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体育政策对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

2021-03-06刘九七刘睿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形势体育运动动机

刘九七 刘睿

(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 岳阳 414000)

长期以来,大学生在运动参与情况上没有表现出积极的一面,绝大部分大学生参与运动项目,主要源于自身对某项体育运动项目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将运动项目视作日常娱乐项目。由此可见,大学生在运动参与上缺乏深入认知,并没有意识到体育运动项目对身体素质强化和精神品质提升的重要作用。因此,新形势体育政策的提出能否对大学生运动参与产生影响,已经能够成为相关人员关注的重点。鉴于此,基于提升大学生运动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角度考虑,本文深入研究“新形势体育政策对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具有显著意义。

1、新形势体育政策对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具体影响分析

为更好地分析新形势体育政策对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在分析之前明确对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因素,随后就体育政策实施之后各影响因素是否向着有利方向发展,继而可以说明体育政策在大学生运动参与上起到了积极影响,若各项影响因素未能发生变化,甚至发生恶化,则说明体育政策对大学生运用参与影响不大,或者存在消极影响。现从意识、动机、条件、教育4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新形势体育政策对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具体影响,具体如下:

1.1、意识方面的影响

运动参与意识指的是大学生运动参与的意愿,试想下,大学生若缺乏运动参与意识,则会在运动参与上表现不主动,绝大部分大学生在缺乏运动参与意识的情况下,及时参与也不会深度投入。而在大学生运动参与意识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大学生则会表现出积极主动。由此说明,运动参与意识直接影响大学生运动参与的主动性和深入性。同时,大学生运动参与中体质素养水平的高度,关键在于运动参与的主动性和深入性,这直接体现了运动参与意识的强弱是影响大学生运动参与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在新形势体育政策实施之后,高校在思想战略上高度重视体育教学,且在具体的行动中加强了大学生运动参与意识的培育工作,并通过系统的体育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向大学生具体阐述了体育运动参与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使得大学生正确认识到参与体育运动对身体发展和精神培育的重要性,继而强化了大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使得其主动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次数得以增加,由此说明了体育政策对大学生运动参与意识的影响是积极的。

1.2、动机方面的影响

基于理论角度来说,大学生体育参与动机具体包括兴趣使然、身体需求、外界要求、利益驱使4个方面,且对大学生运动参与的主动性和深入性具有较大影响。在不同动机下,大学生运动频次和深入性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大学生运动参与动机为兴趣使然,则可以说明大学生只是将运动作为日常娱乐项目,用于放松自我,从而在运动频次和深入性上显得相对高一些。试想下,大学生运动参与缺乏动机,则意味着大学生在运动上没有任何追求,会在思想上抵触运动,进而导致其缺乏主动性,相应的运动参与频次和深入性也会相对低一些。由此可见,运动参与动机是影响大学生运动参与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新形势体育政策实施之前,大学生运动参与动机主要以外界要求为主,其他动机为辅,使得大学生运动参与频次和深入性相对较低,不利于大学生运动效果的优化和提升。而在新形势体育政策实施之后,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了针对性的体育教育,使得其运动参与动机发生变化,从外加要求向兴趣使然和利益驱使上大面积转变,使得大部分大学生运动参与动机是兴趣使然和利益驱使,外加要求动机占比人数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见,在体育政策作用下,大学生运动参与动机得以优化,继而有利于大学生运动参与频次和深入性的提高。

1.3、条件方面的影响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项目类型较多,其中绝大部分体育项目活动的开展都存在一定的条件要求,如,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就对设施和场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条件简陋则会影响体育运动活动的开展。在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大学生运动参与意识和动机难以被激发,进而会影响大学生运动参与的主动性和深入。由此可见,运动参与条件是影响大学生运动参与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新形势体育政策实施之前,高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度远低于其他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视度,继而使得体育基础设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而使得校内运动条件难以满足当前大学生各项运动参与需求,则说明了运动参与条件存在不足,进而影响大学生运动参与意识和动机的激发。而在新形势体育政策实施之后,高校根据大学生的运动需求,加大体育基础设施改造资金投入,逐步完善了校内体育运动设施和场地,随后使得校内体育设施和场地条件等,都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需求,这也直接有利于强化大学生运动意识和动机,由此说明在体育政策作用下,大学生运动条件会得到极大地改善。

1.4、教育方面的影响

就大学生群体来说,在体育运动中若能够接受正确的引导教育,可以了解和掌握系统的运动项目的规则、技巧等,从而能够让大学生在运动参与中体验成功,进而有利于大学生运动兴趣和动机的强化。因此,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运动参与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新形势体育政策落实之前,高校体育运动教育由于缺乏重视度和正确认识,导致体育运动教育缺乏显著效果,体育课程教学方面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体育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而没有关注体育课程其他作用的充分发挥,使得体育课堂教育缺乏良好效果。不仅如此,在体育教师配置上,也没有严格按照体育课程教育实践需求进行配置,不利于教师综合实力的提升,继而影响教育效果,也对大学生运动参与产生了消极影响。而在新形势体育政策实施之后,高校对校内体育教师进行了师资优化和教育培训,促使学生可以接受系统地体育教育,并逐步形成了正确的体育认知,同时掌握了有效的体育项目技巧、规则等,进而有利于大学生运动参与意识和动机的强化。

2、新形势体育政策实施背景下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强化路径分析

2.1、培育大学生健康的体育运动观念

众所周知,思想观念是实践的先决条件之一,要提高大学生运动参与的主动性和深入性,应培育大学生健康的体育运动观念。首先,高校应发挥体育课堂教育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使得其正确认识体育运动参与对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性,并意识到身体健康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同时,引导大学生将个人体育兴趣和国家发展需求相结合起来,使得大学生能够树立为体育强国战略目标实现而锻炼身体的崇高理想;其次,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健康观念,在体育课程教育实践中,既要向大学生传授系统的体育技巧和专业知识,还要通过针对性引导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体育观念。不仅如此,在体育教育实践中,还要将学生体育运动与未来发展相结合,使得大学生内心重视起体育课程学习。

2.2、建立大学生运动参与动态跟进评价机制

大学生运动参与主动性和深入性的提高,关键在于大学生运动兴趣和自信心的提升。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生运动参与兴趣和自信心的提升,关键在于体育运动参与中能够持续体验运动成功感。在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中,大学生不可避免会遭遇一些挫折,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若大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不能及时消除,将会让大学生丧失运动参与兴趣。因此,在体育课程中,体育课程教师应建立大学生运动参与动态跟进评价机制,时刻关注大学生的运动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就及时地帮助大学生来调整运动状态,便于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持续体验成功,继而能够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另外,体育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制定长期体育运动规划,具体包括提升计划、减肥塑形计划等,使得大学生对体育运动具有充足的内动力。

2.3、完善体育场地和基础设施

完善度体育场地和基础设施,可以为大学生运动参与提供物质保障。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与时俱进地增加体育基础设施经费投入,用于及时更新体育设施,维护校内体育场地;其次,高校要充分合理地使用校内体育场地和器材,将校内所有可利用的场地和器材免费开放给全校师生,使得其能够自主选择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继而有利于大学生运动参与意识和主动性的提高;最后,高校也可以将体育资源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继而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有效调动大学生运动参与兴趣。

3、结语

通过本文分析可知,新形势体育政策实施对大学生运动参与产生了积极影响,集中体现在运动参与意识、运动参与动机等方面。因此,高校应在新形势体育政策实施契机下,积极争取上级领导扶持,完善体育场地和基础设施,并培育大学生健康的体育运动观念,重视动态评价大学生运动参与效果,继而不断提升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兴趣和主动性,有效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水平,为建设体育强国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形势体育运动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动机不纯
论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立法需求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5年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