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保障研究的轨迹与前沿探析
——基于CSSCI数据库1998年至2018年初的文献计量
2021-12-30刘丹丹
刘丹丹
社会保障的概念于美国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中首次公开提出,我国从1982年开始出现对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的研究①中国知网获取的文献资料显示,篇名中有“社会保障”的文献最早是 1982年的一篇名为《日本社会和社会保障》的论文,关于养老保险(年金)和医疗保险方面的研究也是从1982年开始的,分别为4篇。,但至 1993年才对社会保障的范围做出权威界定②我国对社会保障做出权威性界定是在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界定了社会保障的范围,即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差异,社会保障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际公认的定义,但社会保障的范围大体都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方面的内容;社会保障的研究范畴基本围绕社会保障总体制度以及上述四方面内容的运作机理、制度建设与运行、存在的问题、影响效应等方面展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保障这一关系国家、企业、个人利益布局及相互间的协调,关系亿万国民及家庭切身利益的公共事业,不仅是我国当前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和后盾。梳理我国社会保障的研究轨迹,追踪该领域的前沿动态,一方面可以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更重要的是能在理论研究的轨迹中总结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所经之路,为接下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攻坚以及制度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文献综述
学界对社会保障的研究不乏综述性的文献研究,但利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研究和梳理的比较少,陶斌等基于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5-2014年)的数据统计分析了我国近10年国内社会保障研究历程,包括研究对象、主题、论文的刊发、方法的使用、基金支持情况、作者及合作论文情况等并提出研究展望,该论文虽没有采用可视化方法,但展示的内容极为丰富[1](P184-192)。周艳玲以《社会保障研究》为基础对国内社会保障研究的趋势特点和内容变化进行分析[2](P7-9),内容的充实度上稍有欠缺。上述两篇文献的研究对象均出自期刊,不能更好地达到文献计量对原始数据数量上的要求,同时可能存在期刊风格的导向性影响研究内容和方法使用多样性的问题。张红春等基于文献计量学共词分析,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资料分析了2001年至2010年10年间国内社会保障研究的知识图谱与热点主题[3](P116-126),该研究的方法及思路相比前人大有改进,但数据较为陈旧,可以考虑进一步更新,如果能选择更权威的文献来源,得出的结论会更为可靠。本文在此基础上借助CiteSpace可视化方法进行文献计量,对社会保障研究的高产作者、高产机构进行图谱展示与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词和聚类分析,科学梳理该领域研究的聚焦点和轨迹,并对关键词进行分类得出共词矩阵,最终确定词频较高的聚类,对各聚类的关注度与新颖度进行量化。通过战略坐标图的方式展示我国社会保障研究课题的分布情况,并对该领域的前沿动态进行有效追踪,在研究方法上有很大不同,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另外,本文选择CSSCI数据库1998年至2018年该领域的期刊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数据资料更为充实,数据来源更具科学性与权威性。借此为学者更好地把握我国近 20年来社会保障的研究轨迹及前沿提供有力的参考和依据。
本文搜集CSSCI数据库1998年至2018年初篇名中包含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险、养老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失业保障、失业保险、生育保障、生育保险、就业保障、住房保障、工伤保险的文献共 8075篇作为研究对象,文献的年度分布如图 1。从发文量的分布来看,社会保障的研究经历了1998年至2002年的平稳阶段,2003年至2008年的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以后的缓慢下降阶段,其中2008年至2010年是社会保障研究最鼎盛时期。
图1 CSSCI数据库1998年至2017年社会保障研究发文量年度分布图
二、发文量居前作者和机构的图谱分析
本文使用C.Chen开发的可视化图谱分析工具CiteSpace对待研究的期刊和学科领域的发展进行计量评价①有关参数说明:1.频次(Frequency),即出现的次数,知识图谱中单元节点大小与其频次大小成正比;2.中介中心度(Centrality),即知识图谱节点与节点的连接情况,表示该节点在网络中的联通作用;3.聚类指标(Modularity),衡量图像聚类效果。[4](P359-377)。CiteSpace集科学计量学、图形学、应用数学等学科理论方法,通过可视化图像方式将海量数据中的信息挖掘并展示出来,更直观形象地显示某一学科领域的整体图景和发展趋势[5](P164-170)。下面就CSSCI数据库中社会保障研究的期刊发文量居前作者、机构进行图谱分析。
(一)发文量居前作者
以 1998年至 2018年作为一个时间跨度,每一年为一个切片,设置阀值为每一切片中前 10位(TOP10)作者,运行 CiteSpace软件,形成由 161位高产作者构成的知识网络图谱(见图 2)。图中显示了这段时间社会保障的高产作者以及作者之间的合作情况。在图2中,1998年至2018年初社会保障研究发文量最多的有: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的邓大松(43篇),其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制度整合等,被引频次较高的论文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行中的难点分析——兼析个人、集体和政府的筹资能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分析》《中国养老社会保险基金敏感性实证研究》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郑秉文(33)篇,其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名义账户制、社保碎片化等,被引频次较高的论文有《“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中国社保“碎片化制度”危害与“碎片化冲动”探源》《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发展与挑战》等;武汉大学的薛惠元(31篇),其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一社会养老保险等,被引频次较高的论文有《“新农保”财政补助政策地区公平性研究——基于2008年数据的实证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探析》《新农保能否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等;华中科技大学的丁建定(30篇),其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为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养老保险等,被引频次较高的是《居家养老服务:认识误区、理性原则及完善对策》《构建我国新型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的原则与途径》《新农保的“协调”与“配合”——新农保可持续运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详细内容见表1。
图2 社会保障研究1998年至2018年初的高产作者图
表1 社会保障研究1998年至2018年初发文量居前作者表
(二)发文量居前机构
以 1998年至 2018年作为一个时间跨度,每一年为一个切片,设置阀值为每一切片中前 10位(TOP10)机构,运行 CiteSpace软件,形成由 120个高产科研机构构成的知识网络图谱(见图 3)。1998年至2018年初社会保障研究发文量最多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其次是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详细内容见表2。
表2 社会保障研究1998年至2018年初发文量居前的机构表
图3 社会保障研究1998年至2018年初的高产机构图
进一步分析上述居前研究机构的内部发文构成发现,中国人民大学在社会保障研究的发文量主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武汉大学在该领域的发文量主要来自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主要来自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主要来自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主要来自社会学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要来自公共管理学院。其他具体构成情况见表3。
三、我国社会保障的研究轨迹
从众多文献数据中挖掘某一领域的研究聚焦点和轨迹的方法有共词分析和聚类分析[6](P5-13)。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对输入的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和矩阵的生成,然后运用生成的矩阵获得关键词共现矩阵。我们运用CiteSpace生成实证研究所需要矩阵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是对文献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主要是对文献进行筛选,确保数据属于该研究领域的 CSSCI期刊论文。其次对文献数据的关键词进行规范化处理,主要包括无关键词文献的关键词的提取;已有关键词的文献的不规范关键词的删除,如现状、对策等无明确指向的关键词;关键词的同义词、缩写词的统一和规范,如医疗费和医疗费用、老龄化和人口老龄化等。随后对文献数据进行格式转换,格式转换是因为CiteSpace对输入的数据有具体格式要求,需在输入软件之前对数据的格式进行转换,转换成软件默认的格式。这时就可以对CiteSpace软件进行相应的设置,在设置界面主要操作如下:时间切片设为每年一个时段;根据本部分的需要将分析的内容设为关键词;阈值分别设定为(3,2,20)(3,2,20)(3,2,20)。最后运行 CiteSpace软件,在project文件夹中生成关键词矩阵。运行结果共获得 376个高频次关键词,生成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图谱中节点的大小表示该关键词在文献中出现频次的高低,节点越大,频次越高;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关键词之间共现关系的强弱,连线越粗,共现的强度越大。
表3 社会保障研究1998年至2018年初机构发文量的内部构成表
图4 社会保障研究1998年至2018年初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如图4显示,1998年至2018年初社会保障研究CSSCI数据库期刊文献的关键词共现频次居前五位的是社会保障(1337)、养老保险(1041)、社会保险(460)、医疗保险(406)、社会保障制度(386),关键词共现频次居前的还有农民工、个人账户、养老保障、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老龄化等。这些关键词所表征的研究内容形成1998年至2018年初社会保障研究的主体内容,它构成了该领域知识网络的主要路径,也反映出近20年来我国社会保障的研究轨迹。再利用谱聚类方法对上文生成的关键词矩阵进行处理,得出我国社会保障的研究聚类,见表4。
表4 社会保障研究的聚类名称表
四、我国社会保障研究的动态分析
对某一领域的前沿动态分析可以通过战略坐标分析来实现。所谓战略坐标(Strategic Diagram)分析,是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二维平面图,将聚类的新颖度指标设为纵坐标,将聚类的关注度指标设为横坐标,通过各聚类在坐标图四个象限中所处的位置来考察其在新颖度与关注度方面的分布情况,分析某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分布、变化趋势以及研究热点等[7](P251-264)。其中新颖度是一种离均差,通过用聚类平均共现时间与全部共线关键词的总平均共现时间之差来衡量该聚类的新颖程度,其中聚类平均共现时间通过该聚类所有关键词的共现时间求均值得出。新颖度(即离均差)的值若为正,表示该聚类的研究时间较晚,正值越大表明越靠近现在;新颖度的值若为负,则表明该聚类的研究时间较早,负值绝对值越大时间越久远[8](P90-92)。关注度是指各个聚类中关键词的共现频次的平均值与所有关键词共现频次的平均值之差,用来衡量各个聚类的被关注程度,正值表示该聚类受关注程度高,负值表示该聚类受关注程度较低。
图5 战略坐标图四象限区域界定图
图6 我国社会保障研究战略坐标图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各聚类在该研究领域所处的位置,可将战略坐标图四个象限进行区域界定(如图5)。位于第一象限的聚类,新颖度与关注度指标均大于0,表明此聚类在该领域属于研究热点且备受关注,该象限中聚类所代表的研究方向兼具高新颖度和高关注度的特点,是当前该研究领域的研究重心和代表所在,可将其定义为该研究领域的核心区域。位于第二象限的聚类,新颖度大于0但关注度小于0,表明此聚类在该领域属于新的热点问题但关注度尚不足,随着关注度的提高,该象限的聚类将会移到第一象限,成为未来较成熟的热点研究课题,因此可将第二象限的区域定义为潜在区域。位于第三象限的聚类,新颖度和关注度均小于 0,表明此聚类在该领域属于相对陈旧的研究课题和方向,近些年关注度已不高,基本属于边缘化的研究内容,我们将其定义为边缘区域。位于第四项象限的聚类,关注度大于0但新颖度小于0,表明此聚类在该领域虽然不属于研究热点,但仍然备受关注,基本属于本领域的基础研究课题和内容,我们将其定义为基础区域[9](P91-94)。利用上文聚类分析的结果,对我国社会保障研究领域的70个聚类进行战略坐标分析,得出我国社会保障研究领域的战略坐标图(见图6)。
位于第一象限的核心热点聚类有:3公共选择、14养老方式、15制度供给、17制度完善、21中低收入群体、28社会保险法、34医保碎片化、49供给侧改革、57城镇化、58延迟退休、60城乡一体化、67社会保障水平聚类。其中34医保碎片化、49供给侧改革、21中低收入群体、28社会保险法更为新颖;3公共选择、67社会保障水平、58延迟退休的关注度更高。
2010年《社会保险法》颁布之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开始进入社会各阶层保障利益的整合阶段,公共选择制度缺失开始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关于公共选择制度缺失和如何构建该制度的问题备受理论界关注。《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在利益整合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关于该法律的实施状况、与国外相关法律的对比、影响效应和未来发展建议等方面的研究也成了近几年的热点问题。公共选择制度的建立对推动国家同多元政策诉求主体协商,促进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保障利益协调,维护社会保障政策公平性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学术界对该问题的关注度一段时间内都会较高。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适应流动性和可持续性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养老方式的转变、失地农民的增加、就业方式的转变等都对社会保障制度供给提出了新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因而如何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在养老与医疗保险制度上的平等和管理资源上的共享,以及如何增强城乡统筹制度的公平性、适应流动性并保证可持续性,进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就成为非常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医保碎片化问题以及城乡一体化已成为近几年的前沿热点问题。2014年,国务院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6年,国务院又进一步整合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得以推进。
党的十八大同样提出,“合理确定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使保障水平持续、有序、合理地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如何确定和评价的问题早年就有学者研究,2012年之后,如何提高保障水平成为重要的关注点;2018年,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成为两会热点,社会公众和媒体关注度极高,非常值得学者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关于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如何通过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来给予其全方位的保障,如何开展精准扶贫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在十八大之后,特别是到了如今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中之重。应对人口老龄化给社会保障特别是社会养老保险带来挑战的重要经验举措就是延迟退休,自从进入老龄化社会,关于延迟退休的问题就始终受到学术界关注,2013年至2015年该方面的文献研究数量达到顶峰。尽管延迟退休的具体实施方案即将于2021年出台,但出台之前的再度考量以及出台后的实施状况及效应都可继续关注。
面对我国长期实施需求管理带来的结构性问题,我国及时调整政策方向,2016年开始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在应对分配结构失衡问题时,包括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居民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完善就成为重要的抓手,在促进公平、缩小差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全面提升供给能力,而社会保障制度设置的灵活性给降成本预留了空间,这与前期的科学研究和论证是分不开的。在需求方面,社会保障的社会经济稳定器功能始终不可小觑。在经济新常态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伴随的阵痛背景下,社会保障在供需两方面的作用发挥及效能分析都可以作为研究主题继续给予关注;而2020年初新冠疫情下的社会救助、失业保障(包括稳就业)、全面降费等各方面的社会安全网作用的发挥都将成为热点议题。
位于第二象限的潜在聚类有:7社会公正、16城镇居民医保、20住房保障、30商业医疗保险、36社会保障供求、38基本社会保障、45参保行为、48财政负担、62公共财政、64人力资本、65土地保障。其中36社会保障供求最为新颖,48财政负担、45参保行为、62公共财政、65土地保障、20住房保障等课题也都是非常新颖的,可以作为继续深入研究的对象。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个渐进式的过程,同时也有政府主导、行政垄断的特征。但随着公共选择制度的发展,促使社会保障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开始关注供求两方面。需求方面开始重视社会公众和企业的利益与诉求,从行为经济学的前沿角度分析其参保行为,对制度改革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也给予需求方——社会公民获取了来自社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和促使其个人争取更高人力资本投资的动力,需求方的人力资本问题也是在该角度比较新颖的课题。社会保障的供给方面最终所要追求的目标自然是社会公平公正,如何使保障制度的公平性越来越凸显是供给方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尘埃落定,成为全面深化改革走向保障制度公正公平的重大亮点;截至2016年,城乡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都得以建立,城乡保障制度的大并轨进一步体现了保障制度朝向公正公平方向发展。此外,基金统筹层次的提高,也是解决地区差异问题,保证制度公平,利于更大范围内的互助共济作用的发挥,提高制度可持续性的重要举措。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养老保险要“提高统筹层次”,在尚未实现全国统筹之前,2018年国务院首先建立了养老保险基金的中央调剂制度。这些体现制度公平性的改革实践层层推进,与学术界一直以来的深入研究是分不开的。当然公平性的体现,公共财政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在我国从老龄化社会马上要步入老龄社会的今天,公平性体现得越充分,财政负担就越重。在经济新常态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的当下,若以减负降费来保证社会公众的需求和企业的供给能力,那么政府财政就要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如何来解决公平性与财政负担之间的平衡关系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土地保障是个老话题,毕竟一直以来我国农民的保障主要依靠土地。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学术界关注的主要是农村的土地保障功能大小,失地农民的土地保障丧失等问题。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已经开始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2005年,我国适时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其中经济方面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农村建设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运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而土地保障问题又一次被学术界关注,但却有了新的阐释。在此之前,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04),明确了关于“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的规定;2014年,国务院又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给了土地保障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使其重新受到学术界关注。关于住房保障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住房保障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关于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公积金制度等方面的探讨在2012年文献数量激增,虽在之后有下降趋势,但对于在城市生活的中低收入群体来讲,住房保障始终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位于第三象限的边缘聚类有:2社会主义、4公费医疗、8福利国家、10经济体制、26养老保险体系、53现收现付、69转制成本。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1992年,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微观基础的转型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宏观体制上的改革就是探索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的保障制度。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关于转制成本等问题都是早年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就越来越少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不断探索中建立和完善的,早些年关于借鉴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国家经验的研究很多,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越来越清晰,内容越来越完整,也为了更加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的需要,学界关于福利国家的探讨就不多见了。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模式是最传统的模式,我国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模式时对各种模式的研究和探讨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选择了部分积累、统账结合的制度模式,早年的学术研究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国公费医疗制度建立于1952年,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针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医疗保障制度,由于保障水平高,医疗资源浪费、财政负担加重等弊端凸显,从2010年开始公费医疗制度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部分省市开始取消公费医疗制度,并将国家公务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截至2020年初,已有24个省市取消了该制度,因此关于公费医疗的财务负担及影响效应等方面的研究都比较早,近年来学术界鲜有关注了。
位于第四象限的基础聚类有:1退休金、6失业保险、9户籍制度、11社会保障事业、13退休人员养老、18经济体制改革、19新农保制度、22参保对象、23人口老龄化、24基金管理、25社会保险基金、27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1统帐结合、32社会福利制度、33社会统筹基金、35和谐社会、37医疗保障制度、39社会保障问题、40制度变迁、41投资组合、42社会保障待遇、43财政与税收、44养老金替代率、46可持续、47制度缺陷、50社会保障税、51社会保险制度、52养老保障、54基金积累、55社会保障支出、56制度创新、59职业年金、63社会统筹、66失地农民、68最低生活保障、70城镇职工。其中35和谐社会、24基金管理、59职业年金、40制度变迁、44养老金替代率的关注度更高。
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启了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的序幕,社会保障事业要真正走向社会化、多层次化,社会保障问题也开始得到学术界更多的关注。随着《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和《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1998)的颁布,以及随后各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条例的出台,社会保险制度开始走向统一,围绕着社会保险制度方面的研究包括统筹方式、社会保险基金积累与管理、养老金替代率、医疗保险等开始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问题。200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镇职工的退休金问题始终倍受国家重视,学术界的关注度也始终不减。在此期间,职工的社会保险制度地区分割限制劳动力流动的问题得到理论界的关注,对跨省流动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进行探讨,国家也很快出台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2009),理论研究基于实践,反过来对制度改革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我国养老金替代率较低,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是必要的,职业年金是重要的补充保障方式,相对应的理论研究始终跟进。由于社会化的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之初,先从城镇着手,农村的制度建设逐渐在探索中建立,根据城乡发展不同的经济基础和特点设置了不同的制度,在此实践基础上,户籍制度、新农保制度得到了广泛关注。当然该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发展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制度的逐步建立,将不会再受更多关注,但由于当时相关研究数量多,关注度一度很高,造成软件处理时被列入基础研究问题。2000年开始,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制度影响深远,尤其是养老问题,当然医疗、护理需求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人口老龄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重要背景或影响条件。基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不完善,如何解决与完善制度缺陷,开展制度创新,尽可能降低制度变迁成本,成为理论界长期关注的话题。
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保障在解决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诸多风险和问题,提高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被赋予了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实践也促使学术界对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开始了历史上最高关注度水平的六年时间。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颁布,规范了劳动合同的签订,为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获取提供了保障。2010年《社会保险法》颁布,社会保险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就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达到一个相对稳定阶段,社会保障方面的社会关注度稳中有降,相应的学术关注度从2012年开始有所下滑,但社会保障的基础研究课题始终还是有学者在关注,也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最后需要做三点说明,一是文献计量的可视化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所做的规范化处理会使类似的关键词表述方式统一化。二是居前作者和机构的显示受阀值设置的影响,本文所设置的是每一年作为一个切片时的前 10名(TOP10)作者和机构,如果当年未进入前10名的作者和机构的发文量是不计入统计数据的,因此最终统计出的作者和机构发文量与其自身实际发文量比较会少一些,这与其是否在每一年都进入前10名有关系,但这种统计方法对研究总体规律并无太大影响。三是本文研究的文献对象未能包括2019年和2020年的数据,因此关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技术与社会保障问题相结合的研究并没有体现出来,很显然新技术的出现给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机遇和更多可能性,也给学术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