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体育旅游现状、矛盾与治理研究

2021-03-06吴永刚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旅游体育发展

吴永刚

(长治学院体育系 山西 长治 046000)

前言

体育旅游产业是在经济快速发展下促进的第三类产业且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逐渐增强了体育意识,对体育旅游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在我国居民体育旅游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下,各地体育旅游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并逐渐走向高速发展期。各级政府了解到体育旅游产业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扶持体育旅游产业,达到促进产业稳定并快速地发展,虽然体育旅游产业在消费者需求的推动下快速成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矛盾阻碍成长速度,以下内容针对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存在的矛盾、矛盾解决措施进行了研究。

1、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现状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及对体育旅游加深认知后,体验经济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人们可从体育旅游中放松心情并降低压力,还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满足了人们放松自己的内心需求。通过调查并从调查结果中可知,我国休闲旅游者中将近一半的人数在参与体育旅游时是以休闲健身为参与目的,可见体育旅游正在悄无声息地扩大市场份额,并且在日后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并加大了供给侧结构的改革力度,而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正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有效改革的契机。为了促进体育旅游产业更健康并快速地发展,需要掌握此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阻碍发展的因素。因此,对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区、西部偏远地区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调查,三个地区的发展现状如下所述:

1.1、东部沿海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调查的三个区域中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最为发达且含有较多的人口,城市中的交通也较为便利,可以说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正是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最佳区域。通过了解东部沿海地区的体育场所与相关设施设备后,达到了较为完善的效果,经常会举办各种大型体育赛事传播体育精神。因此,体育旅游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不只拥有较大的市场,还具备充足的体育设施与投入资金。另外,由于此区域经济水平较高,吸引了较多高科技人才且当地居民也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对体育旅游的认知层面也较深,导致大部分职业俱乐部都处于此区域中。可见,东部沿海地区是体育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区域。

1.2、中部内陆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中部内陆地区的经济与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低于及晚于东部沿海地区,但站在发展趋势角度分析,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处于稳定状态,并且拥有一定的市场。站在旅游资源的角度分析,中部内陆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比如,洞庭湖、黄山、庐山等。当地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较高,在出台政策时大多以发展旅游业为主,并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同时,政府在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时,首先以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并出台优惠政策有效扶持。另外,在中部内陆地区周围存在着体育旅游经济圈紧密结合的现象,是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一大优势。由于此区域人群的体育旅游意识要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着体育设施与设备不完善、市场需求量相对不高、缺乏地区体育旅游特色、吸金能力较差等不足。

1.3、西部偏远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西部偏远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的居住区域,表现出较强的地区特色。如果在此区域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可以赋予个性化、特色化,但是因为此区域的经济发展状态处于缓慢发展中,与体育相关的设施设备等、发展资金都较为匮乏,并且此区域的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未有效吸引更多的人才发展此地区,进一步阻碍了西部偏远地区的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2、中国体育旅游存在的矛盾

针对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区、西部偏远地区的调查结果进行深入性分析后,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存在的发展矛盾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大众消费实际需求与公共、私人服务存在不完善的问题而产生较大的矛盾。尽管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也较为快速,但是与其他两个区域共同存在同一个矛盾——服务水平欠佳,表现在:体育旅游景点与体育赛事的具体项目流程、服务内容未通过有效的措施实现消费者了解与掌握,并且还存在着缺乏私人服务的过程,经常表现出官网一票难求的问题。而中部内陆地区与西部偏远地区普遍存在着公共服务设施不齐全的问题,体育旅游产业需要公共服务设施与设备的支持,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而在不齐全的影响下造成体育旅游产业丧失了较多的市场份额;第二,大众个性化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着供给不足的矛盾。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下提升了人们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因为个性化服务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可全面性地满足消费者在体育旅游产业消费时的内心需求,但是较多地区未能注重个性化服务,导致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阻滞。另外,个性化服务需要配备高端的体育旅游人才,需要具备个性化、独特的文化创意,并利用先进的技术,比如,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获悉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并根据实际需求定制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服务内容;第三,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地域化与国际化之间存在着竞争矛盾。我国在与世界经济产生关联后,体育旅游事业也朝向着全球化方向发展,要实现全球化稳定并快速地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竞争能力,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竞争方向与手段仍然处于地区化竞争阶段中,未将竞争重点投入于全世界而阻碍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全球正处于经济危机中且促使更多的国家将经济发展方向投射于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为了推动发展而出台了较多优惠的政策,进而达到争夺全球市场的目标,比如,马来西亚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加大了潜水旅游的发展力度,吸引了较多中国人民来到马来西亚休闲旅游。另外,马来西亚与泰国联合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利用无地域化与跨部门整合资源的措施实现两国体育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而我国体育旅游产业仍处于单兵作战的方式中,未能与我国更多部门,比如,科技、农业、文化等实施融合发展的过程,进而丧失了国际竞争能力。

3、中国体育旅游的治理措施

3.1、树立体育旅游产业治理理念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出各部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作用,确立了“政府与公民社会形成伙伴关系,运用多元化主体管理公共事务,进而达到增进效率等发展目标”的发展理念。在治理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时也应以此理念作为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不止可以实现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推动体育旅游产业具备国际竞争能力,还能够实现全民健身且促进民生健康与幸福的目标。

3.2、确定出体育旅游产业的各项职能

旅游业的职能涉及到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生态领域等,体育旅游也应赋予旅游业的这些职能,并且根据体育元素具体明确出体育旅游含有运动领域、健康领域、休闲领域的职能。

3.3、确定体育旅游产业的治理主客体

体育旅游产业的治理应涉及不同层次主客体的治理过程,包括政府治理过程、市场治理过程、社会治理过程三个方面。在治理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时,要求行为达到自律的效果且要以经济治理为基础协调不同层次主客体的治理过程,避免发生“碎片化治理”与“条块分割治理”的现象,进而防止治理缺位的问题产生。因此,在治理主体方面应采取多元化主体形成伙伴关系的治理方式,体育旅游产业不只需要旅游局与体育局的治理主体,还应引入国务院、政府与相关部门、体育行业组织与非营利性组织、社会公共机构与社会组织等,治理客体应涉及体育旅游企业客体、服务商客体、旅游中介客体、旅游景区服务客体、相关经营者客体、体育旅游者客体等。

3.4、明确实际治理内容

站在宏观角度分析治理内容,应包括体育旅游产业规划管理治理、市场行为治理、创建法律法规、服务质量标准治理、公共服务供给治理、安全治理、人力资源治理七个方面。

3.5、引入有效的治理模式

根据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及提升国际竞争能力,采取的治理模式应实施混合治理的方式,包括中央政府治理中出台防越界治理政策、体育部门对体育旅游产业特质进行有效规划、地方政府应根据国家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理念创建出区域资源平台、体育旅游企业站在竞争角度创建更为优质的产品、社会组织要以公共利益补短板为核心确定治理方式。通过跨行业与跨部门的方式,行政、经济、法律、教育等相融合的方式,对体育旅游产业进行混合治理的过程实现促进产业健康并快速发展的目的。

3.6、加大人才培养与引入力度

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与专业人才密不可分,各级政府应重视体育旅游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在充分发挥出旅游人才作用的同时,推动体育旅游产业更快速地向前发展并具备国际竞争能力。首先,出台政策吸引体育旅游专业人才。较多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向往于东部沿海地区,原因是此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且机遇较多,如果在此区域发展会促进自身良好的发展与成长。因此,中部内陆地区与西部偏远地区应出台优惠政策,比如,根据专业人才的能力提供相应的薪酬及住房待遇等,在触动专业人才自身利益时会激发出人才就职的欲望,实现吸引专业人才发展当地的目的;其次,在当地学校应加大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根据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改革学校内的教育方向,以重点培养体育旅游人才为核心,并要求学校围绕体育旅游人才培养开展更多的教育活动,进而为当地输送更多的人才并促进当地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3.7、重点发展私人服务模式

上述可知消费者对私人服务的需求力度较高,而三大区域普遍存在着缺乏私人服务的问题,应采取宣传讲座的方式将私人服务——个性化定制对企业发展具有的现实意义传递给企业:可以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促进企业快速的发展。企业为了自身发展会深度思考宣传讲座的核心内容,并在后续发展中大力创建私人服务的过程,进而解决以往存在的大众个性化需求与供给存在供给不足的矛盾问题。

3.8、治理中要不断完善政策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有效政策的出台密不可分,而出台的政策是否准确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方向与速度,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旅游产业政策,并根据我国实际及当地实际确定出政策内容,可以保证政策达到与时俱进且促进当地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另外,还应加大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力度,解决以往存在的大众需求与公共服务存在矛盾的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还存在较多的矛盾,应积极挖掘矛盾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进而促进体育旅游产业更健康、稳定并快速地发展。另外,还应大力引进与培养体育旅游人才,为当地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猜你喜欢

旅游体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旅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