径时,应避免穿越有可燃物和爆炸物的地点,以免增加火灾风险。其次,应尽量避免占用大面积的农田,并积极配合本地区的道路规划建设工作,降低配电线路迁移的发生率。
3.4开展网格化规划,细化供电单元
落实精准投资理念,在各类供电区域的基础上,在B类及以上供电区域推广网格化、单元制规划新方法,做好细配电网规划。供电网格一般结合道路、河流、山丘等明显的地理形态进行划分,与城乡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区域性用地规划等市政规划相适应,宜综合考虑区域内多种类型负荷用电特性,兼顾分布式电源及多元化负荷发展,提高设备利用率。
3.5合理布设配电线路系统
整个配电线路系统中,导线是电能传递和电能输送的关键元件。设计中,应结合线路用途和铺设方式等选择最佳的导线材料,并确定其规格。如果是架空配电线路,一般应选择周围是鋁线、中心为钢线的多股绞线。铝线的导电性能非常好,且密度较小、质量轻,不会使架空线承受太大重量。钢线的机械强度较大,能避免配电线路出现拉断等问题。导线规格的选择,应考虑负荷大小、应力及经济性等因素。
结束语
为促进我国配电网技术标准管理水平与配网发展保持一致,加强配电网标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推动配电网相关技术标准的编制和国际化,本文开展了配电网规划设计标准梳理和体系优化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规划、设计、评价、新型用户接入、数据模型等方面的相关标准优化建议,以指导未来配电网规划设计标准化工作。
参考文献
[1]肖志.配电网规划提升配网可靠性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8(12):144.
[2]刘才进.10kV配网规划设计的关键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9):93-94+97.
2844500511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