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田径运动科学化训练的探讨

2021-03-06赵新世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科学化训练方法田径

赵新世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45)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十分注重田径运动,鼓励高校积极开展田径训练。高校的田径运动训练体系也不断完善,开始系统地进行田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训练水平以及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许多问题影响到了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例如,训练理念落后,训练方法不当等,所以高校应该优化田径运动训练理念、目标、内容与方法,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田径运动的训练技巧。

1、田径运动概述

1.1、概念

田径运动是田赛、径赛与全能比赛的全称,其中以远度或高度计算成绩的属于田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属于径赛,而利用《田径运动评分表》换算单项成绩的属于全能比赛。现代田径运动的分类较多,主要包括跑、竞走、跳跃等项目。田径运动的历史十分悠久,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为了生存就不断走路和奔跑,逐渐形成了走、跑、跳跃等各项技能。之后,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将走、跑、跳跃等动作当作练习和比赛的形式。田径运动的训练强度较大,竞争性也比较强,所以对于参加田径训练人员的身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在练习田径运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运动水平,也可以培养勇敢坚毅的意志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

1.2、特点

田径运动具有多种特点,不仅与生活息息相关,也十分简易可行。(1)与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走、跑还是跳、掷等运动形式都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基本技能,而这些动作与技能的学习和田径运动各项技能的掌握有很大的关系;(2)广泛性:田径运动不仅具有个体性,也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性。大部分田径项目都是由个人或集体参加的。同时,在各种运动会当中,田径运动都是比赛项目最多以及参赛运动员最多的项目;(3)简易可行:田径运动的限制条件很少,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在任何相对安全的地方练习田径项目,利用一些简单的设备和场地也可以进行田径比赛;(4)有益于身心健康:多练习田径项目有利于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水平,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1.3、价值

田径运动训练在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能够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多练习走、跑、跳等动作有利于锻炼人的基本生活能力,同时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练习有利于增强人的免疫力,增强机体的外界适应能力。研究发现,长期进行跑步锻炼的人有较强的有氧代谢能力。这是因为在长跑过程中,人的体能会被大量消耗,代谢产物会有所增加,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以及心脏机能的代谢,继而加深人的呼吸深度,增加肺活量。其次,能够培养人的意志品质。长期进行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控意识。田径运动的训练内容较为丰富,有利于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培养人坚毅不拔的精神。

1.4、在高校中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很多人的身体素质都越来越差,这就需要加强体育锻炼。一直以来,田径运动都被称之为“体育运动之母”,且对保障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因此田径运动员在高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实际情况来看,田径运动是高校体育训练的基础内容,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田径运动训练的效果与教练的理念、训练的方法等各个方面有较大的关系。

2.1、训练理念落后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体育大国而非体育强国,在体育竞技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与精英精神。这些思想影响到了高校田径运动训练,导致教练与学生产生了较为强烈的竞争意识。而在这些理念的影响下,高校普遍存在田径训练的强度过大且过于频繁的问题。同时,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也存在重内容轻理念的问题,影响到了训练效果。

2.2、训练目标不明确

训练目标不明确也是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的关键问题,主要是由于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造成的。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新教学大纲中的指导思想、训练目的、训练结构等方面出现了变化,导致高校训练目标与实际应用不一致,继而导致学生感觉练习田径运动没有什么作用。

2.3、训练内容单一

目前,高校教练的专业水平相对较差,不具备丰富的田径运动训练经验,无法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训练。所以,部分教练在训练过程中仍然需要依靠田径教材,过于注重田径训练的竞争性与技术性,没有明确田径运动训练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忽视了技术与技能之间的区别。对于高校学生来讲,虽然需要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但是教材当中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方面的内容过多,没有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基本的运动能力,且田径运动训练的时间有限,所以无法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2.4、训练方法单调

高校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是训练方法单调,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近年来,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高校很多教练仍然利用示范、重复练习等方式进行田径运动训练。这些训练方式较为传统老套,没有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导致学生一直在被动状态中进行练习,这样不仅会导致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无法提高训练质量。同时,部分高校的训练条件较差,教练的专业水平有限,无法科学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田径运动训练。

2.5、学生缺乏兴趣

虽然田径运动的项目十分丰富,但是高校开展的田径运动训练项目较少,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多数高校都以长跑、短跑、接力跑、扔铅球等田径项目为主要的训练内容,训练项目相对较少,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同时,部分高校开展田径运动训练是为了完成教育部门制定的指标,所以会对学生进行硬性考核,这也导致一部分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失去兴趣。

3、高校田径运动科学化训练策略

3.1、树立科学的训练理念,制定科学的训练目标

高校若想实现田径运动的科学化训练就需要树立科学的训练理念、制定科学的训练目标。首先,高校需要意识到科学化田径运动训练的重要作用,树立科学的训练理念。高校需要意识到开展田径运动训练的关键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才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及竞技水平。所以高校需要树立以提高健康水平为主的田径运动训练,在增强学生健康意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精英意识。此外,高校需要制定科学的训练目标,即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为第一目标,以学生掌握基本的田径运动能力为第二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为第三目标,之后在训练中逐渐实现各个目标。

3.2、加大宣传力度

田径运动的全能性与综合性较强,其他大多数运动项目都需要以田径运动为基础。同时,田径运动对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器官功能有很大作用,所以高校应该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作用。高校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增进学生对田径运动的了解,让学生意识到田径运动的锻炼价值,从而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田径运动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

3.3、丰富训练内容

高校在进行田径运动训练时应该丰富训练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田径运动本身是训练项目较多的运动,其项目高达40多种,所以高校应该充分了解各种田径项目,将其科学融入到田径运动训练当中。首先,需要在训练过程中融入运动文化、运动保健、运动心理等各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了解这些知识;其次,田径运动对力量与速度的要求较高,所以高校在进行田径运动训练时需要多进行专项力量训练与速度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绝对和相对力量,加快学生的速度。此外,高校需要多根据学生的喜好增加一些训练项目。当前,大多数高校都在不断进行长跑、短跑、扔铅球等项目的训练,没有新意,无法激发学生兴趣。所以高校需要增加一些比较新颖的训练项目,例如,竞走、障碍跑、标枪、铁饼等,增强田径运动训练的专业化与科学化。

3.4、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有利于提高训练质量,因此教练在进行田径运动训练前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首先,教练应该根据训练目标与训练大纲制定训练计划,通过有效训练达到训练目标;其次,教练在制定训练计划时需充分考虑天气状况与学生的身体素质。第一,教练要根据天气状况制定训练计划,如果存在雨雪等恶劣天气的话,可以在室内进行一些训练,例如,跳远、跳高、扔铅球等项目都可以在室内进行,如果天气良好的话就可以在室外进行训练;第二,教练需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训练计划,要明确训练量、训练强度,避免过度训练,造成学生受伤。

3.5、创新训练方法

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的时间有限,所以教练应该创新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率,继而提高训练质量。第一,教练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坚持周期性原则、直观原则、区别对待原则、不间断原则、动机激励原则以及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等原则;第二,教练需要科学选择训练手段,采用一些更加实用的训练方法,从而让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实质。例如,在进行铅球训练时,教练应该先让学生进行出手姿势的训练,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滑步技术的训练;第三,教练可以借鉴其他运动的训练方法,创新田径运动训练的方法,也可以将心理学等各个领域中的方法应用在田径训练当中,优化训练方法。

4、结语

只有进行科学化的田径运动训练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田径水平,为此高校应该明确目前田径运动训练中的问题,例如,训练理念落后、训练目标不明确、训练内容单一等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制定科学化的田径运动训练方案,更新训练理念、加大宣传力度、科学制定训练目标、优化训练内容、创新训练方法,从而提高田径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猜你喜欢

科学化训练方法田径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