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散打课程开展现状与发展策略探析
2021-03-06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体育学院 贵州 毕节 551700)
1、引言
我国散打从1979年正式试点算起接近40年了,它以“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为精髓,大力发展散打项目,经过40年的积极发展与壮大,我国的散打技能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取得了突出的荣誉及成绩,获得了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认可,散打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战术体系、理论体系及竞赛体系。但是,散打作为一项激烈的竞技项目,依然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它对人们的身体素质要求非常高导致其难以在广大人群中实现普及,同时随着市场化的发展也让散打越来越商业化等问题,这些因素对散打人才的培养产生严重的阻碍,进一步限制了散打项目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高校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随着时代的变迁,其逐渐衍生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运动项目——高校散打课程,在不少高校已经开展了相关课程,散打课程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让大学生在业余期间学到格斗技巧及护身技能,同时也强化他们的身体素质及健身理念,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散打课程在高校中推广与开展的过程中依然面临较大的问题,对散打运动的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限制了高校散打课程项目的发展。因此,需要我们探索出针对性的措施,打破高校散打科目发展中面临的瓶颈,促进散打课程的健康发展。
2、高校散打课程的现状
我们要不断地去研究散打在高校学生中的优势,最大限度挖掘散打的价值,要加大对散打的重视程度,这需要我们关注高校在开展散打课程中面临的不足。
2.1、散打课程人身安全事故频发
高校散打课程作为竞技类项目,散打科目具有搏斗激烈、安全危害性大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及搏击性,它相对跆拳道、拳击等运动项目,高校散打课程训练中的强度及激烈度更大,且其规章制度、规范性、合理化、科学化等方面还不完善,在缺乏保护设备的情况下,很容易对散打运动员造成较大的身体伤害,即使具有良好的保护措施依然存在较大的风险,甚至出现运动员身体严重伤害或死亡的事故;部分高校考虑到散打的危险性,为保护学生的安全,在设定课程通过标准时没有制定严格的标准,在实际训练时也有意降低了训练的强度及难度,导致散打项目的效果不尽人意。所以,基于以上情况,也让不少高校散打课程爱好者望而却步,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需要高校散打课程部门不断调整规章、制度、训练方法等,探讨出在满足学生锻炼目标的散打模式。
2.2、散打训练器材及场所短缺
在进行散打训练的过程中,训练器材及场所是必备条件,也是学生能够顺利进行散打训练的基础保障。散打课程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采购训练器材及进行场地配套,在购买散打器材及场地方面的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而实际上很多开展散打项目的高校在相关器材及场地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不少学生进行散打学习时只能在操场等非专用场所,很多学生只能在室外利用为数不多的拳套、沙袋和护具等器材进行练习,即使在室外训练也存在部分学生连基本的拳套、沙袋和护具都没有,给学生进行散打训练带来较大的困难,散打课程无法进行有效的散打对抗训练,同时也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提高了训练过程中的危险系数,造成的后果无法想象,让散打训练不能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严重影响了散打课程的效果,关系着散打课程的持久发展。
2.3、在高校大学生中的普及率较低
散打凝聚了我国传统武术中的很多精华,但由于散打属于竞技类项目具有对参与人员身体素质要求高,同时宣传力度不到位,也让人们对它有一定的敬畏感,导致选择散打的人群较少,反而对跆拳道、拳击、柔道等运动项目非常热爱,另外我国散打在国际上宣传力度不够,国际上很多人只熟悉中国极个别的武术明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仅仅是对武术明星的动作模仿,没能对散打的精髓有较深刻的研究与理解,失去了中国武术文化的特色。因此,基于以上情况,散打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进一步限制了散打的普及。
2.4、高校散打教师队伍情况
散打老师是散打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主导了散打训练过程,对散打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经验丰富、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散打教师队伍是散打教学顺利开设的基本条件。通过对贵州开设散打的15所高校调查可知:总共拥有30位散打教师,其中男性散打老师有26位,女性散打老师仅有4位,可以看到总体上来说每个高校拥有的散打老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且散打老师数量比较少。通过对散打老师的年龄进行分析,20-30岁的老师有 12位,占比 40%;30-45岁的老师有15位,占比50%;而45岁以上的散打老师仅3位,占比10%;高校散打老师以中青年为主;对散打老师的学历进行分析,拥有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散打老师有9位,占比30%,拥有本科学历的老师有18位,占比60%,大专学历的老师有3位,占比10%。因此,高校散打教师队伍结构还不够合理,还需要加大建设力度,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散打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高校散打课程发展策略
3.1、健全高校散打课程的安全管理及条件保障
高校为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喜欢上散打项目,高校散打课程需要加强散打训练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它作为较为激烈的竞技项目,不断完善散打课程训练规范性、合理化、科学化;高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制度、安全流程及注意事项,可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散打制度,经常开展训练技巧方面的讨论活动,丰富他们的训练经验,提高他们练习过程中的自我防护。在课堂上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结合相关的法律制度,并加强赏罚制度,加大散打恶意伤害、武术欺骗的处罚力度等,避免恶性的欺骗动作,提高散打课堂的安全性,以降低散打的危害性,让更多的大学生接受、喜欢上高校散打课程项目。
3.2、加大对散打教学场地、器材的投资
高校要提高对散打课程的重视程度,投入足够的资金来满足散打训练的需要。散打课程的顺利开展需要相关的物质保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采购训练器材及进行场地配套,满足散打教学、学生训练的需要,采购充足的拳套、沙袋和护具等散打器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训练专用场地,促进学生的散打训练过程,提高高校学生参与散打训练的积极性,散打训练相关保障情况也是高校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3.3、强化宣传力度及强度
在高校发展散打过程中,对散打进行宣传是一种有效的推广手段,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散打比赛、散打健身、校运动会等方式将散打运动进行宣传,提高高校大学生对于散打的认知度及了解程度,同时也可以通过利用现代多媒体强化宣传的范围及效果。现代多媒体技术融合了视频、网络、音频等技术,具有即时性好、资源丰富、知识量大、交互性好等优点,散打老师也可拍摄一些散打视频,可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宣传的效果及震撼力,提高散打在大学生中的说服力及认可度。
4、提高散打教师队伍素质
高校在引进散打教师时,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可以通过社会招聘将散打馆优秀的教练招进来,也可以直接引进其它高校的老师,让整个散打老师队伍的结构更合理;提高散打老师的综合素养,培养合格的现代化综合性人才,改善学生的素养,老师对散打课程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散打教学的内容及目标,分层次教学,让每个散打学生都能得到照顾,整体效果将会更加突出,将散打教学资源的价值最大化,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对散打的兴趣,以让散打教学的效果更好,让散打课程的魅力永不失色,促进高校散打的持续发展。
5、结论
散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运动项目,在世界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代表,深受国人的喜爱,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散打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各种不利因素也逐渐凸显出来,给散打项目进一步发展带来挑战,这也需要我们探讨出针对性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散打的传播与发展。因此,有必要针对高校散打课程开展现状与发展策略进行探析。
散打是我们国家的传统项目,在社会中占据较大的分量,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运动科目,非常符合我国高校青年学生的身体条件,可以较好的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散打教育在高校中取得了快速进步,同时也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渐渐在国际大赛上崭露头角,可以较好的提高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因此,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应用及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