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与发展研究现状分析
2021-03-06仲崇霞
仲崇霞
(盐城工学院体育教学部 江苏 盐城 224051)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走向纵深的背景下,对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我国大力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应当更加高度重视体育教育改革和创新,同时还要将其纳入到高校“人才建设”体系当中,不断提升高校体育教育的整体水平。尽管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高校体育工作改革持续稳定推进,并且取得不错的进步和成效,但是按照改革新要求,任然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尤其在落实阳光体系支持、坚持以人为本等诸多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导致高校体育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改进。这就需要高校要把体育教育改革纳入到改革体系当中,运用科学思维和创新举措,致力于解决存在的突出和关键问题,大力推动高校体育朝着科学、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高校体育发展现状
从我国高校体育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随着“人才建设”的改革和创新,高校体育也步入了创新发展的轨道,有力的促进了高校体育的有效发展。有的高校已经将体育教育工作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特别是从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入手,大力推动体育教育工作的系统性建设,而且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促进学生体育技能提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的促进了高校体育的多元化发展;有的高校则更加高度重视体育教育的综合性、全面性和拓展性,比如一些高校将拓展运动纳入到体育教育当中,不仅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而且还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精神以及团队精神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进而使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的高校则更加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在“选修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有力的促进了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向纵深开展;有的高校则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升到战略层面,特别是在开展体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指导和服务功能,而且也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综合来看,高校体育教育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要看,与“人才建设”的要求相比,与教育改革的目标相比,一些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方面,制约了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改进。
2、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
2.1、高校体育教育理念缺乏创新
理念指导行动。如果要想取得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必须在创新高校体育教育理念方面狠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更具有实效性,进而实施“人才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从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能够按照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开展,但按照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仍然存在教育理念缺乏创新的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在一些教师不注重将“以人为本”融入到体育教育当中,例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虽然得到很多教师的赞同,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没有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作为教学重点去对待。在引导学生走出宿舍、走出教室、走向操场方面,没有形成较科学和完善的运行机制,这在一定程度生上制约了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成效,需要引起重视。
2.2、高校体育教育方法缺乏融合
科学合理的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改革、创新高校体育教育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既要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也要高度重视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目前个别高校在这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尤其是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以及体育社团活动没有有效结合,同时也没有建立更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全面性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结果是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相对单一,内容不够丰富,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比较薄弱。有的教师则不注重拓展训练的有效设计,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 “意识”和“习惯”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同时在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比赛、组建体育社团方面同样不够到位。由于高校体育教育方法缺乏融合,这也直接导致高校体育教育的拓展性、互动性以及综合性功能薄弱,需要引起高校重视。
2.3、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比较传统
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大背景下,要求高校不断创新体育教育模式,但目前很多高校在体育教育模式方面相对比较传统,存在体育教育目标相对单一的问题,还没有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出发对体育课程进行规划和设计,最重要的就是没有从“身体、心理、社会”三个层面出发确立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体育课程目标。很多体育老师不重视“翻转课堂”,体育教育过程中缺乏与之有效的结合和运用,在强化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翻转课堂”所起到的作用,因此,“线上”和“线下”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有的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在运用系统思维方面缺乏有效性,比如不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增强体质、加强沟通、强化交流、提升素质等等,同样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优化和完善。
3、高校体育教育的优化对策
3.1、创新高校体育教育理念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在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在创新高校体育教育理念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发挥高校体育教育的多元化、系统性和全面性功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在课程设计方面应当体现融合性,将体育教育与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进行有效融合,进而能够使高校体育教育实现多元化功能。要牢固树立 “以人为本”理念,加强体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创新和发展高校体育教育理念和方法,也要更加高度重视引导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运动基础以及,并且要了解学生学习的目标和缘由,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学,同时把提升学生“参与度”作为重要的教学要求,最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来,特别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为自己设计学习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长处和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教师可以做好指导工作。
3.2、创新高校体育教育方法
要想使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一定要在创新方面下功夫。这就需要广大教师要积极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科学的高校体育教育方法体系。比如,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分类教学”作为重中之重,对于体育兴趣不浓的学生,应当通过“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那些具有较强技术水平而且兴趣爱好比较浓厚的学生应当在培养他们专业素质方面狠下功夫,只有突出重点,才能使分层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要更加高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要在体育教育方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可以采取“先进”带“后进”的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升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比如,在开展羽毛球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加高度重视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训练,比如,对于“跳杀技术”不足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在前后左右跳、高抬腿跑、蛙跳、弹跳等方面下功夫,进而使学生的“跳杀技术”持续得到提升,并且能够融入到技战术当中。
3.3、创新高校体育教育模式
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把创新体育教育模式上升到战略层面,努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取得实实在在成效。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加高度重视“互联网+体育教学”模式的应用,特别是要将游戏式教学、信息化教学、激励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进行综合性的应用,强化“教师教、学生学、课后练习一体化”,比,如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这既有利于提高课堂参与度,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应当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互动教学更具有拓展性。要在创新应用“微课”方面下功夫,作为引领学生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模式,比如,教师可以将“分类教学”结合“微课”进行有效施教,制作具有针对性的“微课”课件。教学过程中对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再比如,在课堂教学评价以及学生成绩评价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鼓励性和激励性评价的方式,既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提高自信心。
综上所述,在我国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新时代,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要将体育教育上升到更高层面,科学有机的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当中,积极推进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改革,提高改革成效,实现高校体育工作大突破。整体上看,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与过去相比,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和成绩,但按照新的高标准来衡量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高校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改革创新发展机制显得十分重要,应该在创新理念、方法、模式等方面花大力气,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步入科学、健康、持续发展轨道,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发展方面实现新的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