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继电保护自动监测方法
2021-03-07杨晶鑫
杨晶鑫
摘要: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时期 一种较为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在我国继电保护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成熟。尤其是在一些大型 电力企业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在继电保护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实现电气自动化的关键。因此,我国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分析,加大资金投入,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将事故范围尽可能缩到最小,最大限度地保证用户可以安全可靠用电。
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应用现状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变得更加多元化,并且对保护装置进行合理的选择可以影响继电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实际的选择中,工作人员要选用功能齐全、可靠性的装置,进而使相应的工作得以高效地运行。
在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继电保护功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确保功能 可以有效符合相关的需求,主要功能有:对线路、电容器进行全面的保护,基于这些功能给继电保护带来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要想使继电保护技术能够得到极大地提升,就要把它与现代化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一般而言,把网络技术与继电保护技术进行融合,从而确保继电保护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使其整体的运行水平更加高效。在具体的应用中,第一是全面收集综合信息,进而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对于控制系统而言,其可以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加以把控,此外,通过装置的不同原理进而实施有效的搭配,这样一来,就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同时确保相应装置的最优化。第二是通过使用自适应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体现出对综合信息实时管控,进而能够及时阻止故障产生的消极影响,与此同时,还能够将正常的元件与故障元件进行隔离,进而避免影响正常元件的稳定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进一步使继电保护作用得以有效地发挥出来。
2 人工智能的继电保护自动监测方法
2.1 接地保护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电力系统线路不同,其在接地方式上也有所不同。相关转接按照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电流不同,将其接地方式分成两种模式。电流较大的情况下,采取大电流接地方式。运行过程中如果线路出现故障问题,则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有效的识别和解决,及时切断线路。电流较小的情况下,则采取小电流接地方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发送继电系统的保护信号。如果出现故障问题,也会在第一时间发出告警信号,此时电力系统还可以继续运行。在自动化继电保护系统中,执行系统是大电流接地系统运行的重要功能,而逻辑层则是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的重要功能。在正常运行的时候,电力系统中不会出现零序电压,其主要分布点是三相电压。如果三相电压中连接了电压表,电压则会被独立显示。这时如果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生异常,例如其中的一相处于接地状态,电力系统则会表现出零序电压。通过小电流继电保护系统发送警告信息,故障處理人员仅仅需要观察电压的读数就可以判断故障问题。
2.2 变压器继电的保护
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和应用过程中,变压器是其稳定运行的关键内容。因此,我国电力企业也逐渐开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对变压器的保护。第一,对瓦斯的保护。电力系统的变压器内置的油箱经常会出现故障问题,产生较多的有毒物质和易燃气体,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动态监控变压器的瓦斯,如果变压器的瓦斯浓度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可以及时进行断电操作并发出警报,降低故障问题带来的损失。第二,对短路进行保护。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阻抗继电保护器保护电力系统变压器短路情况。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电路系统的设置,在变压器内部发生短路时自动运行。
2.3 发电机组的保护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组进行保护,保护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重点保护方式。这种保护方式在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中的应用较为常见。具体地,在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内部的定子绕组上安装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一旦系统出现故障问题,所安装的保护装置就会发挥作用,以实现对发电机组的保护。另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安装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发电机纵联动的有效维护,即综合利用电力系统发电机电流之间的融合作用,结合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科学调整相位高度,进而加强对发电机组的保护。第二,备用保护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种方式对低负荷导致的电机绝缘击穿故障问题,可以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断掉电源并发出警报提醒。
2.4 建立智能化的监控系统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建立完善的智能化监控系统,运用新时期下的先进技术,保证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的有效监控。智能化的监控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其完善的网络数据和过程控制单元,监控管理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另外,工作人员还可以结合当前的通信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提高监控系统的监控水平,以此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稳定的电力能源支持。
2.5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建设过程中会涉及较多的专业知识。因此,相关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操作人员需要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才能降低因人工失误导致的电力系统故障问题。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加强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管理,应用计算机理论编制相关的计算机程序,从而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突破我国传统继电保护方式的不足,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具有较高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姬生飞, 潘仁秋, 徐华斌.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 通信电源技术, 2020, 37(7):3.
500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