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及评价研究

2021-03-06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学科运动

(吉林化工学院体育教学部 吉林 吉林 132022)

前言

本文将从高校体育学科构建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从高校体育教育的使命出发,明确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实践方向,结合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身体特征、心理特征等要素,同时,兼顾高等教育阶段体育学科发展与建设可调动的资源,提出导向发展核心素养的高校体育学科构建与评价模式。

1、高校体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迫切性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体现了对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在身体形态、技能、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定要求。相关体育锻炼方向的政策与标准的制定,意在全面提升国民身体素质。而高校在读学生作为国家、社会发展与建设的可短期转化,且投入实践工作的人才储备资源,该群体的身体素质可以说直接关乎国家与社会建设发展的效率。任何精英化的人才培养与储备战略,根本都要基于良好的国民身体素质。于个人而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于国家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而言,普遍良好的国民身体素质,将有效保障各个社会领域高效、有序地发展。

而从当下高校体育学科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已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17年《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显示,我国大学生体质依然呈下降趋势,肥胖率持续上升,每5年提高2%到3%。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经过12年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训练,中国高校在校学生普遍存在智育成果优于体育成果的现象。或者可以说,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生、家长与老师,倾向于鼓励学生将时间用于提升应试成绩,而非用于强身健体,发展体育兴趣或运动能力;

第二,高校教育模式的自主程度更高,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加充足,反而造成很多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懈怠学习,懈怠生活,缺乏浓厚的体育运动兴趣,缺乏积极向上的体育运动精神;

第三,互联网飞速发展直接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模式。对很多学生来说,手机屏幕、电脑屏幕、平板几乎成为他们生活的全部。借助这些时代发展的通讯产物,可以解决他们的学习需求、饮食需求与购物需求,这些先进的科技产品及便捷的网络环境将大学生的生活“折叠”进很小的活动空间里——教室、图书馆、宿舍,甚至一张床铺都能承载其当今年轻学子的全部世界。被“折叠”的生活模式,直接影响了当下大学生的骨骼健康、身心健康。“老年病年轻化”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互联网调查显示,当今很高比例的大学生群体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症、腱鞘炎等慢性疾病。“老年病年轻化”问题对我国社会很多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

据统计,我国每年心脏猝死总人数高达50多万,其中年轻人占比很高,游戏猝死与过度疲劳猝死的分别占总数的9%左右,运动猝死的占总数的13.43%。由此,直接反馈出高校体育学科构建科学的学习体系与评价策略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从体育学科的本质来看,它不仅是一门发展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兴趣,培养体育精神的学科,更是一种改变当下高校学生生活方式、心理健康水平、生活态度的应用工具。

2、当下高校体育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安排存在不合理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安排存在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第一,大部分高校体育课程排课少,一般设置两节体育课合在一起上,课时为90分钟。并且,一些大学在大一设有体育课,后面的学年没有安排体育课。课时设置不合理问题,直接导致一些学生连被动接受体育锻炼的机会都没有了;第二,大学体育以运动项目选修为主,大部分学校支持选修的运动项目为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这一课程内容设置单一的问题,直接导致一些学生无法对球类运动产生兴趣,从而对体育教学表现出消极应付的态度;第三,大学体育作为一门公共课程,注重的是对学生实施教学的普及性与广泛性。因此,并未考虑高校学生的专业方向因素,因此,也不曾做出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运动需求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设计。而从学科长远的教育目标来看,这样的体育教育并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运动爱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无法转化为学生调节身体状态的工具。直接导致大学体育学科的工具性价值无法发挥出来。

2.2、高校体育学科对学生的测评与考核制度宽松

基于当下大学体育学科简单的课程内容,对应的测评与考核制度也是宽松的。大部分学生对待大学体育学科的态度是获得学分即可,而当体育学科在考核测试环节设置的门槛也相对较低时,大部分学生对其测评、考核所持有的态度是不重视的。很多学生在没有充分的训练与准备的情况下,也能轻易地通过体育考核,这样低标准的学科考评制度便是在纵容学生忽视体育教学,忽视日常运动训练。

3、高校体育学科体系构建的创新路径

为了改变当下大学体育学科的现状,需要重新审视当下的大学体育学科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在新时代背景下,融入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构建全新的高校体育学科体系。

3.1、构建高校体育学科分层教育体系

(1)构建体育特优生“双专业”培养模式。

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不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体育运动能力、运动兴趣、运动目的等要素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比较突出的因素是运动能力差异。除了体育专业的学生外,不同的专业也会招收一定比例的体育特长生。此外,还存在一些在某些运动领域天赋极高的学生。针对这些运动“特优生”,仅凭排课频次低,项目单一的大学公共体育课,是无法满足他们运动需求的,也无法给予这些学生更多提升专项运动能力的机会。因此,尤其针对这些在运动能力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大学阶段适合对他们实施基于体育学科的分层教学。在学生自主寻求运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学校基于“发掘人才,培养人才,历练人才”的教育目标,可以考虑实施“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即“专业知识与技能方向+体育专业特长方向”的教育模式。在保障这类学生在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与能力积累具有良好的途径之时,充分发挥这类学生的体能优势、运动技能优势,为他们尽可能多地提供大学生可参与的运动赛事机会。让这些学生的运动精神、运动实践、运动思维等要素得到全面提升。

(2)构建多元化体育项目选课模式。

以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导向,在基础运动项目之外,设计一些新兴的运动学习项目供学生们进行选择。例如,高尔夫、网球、冰球、轮滑、体育舞蹈等。引导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选择一门或多门体育课程,通过获得系统学习某一项运动技能的机会,培养学生掌握一项受益终身的运动技能。就此,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该模式背景下,与体育公共课程模式存在的区别在于运动器材、师资、教学场地等方面的投入势必远远高于公共课程模式。因此,学校可以设计体育运动选课差异化定价策略,一方面对创新体育学科体系加大教育投入;另一方面,让学生适当为知识与技能付费学习的同时,让他们能够珍惜运动学习的资源与机会。

3.2、构建高校体育学科顾问指导教育体系

对大部分大学生而言,在大学阶段他们有自己独立的决策判断能力与明确的价值取向,因此,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会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加入一些社团。从当下的社团类型来看,不乏许多体育运动类社团活跃着。针对学生的社会交往需求与运动互动“功能”的叠加效应,可以考虑转变高校体育教师的职能与角色,让一些在具体的运动专业领域能力突出的教师参与到高校体育类社团管理工作中。将教师角色转变为顾问角色。对相关社团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给予专业指导,提升社团在相应体育运动项目上的活动与发展水平。甚至为学生体育社团提供优质的活动机会。让学生们在基于共同兴趣爱好,具有互动性的社团体育活动中,得到运动技能、团队协作能力、集体荣誉感等方面的提升,发展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的体育核心素养。

3.3、构建高校体育学科俱乐部式运动管理体系

大部分高校都建有占地面积较大,运动设施先进、齐全的体育运动场馆。因此,大学在推进体育学科体系构建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基于完善的体育运动教学条件,结合智慧校园系统或教育信息化设备,在智慧校园系统中融入体育运动教学管理模块,将不同功能的体育运动场馆打造为“体育运动俱乐部概念”。在面授的体育课程外,设计每一个学期学生必须打卡完成的体育运动项目、次数。而学生对每一项自主体育运动任务的完成情况,则通过智慧校园系统中的体育运动打卡模块来实现,由系统记录与反馈日常的运动情况。

这样的教学内容意义在于:第一,全面实现体育学科课程实践的自主管理;第二,通过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激发那些没有良好运动意识与运动习惯的学生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而通过被动地养成运动习惯,最终也能够让学生们享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在该模式的推行过程中,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4、高校体育学科体系构建的评价模式

鉴于当下高校体育教学存在考评制度宽松,体育运动技能考核通过门槛低,无法真实反映学生持续性的运动水平,因此,有必要构建严格的,导向发展学生“终身体育”核心素养的运动技能评价模式。

教育部于2019年发布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因此,构建严格的评价模式有助于驱动高校学生形成自觉运动的意识,且基于学历核心利益,积极提升个人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就此实现以严格的测评“出口”引导学生的体育运动意愿。

5、结束语

在科学与智能全面发展的时代,人才竞争的基础凸显为身体素质的竞争。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构建科学的可持续激励的体育学科教学体系,将全面促进我国大学生的体能发展,实现体育学科在该阶段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学科运动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不正经运动范
“超学科”来啦
呆呆和朵朵(13)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