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分析

2021-03-06王瑛沂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消费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维度

王瑛 沂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近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政府新会计核算制度的要求下进行了全面的财务管理优化改革,通过对传统财务观念和会计核算模式的转变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而作为提升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事业单位也在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然而,随着预算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当前使用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已经不能够满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代化发展的根本需求,为了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性发展,事业单位就必须对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创新优化。

一、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意义

(一)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预算绩效评价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环节,是事业单位提升自身财务管理质量,增强预算经费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科学、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实现科学、客观的预算评价,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财务预算环节提供定量和定性的数据分析。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在特定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依照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行状况设定科学的目标值、评价指标以及评价环节,进而形成标准化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的考评作用。

(二)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重要意义。首先,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帮助事业单位提升预算支出的合理性,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对预算支出进行管控分析,从中起到预防以及发现问题的作用,进而提升预算支出的合理性;其次,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增强预算管理工作的运行效率。事业单位管理者能够通过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对单位自身的预算管理有着清晰的认知和客观的认识,能够对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同时,事业单位管理者可以通过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得出财务预算结果,进而在财务预算监管方面进行监督调整,推动预算管理的高效改革。

二、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评价目标设计不具备长远发展效益。当前我国多数事业单位主要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公益性是其发展的主要环境,但是公益类事业项目具有的典型特征就是很难在短期内得以显现,需要经历较长时间才能够体现出来,而这种项目的长期性特点限制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视野,多数事业单位因为项目开展的稳定性不高而将预算绩效评价的目标设计集中在了短期利益方面,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初衷背道而驰,缺乏长远的发展效益。

(二)预算绩效评价方法过于单一。当前我国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依然采用以定性评价为主体的评价模式,不能够将财务预算绩效评价进行细分处理,对定量评价方法的使用和摸索较少,因此,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方法的单一性无法满足当前新会计核算制度视域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开展,不能够对财务预算全部环节实现有效性评价,距离财务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全面预算管理要求相差甚远。

(三)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不完善。虽然我国事业单位在2003年就开展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理念,但是这种企业内部管理的工作模式在公共管理领域中进行应用尚需要思维的创新转换,而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依然沿用传统财政拨款模式下的预算管理观念,在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设计过程中重执行而轻管理,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财务指标偏多而过程性指标偏少,结果性指标偏多而管理指标偏少,致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不完善,缺乏合理性。

三、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路径

(一)构建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事业单位可以采用平衡记分卡式的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即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还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平衡记分卡式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共分四个维度和两类指标,四个维度有: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学习和成长维度、内部流程维度;两类指标有:共性指标以及个性指标。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围绕平衡记分卡中的四个维度和两类指标进行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定,并依靠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精准分析和共享,进而形成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

(二)使用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方法。首先,事业单位要依靠创新的预算绩效评估视角和数据采集渠道进行定量指标设定,运用科学的成本效益分析法、多种因素分析法、横向纵向比较法等科学算法来提升绩效评价方法的客观性;其次,事业单位要对传统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定性指标进行科学严谨的筛查,通过综合分析行业范围内的业务标准和历史数据来进行重新的评价方法界定,有效规避传统定性评价方法中的非客观性,提升财务预算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三)设定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首先,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主体要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定中加入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指标,以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服务的时效性和满意度作为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进而实现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核心目标;其次,事业单位要依照自身工作的业务流程设定业务流程指标,能够真实的映射出员工从事相关业务流程的绩效完成情况,提升事业单位工作的时效性、规范性、标准性以及完整性;第三,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定时还要增设组织战略指标,通过组织战略指标的设定来增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抵抗能力,并通过制定完善的组织战略制度来提升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维度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光的维度
试论国有林场财务预算绩效管理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