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

2021-03-06王洪才

关键词:大学能力发展

王洪才 汤 建

(厦门大学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世纪,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机遇期[1]。在经济改革成功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文化、教育、科技将进入一个全面发展期,而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着轴心作用,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基本条件。无论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顺利实现,还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向深度发展,或是国际学生的剧增以及孔子学院的广泛建设,都说明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也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高等教育的巨大规模也使其面临着巨大风险,它可能会引发就业危机,而如何预防并化解这些风险就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抉择。唯有将就业压力变成创业动力,才能有效地预防并化解这一潜在风险。因此,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谓正当其时,而且也是适应社会经济向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中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根本举措。

一、创新创业教育为中国高等教育注入新内涵

当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达到世界第一的时候,一个急迫的命题也就随之提出:如何使高等教育质量也达到世界第一?固然,世界上并没有形成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统一标准,但使人民群众满意则是一个基本指标。如果人民群众普遍对高等教育表示满意,那么就已经实现了高质量目标。高质量正是在应答人民群众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的,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需求而产生的。只有成为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能够为科技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人人能够成为创新主体,经济发展转向了创新驱动模式,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才算发挥出来了,中国高等教育自身的竞争力也就体现出来了。因此,中国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能够为中国经济走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中国经济的增长过去主要依赖于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如今必须转向依靠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资源节约型产业,实践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就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创新创业人才,这正是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要求。而目前教学模式仍然是以培养知识接受式人才为主,无法适应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要求,从而成为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型的阻力。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高等教育首先必须进行观念的变革:

第一,人才培养观念必须从知识接受型转向能力开发型[2]。传统高等教育把功能定位于系统知识的传授,即将学科前沿知识系统整理之后传授给学生。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让学生快速地接受到系统的、前沿的知识,这种教育模式适合知识量小的精英教育阶段,不适合知识爆炸时代的大众化教育阶段。对于今天的学生而言,他们并不关心知识本身如何,而是关心知识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只有知识对其能力发展具有价值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这要求人才培养观念必须转变,必须转移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上来。

第二,大学教育必须确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传统大学既要从事科研又要从事教学,还要进行社会服务,往往是社会服务牺牲科研,科研又牺牲教学。因为社会服务直接面向市场,对大学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从而很容易成为大学关注的中心,科研对大学的声誉具有直接的影响,大学也非常关注,而教学的效果不显著,往往被大学忽略。忽视教学的后果就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人才的创新能力不强,无法适应高科技就业与创业的需要。大学只有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此来统筹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落实教学的主体地位,才能扭转目前盲目追求论文数量指标和科研经费数量指标的不良倾向。

第三,大学教学重心必须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传统大学非常关注教师如何教,而不太关心学生如何学。因为传统大学把知识看成是真理来传播,认为教师就是真理的代言人,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强调教师要系统传授、学生要完整接受,其结果往往使学生头脑固化,压抑了学生的发展,学生于是成为了容器。如果不允许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知识,就无法实现知识与学生的经验融合,也就无法转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更无法成为学生的能力。因此,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必须从学生如何学出发来设计该如何教,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探究主体。

第四,大学办学必须从关注排名转向关注真正社会需求。目前大学办学中的突出弊端就是过分关注学科排名和大学排名,而不关心是否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和学术发展规律,更不在意是否满足学习者的探究兴趣,当然也无心去关注是否针对社会发展需要中的重大问题,如此造成的恶果就是过分注重短期利益,忽视大学发展后劲和战略发展。大学必须走出自我封闭式的办学模式,必须以社会发展为第一需要,把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作为根本的利益诉求,打破本位主义的桎梏。

第五,大学组织变革要适应知识生产模式Ⅱ的要求[3]。在知识生产模式Ⅰ时代,知识生产主要来自图书馆或实验室,学者的闲逸好奇是知识生产的主要动力,知识发展主要以单学科方式进行;在知识生产模式Ⅱ时代,知识生产跨越了传统的学科边界,需要多学科协同,需要跨越大学的边界,需要与产业界、科技界主动合作,如此才能解答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面临的复杂问题。

二、创新创业教育呼唤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一)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从培养学科专家向造就高素质公民转变

创新创业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而言几乎是一个全新概念,因为传统高等教育强调的是知识接受,而创新创业教育则要求把知识应用与转换能力放在中心的位置。

我们知道,知识历来都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没有知识就无所谓教育,然而知识本身并非目的,促进学生发展才是目的。传统教育观把知识传递作为目标,学生接受知识多少就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依据。那么,对教师而言,就是知识传授得越多越好、越难越好,而无需关注学习者需要什么和喜好什么,对于学生而言,就是知识掌握越多越好、越难越好,这就成为传统教育运行的基本逻辑,其理想是“塑造知识人”[4]。

这种观念显然已很难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要求了,因为学生对简单接受知识已经失去了兴趣,只有当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价值时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然就是在“刷分数”,这正是传统课堂教学失败的根源。学习的本质在于完善和提升自我,而非为了成为知识的仓库。只有把知识运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才能使知识焕发出内在的魅力。创新创业教育要求高等教育改变目标设计,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知识应用为媒介,使学生在知识应用过程中获得深度体验,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驾驭能力,从而使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所以,创新创业教育第一位要解决的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5]。在过去,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显然,这一目标定位并不适合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在大众化状态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及时地转移到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公民上来。新时代高素质公民应以养成独立人格为出发点,使其具有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创造性、风险意识等一系列的主动型人格特征[6]。这正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真正意蕴,即培养能够主动适应社会要求的、富有创造性的实践者,而非书斋式的理论家。

(二)课程与教学的重心必须从知识传授转向探究能力培养

目标变化要求课程体系改革相伴随。传统教学论强调要将最先进、最系统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这样的课程强调理论化、系统化和标准化,但与学生发展要求严重脱节。这种课程设计也使教师很难逃脱系统知识传授框框的束缚,同时也把学生的探索激情消磨殆尽,最后只能以死记硬背作为回应[7]。创新创业教育要求课程体系设计必须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出发,以培养学生实践精神作为归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标志。实践证明,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是最为适宜的。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必须从培养探究兴趣开始,这就需要大量的生成式课堂、实践性教学,而非固定的放映机式教学。传统教学围绕“学科知识逻辑”展开,学生处于被灌输状态,其主体性被严重遮蔽,难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真正的知识不是给予的,而是自我求索的结果,只有在主动求索的过程中,学生才能体验到求知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意味着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不能依靠理论灌输来培养,学生只有在接触现实生活过程中才能激发其探究欲,最终达到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将其运用于实践。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转变,还需要评价体系转变跟进。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即重点考察它对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合作沟通能力、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发展的意义。无疑,这种评价模式要求教师更多地投入教学工作,否则就难以带领学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达到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教师评价模式必须从“唯论文”向多元评价变革

一旦确立了“能力中心”教学评价观,就要求对教师的评价必须跟上。过去对教师的评价偏重于学术论文的发表量,而不关注论文能否对社会发展和教学本身产生实际价值,如此就导致了教学与科研相互割裂的状态,显然不利于教师专注于教学。那么,什么样的科研才能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呢?答案是应用型科研。因为应用型科研有助于教师了解现实真实问题,丰富教学素材,从而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这就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把学生吸收到教师的科研团队中,如此,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就从分离走向统一。因此,鼓励教师从事应用型科研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机制。

传统的教师评价是依据大学排行榜而定,也即大学排行榜有什么样的指标就考核教师什么,大学排行榜中不容易测量的指标就被忽略,这样,大学对教师的评价就容易陷入简单化、机械化、数字化、形式化的误区,很难关注教师的真正发展需求,当然也无法真正尊重教师的学术权利。所以,要真正解放教师的科研生产力,使教师的创造力释放出来,就必须从改变大学对教师的评价方式做起,不然教师就无心于教学。

要促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就必须鼓励教师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型研究。唯有如此,教师才能把学生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才能把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当成自己的任务,也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开展。

三、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改变封闭性办学模式

(一)封闭式办学的根本特征就是不关注社会需求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师必须首先了解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因为只有开展有针对性的应用性科研,才能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才能实现专业知识教学与社会实践需要有机结合。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取决于其从事应用性科研的能力及善于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上,我国高校偏向采取“先有成果,再寻市场”的科研模式,存在着严重的“脱离实际定选题、关起门来搞科研”的倾向,其结果往往是只具有学术价值而缺乏应用价值,并不适应市场需要,造成了大量的科研成果“睡大觉”的情况。创新创业教育意味着科学研究必须要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而不能单纯从“闲逸好奇”出发,以“无用之用”自慰。

强调知识的应用价值绝非追求庸俗的实用主义,相反,注重应用是对知识价值的激活,是对知识的真正尊重[8]。学术的本质是为了解答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科学研究必须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即便是最基础的研究,也是以最终追求知识的应用为目的的[9]。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封闭办学模式,必须关注社会的深层需要,把学术创新、教学改革建立在真正的社会需求上,不再走学科自我发展、自我循环的老路,而要回归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应答社会发展需要,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只有真正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才有可能突破传统的科研范式,实现从“论文中心主义”的真正突围。

(二)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大批创新创业型教师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急需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师。如果教师不具备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则很难培养出具有相应素质的学生,这就需要大学教师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引领大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从而使大学教育引领社会发展。具体而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师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现实问题的敏感度,要求教师必须关注社会现实需要,了解社会对人才成长的基本要求,寻找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的契合点,要求教师必须能够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来思考、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

显然,如此要求非传统高校教师所能为,因为他们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企业生产经营缺乏直接的体验。而来自企业的教师则更了解企业需求,如此,为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就必须聘请来自企业界的导师,为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指导,否则创新创业将难以推进,而这一举措将带动高校师资结构的整体变化。

目前,要改变教师的“系统知识传授”行为模式遇到的阻力非常大,因为进行系统知识传授已经成为教师的固定“身份”,它背后折射的是“教师中心主义”逻辑。创新创业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课程体系应围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设计。这一设计隐含着“学生中心主义”逻辑,因而课程内容必须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进行重新选择和组织。

具体而言,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中,知识的前沿性、系统性并非绝对标准,适宜性才是根本标准[10]。课程体系的重点将落脚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于引导学生不断地面对新生活,引导学生自觉开展自己的生命活动。与此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脱离专业基础,因为离开专业基础,创新创业教育就失去了根基。所以,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结合,实现对学生有深度和有高度的创新能力培养,而专业教育只有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才会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三)理论联系实际是解决封闭式办学的根本出路

当前教育的根本弊端就在于脱离生活,只有走出教室、开展实践才能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11]。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求重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如果教学囿于书本知识,学生终将是知识的奴仆,只有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才能唤醒他们探究的冲动,学生才能变成真正的认识主体,才能成为知识的主人。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他们的体验和见解,才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实践追求。

当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实践动力被激发出来之后,其创造潜力也就显现出来了,此时,学生才能真正体味到学习的乐趣、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因此,只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式才有可能实现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能力发展为中心”的转变,教学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服务于个体生命实践的活动,学生也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社会需要是大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学不能无视社会需要而封闭办学。我国教育体系具有典型的封闭性特征,集中表现在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太少[12],如果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就必须解决这一传统痼疾。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教育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其探究欲望,这是其创新创业能力增长的源泉。这说明,高等教育必须从封闭的办学模式解放出来,大胆、积极、主动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高等教育供应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才可能建立高校与社会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四、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启示

(一)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必须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为前提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要以创新精神培养为基础、以创新人格形成为方向、以创新思维形成为关键。创新思维就是一种科学思维,它以问题发现为开端、以问题解答为目的,显然,如果学生没有探究兴趣就无从谈起。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首先在于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只有当学生发现了问题,才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此时问题开始与他们的生命意义相互关联,从而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样,学生就会体验到知识的价值,学生的内在潜能才会被激发出来,才会成为知识探索的主体。探究兴趣实际上是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它促使人希望知道问题的究竟和根源。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探索,靠接受理解的方式就不大可能激发学生真正的探究兴趣,没有探究兴趣,创新创业教育便失去了前提。

毋庸置疑,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依赖学习者主体性的觉醒,依靠学生创造潜能的激发,在挑战困难中进行磨砺。靠知识的灌输无法促成学生能力的养成,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拒绝灌输!当学生源于自身兴趣探索知识时,学习就变成主动探索的过程,学生“反复思考、不断质疑、在几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便会生发创造,便会养成能力”[13]。

(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就必须从实际出发,从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开始。如果不让学生体验实际,就无法发现问题,学生只有在接触实际过程中才能发现知识是否真的有用,知识能否解答实际问题,这正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源泉。个体活动离不开现实的生活基础,这也是教育发挥作用的经验界限,脱离这个界限,教学将是无法理解的,将是游离在学生发展之外且容易形成压迫的[14]。如果教学不能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就难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如果教学过程缺乏与具体实践的联系,只进行单纯的书本知识传授的话,教学过程很容易变得机械、呆板、无趣[15]。当教学围绕真实问题情境设计的时候,随着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欲望的增长,知识便自然增长,能力也会随之得以培养。

学生的能力只能来自亲身实践。要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学必须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正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所论,知行本身就是一体[16]。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学必须深入生活的内核,找到学生不断发展的经验基点和兴趣所在。只有解决了知识与学生需求脱节问题,才能使知识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此时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参与,这样的教学才可能是有效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能力的培养才是水到渠成的。

(三)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教师必须与社会建立紧密联系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教师必须与社会建立紧密联系。如果教师没有与社会联系的渠道,他自己就没有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没有使自己知识活化的基础,那么他的教学也就不可能生动,也就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然也就难以引导学生深入实际发现问题并带领学生去解决问题。绝大部分现实问题是课堂中无法解决的,教师只有走出课堂才能真正了解实际问题,才能为教学设计提供源头活水,这也是寻找科研课题的真正出路。

教学与科研结合的真正出路就在于走向实践,去回答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正是这些实际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在教师以问题为导向设计的课程中,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现实中的真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行问题解答的方案设计,通过自主运用所学知识寻求答案,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力得到肯定,价值也得以发现。如此,学生困惑解答的过程便是其能力发展的过程。

(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合作并了解社会要求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走出课堂、走向实践、走向市场、走向社会。学生在实践中就会发现,要做成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学会合作,进行有效沟通。人只要一走出去,就必须了解社会要求、就必须遵守社会规范、就必须学会承担责任,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并获得别人的帮助和配合。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一个人只有善于与环境进行协调并获得周围人的支持才能获得成功。任何人的实践都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社会性实践,实践只有在社会中才有可能。

毋庸讳言,当代年轻群体比较缺乏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自我中心主义倾向比较严重。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与人沟通,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从而能够让别人充分地理解自己的设想。为此,就要大力鼓励学生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启发,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来构建完整的认识,事实上,这也是一种获得相互支持的过程。

(五)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学校必须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依靠以问题为导向组建个性化课程。组建个性化课程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同时也必须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探索的过程中促进自我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是承认并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由探索精神和创造性。学生是学习的能动主体,只有充分的学习自由,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这意味着要将学生从繁杂的课程学习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主动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以形成自己的能力。

学习自由意味着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见解而采取行动。在自由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才会发现这个世界原来如此有趣,自己可以成为知识的主人,许多困惑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索而得到解决,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自我价值得以发现。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摒弃传统的“规训”模式,转向让学生自主探索模式,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独立个性,这是创新创业教育走向成功的前提。

五、创新创业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基

当中国经济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高等教育规模逐渐趋于稳定,就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标志。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真正决定大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轴心地位的可能是创新创业的成败[9]。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颠覆大学传统行为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是对中国文化“知行合一”思想的传承,是“经世致用”思想的展现。

(二)创新创业教育把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凸显出来

大学在传统的封闭办学模式下,逐渐将学生发展与社会需要隔离开来,不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则以开发个体潜能为出发点,以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为目的,它要求克服传统的学历主义,要求将人的发展作为衡量办学成功的根本尺度。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层意义在于“走向生命”,即以学习者为中心,使之成为一个自我筹划、自我决断、自我生成的自由人。因为每个学生内心都蕴藏着创新的潜能,都具有创新的需求,但在日复一日的规训中被压抑了,慢慢地丧失了怀疑、想象和冒险的勇气。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正是在这种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内在能量得以开发,他们的潜能和价值得到体认,从而培养出独立自主、自强自信的品格。所以,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唤醒学生处于“冬眠”状态的创新天性,将被压抑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潜能“解放”出来。故而,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敞亮个体生命的过程,为学生自我的生成、心灵的成长、潜能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为每个生命个体找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它帮助个体体验到自己是一个独立自我的存在,从而能够自主寻找生活意义和世界意义;它充分释放人的生命潜能,改变传统国民性中保守、依附的一面,培植独立、创新的新型人格。

(三)创新创业教育将创造一种实践主导型的大学发展模式

现代大学发端于西方,其原型是德国大学模式,它特别强调纯粹理论知识的价值,即强调理论知识在大学中的核心地位,大学科研目标在于创建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美国在学习德国大学模式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的模式,也不自觉地遵循着理论知识为中心的逻辑,虽然美国具有发达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核心无疑仍然是注重学术研究的研究型大学。美国创业型大学的出现正在颠覆传统的研究型大学概念,也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源地。而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真正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的大学发展模式,与以理论知识发展为使命的传统大学模式具有本质性的差别。我国开始普遍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很可能成为一种以应用知识发展为主导的大学发展模式。这种务实精神也是中国文化的反映,因为中国文化一贯轻视纯粹知识的探求[17],“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即是这一文化的展现。这一文化传统恰恰适应了当代社会发展要求,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四)创新创业教育将塑造一种新的实践本位型的大学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将知识创造与每个人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使每个人都成为创造的主体,成为自己知识的主人,如此就承认了个体微观知识的价值,为个性化知识发展留下了空间[18],这是一种实践本位的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不在于教会学生习得许多知识,而在于真正促进学生发展。人的发展不可能脱离知识的获得,但知识获得不是从外部注入的结果,而应该是自我探索的成就,唯有提供适宜的实践环境才能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内在呼唤实践本位的大学教育模式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推进需要把学生的主体性从传统教育的遮蔽和异化中解放出来,把学生的“微观知识”或“个体知识”及“实践性知识”纳入自我发展谱系,以“述行性”知识观展现个体生命的意义,成就自己的发展[19]。创新创业教育将促使大学模式从理论型向实践型转变,从而塑造一种实践本位型的大学教育模式。

(五)创新创业教育将知识还原于生活的本质

知识来源于生活。人只要认真思考生活并勇于探索,就能够把握生活的奥秘,就能够成为知识的主人。创新创业教育使知识还原于生活的本质,因为教育本质就是为了“发展人”,而创新创业教育推动了大学与生活世界的结合,使人的发展具有了更大的可能性。知识本身并非目的,生活才是目的[4]。学校不能为了知识传授而传授,必须服务于生活世界的召唤。所以,真正的知识必然要能够服务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并通过生活实践展现其价值[20]。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意味着知识必须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而非仅仅应付考试。为此,知识必须与现实生活发生联系,必须与学生的现实困惑发生联系,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创新创业教育呼唤所有的知识都成为对生命的注解和对生命意义的揭示,让知识成为生活的需要,从而彰显知识的真正价值。如此,知识不再是游离于人之外的、存在于思辨之中的符号,而是真正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知识。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使知识回归到人的生活,使创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六、结语

传统高等教育模式是在历史中形成的,而创新创业教育为大学模式再造提供了一次重大机遇,只有抓住它才能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带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为高等教育改革确立了基本方向,引导高等教育走向与知识经济相互促进的发展道路,从而将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引擎,也为塑造中国大学模式提供牵引,注定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扮演重要角色。

猜你喜欢

大学能力发展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留白”是个大学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