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2021-03-06何光美四川旅游学院
何光美 四川旅游学院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休闲和度假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但是,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人们对相关景区产生心理阴影,曾经影响了当地的旅游开发。因此,充分了解自然灾害对旅游的影响,发出预防性的警告,正确采取灾后管理措施,是旅游专家和经营者的重要课题。
一、灾后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现状
(一)灾后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基本介绍
旅游营销是指旅游相关企业聚焦游客,分析旅游环境和游客购买行为基础,调查旅游市场,进一步细分旅游市场,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完成产品正确定位,完成市场目标促销的营销,灾后灾区的资金大部分用于灾后重建,如公关资金不足、企业参与不足、公关过于单一模式、公关缺乏合作机制等诸多因素,营销效果不理想。
(二)灾后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特点
1.产品开发深度不够,发展势头不够
这不包括产品开发的广度和深度。长期以来,它没有完全融入当地的文化景观和农村习俗到旅游中,它只是模仿了其他村庄的旅游。另外,观光方法单调,缺乏深入的体验性项目,没有高回报率。旅游开发没有形成健全成熟的产业链,原住民利益有限,限制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特色产业链没有形成一个无助于突出地区特性的标尺。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景点公共基础设施不足,交通设施位于后方,部分道路区间和风景名胜区的可访问性依然较差。旅游服务中心、停车场、招牌和其他配套服务设施不足、不完善,严重影响农村旅游开发。
3.提高服务人员的质量
提高经理和员工的整体质量。灾后,旅游地仍处于市场的重要阶段,有许多广泛的管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质。例如,一些服务人员将图书判断为封面,态度恶劣,缺乏严重影响游客认识和精神的热情。当地人民文化水平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缺乏市场意识和现代服务精神,除了提供餐饮服务外,很少有人能为顾客提供风光明媚的景点导游服务、农业活动指导服务、民间海关说明服务、农业、副业产品购物指南服务。城镇旅游专家的质量低劣,限制了服务水平,限制了各种服务的扩大,不能满足旅游的升级和开发。
(三)灾后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1.对旅游地的基础设施造成直接损害
大规模自然灾害的破坏力非常大,对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交通设施、接待设施等旅游局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受自然灾害影响的旅游产业复兴非常困难,没有一天恢复旅游设施的正常运营。
2.对游客个人心理安全的严重威胁
安全是游客在选择目的地时的主要考虑事项。安全需求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个人安全和心理安全。二零零四年年印度洋地震和海啸等直接受害者带到了目的地,自然灾害不仅将给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害,估计有三十万人死亡。同时,它也会给游客带来严重的心理阴影,导致他们在一段时间内旅行失去动力。为了潜在的游客,有关灾害的报告会提高旅游风险的意识,改变决定。例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高速公路,被誉为震惊游客的台湾城堡中最美的“死亡高速公路”。
3.对旅游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其全面的性质,高相关性和明显的带动效果。因此,自然灾害对交通、商业和住宿的不利影响可能会导致目的地市场的利润减少。例如,二零零八年年日本大地震引起的塌方和崩塌等二次灾害,给灾区的道路和相关的铁路线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航空方面,飞往成都的航班数量也在各种航空公司减少。
二、灾后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策略
(一)旅游产品的灾后理念
灾后旅游的特点是旅游商品的活力,经常反映在特定的主题上。旅游用品通常是具有良好图像识别的旅游产品的名片和路径。现在旅游市场的旅游商品越来越丰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游客的旅游体验越来越丰富。在这种情况下,游客的兴趣和产品特征、主题和产品的选择已经成为大量旅游消费的重要因素。为了增强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旅游的经济效益,确定旅游特性,强化产品主题,打造旅游商品是重要的。因此,旅游商品的开发必须集中于市场导向、资源基础、产品专业化、旅游产品化以及科学的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需要深入分析市场上存在的旅游商品的特性,结合其优点,为旅游商品设计注入文化因素,丰富和加强旅游地的文化和谐。强调排他性和独立性的“卖点”。旅游产品需要在评价、质量、规模上充分考虑,聚焦于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和品牌产品的开发,构建旅游产品的主力产品。依靠主要产品和主要产品,我们必须规划和塑造独特、美丽、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图像,以推进旅游地的开发。
(二)灾后旅游空间布局
1.突出重点,驱动周边地区
面对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市场,我们将在旅游市场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胜地。加强主要旅游名胜、旅游带、旅游线路建设,形成旅游经济“增长点”的一部分。充分发挥增长极的“扩散效果”,改善周边地区的放射线功能,促进周围的发展。
2.合理分、劳动和互补的好处
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方面,不同开发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地区的水平也不同。各地区必须开发适合经济发展的旅游产品,根据旅游资源和地点条件的优势,形成互补的资源和市场。
3.遵循点轴开发法
这依赖于中心城市的建设,形成伴随优先发展的“增长点”,通过辐射扩散,从“枝”到“干”发展整个地区经济。“风景”(景点)“道路”(沿航空、铁路、高速公路、河流和其他渠道建设)。“景观”的“路”将会打开。加强旅游路线开发时空收缩的节点合理配置。
4.积极开展区域间合作
脱离地区现实,对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有补充优势。打破地区之间的壁垒,加强地区合作和竞争性比较,扩大发展旅游市场的途径。
5.可持续发展原则
旅游地的建设必须以完全保护当地自然和人力资源为基础,结束目标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环境利益、保护和开发、破坏性建设和不充分的旅游开发。
(三)加强灾后旅游组织
景区将通过综合路线规划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质量旅游线路 为了有效发挥相关游乐设施的作用,依托最有名的当地景点人气,新增加的灾害景点来源的资源整合到各个地方,形成了吸引国内外游客到遗迹的旅游线路。为了充分利用国内外对灾害情况的关注,展示当地文化。
(四)灾后旅游形象塑造
自然灾害发生后,管理者需要根据灾害和救援的状况改变防灾战略。另一方面,要根据受灾群众的物质救助和解,重建当地人民和周边企业的信任,建立新的城市规划,重建被破坏的基础设施,逐步恢复被破坏的环境,重建目的地形象。
灾后之后,以电视、报纸、杂志和其他媒体及时向公众公布了整个灾情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虽然我对灾害救援过程中展现出的光辉人性印象深刻,但灾害带来的悲剧状况也给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灾害有多大?那个会持续多久呢?个人的安全有保证吗?那成了潜在游客心中最担心的问题。感知和目的地理论与心理学的旅游危机最相关。游客的认识塑造了旅游地的形象。游客根据自己的形象而不是现实来决定是否去特定的目的地。因此,目标营销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潜在游客决定的,制作的目标图片。为游客选择目的地可以提供潜在目的地所需的相关事物,取决于游客的心理。因此,目标图像是让游客兴奋的重要刺激,是否代表图像真的能提供什么,可以成为目标选择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在危机管理战略研究中,最重视的是沟通战略。因此,“及时开始公关活动,重塑灾区的旅游安全形象”成为早日恢复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课题之一。
(五)树立绿色营销理念
绿色营销以环境保护、商业哲学、作为价值概念的绿色文化、绿色消费为中心的出发点,致力于满足绿色消费的需求。绿色营销”考虑组织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追求以绿色消费为主导直接产生的社会的持续发展。“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认识到环境退化会影响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要求企业生产、销售、提供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绿色产品和服务,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当了解到传统的旅游方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对旅游消费有了新的需求,旅游绿色营销应运而生。
(六)树立网络营销的理念
随着21世纪的到来,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中国计算机用户数量和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增加,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中国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将所有产业推向了网络技术的重要应用。电子商务的兴起不能改变许多企业的传统商业模式也能促进许多商业模式和新兴企业 在这种情况下,旅游公司必须按时更新营销模式,否则很难生存和开发。特别是中国进入WT0以来,市场扩张给中国旅游企业带来了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中国企业及时解决,如何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与开发争取安全条件成为了重要课题。虽然我们将通过计算机网络、市场和市场营销应用逐渐淡化边境和地区,但如果我们的旅游公司能够使用计算机网络抓住这个时刻,及时扩大市场和营销活动,他们肯定会成功的
三、结语
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灾情也不例外,比如,对发生灾情的地区产生了有利与有害的影响,有利的是为当地的文化注入了灾情的元素可使人们产生同情情绪以及警示的作用等,而负面影响是给当地带来了不可忽略的各种各样的损失和家庭的破碎等,灾后旅游资源为构建旅游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对区域经济的旅游振兴在早期阶段还不明确,但是创新的营销机制能够有力地保证对旅游形象和旅游商品的促进。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有效集中于所有势力。建立地区间的紧密合作以达到双赢或多赢面,提高产品评级,扩大市场影响,增大地区社会和经济效益,保证旅游成为当地地区支柱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