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对体育改革的影响与思路分析
2021-03-06
(鹤山市第一中学 广东 江门 529700)
引言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因此,人们对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由于大部分高中生的学业较重,且教师和家长的目标更多地放在了学生的主科学习上,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的要求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使得高中生在学习的重压之下,其体质健康水平得不到提升,进而对高中生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可见,分析高中生的体质健康变化趋势,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提升高中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高中生的体质健康变化趋势
当前,部分高中生普遍存在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繁重等情况,导致其进行体育锻炼机会较少,身体素质较差,体质健康不良。这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变化趋势,并且通过分析其趋势变化,对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良和创新。通过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不难发现,以高中生的肺活量、耐力和综合体制3个方面来看高中生的体质健康变化趋势,其整体体质健康水平有待提升。在高中生的肺活量方面,虽然关于肺活量的及格率在逐年提升,但肺活量的合格整体情况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仍有少部分学生的肺活量水平在及格线以下;在耐力素质方面,以高中生的长跑成绩为主要依据,大量的数据分析和研究表明,大部分的高中生及耐力素质整体较低,并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可见在高中生的耐力方面不容乐观;在综合体质方面,高中生的综合体质健康水平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情况。可见,当前我国高中生的体质健康不容乐观,这就要求高中体育教师要分析学生的体质健康变化趋势中,所折射出的体育教学的问题和不足,在体育教学方面要进行改良和创新,并予以相应的教学措施,优化体育教学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2、高中体育教学的现实情况
2.1、文化与体育教育的失衡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高中生的学习重心主要放在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生等主科的学习上,对于体育的学习不够重视,甚至有部分高中生将体育训练的时间用作学习。而学生的高中阶段正好是其身体素质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如果没有做到身体素质和智力发育的平衡,势必使得二者之间互为影响。为了避免因学习和体育锻炼之间的失衡而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要求学生必须在自身的学习和体育锻炼之间做好一定的协调性和平衡性,保证其自身的身体素质既得到有效的提高,又能增强其自身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可见,文化与体育教育之间互相协调的重要性。然而,当前大部分高中生对体育学习的错误观念,导致其体育锻炼的意愿较低,体育锻炼的时间也较短,这是制约当前我国高中生体质健康趋势转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2.2、体育训练项目较少
由于体育锻炼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开展体育训练势必需要较多的体育器材和设施设备。然而,受部分高中学校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不够重视的影响,使得部分高中学校的体育锻炼项目较少,数量有限的体育器材和体育项目也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除此之外,种类、数量较少的体育器材和体育项目以及落后的体育设备,均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参与感和对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不高,进而对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也造成了较大的阻碍作用。
2.3、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重视
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重视学生的课堂体验和学习需求。而传统的高中体育课堂,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大多采用“教师主体”的教学模式,不符合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具体表现为: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基本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感受,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表现为“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现状。而由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在学生的体育训练或体育锻炼的过程当中,教师如若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感受,照顾到学生的课堂体验感,势必会导致学生对相关的体育训练和体育锻炼产生一定的排斥和抗拒心理。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时,要充分的重视学生的锻炼感受,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能力,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师所安排的体育任务,进而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抗拒感,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提升高中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应采取家校联合的教学模式,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体质提升当中。然而在家长在鼓励孩子进行体质锻炼时,不可强硬地要求孩子完成某项体育任务,而应当与孩子进行充分的交流,考虑到孩子的内心感受和意愿,并与孩子共同选择其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如,以爬山代替长跑,以跳键子代替跳绳等,增强体育锻炼的趣味性,帮助高中生在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中,激发其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热情,促使学生形成健壮的体魄,促使学生意识到体质健康对日常学习的重要性。
3、高中生体质变化趋势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与思路
3.1、教学目标方面
为了更好地对高中生的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必须从体育教学目标入手,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重结果更要重过程,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核心指导思想,增强高中体育教学效果,改变传统以教学大纲为主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来确定教学目标,同时,要突出以学生的体质健康为中心,达到有效提升高中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最终目的。除此之外,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高中体育教师也不可过于死板和固化,灵活、巧妙的设定教学目标,可以有效地保护学生的体育自信心。例如,在50m短跑训练项目上,传统的50m短跑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短跑即为合格,超过规定的时间则为不合格。然而,由于学生其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的差异性较大,可能存在部分学生无法达到标准的合格线,这部分无法合格的学生则有可能因为达不到教学目标,而在体育锻炼方面受到较大的打击,导致其丧失对体育锻炼的信心和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具有灵活性。如,采用分组化的训练模式,将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组,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降低学生的锻炼难度,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当中,树立其对体育训练的自信心,为提升其体质健康水平奠定基础。
3.2、课程体系方面
在体育课程的课程体系改革上,学校也应当以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核心目标,切忌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结合不同水平的学生,优化课程体系,以此来满足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需求。具体来说,高中体育教师可以采取丰富教学形式的途径,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例如,面对难度较大的体育锻炼如排球训练、足球训练时,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适当开展分级式教学模式、选项式教学模式以及处方式教学模式、康复式教学模式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除此之外,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细致的观察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情绪变化以及其接受能力的高低,以便在后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灵活的做出改变,适应学生的体育需求,全面提高高中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师在体育教学上的教学质量。
3.3、教学范围方面
为了激发高中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要求高中体育教师要拓宽教学范围,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除了要教会学生相关的体育学习技能,也要从体育健康理论知识、健康教育以及多学科知识的角度,让学生充分的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让理论学习为体育锻炼的实践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导。例如,针对部分高中生抗拒做课间操这一现状,高中体育教师可以以理论授课的形式,为学生讲解课间操中的每一个动作,对其身体上的益处,如,拉伸运动、扩胸运动、高抬腿运动等对人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均有放松的效果。适当的拉伸肌肉有利于血液的循环,使得学生具有更充沛的精力,利于其身体发育和精神状态的调节,以此方式促使学生正视课间操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作用,避免学生对课间操产生排斥和抗拒心理。可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从而对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改良与创新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3.4、教学评价方面
在教育评价上,体育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绝对式”的评价模式,注重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整体表现,为学生的综合表现做整体的预判,帮助学生树立体育锻炼的自信心。同时,也须引导学生要重视体育锻炼的过程,帮助学生在长期的体育锻炼中累积经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其提升自身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条件。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评或互评的形式,发现自身在体育锻炼中存在的不足,鼓励学生通过对比同学与自身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引导学生发现他人的长处和自身的短处,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身的体育锻炼能力。
3.5、教学思想方面
在教学思想上,体育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感受,且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制定不同的体育训练计划,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在教学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采取“鼓励式”的指导模式,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关怀,从而与教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有利于帮助教师在日后的体育教学环节的开展,以此方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4、总结
新形势下,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要认真分析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并且针对教学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现象,予以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尤其在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范围、教学评价以及教学思想等方面予以改良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高中生体质健康水平,并为推动我国体育教学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起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