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对桃树桃蚜田间防效研究
2021-03-06高德良宋化稳庄治国胡尊纪庄占兴
高德良,宋化稳,刘 钰,庄治国,胡尊纪,庄占兴
(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化学农药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100)
桃蚜(Myzus persicae)属半翅目蚜虫科,为多食性害虫,具有转主为害的特点,是为害蔬菜和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为害的果树主要有桃、李、杏等[1-2]。桃蚜是桃树上最常见的害虫,繁殖率高、传播速度快,群集在桃树新梢嫩叶进行吸汁为害,造成叶片卷缩、新梢弯曲,严重削弱树势及树冠的扩展。桃蚜排泄的蜜露污染叶面及枝梢,使桃树生理作用受阻滞,常造成烟煤病,加速早期落叶,影响生长。同时,桃蚜还是多种植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3-6]。山东作为桃树的主栽区,桃蚜每年的发生危害均较严重,如防控不及时,可严重影响桃的产量和品质。
迄今为止,化学农药防治仍是桃蚜防治的主要措施,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虽然防治桃蚜的化学药剂经历了由有机磷类的乐果、水胺硫磷;氨基甲酸酯类的抗蚜威、灭多威等;拟除虫菊酯类的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再到现在应用最多的新烟碱类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药剂的演变[7],但品种相对单一,可选择性较少。同类杀虫剂连续重复使用或农药的加量滥用等问题,使桃蚜对多种杀虫剂已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药性[8-13]。同时,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发现,部分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蚯蚓高毒,多个国家已对部分新烟碱类杀虫剂实行限制或禁止使用[14-16]。新一代杀蚜剂螺虫乙酯、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等逐渐涌现,并以突出的防效、新颖的结构及独特的作用机理逐步占据主要地位。
氟啶虫酰胺是由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发现并开发的一种新型低毒吡啶酰胺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17]。其具有触杀、内吸和渗透作用,对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有较好的神经毒性和快速拒食活性,且其拒食作用具有不可恢复性,被阻止吸汁的害虫最终因饥饿而死亡。氟啶虫酰胺对苹果黄蚜、蔬菜蚜虫、柑橘蚜虫和粉虱、水稻稻飞虱等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8-22]。本研究对比了氟啶虫酰胺和几种常用药剂对桃树桃蚜的田间防治效果,以期为氟啶虫酰胺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桃蚜的科学防治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21%噻虫嗪悬浮剂,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25 g/L溴氰菊酯乳油,江苏嘉隆化工有限公司。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区设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大年陈镇西马村桃园。试验区地势平坦,沙壤土,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为11.5‰,pH值为7.1。桃树生长基本一致,树株行距为3 m×4 m,树龄为10年,田间管理按常规进行。试验于2019年5月6日进行,桃蚜发生初期施药,试验期间平均温度为21.3℃,无降雨。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6个药剂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共7个处理(表1),每个处理重复4次,每个重复为1个小区,每小区4棵桃树,小区随机区组排列。用市下SX-MD15D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配可伸缩喷杆加锥形喷头(平均喷速为1.14 L/min)进行全株均匀喷雾施药,施药量以叶片反正面均匀着药、稍有药滴下淌为宜,每棵树喷施药液量约为1.5 L。
表1 试验设计
1.4 调查方法及数据处理
每小区固定选取2棵桃树进行调查。药前每棵树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随机选取5个旺长新梢,挂牌标记并统计顶芽下5片叶的桃蚜数量。施药后1、3、7、14 d各调查一次活桃蚜数。虫口减退率和防效分别按式(1)、(2)进行计算。用Excel 2007和DPS v7.05统计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Duncan's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23]。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对桃蚜的防效
各药剂处理对桃树桃蚜的防效,见表2。结果显示,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对桃树桃蚜速效性一般,但持效性优异。
药后1 d,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在20、40、60 mg/L处理下的防效分别为29.5%、43.7%和48.6%,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25 g/L溴氰菊酯乳油在15 mg/L处理下速效性最好,防效达80.5%。药后3 d,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各处理防效均明显提高,分别达到了78.9%、86.8%和91.8%。其中,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在40、60 mg/L处理下的防效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在44 mg/L处理下及25 g/L溴氰菊酯乳油在15 mg/L处理下的防效相当;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在20 mg/L处理下的防效与21%噻虫嗪悬浮剂在42 mg/L处理下的防效相比无显著差异。药后7 d,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各处理防效均达93%以上,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在44 mg/L处理下的防效相相比差异均不显著;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在40和60 mg/L处理下的防效显著优于21%噻虫嗪悬浮剂在42 mg/L处理下的防效。25 g/L溴氰菊酯乳油在15 mg/L处理下的防效出现明显下降,防效为79.6%,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药后14 d,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在20、40和60 mg/L 处理下的防效分别为94.2%、98.4%和99.2%;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在44 mg/L处理下的防效为98.3%,2种药剂持效性均表现优异;21%噻虫嗪悬浮剂和25 g/L溴氰菊酯乳油处理持效性相对较差,药后14 d,虫口减退率分别为21.0%和-24.0%。
表2 不同药剂对对桃树桃蚜的防效
2.2 安全性观察
整个施药期及果树后期生长未出现药害现象,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对桃树安全。
3 结论与讨论
针对桃蚜生活周期较短、扩繁能力强、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形成爆发性发生的特点,用于其防治的药剂除满足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等一般要求外,还应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不易产生抗性的特点,既能短时间内快速降低蚜虫基数,又能长时间控制蚜虫猖蹶。
氟啶虫酰胺对蚜虫的作用特点不同于其他药剂,经氟啶虫酰胺处理后的蚜虫不会快速死亡,口针仍能继续接触植物表面,但其能快速抑制蚜虫产生正常的分泌和取食信号[24]。氟啶虫酰胺虽不能对蚜虫快速致死,却能快速抑制蚜虫对作物的危害。本研究中,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处理对桃树桃蚜药后1 d的防效虽然较低,但由于药剂抑制了蚜虫的取食,蚜虫饥饿而死,所以药后3 d防效才会出现大幅提高,且持效到药后14 d仍保持94%以上的防效。另外,氟啶虫酰胺与其他杀虫剂无交互抗性,且对人、畜、环境安全,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在实际推广应用时,可将氟啶虫酰胺与菊酯类或烟碱类等速效性好的药剂混配使用,以达到既能快速降低蚜虫基数又能维持较长持效期的目的。对桃树桃蚜的化学防控,还应掌握适当的防治时期和关键节点,针对不同发生时期以及不同发生量选择合适的防治药剂,并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和混配使用,延缓桃蚜抗药性的发展,同时延长氟啶虫酰胺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