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2021-03-06沈宛颖陈青山
沈宛颖,郝 光,熊 鹏,陈青山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2020 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中国在此次疫情“大考”中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公共卫生领域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对外开放程度高、交通往来频繁的粤港澳大湾区。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大湾区公共卫生的融合发展、完善大湾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人才是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第一资源,我们需要直面在新背景下出现的问题与挑战,及时调整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以适应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公共卫生发展形势[1]。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 年2 月印发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指导和引领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但同时也会给当地公共卫生方面带来严峻挑战[2]。粤港澳大湾区今后会面临传染病和慢性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影响健康的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会出现许多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亟需培养更多高层次高水平的公共卫生人才。目前,粤港澳三地已经就加强公共卫生领域应急合作签订了《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合作协议》[3],但在传染病尤其是新发传染病防治合作方面仍存在着短板。在当前疫情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存在本土病例零星散发和境外输入病例传播的双重风险,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使得大湾区疫情防控趋于复杂化,引发我们对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思考与探索[4]。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明确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问题,并对培养当代大湾区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1 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问题
1.1 极高的人口流动性给疫情防控带来挑战
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对外开放前沿,区位优势明显,整合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资源,合作竞争基础良好,广深港高铁和港珠澳大桥将进一步助力大湾区发展,大湾区未来发展充满潜力[5]。大湾区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前景助力于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根据2019 年《广东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8年广东省卫生总费用仅占全省GDP的5.3%,且主要投入在基建上,人才培养、教育经费方面花费很少。截至2019 年底,广东省有医疗卫生机构5.39万个,其中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046 个(占比1.94%),妇幼保健机构130 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30 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34 个、卫生监督机构189 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339 个。与上年相比,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了90 个。全省医疗卫生在岗职工57.9 万人中,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职工仅为8.6 万人(占比14.85%)。我国医师队伍中,公共卫生医师仅占4%,“量”尚且不足,培养具有高水平、高层次的卓越人才更是无从谈起[6]。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度发达,但老龄化程度高,疾病结构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愈发加重当地的公共卫生负担。传统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课程体系以传染病防治为主,教学体系和内容老化,师资结构长期得不到更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大湾区现实疾病防治需求脱节。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也反映出了大湾区公共卫生应急体制机制建立不健全、工作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说明在当今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下,应急教育缺失、实践教学薄弱、公共卫生实践水平特别是应急能力低下,在应急防疫能力方面存在着短板。加之粤港澳大湾区疫情形势复杂,在本土病例的基础上,境外输入的压力很大,面对着“疫情倒灌”的情势。大湾区极高的人口流动性也会给疫情防治带来很大的挑战。
1.2 大湾区三地的行政制度、管理体系存在差异
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的背景下设立的。在行政制度、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和社会管理机制等方面,香港、澳门和珠三角九市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会面临其他湾区所没有的制度与体制机制难题。从积极的角度看,这种制度性差异正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存在多样性、差异性,就相应地存在共存性、互补性,只要把广东、香港和澳门三地各自的特长和优势组合在一起,就能形成综合竞争力[7]。在“一国两制”下,可以把港澳市场经济成熟、国际联系广泛、专业服务发达、科研力量强等优势,与广东腹地广、市场大、制造业发达、科研实力雄厚和政府决策力、执行力强等优势结合起来,把集中力量办大事、一张蓝图绘到底、领导体制的优势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进行大湾区的规划和建设,建立起大湾区三地的公共卫生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实现大湾区公共卫生事业更全面、更协调、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7]。
目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三方已于2019 年2 月签署了《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共识》,召开了两届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对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建立更紧密的协同合作关系,推动卫生健康事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8,9]。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香港大学也在公共卫生的培训教育、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方面签订合作协议,开展通力合作[10,11]。但目前大湾区三地的人才教育培养制度和理念存在较大差异,相互的文化认同度不足,在公共卫生领域缺少协同合作和联合培养机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在“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下,大湾区三地的行政制度、管理体系存在差异,国家卫健委、香港卫生署和澳门卫生局三地疫情信息传播机制不顺畅,对疫情的统计标准也存在着差异,流程拖沓冗长,不利于做出应急反应,导致对疫情研判的滞后[8]。在当前疫情背景下,大湾区三地亟需建立健全一套专业公共卫生人才的协同培养机制。
1.3 缺乏大湾区公共卫生考核认证评价的体制机制
我国公共卫生考核评价的唯一主体是教育部,评估过程是单纯性的行政性行为,且仅将关注点放在具体课程身上,忽略了公共卫生学科的组织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师资结构等核心要素,评估面较狭窄[12]。另外,我国教育部的公共卫生考核认证仅设有准入机制,缺乏追踪和退出机制,评估过程流于形式,且没有设置专业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缺少外部监督[13]。而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公共卫生培养,公共卫生学院考核认证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评估体系里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检验、完善和提高公共卫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13]。以美国为例,美国对公共卫生学院的考核认证由独立机构公共卫生教育学会(CEPH)来完成,CEPH 把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要素都纳入学院认证的组成部分,经自评报告和外部专家评估意见等进行充分的综合评估后作出最终决定,向社会公布认证结果,接受社会和公众对各学院的监督,以确保认证工作的公开、透明[12]。此外,在由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所主导建立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 中涉及到公共卫生的内容,它不仅局限于对公共卫生基础知识的考评,更是从职业价值与态度、交流与沟通技能、管理能力、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对公共卫生进行全方位高标准的考评[14]。而我国目前对公共卫生的考核评估主要是依赖考试、论文发表等手段,如医师资格考试、SCI 论文的发表等,对其领导管理能力、现场实践能力方面的考评则甚少关注。因此,如要加强大湾区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建设,必须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在我国现行的公共卫生考核认证评估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完善,建立有自身特色的评估评价体系。
2 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建议
目前“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大健康治理的需求下,对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建立起统筹全局的大健康观[14]。我们不仅要在总体上做到“医防融合”“医教协同”,更要针对大湾区公共卫生发展的具体情况,加强公共卫生应急领域合作,充分发挥在一国两制下三地不同教育培养制度的优势,整合三地公共卫生资源,建立珠三角九市、香港、澳门三地公共卫生人才的协同培养机制。
2.1 把大湾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到战略性高度
公共卫生在我国的国家治理和安全中的地位被长期低估,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没有上升到战略性高度。粤港澳大湾区的设立作为国家战略,其深远的战略地位和意义不必多言。应将对公共卫生优秀人才培养纳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为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的政策保障。在香港、澳门、珠三角九市大范围地建设公共卫生人才合作培养基地,建立一支具有战略眼光的大湾区公共卫生人才储备军,对大湾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体系进行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完善和补充[15,16]。强化政府在对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中的领导作用,明确政府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中的主体责任,在一国两制的背景下加强三地政府间的交流合作,把人才培养的改革的举措上升为政府规划。要对大湾区卫生健康管理部门领导者的疾病防控知识和应急防疫能力进行教育培训,选用具有公共卫生和医科背景的专业领导干部,强化突发应急事件预警意识,培养出懂行政、又懂公卫的大格局、高素质的大湾区公共卫生领导队伍[13]。
2.2 以科创发展为重要手段,加强大湾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
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科研实力和制造业基础雄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大湾区广东、香港、澳门三地的科技人员积极创新、携手同行,其科创成果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各种创新科技、新技术研发层出不穷,在疫情防控中被全面运用,催生出许多新业态,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创新是当今世界级湾区的主要经济增长引擎,尽管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在各领域取得了一些科技创新成就,但是庞大的科技创新成果并没有和公共卫生领域深度融合,没有转化为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强大动力。高校及其他科研机构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点,为企业科技创新奠定了人才基础,另一方面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也使得科技能够更有效地与产业进行对接,进而实现技术输出。目前大湾区高校公共卫生学院和公共卫生科研机构较少,公共卫生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无法培养出大湾区所需要的足够的高素质公卫人才。
未来要加强香港、澳门和“珠三角九市”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打造大湾区公共卫生人才合作培养平台,相互借鉴公共卫生培养模式,实现公共卫生信息共享,建立大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合作机制,成立大湾区公共卫生研究中心,重点关注大湾区内新发传染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和检测方法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大湾区合作的顶层设计,补齐公共卫生科技创新短板。
2.3 创新探索大湾区新型公共卫生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要根据大湾区特点,以深化产学研融合机制为抓手,依赖政策推动三地公卫人才合作培养平台的建设,构建以“公共卫生学院-科研机构-产业”为主导的大湾区公共卫生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提高高校公共卫生领域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要打破粤港澳三地体制性障碍,分别发掘三地的教育培养优势,创新突破大湾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办学、招生、资格互认、学分互认、科研经费使用、人员往来的深度融通,比如促进三地教师学生流动、实验室开放合用等[17]。要更新当前单一老化的课程体系,在保留我国预防医学特色的基础上,结合香港、澳门、广东三地的特点,增加政治经济类、管理类、人文社科类等跨领域多学科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现场调查能力等实践能力,同时要加强公卫人的道德建设,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的德才兼备的大湾区人才。大湾区高校公共卫生学院要加强与国外学院的交流合作,培养公共卫生学子的全球视野,有条件的可以开设全球卫生健康、国际交流等课程,进行留学生交流学习,学习国外公共卫生教育的先进经验。要优化大湾区公卫教师结构,提高高校准入门槛,要求教师同时拥有公共卫生教育背景与国际交流背景,打造一支拥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合作能力的大湾区优秀师资队伍[18]。要促进医院、疾控等卫生机构与大湾区高校公共卫生学院的医教协同发展,积极探索依托公共卫生机构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体制机制,可借鉴杭州疾控中心和浙江大学建立“实践教育协同体”“教学型疾控中心”的经验,探索教、学、研深度合作共促发展新模式,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共同培养大湾区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19]。
2.4 建立大湾区公共卫生考核评价体系
要建立大湾区公共卫生学院的考核认证制度,设置独立的专业认证机构,并按照科学的认证标准、规范的认证程序进行“严评”,同时从源头上严格制定公共卫生学院的建立标准,增设追踪和退出机制,实现公共卫生学院认证的“严进严出”,提高认证的专业化水平[15,20]。政府应鼓励高校开设高质量的公共卫生学院,而不是仅在医学院内开设公共卫生专业。健全公共卫生教育准入制度,对公共卫生学院的考核认证进行严格把关,淘汰一些层次太低的公共卫生学院,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公共卫生学院[13]。改变以往仅注重考试成绩和论文发表的教育评价体系,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应急能力的考评上,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要建立起公共卫生人才的专业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规定公共卫生机构准入须持公共卫生医生资格证书或MPH 资格证书[13,20]。推进公共卫生继续教育改革,将继续教育学分或证书作为薪酬和职称评定的依据等[13,20]。采取公共卫生人才分级准入制度,本科准入县社区级公共卫生机构,MPH 和硕士研究生准入省市级公共卫生机构,博士研究生和优秀硕士研究生准入国家级公共卫生单位等[13,20]。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人才的考核评价机制,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加大对公共卫生人才的激励力度,改革公卫行业薪酬制度,提高公卫人员待遇和地位[21]。
粤港澳大湾区的设立在给我国公共卫生健康带来全新挑战的同时,也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卫生高质量人才培养确立了新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机遇[3]。新冠疫情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短板,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但也为未来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指出了着力点[15]。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在充满机遇的同时也潜藏着挑战。未来粤港澳三地更应该推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紧密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加强公共卫生应急领域合作,充分发挥在一国两制下三地不同教育培养制度的优势,整合三地公共卫生资源,加强公共卫生机构和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实现人才协同联合培养,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培养出更多高水平、高素质、大格局的公共卫生优秀人才。只有将对此次疫情背景下大湾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思考转化为前进动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将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纳入国家人才战略体系建设,才能培养出满足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公共卫生人才,使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落到实处,推动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