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企业该如何进行风险管理
2021-03-06栾雨晨山东工商学院
栾雨晨 山东工商学院
一、疫情对企业的主要影响
(一)企业物资短缺
疫情严重阻碍了交通运输业及物流业的正常运营,并且很多原材料供应商停止运营,导致原材料生产受限,使得许多企业物资匮乏,供应链断裂,企业生产和销售都无法正常运营。
(二)企业用工短缺
因疫情限制了人们的出行,全国各地基本上都实行居家隔离,各地交通设施也全面封锁,这使得很多工人走不出家门,迫使延期复工,长时间的停工不仅使得大量人才流失,还使得复产复工难度增加,尤其是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三)第三产业受挫
第三产业,尤其是对从事文化娱乐、旅游、餐饮行业的企业受疫情影响严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和服务业、外向型进出口企业以及一些抗风险能力小的企业也是影响较大。整体上来看,全年影响幅度估计在1个百分点左右,这也意味着对GDP增速负影响或超过0.5个百分点。从影响时间段看,也主要是发生在第一季度。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学习和应对风险的措施建议
(一)企业要正确认识风险
风险始终客观存在并伴随企业的生产经营,实施风险管理,一方面是外部监管机构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根本目的,为减少损失,甚至获取利润。古人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疫情的出现带来了风险,也带来了机遇。经济学上讲,风险和收益是密不可分的,有风险就有收益,有收益就有风险,因此不存在没有风险的企业,没有收益的企业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那既然企业要盈利,就必须承担一部分风险,企业需要建立风险管理或者具有风险管理思维,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预测和风险处理,将企业愿意承担的风险和收益自留,其他的通过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因此疫情的到来,企业不要过于悲观,要学会在风险中盈利。
(二)从日本长寿企业身上学习风险管理
如何在疫情发生前和疫情中做好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尤为重要,这可以让企业更好的面对危机,对危机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风险管理这一点上,日本的长寿企业们就值很多大中小企业借鉴和学习:
第一,人事风险。主要是为了防止家庭内部的人事冲突和不确定性因素。
第二,业务风险。主要由于技术、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变化而导致的风险。
第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风险。日本企业曾因战争、地震、台风等因素而损失惨重。
第四,伦理风险。指所有不诚信的经营决策而导致的结果。
因此,这些百年企业之所以是百年企业,他们与一般企业做的不同的是在风险发生前就做好充足的准备和应对措施,并将这种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措施代代相传,并通过这些准备和措施让企业在风险发生后快速恢复生机。
(三)疫情期间企业风险管理的措施建议
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风险管理:
第一,减少或消除可避免的风险。当从事某事的风险大于该企业的风险容量时,可以减少或者放弃该事件,以达到减少或消除风险。但是这种方法趋于绝对化,虽然规避了风险,但风险伴随的利润也拱手让人。其次,减少或规避风险的方法也不是绝对可行的,而且规避一种风险的同时,还可能会产生另一种风险。
第二,分散风险。也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风险是通过增加风险单位数量从而减少风险损失的波动。因此一方面企业可以预测风险损失,一方面可以减少因抵御风险的损失。可在实际许多企业市场需求不足,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实行多元化的战略往往结果不如人意,尽管多元化增加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但很多企业由于产品单一和融合性低,达不到开展的条件。
第三,转移风险。为避免承担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可以采用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也可以采用一些金融衍生工具,例如期货、期权等,将风险和收益转移给愿意承担这些风险的其他企业,从而可以锁定利润,这是现代企业风险控制的一项非常好的措施。
第四,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这点特别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而言,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活下去并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依据市场需求调整和扩展内控,发展企业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应该运用风险分析技术,找出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并建立内部监督组织,监察高风险领域并发现其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
三、总结
综上所述,当今时代企业的风险管理愈发重要,企业需要学习了解风险管理知识,运用风险管理的各种方法,建立健全优良的风险管理制度,这能够帮助企业应对各种不确定的风险。此次新冠疫情是一次对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的考验,企业要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在以后应对其他风险问题或下一次黑天鹅事件中,都能从容应对,找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