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现状及思考

2021-03-07王浩淼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8期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专优化措施

摘要:在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不仅对计算机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中专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大批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方面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使得中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中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中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还存在着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

关键词:中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现状;优化措施

0引言

在互联网科技时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互联网计算机素养,是社会考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此背景下,各类学校开始重视人才的计算机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中专学校也不例外。他们开始重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不断提高中专学生的计算机课程操作质量,使中专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然而,从中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实践来看,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落后的教学方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1中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内容概述

中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内容具体如下,包括科技知识和科技能力。(1)科学技术知识。科技知识是指对相关科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形成科技能力的重要保证。一般来说,只有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才能在实践中转化知识,这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实践中,为了培养中专学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素养,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2)科学技术能力。科技能力是指人们使用科技资源和进行科技活动的能量,包括与科技有关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等。

2中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对于中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虽然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新的教育环境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总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专学生在计算机操作和知识方面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有些中专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而有些中专学生在计算机基本操作领域的基本打字有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中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盲目地采用一网开开的教学模式,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这不仅会直接影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质量,而且也影响基础薄弱的中专学生的学习信心。长期以来,基础薄弱的中专学生可能会对计算机科学技术课程产生厌学情绪,这将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不利的负面影响。(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模式相对落后。基于传统模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专业教师的课堂理论知识讲解和操作演示。

3中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的优化措施分析

结合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中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应进一步优化,具体从以下方面着手。

3.1优化教学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针对中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中专计算机教师应注重丰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的积极性。在实践中,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优化主导设计。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开端是建设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和基础。因此,中专计算机教师的主导设计十分重要。一般来说,一个好的导程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的学习热情。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实践,计算机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个能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和兴趣的引线,迅速缩短课堂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2)注重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往往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实践中,计算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基础水平和兴趣,合理地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结合不同小组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重点教学活动。

3.2革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侧重实践操作

新课程改革强调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要求加强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的培养。因此,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实践中,中学计算机教师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实际操作,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学而用之”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创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具体方法如下。(1)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实践中,计算机专业教师应结合实际制定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年龄特点,使中专学生能够灵活地學习和运用这些知识,感受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愿意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2)用使用激发兴趣。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关键在于实践。所以对于中专学生来说,只有当他们有“用”的需求时,他们才能积极的学习和巩固相关的知识。因此,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实践中,中专计算机教师应强调知识的实用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中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实践中,计算机专业教师应正确认识当前教学现状问题,并从教学设计优化入手,激发中专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教学模式的革新,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才能有效提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质量的同时,为社会培育大量高素质和高能力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会鲜,胡莲.移动互联网概述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4):122-123.DOI:10.14004/j.cnki.ckt.2020.3908.

[2]芦碧波,吴雯雯,张迎林.河南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率相关因素分析[J].科技视界,2020(34):38-40.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34.15.

[3]李璠,张绍泉,邓承志,徐晨光,王军,单悦帅.水利信息化背景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12):167-169.

[4]陈旻杰.工程建设项目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12):83-84.DOI:10.16009/j.cnki.cn13-1295/tq.2020.12.052.

[5]刘伟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12):33-34.DOI:10.16009/j.cnki.cn13-1295/tq.2020.12.018.

[6]黄飞翔,曾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浅析[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12):67-68.DOI:10.16009/j.cnki.cn13-1295/tq.2020.12.042.

[7]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J].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2020,35(6).

[8]冉毅.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现状及对策[J].新课程,2020(47):145.

[9]杨远智.解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向[J].新型工业化,2020,10(11):112-113.DOI:10.19335/j.cnki.2095-6649.2020.11.050.

[10]李红卫,侯雪亚,蔡秋茹,白凤娥.“3+4”分段培养模式中操作系统课程资源的建设[J].计算机时代,2020(11):106-109.DOI:10.16644/j.cnki.cn33-1094/tp.2020.11.028.

个人简介:

王浩淼,女,籍贯:辽宁省营口市,学历:本科,就读于辽东学院信息工程学院B180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号:0917418021,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猜你喜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专优化措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探讨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试论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浅析中专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