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道路软基综合处治方法及施工监测措施

2021-03-07王永芳

电子乐园·上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措施分析

王永芳

摘要:市政道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道路的安全稳定会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影响人们的生活安全,因此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软弱综合治理。土壤基础,以免治理不当,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不利影响。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基综合处理方法;施工监控;措施;分析

1市政道路软土地基特征

(1)软土地基是存在于道路中的软土层,由于其间隙大,承载力和抗剪能力不够,在外压作用下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倒塌,进而影响道路质量。因此,有必要对软基进行有效的加固,以提高其抗压承载力。

(2)软土层孔隙的流变性和触变性相对较大,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变形,而在市政道路中间,需要承受重力的情况相对较大,如果不是为了它的加固,是因为软土层本身的流变特性和触感发生变形,导致质量整体下降,增加路顶系数的风险。

2 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2.1 浅层软土地基加固施工技术

处理软土地基时,应根据软土地基的深度选择合适的加固施工工艺。如果软土基层深度不超过3m,多采用排水垫层或置换填料加固施工技术。若采用排水垫施工工艺,垫厚应按要求控制在300mm~800mm范围内。排水垫层施工宜采用砾石或砂土,以保证上述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同时,在排水垫层施工中,应注意垫层铺设时应延伸至路堤脚下,一般为0.5~1m。如果采用浅拌加固技术,厚度应小于2m,并在湿陷性黄土、非饱和软土和素填土中掺入水泥和石灰,以提高土体的整体强度。

2.2 排水固结法

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采用排水固结法对软土路基进行疏通和排水。对于市政道路中的软土路基,需要预埋排水沟,避免软土路基积水,可以提高软土性能,使软土路基更加稳固牢固,便于市政维护。后期的道路。排水固结方法包括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施工前技术人员写好合理详细的计划,先埋设排水沟,然后根据软土层土壤地质的不同压力,强制进行软土固结排水,整个施工过程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巧妙运用,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软土路基的抗压能力。

2.3 填充层置换施工技术

针对软土质量,城市道路路基施工人员将路基施工范围内的软土清理干净,代之以天然砂石、土石料,从根本上解决软土的影响。在道路路基施工中。施工人员在填挖坑内进行道路路基施工,将深度控制在2m以内,通过分层填筑压实分层和分层检测方式施工,改善路基失稳状况,增强地基承载力,有效防止路基变形,减少道路路面沉降,保证城市道路运行的安全稳定。

2.4 路基强夯施工技术

路基施工过程中,如遇软土路基施工路基施工,施工人员采取强夯法通过吊机反复重压下落进行软土路基压实,适用于土壤含水量较小的路堤施工中的软土层工程,有效降低软土路基的压缩性,加强路基的承载能力,在夯实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由外向内夯实的顺序,以有效消除软土中的水分和提高路基强度。

3软基综合处理

3.1 排水除泥

在使用软土路基时,检测软土中的含水量是非常重要的。在软土水分不多的情况下,可以先进行抽水。软土中抽水后,可用相关机械清扫路基淤泥,并将清扫后的淤泥运至指定地点。最后,需要专业工程师对路基进行测试,确认符合标准后,方可进行回填。回填完成后,仍需进行路试。

3.2 回填石

确保回填物足够坚固以抵抗压力并且薄片的尺寸和直径符合标准至关重要。在进行回填工作前,应选择一段路段进行抽样检查,目的是确保路基符合回填标准,同时也能有效防止跑偏。在正式的回填工作中,要准确掌握回填量、填充厚度、夯实技术、设备数据等,避免返工情况。

3.3 改变和改良土壤

更换和改良土壤前,应先选择道路进行试验,以避免在正式施工中出现错误,并熟悉实际回填需求,填筑层数和厚度,以及夯实数据。技术装备,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有序推进,完成项目内的工作任务。

3.4 软基施工步骤

第一步,清理工作,清理表面杂物,确保物品摆放整齐。第二步,测量排放线,找到道路轴线的位置,并在两侧标出路基的侧线和路基坡脚的位置,从而找到正确的红绿线。第三步,清理淤泥,因为淤泥量大,可以使用挖掘机等辅助设备进行清理,要注意将淤泥清除到指定地点,防止污染环境。填入第四步,在泥石的深处,选择30厘米质量相同大小的石块填入较深的淤泥中,相同规格的石子过大可以避免,然后可以利用挖掘机和推土机滚石,达到桥梁的目的,保证填筑工作完成,可进行后续的标高、铺装等工作。

3.5 铺设土工格栅

先找出辅助线-路基坡度线,保证每边增加O.5M的宽度,然后进行人工找平工作,为保证平整度,可結合人工和压路机设备找平,可选择12T振动压路机,25T轮胎压路机。确保道路压实且平整。

4软基处理及施工监测

4.1 公路软基处理及监测技术

一是垂直位移监测。在检测数据时要保证详细准确,因为这些详细的数据可以成为软土路基施工的参考,道路下降程度对道路的安全使用起到很大的作用。沉降板法和分层沉降标记法是垂向位移监测的两种主要方法。二、表面横向位移和上部横向位移检测。

4.2 观测要素的选择与嵌入

在选择观测要素时,要根据规定的数据参数进行选择。沉降精度要求和评价要求是关键因素,因此应选择合适的观测要素进行观测工作。在实施观测要素布置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并在路堤填筑成功后进行,以更好地防止重要传感点断面的遗漏。接下来讲讲沉降观测桩的具体放置步骤(施工可以与本步骤不同的顺序进行):先埋,观测桩,桩施工位置在地基床面上,预压路堤,下沉观测点置于道路监测哨路两侧,在钢头的选择上采用不易生锈的半球形钢头,该处应超过软土面5 mm 以上,从而可以更好地监测沉降观测站。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市政道路软土地基的地层组成存在差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根据不同地层性质的软土,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提高软土质量。基础处理。软基处理后,需要对软基进行监测,确保软基处理结果符合市政道路建设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参考文献

[1]马晓钰.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3):8-9.

2679500511255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措施分析
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措施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