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康社会理想及其实现

2021-03-06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

江 畅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也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胜利之年。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经过70多年的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中国的小康社会经历了从漫长的理想期盼到短期内转化为奋斗目标并转变为社会现实的历史变化过程。对这一过程进行总结性反思,对我国社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对全党全国人民增强“四个自信”,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一、小康社会:从百姓梦想到社会现实

小康社会是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明确提出的社会理想,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两千多年里,它一直是黎民百姓的梦想。改革开放之初它被确定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将这一目标的内涵从经济扩展到社会,从单一小康扩展到全面小康。在新中国成立后奠定的国民经济基础之上,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这一目标即将实现,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就要变成现实。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诗经·大雅·民劳》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百姓劳作实在太辛劳,也该稍事休养生息了。正式把小康作为社会理想的是孔子。据《礼记·礼运》记载,孔子以助祭者的身份参加一次蜡祭活动,活动结束后到宫外高台上散步,对鲁国君王失礼大发感叹,跟学生言偃谈到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在他看来,大同社会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即尧舜的时代。孔子感慨那个时代已经被破坏,“天下为公”转变成了“天下为家”,于是社会就陷入了混乱,战争也由此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夏商周三代的六位“君子”即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六位圣贤,孔子认为他们治理的社会就是小康社会。康有为对孔子提出的小康社会理想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孔子生据乱世,而志则常在太平世,必进化至大同,乃孚素志,至不得已,亦为小康。”[1](P239)这一评价是客观的。孔子对这个过程和结果作了这样的描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礼记·礼运》)在孔子看来,小康社会虽然不及大同社会,但比他生活的春秋时代还是要好得多。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夏商周三代的英王以礼治国,然而他生活的时代已经礼崩乐坏。孔子在谈小康时并没有对其做出直接描述,主要说它如何实行礼治,但肯定小康社会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时代的好社会。不过,《论语》中有一些关于小康的相关论述,如“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等。这些论述大致表达了孔子关于小康社会的构想。《论语·季氏》记载,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孔子说了一段话:“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孔子的这段论述可看作是他对小康社会理想的一种补充[2](P171)。

在孔子之后,孟子提出实行井田制,为百姓置恒产,使之安居乐业,并设计了一个小康的标准:“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这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温饱型小康模式。东汉末年何休在《春秋公羊解诂》中通过揉合《礼记·礼运》关于大同、小康的描述提出过一种“三世说”,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由“衰乱世”至“升平世”再至“太平世”的过程,其中的“太平世”相当于大同社会,而“升平世”则相当于小康社会。这一思想到19世纪末在康有为那里得到了阐发,但并未形成系统的小康社会理论。宋代洪迈在《夷坚志·之甲·五郎君》中提出的“然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也表达了人们摆脱贫困奔小康的强烈愿望。同为宋朝的朱熹还说过“千五百年之间……不无小康”(《朱文公文集·答陈同甫》)的话。在他眼里,像汉代的“文景之治”、唐朝的“开元盛世”等繁盛时期都算得上是小康社会。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南宋康与之的《昨梦录》等曾以生动的笔调描画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所特有的“怡然自乐”“万民怡怡”“计口授田,以耕以蚕”“信厚和睦”美好小康图景。

总体上看,孔孟之后,小康理想并未受到传统社会思想家和政治家的重视,“经史子集”中很少见与小康直接相关的论述和记载,甚至该词也十分鲜见。然而,孔孟的小康观念在传统社会深深影响了寻常百姓,他们的一个共同梦想就是通过勤扒苦做解决全家的温饱问题,使自己拥有一个小康之家。

虽然小康社会是传统社会的百姓之梦,但从历史事实看,春秋时代及以后的中国传统社会从来都没有真正实现过这一梦想。虽然朱熹对小康之世的出现很有信心,相信假若有像禹、汤、文、武、成王、周公那样实行“王道仁政”的“贤王”,小康社会必定可以实现,但中国文明史上实际上并未见有百姓普遍不愁吃穿的小康社会。像开元盛世、康乾盛世这样的时期大致上称得上小康社会,但这只是沙漠中的绿洲,寥若晨星,而且即使是这样的时期,也没有真正实现社会的普遍小康。例如,在康乾盛世,虽然粮食产量增加,但英国政治家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勋爵率领的使团来华时发现,当时的中国存在着触目惊心的贫困问题。由于中国政府送来的食物过多,一些猪和家禽已经在路上碰撞而死,英国人把一些死猪死鸡从使船“狮子号”上扔下了大海,岸上看热闹的中国人一见,争先恐后跳下海,去捞英国人的弃物;他们所到之处随处可见弃婴,道路两旁、河道中央、垃圾堆上,随时都有可能露出的苍白小手;那些为英国人服务的人对英国人的残羹剩饭和用过的茶叶总是贪婪地争抢,而且千恩万谢。所以文史学者张宏杰得出了“乾隆盛世是一个饥饿的盛世”的结论[3][4]。实际上,中国传统社会中出现的其他盛世,其情形与乾隆盛世大同小异,社会既没有实现普遍小康,更谈不上全面小康。《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四年》记载,后唐明宗李嗣源在位八年,是五代少有的小康之世:“在位年谷屡丰,兵革罕用,校于五代,粗为小康。”但如果说康乾盛世都称不上小康社会,后唐明宗时期就更无从谈起。

中国进入现代社会后,首次把小康作为社会理想的是邓小平。他在1979年12月6日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5](P237)他接着说,到20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984年,他又进一步补充说:“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6](P64)从此,小康成为当代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理想和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价值理念。邓小平所说的小康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社会理想,而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是要求在可预见的时间内(20年左右)实现的目标。这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追求的一个重大转变,这一转变使几千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对传统社会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梦想)变成了国家的奋斗目标和人民的现实追求。中国传统社会也有统治者希望实现小康理想,如明成祖朱棣就说过“斯民小康朕之愿也”(《皇明通纪法传全录》卷十四),但没有哪个朝代的统治者将小康作为社会追求的目标。邓小平将作为社会理想的小康转化为社会发展的目标,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正是实现了这种转变,才有了为实现此目标奋斗的当代中国实践。不过,邓小平在实行这种转变的过程中仍然延续了传统小康概念的内涵。一方面,小康主要指物质文明意义上的小康。当时所说的“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属于物质文明的范畴,与后来的现代化指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小康主要是就民生而言,指的是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邓小平提出小康目标直接针对的是当时中国人民生活普遍贫穷的现实,其目的是使中国人民的生活走出贫穷的状态,进入比较富裕(殷实)的状态。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这次党的代表大会确定的小康目标主要还是经济上的小康,而且没有明确的指标,只是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所占位次明显上升”,不过对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充满着期待和信心:“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又基础落后的国家,人民普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无疑是一项宏伟壮丽而又十分艰巨的事业。”

经过党和人民13年的艰苦奋斗,到2000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这次全会深入分析了世纪之交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首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随后,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更加旗帜鲜明地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会报告使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标题,指出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实际上是对小康社会做出的明确界定,其涵义已经不局限于经济方面,而是从经济到人民生活的社会各个方面。此后,就有了全面小康的说法。报告还首次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的时间上是与“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后两步基本一致的,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迈出坚实步伐的情况下,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里讲的在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同于以前讲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它是一个刚性的规定。全面建设意味着可以全面建成,也可以部分建成,甚至可以任何一方面都不建成,强调的重点是建设,不是建设完成(建成);全面建成强调的重点则是建成,内含着建设,不建设当然谈不上建成。这是我们党小康建设奋斗目标的一个重大变化,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做出的没有退路的铿锵承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铁肩担道义的使命担当。这次党的代表大会强调,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这个关键时刻,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对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做出了全面部署。大会报告指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八大修改通过的党章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表述略有变化:“在新世纪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随着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时间的日益迫近,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提出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第四部分专门论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问题。报告指出:我国已经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提前实现了“三步走”的前两个战略目标,现在的奋斗目标是,到建党100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报告明确要求,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为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其中力度最大的是实施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早在2015年就已吹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采取了全面排查解决突出问题、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防止摘帽后松劲懈怠、广泛凝聚脱贫攻坚力量、关心关爱基层扶贫干部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六大举措。周密的部署和强有力的举措完全可以确保赢得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

从以上简要考察可见,小康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一个从社会理想到社会奋斗目标、从经济小康目标到全面小康目标、从全面小康目标到全面小康现实的转变。通过这三大转变,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小康社会的梦想即将变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现实。这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社会变化,这次变化孕育了两千多年,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只经过70多年的艰苦奋斗就使之得以实现。这既表明了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蕴藏的伟大力量,这种力量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正确领导下被激发出来的。

二、传统小康与当代小康的区别

孔子谈小康时并不是明确将它作为一种社会理想,而是对夏商周三代的六位圣贤时期社会状态的一种描述,不过他对这种社会状态是持肯定态度的。自从孔子第一次用小康描述了一种比较理想的社会状态后,由于孔子对中国历史的巨大影响,小康就逐渐成为中国人特别是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理想,即小康之家①中国传统社会以家庭为本位,因而谈人的生活状况一般都以家庭为单位,不像现代社会讲人均生活水平。。在中国传统社会,大多数思想家尤其是儒家思想家关心的主要是社会和百姓的道德完善,并不怎么关心普通百姓的生活理想,对他们憧憬的小康之家并不放在眼中。因此,在传统的“经史子集”文献中没有留下思想家关于小康之家的直接论述。不过,从中国传统社会民间流行的观念看,小康之家本义是指可以维持中等偏低生活水平(温饱)的家庭,其引申义可归结为吃穿不愁。

小康之家吃穿不愁,但也仅此而已,一方面其内涵仅限于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它又是最靠近贫困的一种家境状态。如果我们把传统社会的家庭生活划分为“贫困之家”“小康之家”和“富裕之家”三个层次,小康之家便是脱离贫困之后达到的家境状况,但尚未达到富裕的程度。小康之家可以是温饱型的“温饱之家”,也可以是殷实型的“殷实之家”。温饱之家由于没有多少财富积蓄而容易因为天灾人祸、疾病伤残等原因一下子返贫。在传统社会,社会成员的主体是农民,农民靠天吃饭,即便起早贪黑也很难解决温饱问题,因而他们向往的是温饱型的小康之家,把温饱之家作为理想来追求,殷实之家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梦想。农民中只有少数地主才能过上殷实生活,达到殷实之家的小康水平。

邓小平基本上是在传统温饱型小康之家的意义上理解小康的,讲的主要是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他的小康与传统的小康有三种不同的意义:其一,他不是把小康作为一种生活理想,而主要是作为党和国家追求的一种目标;其二,他的小康主体不是家庭,而是全体社会成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小康的主体实际上已经不再是家庭或个人,而是作为社会主人的全体人民,是普遍小康;三是他的小康不是一种终极追求,而是作为现代化的一种低级形态,隐含着更高的追求。邓小平的小康在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总体战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小康被确定为“第二步”目标。“三步走”中的小康已经不是传统社会百姓追求的温饱型小康之家,其规格得到了提升,大致上相当于以上所说的殷实型小康之家。这种规格的提升在后来党的重大会议做出的决策中得到愈益明显的体现。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但没有规定具体内容;党的十六大在进一步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第一次对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六个方面就是当时所理解的全面小康;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次的新要求增强了生态文明方面的目标;党的十九大重申了十六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规定。上述四次党的代表大会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内涵上基本一致,略有不同。我们应该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作为全面小康目标的一般内涵,这是党中央最后一次对这一目标提出的要求,因为到2021年全面小康社会就将建成,其内涵不可能再改变。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的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与党的十六大报告完全一致,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小康目标的一般内涵在党的四次代表大会报告中被具体化为各种明确要求,这些要求是全面小康目标的具体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那么,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了什么样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呢?

党的十六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四方面的指标要求:(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2)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3)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四个方面是上面所讲的全面小康目标六方面内涵的展开和具体化。

党的十七大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次党的代表大会对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的预测: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包括五个方面:(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五个方面丰富了党的十六大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容,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一方面重申了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小康目标六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又将这些基本要求进一步概括为个人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生态全面改善方面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即使最后宣布实现了,也无法得到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认可。”[7](P78)

这“三个全面”是对全面小康目标的核心要义和总体要求的精练概括,体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当代小康区别于传统小康的主要标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意味着全体社会成员达到相同的生活水准,而是仍然存在着差异的,但其底线是社会成员全部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在实现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让一个民族落下,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意味着在全社会普遍实现小康。如果不彻底消灭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就不会得到圆满实现。为此,党中央规定了脱贫的标准,即“两不愁三保障”。2014年底,国家还有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 7017万人,其中包括约 1000万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贫困人口。为此中央决定,对这部分贫困群众在自愿的基础上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包括集中安置和插花式分散安置,并要求异地搬迁这部分贫困人口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是指稳步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贫困人口而言,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收入达到脱贫标准。”[7](P73)这一标准虽然是针对贫困人口特别是异地搬迁这一特殊群体制定的,但实际上就是全面小康目标的底线标准。这种底线标准的确立表明我国将建设的小康社会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居民的生活尚未达到“殷实之家”的水准,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从以上简要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意义的小康与传统意义的小康存在着重大区别。这种区别集中展示了中国社会发展在当代实现的历史性跨越,充分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蕴藏的卓越智慧和巨大潜力。具体而言,两者之间的区别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传统小康社会是个小康梦想,现代小康是即将变为现实的小康社会。在孔孟那里,小康确实是作为社会理想提出的,但对传统社会普通百姓来说,小康实际上只是一个梦想,很少有人能将其变为现实;即使将其实现也难以持久,即所谓“富不过三代”。因此,传统小康整体上看只是一种梦想,在传统社会的任何时代从未真正实现过。到20世纪80年代,小康是国家主要领导人作为国家建设目标提出来的,并被执政党确定为党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经过中国人民上下同心的艰苦奋斗,它即将变为社会现实,而且这种走向是任何力量也不能改变的。梦想和现实是两种小康社会最直接的区别。

第二,传统小康主要是指经济小康,当代小康是全面小康。传统小康是广大处于极其贫困状态的穷苦百姓所希冀的吃饱穿暖之梦,是“温饱之家”的梦想,通常不包括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其他方面,更没有考虑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果还有其他的追求,也只是少数富足家庭让孩子读书做官,光耀门庭,追求所谓“耕读传家”。然而,能够耕读传家的人家极少,能通过读书做官的更是凤毛麟角。与传统不同,当代小康是全面小康,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全面进步,全体人民从这种进步中充分获得权益,其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普遍提升。当代小康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致力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落脚于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第三,仅就经济而言,两者之间在生活质量和水平、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上存在着天壤之别。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文明,基本上是一种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与这种自然经济相适应,形成了“安土重迁”“重本抑末”观念,这些观念导致人们重视、崇尚农业,轻视甚至贬抑其他产业特别是商业,即所谓“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三国志·魏书·司马芝传》)。生活在这种自然经济下的百姓,靠天吃饭,生活贫苦,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就有可能颗粒无收,饥寒交迫,甚至流离失所。由于生产力发展落后,总体上看国家贫穷落后,也不可能给人民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在这种小农自然经济条件下,吃饱穿暖是百姓的最大愿景,而这正是传统小康的实质内涵。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推进工业化,走上了建设现代化的道路,国家的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物质文明日益繁荣。到今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因此,当代小康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吃饱穿暖,而是现代意义的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社会追求的是人民共同富裕。传统小康没有得到真正实现,即使普遍实现了,在今天看来也只不过是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完全不能与今天大多数中国人已享受优裕的生活条件相提并论。

第四,传统小康是就社会总体状况而言的,当代小康强调所有社会成员都过上小康生活。我国传统社会既不可能考虑每一个社会成员个人都实现小康,也无力顾及所有的民族共同走上小康之路。与传统社会不同,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致力于建成的当代小康,强调所有社会成员都达到小康水平,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没有一个人掉队,没有一个民族落下。关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多中国人,一个都不能少”[8];“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10]。当然,我国的国情复杂,尤其是全国各地由于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原因,发展很不平衡,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小康水平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所以“不是说各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等都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才是实现了全面小康”[7](P73),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作为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充分体现了当代小康与传统小康的又一重大区别。

第五,传统小康是社会追求的最高目标,当代小康只是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一种过渡。传统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低下,广大人民群众处于被压迫被剥削地位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传统社会不可能为百姓达到小康生活提供条件和保障,甚至不能解决百姓的绝对贫困问题。就是说,传统社会连经济小康社会也实现不了,更不可能把人民幸福作为国家治理的目标加以追求。这也许是在孔子提出“大同”理想后传统社会几乎再无学者谈及这一理想的重要原因。今天的中国,不仅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且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实现全面小康还只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100年目标,还有第二个100年目标,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第二个100年的目标不是虚无缥缈、遥远无期的,而是未来30年之内的事情,大多数今天健在的人都能够目睹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即使是那种低水平的温饱型小康社会也从来没有建成过,统治者甚至基本没有有意识地去建设。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中国曾经有过几个较长时段的强盛时期(如汉帝国、唐帝国、元帝国、清帝国等),但即使在这样的时期也从未实现过百姓的小康之家梦。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迅速走向衰落,从强大的东方帝国沦为西方列强任意宰割的羔羊,陷入积贫积弱的境地,成为列强眼中的“东亚病夫”。然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在14亿人口的大国,在存在那么多贫困人口情况下,在短短70多年里,中国人民从普遍贫困走向普遍殷实、从愁吃愁穿达到全面小康,而且不落下一个民族,不让一个人掉队。这一伟大壮举不仅圆了几千年来中国百姓的小康之家梦,而且中国即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并正在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新征程。这不仅是伟大的历史成就、了不起的千秋功德,同时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可以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经验。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实现从传统向现代历史性跨越的重大标志

纵观历史,人类社会有三种基本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通常被称为文明社会),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两次巨大的历史性跨越。

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原始社会,其历史跨度长达300万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人类的进化可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社会)两个大的阶段,其中氏族公社不过10万年左右,绝大多数时间人类处于原始人群状态。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时期,当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很快就进入了文明社会。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致上可以说,父系氏族社会(其社会形式是部落或部落联盟)存在的约1000年时间,实际上就是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跨越的时期。但世界各地的氏族公社并不是同时进入文明社会的,只有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以及这些文明交叉作用的地区(如波斯、古希腊罗马)差不多在距今5000-7000年前后才迈入文明社会的门槛。人类从原始社会跨入文明社会的根本动力是新石器的不断完善和青铜器的使用,以及由此引发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尤其是农业和畜牧业在生产中地位的提升。

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性跨越最早发生在西方,肇始于13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和市场经济的兴起,市场经济是这次历史性跨越发生的根本动力。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西方国家先后经历了打破封建庄园制建立封建专制统治、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以及科技革命、哲学革命等深刻变革过程,大约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基本上完成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历时600多年。现代西方社会的制度和文化是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建立起来的,因而被称为“市场社会”,即“社会关系按照市场规律加以改变的社会”[11](引言 PXVIII)。市场经济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也就成为西方市场国家的根本原则。西方国家近代以来的几百年历史就是资本家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对内剥削工人阶级、对外掠夺他国资源的“血与火”历史。殖民地国家民族独立之后,西方国家又采取经济、政治、文化渗透乃至直接武装干涉等途径从非西方国家攫取利益。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是通过走对内剥削压迫、对外扩张渗透的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从而获得繁荣发达的。在世界势力范围被西方国家瓜分完毕后,非西方国家实际上不可能再走西方的现代化之路。

正是在这样一种世界格局下,中国在受尽西方国家欺凌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西方列强统治世界的格局形成的20世纪初,很多国家都试图突破西方国家设置的世界格局的藩篱,但要么半途而废(如苏联、东欧国家),要么尚在突破的过程之中而未取得实质性的成效。然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百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不仅实现了民族独立,而且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小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从中国历史发展看,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在短短的百年内基本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性跨越。这个过程西方经历了600多年。这个跨越虽然还没有最终完成,但也不过是未来30年之内的事,真正可谓是指日可待。更重要的是,中国全面小康社会不是通过对内剥削压迫、对外扩张渗透建成的,完全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万众一心、艰苦奋斗的结果。

近几年,人们广泛谈论“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对”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中国改革开放为什么能成功”的问题中隐含的深层次问题。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就是社会主义的成功,这种成功的主要标志就是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事实。因此,我们应聚焦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无太多争议的历史事实来剖析中国当代社会在百年内实现从贫弱到强大这历史性跨越的决定性因素。中国的这种跨越发生在近代以来整个世界以市场化为基础的现代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化、科技化、信息化时代背景和历史进程之中。这种背景和进程对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或文明地区都是同样的,但并不是每一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握住了这样一个历史性的际遇和机会。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能够充分利用这次际遇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其主要原因在自身。

从自身的角度看,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五条:一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二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并且通过改革开放使之不断完善;三是创立和不断完善作为建设发展指导思想和基本遵循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四是发展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质内涵和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五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对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这五个方面的原因实际上也就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而使中华民族长久兴盛、中国人民永享幸福的一些规律性原则(“铁律”),未来的实践可以丰富发展它,但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它。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为世界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以至现代化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其经验既具有中国特色也具有普适意义,完全可以作为其他国家追求全面小康和实现现代化的借鉴和参照。在如今这种资本主义道路在发展中国家行不通的情况下,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最值得考虑的选择,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实可以为这种选择提供充足的理由。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必定极大地增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四个自信”,对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乘风破浪、坚毅前行,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从而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制度的优越性,可以增强全国人民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道路正确才能抵达目的地。如果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极大地突破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小康之家的小农梦想,那么可以说这是因为中国选择了正确的社会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产生于西方近代,到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克服了以往社会主义理论的空想性,使其从空想变成科学。西方近代是人类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形成了三种社会思想理论体系,即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和社会主义。自由主义由于与西方近代市场经济最相适应而逐渐成为西方各国占主导地位的思想理论。共和主义源远流长,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但因其主张共同体至上而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市场主体至上不相适应,成为一种非主流的思想理论。社会主义则是以否定市场经济问世的,因而成为西方近代以来思想理论的异端。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最初通过俄国十月革命传入中国后,中国人民很快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做出了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中国是在面临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几近绝境的社会条件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在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努力几经挫折、失败后,社会主义最终挽救了中国,使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获得新生,并使饥寒交迫的劳苦大众普遍过上了全面小康生活。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可以大大增强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

社会主义是以思想理论形态问世的。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思想理论,它旨在为建立一种不同于任何既有社会形态的新社会形态提供论证和指导。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正确性和力量只有通过新社会形态的建立来体现、证明和检验。在国家作为基本共同体的时代,上层建筑中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核心内容和决定性因素。走社会主义道路实质上就是要根据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这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所在。走社会主义道路却不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就不能变成现实,走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为其提供保障的,拥有先进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实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显著优越性,这种优越性的彰显可以大大增强中国人民的制度自信。

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功实践运用和效果检验,可以增强全国人民的理论自信。中国之所以会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之所以会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从理论上看,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成功地中国化,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能够中国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以及“其命惟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等价值理念相契合。产生于中国先秦时代的这些优秀文化基因,在传统社会始终都没有得到厚植和发扬光大。按照孔子的看法,中国一进入文明社会就发生了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到“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根本性转化。随着皇权专制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加强,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不仅被湮没、遮蔽,而且还被扭曲、肢解,最终导致了文明的衰败和人民的苦难。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一方面激活了被湮没、遮蔽的中华文化优秀基因,同时也提供了解决其被扭曲、曲解问题的路径;另一方面又给中华文化注入了许多现代人类先进文化的新基因,并使之与传统优秀基因相融合,使之化茧成蝶,绽放出巨大的青春活力。这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共赢: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可植其根的土壤,这种土壤不是西方的市场文化,而是中国的道德文化;另一方面,濒于毁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有了社会主义才得到了拯救,才能够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得到传承和弘扬。这种共赢告诉我们,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益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社会主义理论,得益于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结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充分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因而可以大大增强中国人民的理论自信。

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可以增强全国人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全面小康社会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也不是上帝或神灵赐予的,而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不屈不挠建成的。奋斗需要动力,中国人民的根本动力来自几千年形成和积淀的中华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具有通过文化基因代代相传的巨大潜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他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四个方面。从根本上说,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尊道贵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中国取得的一切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精神激励和感召下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民的辛勤汗水,蕴涵着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的辉煌成果,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空前增强。

最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可以极大地增强全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报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了战略安排,号召全党要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这一切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是奋斗的最终目标,我们还有下一个更宏伟的目标,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是,“三步走”战略目标前两步目标的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100年目标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使全国人民更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党确立的奋斗目标的正确性、合理性,因而对如期实现第二个100年目标的信心和勇气空前增强。这种坚定的信心和勇气必将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而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而勇往直前、奋力拼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从五千多年文明发展的苦难辉煌中走来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将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一路向前,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12]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表达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高度自信的最充足理由。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
我家的小康
欢天喜地唱小康
我家的小康
小康路上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小康之路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努力为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