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网球文化学习的构建与实践思考

2021-03-06雷少华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网球课程体系

雷少华

(天水师范学院 甘肃 天水 741000)

引言

在全面健身战略的推动下,网球运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但在大学校园中由于网球课程实施时间较短,且教学环境和设备较为落后,使网球课程的实施还存在诸多的障碍。为进一步改善这一现状,重新构建网球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提升网球交易成效,提升体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促进的作用。

1、高校网球课程构建的意义

1.1、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全新要求

高校体育教育的基础目标为通过体育锻炼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并以此来改善学生的体能和体质,达到提高当代青年学生综合素养的人才培养目的。然而,受到教学改革的深刻影响,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的重心发生变化。应立足于素质教育的长远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为宗旨,以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运动技巧为根本,全面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开展具有时代特征的体育教育活动。鉴于这种教育目标,高校网球教学应从两方面来实施,一方面是构建多元化课程,充分发挥网球运动的体育健身功能;另一方面,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向当代学生传达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从科学角度分析,这种教学改革即能够满足当代学生多元化的运动需要,又能够逐步提升学生运动意识和能力,完成体育人才的培养。网球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项目,要想提升网球教学质量,达成体育教育的整体目标。就需要构建全新的网球课程体系,为更好的实施教学提供支撑和帮助。

1.2、以多元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主动性

学习作为学生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的认知活动,体育学习除认知功能外还存在学生情感的参与。相关教育学者认为:“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在兴趣感召下的学习更具有成效。”传统体育教学活动以教材内容为参考,以教师安排的活动为中心,缺少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氛围过于单调乏味,整体教学的成效不显著。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中,要想发挥体育教育活动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创新课程内容,在完成基础理论知识和战术传达的情况下,利用多元化且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带动学生练习热情,完成网球教育的主要任务。比如,在实践课程中教师可布置多元化练习任务,可先利用多媒体设备讲解技术要点,然后鼓励学生开展分组联系,在学生遇到技术性问题时,教师可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借助羽毛球和排球等发球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扣球和发球的练习,锻炼学生手部肌肉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身体的记忆力,更全面的掌握网球的技巧。另外,多元化的课程内容还可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网球基础技术,提升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连贯性,达成体育教育的全新任务。

1.3、拓展学生视野,利于掌握更多网球技能

在教育改革下构建全新的网球教学课程体系,在满足学生运动需要的同时,以多元化内容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作为一项需要学生身体和情感共同参与的体育项目,学生学习效果必定会受到练习内容的影响。而建立全新的多元化网球课程内容,可有效的提升练习的效果和知识掌握的牢靠度。一方面,学生学习全新的知识依靠大脑记忆与感知能力,在学生接触新的网球技巧时,脑海中会形成知识的联动,借助排球和羽毛球等简单的运动,来记忆网球新的运动技巧。针对这种学习规律,在设置网球课程内容时,应首先保障内容的多元化,调动学生发散性的思维,促进运动知识的迁移,更加高效率的完成网球知识的消化和记忆;另一方面,在信息传递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网球已经成流行运动项目,与网球相关的知识和文化被广大群众所熟知。在此背景下社会对于网球教育的要求,不单单局限在技能传授上,而是需要加强对多元信息和知识的讲解,利用丰富的内容调动课堂氛围。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网球相关的要素,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和知识面,实现素养的全面性提升。

2、高校网球课程现状分析

2.1、课程内容存在局限

网球作为全新的体育教学项目,在高校课程中的开展时间尚短,在教学经验的积累上和教学实践上,仍存在部分不足和缺陷。加之,受到我国应试教育体系的影响,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直局限在常见项目上,对于网球教学的投入和付出较少,学生接受度和学习主动性也较低。高校网球教学存在的这类问题,会使教师缺少对课程把握的信心,教学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会影响课程的设置,导致高校网球课程开展次数较少,课程内容也相对简单,很难完成体育教育的整体目标。

2.2、教学方法很难实现重点的突破

受到整体教育环境的影响,大部分院校还未真正的认识到网球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师队伍培养和教学配置上,还存在严重的不足,导致具备专业能力和素养的教师数量过少,影响网球教学的课程设置和人员的划分。现阶段,大部分高校网球教学以大班的形式开展,由一位教师来承担教学的职责。大部分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很难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对于学生出现的困惑和问题,不能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纠正。这就导致学生学习效果日渐底下,学习信心和主动性也随之降低,整体的教学成效很难达到预期。

3、高校网球课程构建与实践的路径

3.1、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构建完善课程体系

传统网球教学模式中教师以技巧传授为主,课程内容也主要是网球技能方面的教学。要想在改革大环境下达成新的教育目标,首先教师应转变网球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整合网球技巧教学、文化教学、运动鉴赏等内容,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更高效、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网球知识和文化,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终身运动意识和习惯。具体而言,可将网球课程分为实践课程、文化课、选修课等,其中实践课可针对学生不同需求设置课程难度,并具体划分为高、中、低班,供学生自主的选择。而文化课程可涵盖网球发展历史,网球理论讲解,以及网球经典赛事鉴赏等。网球选修课程可添加趣味性的活动,依照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选择。这种网球课程体系可改变传统单一封闭的课程设置问题,以多元内容满足不同能力和层次学生的练习要求,利于整体训练成效的持续性提升。另外,高校还可建立网球兴趣社团和网球俱乐部,与专业课程形成相互配合的课程结构,带给更多网球爱好者和学生练习的帮助,在高校范围内形成网球学习的热度。

3.2、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分层教学模式

传统“一刀切”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当代学生学习需要,通过创新教学理论构建新的教学方法,成为网球教学创新的主要渠道。在网球理论教学中,对于基础理论知识和战术原理的讲解,可开展专题讲座,并辅助多媒体设备,重视对网球理论实用性的展现。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先对学生展开调查,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和对网球运动的认识,依据调查结果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在完成学生划分后,可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开展网球技能演示分析,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探讨和交流。对于基础较好但实践能力存在问题的学生,可降解动作的结构特征,并进行规范性的动作示范,帮助学生更全面的把握动作的要领。对于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先讲解通俗易懂的知识,然后去利用多媒体演示动作的要领,以及不同和战术原理运用的条件。还可向学生介绍难度较低的运动项目,如,羽毛球和排球等,将这些运动中的技巧迁移到网球中,逐渐掌握网球运动的规律和训练的方法。比如,在学习扣球技巧时,教师可利用排球锻炼学生手部和胳膊的肌肉力量,并使学生掌握运球和发力的方法,完成知识迁移的同时,提升实践教学的整体成效。

3.3、重视教学考核评价,实施过程性评价方式

教学考核和评价是帮助教师了解学情,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认知的主要方式,在构建完善的网球课程体系中,建立多元综合考核评价模式,利于更加客观的分析教学成效,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调整,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性和持续性提升。多元综合评价一是要保障评价的全面性,即要评价最终成果,又要重视考察教学的规程;二是保障评价的层次性,即要评价显性的教学成果,又要对隐形的教学成果展开分析和研究;三是保障评价的客观性,要对学生学习成果作出横向比较,也应对相对的成绩作出评价。针对这种考核评价的标准,在网球理论知识考评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利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并促进智慧的共享和传递。在网球技术考核中,除重视对技术技巧进行测评外,还可引入与网球相似的项目,使学生认识到运动之间的关系,并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和习惯,达成新教育环境下体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4、结语

在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网球课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大学生运动需求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高校重新调整网球课程体系,依据网球运动发展趋势和学生需求完善课程内容和方法,改进传统过于单一的课程内容,带给学生更优质的网球学习体验。尽管当前网球课程体系构建和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但只要我们不断更新理念并进行精心的设计,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网球课程内容一定会更加的完善,发挥其体育人才培养的作用和优势,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网球课程体系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