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竞赛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1-03-06张志君
张志君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1325)
引言
面对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模式逐渐由传统单一的技能培养过渡到应用型人才的多元技能培养上。为了培育出符合国家需求的优秀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需对当前的体育竞赛形式进行改革与优化,使学生在学习技能知识的同时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最终目的,高职院校在对体育竞赛形式进行创新时需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教育改革的理念来进行,这样才能有效保障体育竞赛形式的改革效果,将体育竞赛的育人功效发挥至最大化。
1、对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体育竞赛中存在的主要缺陷进行分析
1.1、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体育竞赛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局限性
众所周知,体育竞赛的功效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体魄,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意在通过开展体育竞赛的形式使学生养成每日锻炼的良好习惯。然而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数量的高职院校对体育竞赛的实质认识不清,大部分学校花费在举办体育竞赛上的时间极为有限,无法充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养,体育竞赛的真实作用无法真正体现出来。除此以外,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举办的体育竞赛出现了强烈的功利性,这一状况不仅会对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扭曲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观。一旦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那么其在参与体育竞赛时会过分关注自己是否能够获奖,这与体育竞赛一开始强身健体的初衷背道而驰。另外,我国高职院校在宣传体育竞赛的文化方面也较为欠缺,这也是造成学生对体育竞赛形成错误认知的主要原因之一。
1.2、高职院校开设的体育竞赛未能面向全校学生
通常来说,只有当体育竞赛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时,全校学生的身体素养才能得到极大改善。然而经过研究后发现,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竞赛都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设置的,在报名阶段高职院校会限制每班的报名人数,通常会给予每个班级5个参赛名额,因此报名参加体育竞赛的通常是身体素质极为强劲的学生。对于身体素养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高职院校设置的体育竞赛项目并不适合这些学生,因此这些学生往往不会获得参赛资格,这样的情况会极大打击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积极性。为了有效改善这一情况,高职院校必须对体育竞赛的报名形式进行创新,同时还需增加体育竞赛中的参赛项目,使体育竞赛能够兼顾不同身体素养的学生,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竞赛中,体育竞赛的功利性才能得到有效淡化。另外,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出现了一种情况那便是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提高文化课的开设比例,诚然文化课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但我国高职院校也需关注到学生其他综合能力的培育,为体育竞赛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奠定基础。
1.3、高职院校开设的体育竞赛项目较为单调
对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体育竞赛项目进行分析后发现,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体育项目在内容上大都大同小异,缺乏创新,同时高职院校开设的体育竞赛项目在数量上也十分有限。以田径类体育竞赛项目为例,大多数高等院校在举办田径类的体育竞赛时设置的参赛项目不外乎男女 4×100m接力赛、200m、400m、800m、1500m及接力跑等内容,从田径类体育竞赛的项目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体育竞赛的参赛项目在选择性上较为局限。除此以外,高职院校开设的体育竞赛中极少数是围绕我国传统运动来设置的,这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1.4、高职院校体育竞赛的开幕式过于行政化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竞赛的开幕式程序大都是主持人致辞、校领导宣布比赛开幕、参赛运动员入场及各类表演项目,一整套流程走下来会耗费2-3个小时的时间,同时开幕式的流程过于固定,已无法吸引学生前来观看比赛的兴致。这一情况不仅无法吸引更多的学生报名参加体育竞赛,对良性体育竞赛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也较为不利。
1.5、田径类体育竞赛的比赛项目过于强调个人竞技
对高职院校开设的田径类体育竞赛的比赛项目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目前高职院校中开设的田径类体育竞赛项目大多是单人参赛项目,团队竞赛项目的数量十分有限。过分强调单人竞技对培育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及人际交往能力等较为不利,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职院校必须对此加以改善。
1.6、高职院校针对体育竞赛的奖励机制存在缺陷
目前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体育竞赛的认知存在局限,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过于重视体育竞赛的结果,大部分学生都抱着拿到名次的心态去参加比赛。除此以外,一部分高职院校为了吸引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有些学校会将体育竞赛作为加分项目,只要在体育竞赛中取得名次便可以获取一定的加分,这种情况导致高职院校对于体育竞赛的认知越来越偏离轨道,违背了竞技体育本身的宗旨。因此,为了推动高职院校体育竞赛的优化创新,高职院校首先必须对传统的比赛奖励形式进行改良。如果高职院校不对体育竞赛的奖励形式加以优化,便会出现同一类型的体育竞赛的获奖学生往往集中在几个人身上,会极大打击其他学生的参与热情度。
2、对我国高职院校体育竞赛进行改良创新的具体途径
我国高职院校需清晰意识到体育竞赛的改良是为了推动竞技体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所服务,只有通过改良体育竞赛才能大力推动体育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传播,体育文化才能真正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体育文化精神才能深植于学生心中。为了达到这一最终目标,高职院校需紧紧围绕学校自身的体育战略来改良学校的体育竞赛。高职院校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对体育竞赛进行改革创新:
第一,高职院校需对体育竞赛的改良目标加以明确。高职院校的体育竞赛要想将自身的生命力及作用发挥至最大化,那么体育竞赛必须具有大量的群众基础,若没有大量的学生作为基础那么高职院校体育竞赛的教育功效便无法真正显现出来,因此高职院校需从体育竞赛的本质着手对此进行改良。因此在正式改革之前,高职院校需对学校的真实情况、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分析,才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革体育竞赛。高职院校需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作为体育竞赛的改革目标,通过科学有效地方式使体育竞赛项目变得更加多元化,借助体育竞赛为学生打造一个大型的展示自我的平台,将体育竞赛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参加体育竞赛的同时能充分感受到体育项目的愉悦,这样学生在比赛结束后才会自发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另外,为了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正确看待体育竞赛,减少学生的功利性,高职院校在对体育竞赛进行改革的同时还需在校园内积极宣传体育文化,通过这一方式来强化校园中的体育文化建设。例如,高职院校可借助新媒体、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站等来积极宣传和体育竞技文化相关的内容,学校还可以院系为单位组织体育竞赛知识的比赛,通过形式各异的活动来向学生传播正向的体育竞技文化,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体育竞赛,减少功利性目的;
第二,高职院校需对体育竞赛的报名要求进行改良,使更多学生能够参与到竞赛中。以田径类体育竞赛为例,目前能够参加该竞赛的学生仍然十分稀少,为了给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我国高职院校可给予每个班级更多的参赛名额,同时增加一些集体类的田径竞技项目并适当调整参与人数。例如,高职院校可在田径类体育竞赛中增设团体操的展示项目,将人数限制在90人左右,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更多学生获得参与体育竞赛的资格;
第三,高职院校可对目前的体育竞赛项目作出调整。由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竞赛项目较为单调,缺乏创新,为了提高体育竞技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传播力度,高职院校必须对体育竞赛的比赛项目作出适当调整。例如,高职院校可在体育竞赛的比赛项目中增设一些和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有关的比赛项目,借体育竞技的契机来传播民族体育文化。除此以外,高职院校还可增加体育竞赛的开设次数,例如,除了校园田径运动会外,高职院校还可在每年的春季及冬季分别进行体育竞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第四,高职院校可对体育竞赛的开幕式进行精简。行政化严重是我国高职院校体育竞赛开幕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过于繁琐地开幕式不仅压缩了体育竞赛的进行时间,还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因此,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象,高职院校必须对当前的开幕式进行精简,在开幕式中增设新颖有趣的内容,来吸引学生前来观看比赛;
第五,高职院校需构建成熟完善的体育战略决策机制。为了有效保障高职院校体育竞赛的改革质量,我国高职院校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构建完善的体育战略决策机制。首先,高职院校需对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重新划分,将各项工作落于实处。随后,高职院校需加强对学校体育部门领导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来加强有关领导的决策能力。只有从根本制度上进行改革,高职院校体育竞赛的改革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第六,高职院校可对体育竞赛的计分办法及奖励形式进行创新,保障体育竞赛的公平性。为了使体育竞赛的开展更加规范,我国高职院校可对体育竞赛的计分办法及奖励模式进行创新,进一步彰显高职院校体育竞赛的公平性特点。例如,高职院校可与专业教师进行商讨后对体育竞赛中的集体类比赛项目的积分管理办法进行改革,评分需要结合团队成绩及团队的配合度来进行综合评判。通过这一方式,学生若想在体育竞赛中的团队比赛环节取得较好的名次,那么除了需要提高自身的竞技能力,还需关注与队员的配合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七,高职院校可将体育竞赛与学生的体育成绩相挂钩。虽然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竞赛参与率低的原因和体育竞赛的项目有着直接关系,但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对体育竞赛不够重视。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竞赛参与率,高职院校在对体育竞赛进行改革的同时还需将体育竞赛纳入到体育学科的综合成绩中,规定学生必须参加满三次体育竞赛才能获得相应的体育学分。
3、结束语
综上,经过相关研究后发现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竞赛本身存在较多问题,一方面学生对体育竞赛不够重视,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对体育竞赛存在错误认知,认为体育竞赛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状况,我国高职院校必须对体育竞赛的内容及形式作出改革,只有对体育竞赛进行改革创新才能赋予高职院校的体育竞赛新的活力,才能真正推动体育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建设,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得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