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浅表淋巴结病变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

2021-03-06何守伟王知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浅表淋巴恶性

何守伟,王知力

1.青岛大学医学部,山东青岛 266000;2.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北京 100853;

浅表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参与人体免疫应答[1]。研究表明,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若肿瘤细胞侵袭单侧颈部淋巴结,5年生存率为 50%;若侵袭双侧淋巴结,5年生存率则降至25%[2]。因此,异常淋巴结的早发现、早诊断至关重要。超声是淋巴结检查的常用方法[3],但良、恶性淋巴结病变的常规超声特征有一定的重叠[4]。经静脉超声造影(CEUS)在浅表淋巴结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3]。但目前超声及CEUS对淋巴结病变的诊断指标及诊断标准尚不统一,造成诊断结果差异较大[4-5]。本研究拟探讨与良、恶性浅表淋巴结鉴别诊断相关的超声及CEUS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 2019年 4—7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科行浅表淋巴结超声检查的68例患者,其中女41例,男27例;年龄12~73岁,平均(49.9±13.9)岁,每例患者均选取1枚最可疑的淋巴结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查,62例行CEUS,其中6例无超声造影结果,包括造影剂过敏1例、造影后无增强3例、造影图像丢失2例。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手术获取病理结果。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无对比剂过敏;②无严重心、肾、肝、肺等器官疾病;③无严重高血压、糖尿病;④有明确的病理检查结果;⑤未接受放化疗;⑥二维超声显示1个或以上异常影像学改变;⑦患者资料齐全。

1.2 检查方法 采用百胜MyLabTM30 CV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及LA 523线阵探头进行超声及CEUS检查。首先行二维超声检查,记录淋巴结的位置、形态、边界、长径、短径、长短径之比、有无异常回声(囊性变、钙化、高回声)、有无淋巴门、有无融合等。采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淋巴结内部血流分布,分为5型:无血流型、淋巴门型、中心型、周围型及混合型[6]。

切换至CEUS模式,造影剂采用SonoVue,溶解于5 ml生理盐水中制成微泡悬浮液,采用20G套管针经肘浅静脉注射3 ml,然后迅速注入生理盐水5 ml冲管,实时动态观察180 s,并存储视频。记录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增强是否均匀、增强强度、有无淋巴门、强化方式、有无灌注缺损区等参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病理结果为状态变量,对各因素分别做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其对良、恶性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68枚异常淋巴结中,良性37枚,其中,反应性增生35枚,结核性淋巴结2枚;恶性31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27枚,淋巴瘤4枚。

2.2 良、恶性淋巴结常规超声特征比较 恶性淋巴结短径显著高于良性淋巴结[(1.4±0.7)cm比(1.0±0.5)cm,P=0.006],长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9);以短径≥0.9 cm为截断值,诊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敏感度为80.6%;良性与恶性浅表淋巴结病变长短径比值、有无淋巴门、周围型/混合型血流的超声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出现周围型血流为诊断恶性的标准时,其敏感度为90.3%;良、恶性淋巴结内部有无异常回声、形态是否规则、有无融合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1,图1、2)。

表1 良、恶性浅表淋巴结常规超声特征比较

2.3 良、恶性淋巴结超声造影特征比较 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增强时间及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是否均匀、增强时有无淋巴门、强化方式、有无灌流缺损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图1、2)。

表2 良、恶性浅表淋巴结CEUS特征比较

图1 女,54岁,宫颈癌右侧锁骨上窝转移淋巴结。常规超声示右侧锁骨上窝低回声结节,大小2.1 cm×1.1 cm,长短径之比<2,形态规则,未见淋巴门(A);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淋巴结血流类型为周围型(箭,B);CEUS示淋巴结由外周向中心呈不均匀高增强,未见淋巴门,可见灌注缺损区(箭,C)

图2 女,38岁,右侧腹股沟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常规超声示右侧腹股沟低回声结节,大小1.5 cm×0.5 cm,长短径之比>2,形态规则,可见淋巴门(箭,A);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淋巴结血流类型为门型(箭,B);CEUS示淋巴结由淋巴门向外周呈均匀高增强,可见淋巴门,未见灌注缺损区(箭,C)

2.4 恶性淋巴结超声特征诊断效能 恶性淋巴结超声特征的诊断效能见表3及图3。

表3 良、恶性浅表淋巴结常规超声及CEUS特征的诊断效能

图3 不同超声特征鉴别诊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ROC曲线

3 讨论

炎症、结核、感染、肿瘤等均会引起淋巴结病变,但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截然不同,对浅表淋巴结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目前常规超声及 CEUS已较多地应用于浅表淋巴结病变检查[7],但有价值的诊断指标却存在较大差异。

本研究表明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短径存在显著差异,且恶性浅表淋巴结多表现为长短径之比<2、淋巴门结构消失,提示以上指标对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本研究结果表明以短径≥0.9 cm为截断值时,其诊断效能最佳,而良、恶性浅表淋巴结长径无明显差异,提示短径在诊断淋巴结时意义更大。

本研究中恶性浅表淋巴结的血流类型多为周围型或混合型,与Pattanayak等[8]的研究结果相似。一方面,肿瘤细胞不断浸润取代原淋巴结,并分泌血管生成因子,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原有淋巴结血管亦随之增殖并转变成供血血管;另一方面,肿瘤浸润破坏了淋巴门处的动静脉血液供应,在血管生成因子的作用下,诱导原存在于淋巴结边缘处及淋巴结旁的血管开始供血[9-10],从而导致恶性浅表淋巴结的周围型或混合型血流类型。

既往研究表明淋巴结内部出现的异常回声(囊性变、钙化、高回声)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典型声像图特征[11],淋巴结融合伴淋巴结边缘破坏也是预测恶性的重要因素[12]。本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有无异常回声、形态是否规则、有无融合等在良、恶性浅表淋巴结鉴别诊断中无意义,今后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

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及增强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13],因此上述指标不能作为判定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指标。

恶性浅表淋巴结多表现为不均匀增强、外周向中心强化,增强时无淋巴门、有灌注缺损区,与以往研究结果[13-14]一致。主要是肿瘤细胞一般由被膜逐渐向淋巴结中心浸润,最终侵袭淋巴门结构。一方面,肿瘤的浸润诱导外周新生血管产生;另一方面,使原有血管受压、扭曲、狭窄,再加上原有正常组织的存在,从而使造影剂填充不均匀,导致恶性浅表淋巴结增强时淋巴门结构消失、不均匀,由外周向中心增强的表现。此外,受压的血管使得灌注的血流量减少,极易出现灌注缺损区。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纳入样本量有限,在后续研究中将继续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

总之,短径≥0.9 cm、长短径之比<2、无淋巴门、周围型/混合型血流及不均匀增强、增强时无淋巴门、由外周向中心增强、增强时有灌注缺损区是鉴别诊断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有力指标,应综合多因素考虑淋巴结性质,从而提高诊断水平。

猜你喜欢

浅表淋巴恶性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
剖宫产术后浅表伤口愈合过程中使用白砂糖的效果观察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富含脂肪及淋巴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体会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