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健康跑”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研究
2021-03-06解刘鑫韩姗姗
解刘鑫 韩姗姗
(商丘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各高校为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要求,相继开展了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开展了一系列体育教学改革活动,为了努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中来,建立了课堂和线下相结合的学校体育工作体系,主要以任课体育教师为主导者,引导学生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学会科学的锻炼手段。各高校借助“运动世界校园”APP打卡跑步平台,开展校园“阳光健康跑”课外锻炼活动。改变了学生的锻炼方式,有效改善了学生的各项身体指标,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校园里面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A市b学院在校的的本科和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运动世界校园App、校园跑的相关文献,仔细阅读相关文件,对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为本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2)数理统计法。
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
2、“阳光健康跑”的开展情况
b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自2018年以来开始开展“阳光健康跑”活动,主要依托“运动世界校园”APP软件开展。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和各自手机下载跑步相关的APP软件,软件和记录学生每天的跑步次数、和跑步时间,同时还能监测学生每天跑步的变化,给出相应数据分析图,学生每天可以利用软件进行查看。学院每学年开展2次“阳光健康跑”活动,秋季学期至少完成39次健康跑,男生累计完成78km,女生累计完成58.5km;春季学期至少要完成45次健康跑,男生累计完成90km,女生累计完成57.5km。每次参与“阳光健康跑”男生有效数据为2000m,女生有效数据为1500m(少于规定里程,本次跑步活动将不计入成绩。超出规定里程,不计入成绩,但会计入排行榜)。每km配速为3分30秒至7分钟30秒范围内,阳光健康跑步成绩作为本学期公共体育课的重要参考依据,未达标该学期《大学体育》课程成绩一票否决,期末成绩记为缺考。
2.1、活动取得的成绩
“阳光健康跑”是学院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运动习惯的重要举措。“阳光健康跑”活动实施以来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在春季学期,学生累计跑步次数达到了347397次,累计跑步公里数达到了592309km,单日跑步人数最高达到了4949人次。在秋季学期,学生累计跑步次数达到了417323次,累计跑步公里数达到了724046.21km,单日跑步人数最高达到了4725人次。学院“阳光阳光健康跑”活动 ,做到有声势、有影响、有内容、展现了体育活动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普及性。体现了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校园体育氛围。
(1)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学生体质健康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教师秉持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以及教育部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的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学生的体制健康测试工作,分析所得数据,为学生的体质监测工作提供了有利支撑,为下一步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按照《标准》规定,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2016年学院实施《标准》的八项测试内容: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m跑、1000m跑(男)/800m 跑(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 仰卧起坐(女)。 按《标准》等级规定,分别为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b学院的测试人数2018年相比2017年有所增加,及格率都达到了91.1%以上,相差无几;2018年参与体侧学生的良好人数和优秀人数相比2017年来说有明显的增加,其中良好人数是2017年的1.67倍,良好率比2017年多出7.3%;优秀人数是2017年的3.5倍,优秀率比2017年多出0.63%。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知,b学院自开展“阳光健康跑”以来,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有较大提升,从侧面反映出了学生由强制锻炼到自主参与,走向操场的变化过程。整体来看,“阳光健康跑”活动的开展,使得b学院的精神面貌有所改变,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体育锻炼的氛围也有所加强,磨炼了同学们的意志和品质,培养了他们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同学身体素质,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师生全员参与的体育锻炼热潮,营造出了一个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
(2)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
校园文化是是一个学校的内在表现,也是学校多年底蕴的沉淀,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提倡终身体育,高校体育设施完善,是增强学生体制,培养学生掌握运动技巧,养成终身体育的重要阶段。校园跑实施以来,美丽的校园里面到处是学生跑步的身影,他们迈着青春的步伐,挥洒着青春的气息,已然成为校园里面最亮丽的风景线,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跑在同样的跑道上,已经成为了一种传承,一种坚持,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2.2、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跑步软件存在的不足。
目前,b学院使用跑步软件是“运动世界校园”,学生在软件注册自己的基本信息,选择相对应的授课教师,就可以就行跑步,在进行跑步过程中无法识别跑步者的信息,存在代跑现象,出现了小部分学生携带大量手机进行跑步的现象;在跑速方面,管理者事先设定相应的跑速范围,小部分学生利用利用系统的漏洞使用交通工具来完成自己当天的跑步任务。
学生每天跑步完成以后需要上传自己的跑步信息,部分学生由于完成跑步以后需要回去洗漱或者上课等,忘记上传自己的跑步信息,超过规定时间以后就无法上传,那么当天的任务就无法完成,以上存在的问题和软件开发者的用意以及学校开展校园的意义相违背。
(2)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学生在之前并未接触过此类的软件,对一些操作流程和和相关功能不熟悉,学生在跑步结束后,发现自己的跑步信息有时会被系统判定异常,出现次数多以后学生会出现负面情绪,不愿再主动去跑步;学校人员密集,学生跑步会集中到某一时间段去进行跑步,由于符合过大,会出现系统的定位不准确和手机无法实时定位,无法及时更新当前位置,导致学生在跑步是不知道自己要经过的点位,出现跑步异常;学生在跑步时需要携带手机,并且要保持手机有足够的的电量,在冬季时,手机耗电量增加,在跑步过程中会出现关机等现象,学生就无法完成跑步任务。
(3)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校园跑活动面对的是在校的所有学生,属于公共体育范畴,该项任务只是交于某位教师或者某几位教师来负责,和其他部门相比来说,人员较少,没有明显的管理组织者,保障服务跟不上;教师不仅要负责该活动的实施和运行,同时还有教学、科研任务和和日常工作事务,而且教师没有相应的技术来处理软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和软件的开发部门来反映出现的问题。
(4)跑步时存在安全隐患。
学校的体育设施配备完善,有标准化的跑道,在进行校园跑时,路线是随机分配的,系统刷出来的点位分布在校园的各个地方,而且学生学习任务较重,白天需要上课,学生大多数选择在晚间跑步。在晚间跑步时,校园里面车辆和其他交通工具在路上行驶的较多,很多学生喜欢听着音乐跑步,很容易发生碰撞,晚间由于光线不足,加之路面不平整,会出现崴脚和摔倒的现象,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正常参加体育锻炼。
3、“阳光健康跑”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
3.1、培养运动兴趣,形成锻炼习惯
开展“阳光健康跑”活动,并与学生本学期的大学体育相关联,采取强制措施,督促学生在课余时间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从而进行体育锻炼。采取强制措施能够明显改善学生的认知,打破学生对体育的错误认识。由于中国中小学原有的学习模式已经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不重视体育,只有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有“无”到“有”慢慢改变学生的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经过长期的强制措施,增加学生的锻炼次数,才能达到量变到质变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形成锻炼习惯。
3.2、促进身心健康,增进自我信心
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较重,在入学的前俩年学习压力较大,后俩年又面临实习,毕业和工作的压力。重压之下,学生走向极端的事件屡见不鲜。学校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业负责,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研究表明,参与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缓解身心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机体代谢,劳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通过阳光健康跑活动,学生不仅增进了自身健康,表现优异者还能获得奖励证书,得到相应的激励,会增强学生信心,朝着更高要求来提升自己,得到大家和自己的肯定,有效增强自信心。
3.3、掌握运动技巧,养成体育意识
众所周知,无论做什么事,有一个好的方法会事半功倍,参与体育锻炼也是一样的,有的人能够跑的更快、更轻松,有的人却显的很笨拙。通过参与阳光健康跑活动,能够让学生掌握的正确的跑步方法,会更加喜欢跑步,喜欢参与体育活动。一旦运动习惯养成,学生会主动参与体育运动,从而选择更多的体育项目,掌握更多的运动技巧,也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原则,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也是把国家提出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一辈子”的口号得到贯彻,让口号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在行动,掌握运动技巧,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4、结论
整体来看,开展“阳光健康跑”活动,明显改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方式,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有效的改变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通过分析测试得来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逐步提升,各项指标有所提高,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每天都参加体育活动的良好锻炼习惯,参加的次数越多,说明锻炼的效果更明显,久而久之形成良性循环,带动其他同学也参与其中,培养大家的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巧,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树立体育锻炼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