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运动队线上训练存在问题及优化路径

2021-03-06李云罗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运动队普通高校队员

李云罗

(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35)

前言

2020年伊始,《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中要求,各高校应做到“停课不停学”。高校学生迎来了教育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模式。为了“备战”线上教学,上至教育部下至各级学校,纷纷开展了线上教学质量保障行动,以此实现线上教学的“实质等效”。在此背景下,高校运动队也积极开展了“停课不停训”的训练工作。较之线下常规训练,线上训练缺少了系统性干预,更多地是基于教练与队员责任感下的一种运动队“自发”行为。本研究通过对运动线上训练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找出普通高校运动队线上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路径,为线上训练互动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以疫情期间体育线上锻炼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相关文献24篇,对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对网络、报纸、新闻上有关运动队线上训练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提高研究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1.2、访谈法(专家、教练与队员)

制定访谈提纲,向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等方面专家以及普通高校现役运动队教练员、队员进行访谈,内容包括:线上训练的开设情况、训练内容、训练监督、训练的安全防范措施等方面的问题。调研线上训练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线上训练未来的展望,汇总专家给出的意见和建议,为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3、归纳与演绎推理法

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以及访谈材料进行分析,通过归纳、演绎等方法,推断出线上训练发展的必然性,进一步证实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以及研究的可行性。

2、研究结果与讨论

2.1、普通高校运动队运动训练的意义与任务

(1)普通高校运动队运动训练的意义。

运动训练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而采取的各种各样的练习手段的总称。运动训练的方式多样,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运动员创造更好的运动成绩。疫情期间所有队员都无法正常归队训练,那么这期间的训练属于长期训练计划的一部分,线上训练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也可以保持队员们的身体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也可以保证队员归队以后适应大负荷训练的需要,也有利于以后队员掌握复杂的技能。

(2)普通高校运动队训练的任务。

任何运动都不能缺少日积月累的训练,对于一些技巧性相对较弱的田径类项目,不断提高身体素质极限是常规训练的重点,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提高运动成绩。对于那些技巧性较强以表现难美性为主的项目,则需要注重基础技巧的练习,以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为主。运动训练的目的与任务通常体现在训练计划当中,训练计划通常根据运动员的参赛周期来制定,线上训练是为了让运动员在疫情期间的体能与技能得到一定的发展,为其回归线下常规训练做铺垫。

2.2、普通高校运动队线上训练存在问题

受到一些特殊情况的影响,运动队队员与教练员无法共同处于一个环境内进行训练,只能通过网络作为媒介来进行线上训练。在对线上运动训练的调查当中了解到,由于线上训练史无前例,在进行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1)训练计划难以制定和落实。

训练计划是对训练的具体安排,包括了年度训练计划、学期训练计划等。训练计划一般是根据比赛的需要进行制定,将高强度训练和高难度训练进行合理安排。线上训练中,参训成员根据训练计划进行训练,但是由于无法集中训练,只能通过网络视频、语音等进行,难以对每个参训人员进行监督和统一调度。在对一些高校健美操队疫情期间线上训练进行考察发现,参训队员缺席和训练计划进度缓慢等问题普遍存在。健美操运动属于团队协作运动,有一名队员缺席往往就会影响到整个队伍的训练进展。由于疫情肆虐的特殊背景,训练负责人不能强制队员每天进行训练,本身就难以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使训练效果下降。

(2)线上训练环境较恶劣。

通常情况下,运动训练需要在标准的运动场地上进行,对于高校运动队来说,多数是在学校操场或者体育馆进行训练,具有一系列配套场地、设备。线上训练中,每个队员参与的环境多为室内,少数为室外,存在器材不足、场地不适等问题,这些都是影响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队员能够创造出的训练环境,大多数只是瑜伽垫和简单的训练器材,无法得到专业的场地、设备支持。此外,家庭住房室内的空气不如常规训练场地流通,长时间的有氧训练可能会导致呼吸不畅等问题,对大强度的有氧训练有很大的影响。

(3)线上教学不易直接教学指导。

在运动训练的教学阶段,直观法是最容易被接受、效果最好的方法。在常规训练当中,训练指导只需要简单讲解,通过动作展示以及讲述动作重难点,队员就可以根据看到的动作并试着进行模仿,新动作的学习速度较快。最重要的是,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指导者有时需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在体操、健美操等运动学习过程中,“推、拉、提”等辅助动作有助于练习者感受正确的动作过程以及正确的发力,使本体感受器产生正确的动作记忆,对于动作的习得有促进作用。线上教学中,虽然能够通过视频进行展示,但由于无法直接提供帮助,不能利用本体感觉使肌肉产生记忆,因此使新动作训练的难度提高。

(4)参训人员易受外部因素影响。

线上训练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与不确定性。由于参训人员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不能排除有队员出现网络不通畅或者是没有网络的情况,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训练。在线上训练中,网络、电子设备等都成为影响训练质量的因素。身份认同是主体自身的一种认知和描述,根据不同的社会关系需要,身份认同会发生改变,身份的改变意味着承担不同的责任。高校运动队成员多数为高校学生,在学校,学生在与外界的互动当中,绝大多数以学生的身份进行。在家庭中,学生有了更多的身份,不仅仅是学生,还承担着儿子、女儿、哥哥、弟弟等身份,多种身份认同使人有更多的责任。因此在家庭环境当中进行健美操训练,会更多的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训练中的注意力和专注度都要有所下降。

3、疫情期间普通高校运动队线上训练优化路径

3.1、坚持“围绕身体素质,预防体能下降”的原则

对于一般的竞技运动而言,线上训练首先要保障各项身体素质,尤其是各项运动项目最核心的素质的保持,核心素质的保持需要长期、反复的训练,如果训练间隔时间过长,或者训练强度无法满足要求,核心素质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这时就难以完成各种动作。线上训练的训练强度不易太强,由于训练氛围不佳,应尽可能的以保证队员体能不会出现下降为主。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过强的训练强度更容易让队员产生对抗心理。总体而言,在线上训练当中,应减少高难度动作的学习,更多的以基础素质训练为主。

3.2、制定更加灵活的短期训练计划、及时调整

在线上训练当中,常规训练计划很难得到实施,因此不宜制定长期的训练计划,明确的长期训练目标往往难以达成。因此,缩短训练计划周期,制定短期训练计划,采取不断攻克小目标的方式进行训练,使队员能够在训练中体验到成就感,不会产生疲倦心理。线上训练与常规训练不同,训练强度过强,很容易导致队员的受伤。短期训练计划的灵活性更强,可以随时根据现实情况改变下一周期的训练计划,适合线上训练采用。

3.3、加强训练过程监督,达到规定的训练强度

导致线上训练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监督,由于无法集中进行训练,队员更容易逃避训练和自我降低训练标准,例如,要求做20个标准俯卧撑,个别队员就会出现数量达不到20个,或者动作变形等等,这些在常规训练当中可以及时的监督和指出不足,但在线上训练中变得苦难。因此,在线上训练当中,采用多人监督的方式,或者互相监督的方式,提高每个人的团队荣誉感和责任感,保证每一项训练完成的质量,强度能够达到训练要求。

3.4、技能动作训练时,辅助以正确的教学视频引导

在进行新的技能动作、尤其是高难度动作的学习时,无法通过面对面的直观指导来进行学习,因此,教练员在教授新的技能动作时,要将动作的重难点、发力原理和节奏分别录制并进行详细的讲解。运动队队员要多观看教学视频,领悟动作的发力原理和节奏,弥补直观教学缺乏的不足。

3.5、优化线上训练环境,减少环境干扰

在一个周期的训练开始之前,提醒每位队员保证基本的训练环境,例如,在训练开始之前注意室内的通风,以及提前准备瑜伽垫等。在训练前调整好网络设备,对出现网络状况的队员进行额外训练,将线上训练环境达到最佳。制定出线上训练环境标准,要求每个人按照标准尽可能的创造合适的训练环境。

4、研究结论

(1)线上训练是长期运动训练的一部分,其意义与任务“过渡”,保持运动队队员的各项身体素质不下降,使其体能保持在一个很好的状态,为回归常规训练做铺垫。对于高校运动队而言,此次开展线上训练,拓展了运动队的训练方式,增加了训练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将有助于促进运动队的建设;

(2)线上训练受网络、场地影响比较严重,每个队员所处的训练环境各异,训练计划的制定与落实就会非常的困难。每位队员家中不可能有比较为专业的训练器材,很多动作也都会大打折扣。线上训练过程中某些动作的练习可能会进行讲解与展示,但是无法进行较为直接的帮助,再加上网络、家庭因素的干扰就会使队员们学习的专注度下降,训练效果更是不佳;

(3)线上训练是一种新形式的训练方法,要实现线上训练并且效果良好。尽可能的以保证队员体能不会出现下降为主,制定容易且适合操作的训练计划与训练强度,加强训练过程的监督,尽可能的优化训练环境,减少外部环境的干扰。

猜你喜欢

运动队普通高校队员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