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中学田径运动发展新思路

2021-03-07钟华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9期
关键词:专项训练田径运动中学

钟华

摘要:素质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下,中学逐步优化教学组织,实现文化教育、体育教育的并行,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田径体育运动的发展,则深化基础教学理念,结合田径运动的实践教育,发挥出体育教育的再组织功能,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从根源解决青少年群体的亚健康问题。

关键词:中学;田径运动;专项训练

引言:健康中国战略的建设与发展下,对中学田径体育运动提出更高的需求。为适应体育大环境的发展趋势,应坚持目标指引、问题指引,探讨战略推进中的薄弱点,积极解决体育事业推进中面临的问题。但是从现有中学田径运动的开展形式而言,学生兴趣度不高、体育教育脱节等,严重阻碍我国基层体育工作的开展。对此,应充分认知到田径体育运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理念、活动组建形式、田径文化等,实现多途径的运动拓展,全面推动我国体育事业,最终实现体育强国的效用。本文则是针对中学田径运动发展新思路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一、中学田径运动发展现状

田径运动作为我国中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田径队员选拔、田径体育项目的开展,实现对基层体育人才的高效率培养。但是从我国近年来中学田径运动的开展形式而言,并未能达到预设的规定目标,特别是对于中学固有的运动团队来讲,未在中学田径体育事业的开展中发挥出中坚力量。与此同时,中学在开展田径运动会时,绝大多数的名额被中学体育特长学生所获得,使得其他非体育特长学生对于田径运动存在意识模糊以及理解偏差的问题。甚至部分中学为提高文化课程的教育质量,错误的将田径运动项目与专业教学课程相隔离,弱化体育项目的重要性,造成部分体育项目开展的形式化与表面化问题。例如,一年一度的户外拉练以及运动会等,部分中学仅仅是针对上级单位所下达的命令实现框架式的活动,未能从本质上改善田径体育运动,甚至令田径体育事业呈现出倒退是的发展问题,无法真正起到体育强人的效果,严重背离健康中国理念。

二、中学田径运动发展思路

(一)增强对田径运动价值的认识力度

田径运动课程作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一部分,其对学生提供理念与实践方面的教导,令学生具备基础的运动技能,确保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这对于亚健康状态下的学生群体而言,真正实现以外力作用以及内部思想为引导的体育强身,此类教育价值是其他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无法实现替代的。对于此,中学开展体育运动时,必须明确运动的实际价值以及各类作用形式,以学生为基础,以运动项目的发展趋势为指标,打造出大环境与小环境相对接的体育运动项目,才可逐步契合到体育运动的特征之中,发挥出运动本身的优势,转变学生的接受观念,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例如,在基础体育课程中开展健身走、户外徒步以及田径游戏等任务,令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改变对传统体育运动的认知。通过团体性的活动,使得学生逐步养成体育运动思维,在后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将被动、消极的参与形式转变为积极、热情的参与形式,为田径体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优化田径课程教学组织

田径课程作为田径运动开展的一项基础,系统化、科学化的课程设定,令学生逐步了解到田径运动的专项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新时期下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来讲,显然无法适用于教学安排以及学生学习诉求。对此,应针对田径体育课程进行多方位的改革与优化,例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将体育所具备的健身功能以及专业运动效能等,全过程作用于学生的思维之中,以教师为指导,通过言传身教、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将原有的机械化教学真正转变为趣味化、互动化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充分了解与掌握到各类体育及健身方法。在后期体育竞赛中,学生以专业性知识、职业性技能参与到体育竞赛中,将边缘化转变为集中化,实现对中学田径体育运动的全面化促进。

(三)提高田径师资队伍业务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但是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体育类课程来讲,如果学生并不具备扎实的一个基础,极易在参与体育活动中造成拉上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则扮演着教学引导与技能传输的重要作用叫,将田径运动开展中所具备的基础诉求作为教学引导,逐步增强课程教学质量,转变学生的基础观念,将传统枯燥繁杂的体育项目转变为立体化、渗透化的教学体系,打造出新常态化的教育格局,全面推动基层田径体育事业工作的开展。对于此,针对教师专业能力进行拓展与培训,将现代田径体育运动开展方向作为教师培训的主体目标,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令教师在教导过程中,可按照课程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特点开展针对化教育,增强田径体育运动工作开展的实效性。

(四)加强田径文化的宣传

田径经济的公平性、技能性特点。逐步形成固有的田径文化。对于中学体育运动事业的开展形式来讲,应深度探寻出田径文化与校园文化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以文化为引领,逐步渗透到学生的认知思维之中,令学生正视田径文化以及运动功能所带来的价值,从主观深处认同田径运动,在后期教学以及竞赛举办中,积极投身于体育事业之内。通过不断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养,摆脱亚健康问题,为中学体育运动注入新的活力。

(五)强化训练过程监控

对于中学专业运动员来讲,科学性的训练是运动管理工作开展的核心所在,对田径运动进行技术性分析,保障运动员在田径开展过程中可以发挥出自身的体能优势、素质优势等,在各项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对此,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应保证各类教练员的专业性、职业性,全面渗透于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增强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素养,令运动员在参与体育运动以及训练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出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后期运动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撑,辅助运动员进行逐步改进。

(六)树立训练整体观念

从运动员的训练角度来讲,训练周期具有长期性以及系统性的特点,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必须经过科学化的养成,按照不同的成长年龄以及身体素养,将训练过程进行分化处理,真正做到专项、专用、专管,全面增强运动员的身体素养。对此,在训练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同年龄段基础能力实现对训练内容、训练目标、训练负荷层面的改进,保证动作要领的规范性。例如,在田径项目的起跑以及中程加速阶段,必须注重身体协调性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保证核心驱动在不同跑步阶段所起到的效果可以呈现出分段加速的优势,增强运动员的实际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田径运动工作的开展,应全过程作用于学生的学习诉求之中,从田径体育课程与田径运动实践两方面,对学生进行理论与技能的教导,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充分了解到田径体育的魅力,为我国田径运动提供更為优质的人才。期待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加大田径体育项目的组建力度,全过程、全方位的作用于中学教学场景中,营造田径文化氛围,提高我国中学体育事业的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卞东良.“健康中国”背景下中学田径运动发展机遇与困境研究[J].运动,2018(24):80-81+64.

猜你喜欢

专项训练田径运动中学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如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开展专项训练
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现代高校篮球专项训练的优化创新模式研究
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培智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