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姜席堰灌溉工程遗产技术特征及价值分析

2021-03-06周土香姚剑锋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姜堰沙洲河道

周土香,姚剑锋

(1.龙游县林业水利局,浙江 龙游 324400;2.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姜席堰位于钱塘江支流灵山港下游,龙游县后田铺村,于2018年8月14日被列入第5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姜席堰近700年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凝聚了古代龙游人民的勤劳智慧,是龙游人民与大自s然作斗争延续龙游农耕文明的伟大创举。那么,姜席堰蕴含了古人哪些智慧结晶和生态价值?对现代水利工程有何启示?

1 工程概况

姜席堰始建于元朝至顺年间(1330-1333年),由蒙古族察尔可马任龙游达鲁花赤时主持兴建,距今已有680余年历史[1-2]。工程由上堰、下堰两部分组成,为纪念主持和赞助建堰有功的姜、席两位员外,分别把上堰称为姜村堰,下堰称为席村堰(现简称为“姜堰”“席堰”),合称姜席堰[3-4]。

遗产工程主要功能以灌溉为主,兼顾城市生态引水,姜席堰引水入城濠生态水系,至今还保存完好。灌区分布有东、中、西3条全长约50 km的干渠和支渠,现灌溉面积2 333.33 hm2,涉及3个乡镇街道21个行政村。17世纪灌区还有子堰72座,沿渠设有水碓、筒车、麻车、竹制倒虹吸等47个[5]。目前,还保存有以水碓命名的村庄。

组成渠首的主要部分有拦河堰(姜堰)、溢流堰(席堰)、进水口及堰洞(现已堵塞废弃),俯瞰图如图1所示。姜堰位于上游,江心沙洲头部,堰长100 m,堰宽32 m,水位落差约2.3 m;席堰紧接江心沙洲尾部,堰长70 m,堰底宽30 m,水位落差约3.5 m;沙洲处于河道中间,上连姜堰,尾接席堰,长400 m,宽150 m,与姜堰、席堰连接成600 m长挡水堰坝[5]。

图1 渠首俯瞰图

内江引水道位于沙洲左侧,宽25 m,长约420 m,末端与左侧进水闸相连。进水闸共3座,其中,席堰左侧2座共设4孔闸门,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通过东、中、西干渠引水灌溉至龙洲街道、占家片;姜堰右侧1座,于2012年新建,通过暗涵引水至右岸的东华街道灌区。冲砂闸位于席堰左侧,安装铸铁启闭机2台,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堰洞位于席堰对面的蛇山脚下,于建堰初期人工开凿,长50 m,底宽1.5 m,高16.4~3.5 m。据记载,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因“溪低而堰颈高,水阻不能下”,知县黄大鹏开凿新的进水口(即现在进水闸),使用了300多年的堰洞从此废弃,现只留下部分堰洞遗迹[5]。

2 主要技术特征

姜席堰的修建及其运行管理,都遵循着自然运行的生态法则。世界灌溉遗产委员会评价:“姜席堰是古代山溪性河流引水灌溉工程的典范。其工程布局、工程技术体现了传统水利中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技术价值。”姜席堰这种尊重自然、天人合一,顺应河势、水势,不过多人为干扰河流的生态治水理念,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应用,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这正是姜席堰主要的技术特征和价值所在。

2.1 统筹谋划,安全合理——工程选址

所有水利工程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选址,坝址选择对工程结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灵山港这种暴涨暴落的山溪性河流中修建堰坝,对堰坝基础抗洪水冲刷破坏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姜席堰选址可谓巧夺天工,堰址刚好是灵山港从南部山区过渡到平原出山口的咽喉部位,河道地势相对较高,在此处筑堰与下游平原地带形成较大的落差,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农田面积的自流灌溉,实现灌溉效益最大化,而且,河道出了山口,江面骤然变宽,流速逐渐慢了下来,对堰体冲刷破坏能力也大大减小了。同时,此处河床岩基裸露,河势相对稳定,既利于工程布置,节省工程投资,又利于工程长期安全运行。

2.2 巧借地形,因势利导——工程布置

姜席堰综合考虑河流水文及地形特点,巧妙地借助灵山港“S”形河湾以及河道中分布的自然江心沙洲、两岸山体,在尊重河流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这些自然资源进行利用并适当改造,以最小的工程投资成功解决了施工期基础的冲刷破坏,修建完成了伟大的灌溉工程,实现了引水灌溉、防洪度汛、排沙淤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1) 借用两岸山体稳固河床。姜席堰左岸分布有蛇山,右岸分布有龟山,这两个天然小山包山体稳定,地势较高。此处河势相对稳定,修筑堰坝,不仅可以节省修建两岸防洪堤的工程投资,还能避免洪水对两岸的冲刷破坏。此外,河道摆幅变迁影响极小,非常有利于堰坝稳定和河床稳固。

(2) 借用沙洲实现自动分水、引水、排沙和安全度汛。江心沙洲是整个枢纽工程最关键的部分,可以说它是枢纽实现灌溉功能最重要的因素。第一,以河道中约5.33 hm2沙洲为纽带,上连姜堰,下接席堰,将姜堰、席堰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一条长约600 m的挡水堰坝。同时,又巧借左岸蛇山山体,形成长420 m自然引水道,使河道在此处一分为二,形成了内外二江,实现自动分水作用。第二,姜堰位于沙洲头部,主要起截流壅水作用,沿轴线斜向上游与主河道成123°夹角,使引水道入口成喇叭状,根据弯道动力学原理,河道内水就很容易骤扰到引水道入口这个位置,流量相对集中,尤其是枯水期可拦截上游大部分来水入引水道。然后通过内江引水道,导入灌溉渠道,多余水则通过江心洲末端的席堰下泄主河道,实现自动引水灌溉作用。第三,洪水期间,由于姜堰所处的外江落差大,带有大量泥沙的高速水流,遇姜堰后,可快速翻滚入外江主河道,流向下游。而内江引水道由于落差小(姜席两堰落差仅10 cm)、坡度平缓、流速缓慢,流进来的几乎都是泥沙含量较少的表层水,剩余泥沙再通过席堰左岸冲沙闸排入下游,实现自动排沙。第四,在沙洲下游约2/3部位设置溢流堰(因深藏于沙洲密树丛林中被众人遗忘),其泄洪槽横向贯通沙洲,洪水期间将引水道(内江)水分流下泄于外江主河道,大大减轻了姜堰、席堰的防洪压力,防止江心沙洲被洪水冲刷破坏。泄槽出口偏向下游,洪水出槽后撞向对岸龟山岩体,实现二次消能,然后归入主河道。姜堰、席堰、溢流堰相互作用,有效地保证了工程安全度汛。

(3) 利用堰洞防止产生内涝。堰洞位于引水道凹岸,此处流量高度集中,是内江水进入灌区平原的命门,其形状和尺寸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它设计成一个高而瘦的拱形门状,窄而深,既可以满足下游灌溉,又可有效控制洪水进入平原地带,防止下游产生内涝。文献记载,“引水不引洪、水害变水利”,至于它为何废弃不用文献记载并不详细,需进一步考证研究。

2.3 就地取材,朴素稳固——结构特点

(1) 大缓坡。从外观看,姜堰下游堰面设计为1∶8的大缓坡,主要起消能作用;席堰地处狭窄支流上,堰顶设计为弧形,可大大减小洪水过堰的单宽流量,缓解对下游基础冲刷。

(2) 牛栏仓。堰脚采用松木框架结构,也就是当地百姓俗称的“牛栏仓”,这种结构最大特点是适应地基沉降能力非常强,可以有效解决山溪性洪水对基础冲刷破坏等问题,而且基础施工可带水作业,大大减少了施工难度,缩减了施工工期[6],同时也验证了松木“干千年,湿千年,不干不湿只半年”的俗语。

(3) 土材料、土办法。姜席堰建筑材料以当地松木、卵石为主(图2-图3),在2012年水毁修复之前,堰面可清晰地看到许多河卵石,这些卵石河滩上到处都是,具有就地取材、造价低廉、施工简便等优点。堰体表面采用三合土(黄泥、沙、石灰加豆浆)捣实防渗,起胶结作用。下游用大卵石铺砌成消能护坦,防止基础冲刷[5]。

图2 松木

图3 卵石

2.4 子堰、水碓、筒车——智慧水力

姜席堰地处丘陵,局部渠系落差较大,古人便用卵石和三合土砌筑成高低不一的子堰来调节水位,引水灌溉。文献记载,17世纪灌区有子堰72 方[2];沿渠竹木制成的转轮筒车有15 部,用于提水灌溉;木制水碓32 座[2],方便农户利用水头落差从事粮油加工业。这些设施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至今还保留有水碓遗址和以水碓命名的村庄。

3 价值分析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选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学习古代的人文思想与可持续灌溉利用的智慧,汲取经过历史检验的科学理念,帮助我们在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中实现可持续发展[7-8]。

3.1 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

姜席堰建造保留了河道原有的水流特性和地理特征,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负面效应,体现了古人认识、尊重、合理利用河流特性等自然规律的科学严谨的生态治水理念。灵山港属山溪性河流,河道形态蜿蜒曲折,河岸植被茂密,河床起伏多变,这些现象是几千年历史演变形成的,这些因素有利于减少河水流速,消减洪水破坏能力。还有多年冲积形成的沙洲、浅滩、深潭、凹岸、凸岸等,既是调整水流方向需要,也是生物迁徙廊道,更是河道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然而,曾几何时,水利技术人员裁弯取直,人为侵占河道,改变河流形态,如姜席堰下游后田铺段,20世纪90年代初修建“三江”治理工程时,将“S”型河道裁弯取直后,反而适得其反,造成洪水更大破坏力。河道行洪断面经裁弯后大大缩窄了,现在一下雨,径流便迅速汇集,加大了该段河道洪峰流量,造成该段河道两岸堤防基础多次淘涮破坏,此处的庆丰堰也遗址不存,直到近年才下移重建一座低堰。这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面对今天过多的人为干扰河流导致的生态破坏问题,姜席堰这种科学的设计理念非常值得研究和借鉴。

3.2 开发有度、协同共生的基本原则

(1) 姜席堰的建造,不仅统筹了左右岸、上下游的用水平衡,也充分考虑了整个灌区老百姓生产、生活的用水需求,还兼顾了灌区工程体系、自然体系和经济社会体系的协调统一。

(2) 姜席堰的建造,体现了治水之“度”、与水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灵山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降雨量主要集中在4—10月份,来水量占全年总量的80%,但洪水暴涨暴落,水资源利用率极其低下,百姓苦不堪言。姜席堰根据季节变化、洪枯差异,结合地形、河势,建造了姜堰拦水、席堰泄洪、“S”形河湾引水,调整了河道流量分配及流向,形成自主协调、自我平衡的动态系统,这种自然、简易的水量调节方式,基本满足了下游灌区用水需求,达到相对的水量平衡。如今,随着经济发展,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尤其是通过沐尘水库对灵山港实施调节,高标准的渠系工程纵横分布,为拦蓄雨洪、错峰用水、科学配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保障了灌区均衡受益。

3.3 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发展思想

姜席堰历经700多年的变迁,仍然发挥着巨大效益,体现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运用。

(1) 在工程设计中注重环保。姜席堰建筑材料以当地松木、卵石为主,堰脚采用松木框架结构,即当地百姓俗称的“牛栏仓”,与现代合金网袋抛石结构原理相同,在现代水利工程基础防冲处理和防汛抢险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这是传统“牛栏仓”结构技术以新的方式延续着生命。

(2) 姜席堰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受到历代朝廷和地方官员高度重视,也得到灌区民众的认可和尊崇。在近700年漫长历史中,姜席堰形成了“官督民办”的管理方式,至16世纪末已形成了固定的岁修制度,设有分堰节、开堰节,清代设有堰工局,实施堰长制,堰长、堰董、堰夫,各司其职,共同维护姜席堰灌溉工程[9-10]。当时的“堰长制”与现代的“河长制”一脉相承,这种官方与民间结合的工程管理体制,体现了受益群体共同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社会组织形式,这是千年来姜席堰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4 结 论

姜席堰是古代山溪性河流引水灌溉工程的典范,承载着传统“尊重自然、天人合一”“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生态治水原理,体现了古代对自然敬畏,对堰坝和河道各要素统筹考虑的系统思维方式,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技术价值。姜席堰“官督民办”的社会自治方式以及堰长制、堰工局等社会组织的管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现代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运行管理、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传承优秀的历史遗产,借古鉴今,启示未来,这是我们申遗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姜堰沙洲河道
泰州姜堰区坚持“学 查 改” 织牢安全防护网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
泰州姜堰区 实行“三检查、两确认、两注意”
姜堰永远的骄傲——溱湖
瑞金有咯沙洲坝
河道里的垃圾
心海浪花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