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悬浮剂防治桃蚜药效试验

2021-03-06郭盼盼孙瑞红姜莉莉崔凤云

现代农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桃蚜联苯菊酯

郭盼盼,张 伟,孙瑞红,姜莉莉,崔凤云*

(1.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109;2.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 271000)

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又名桃赤蚜、烟蚜、菜蚜,在国内外广泛分布,食性很杂,为害植物多达400余种。它不仅能直接刺吸植物汁液影响生长发育,还能传播多种植物病毒,间接造成更大损失,被列为世界性的重要经济作物害虫之一[1-2]。桃蚜在春季主要为害桃树,以成、若蚜群集于幼芽、叶片、嫩梢上刺吸汁液,叶片被害后向背面不规则卷曲皱缩,导致叶片枯黄脱落,抑制新梢生长,每年都需要喷药防治[3]。但是,桃蚜容易对化学杀虫剂产生抗药性,常常一种药剂连续使用几年后防效便迅速下降,致使其防治药剂不断更新换代[4]。

联苯菊酯(Bifenthrin)属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对害虫(螨)具有触杀、胃毒作用,广谱、高效、致死速度快,曾用于防治棉花、果树、水稻、茶叶的多种害虫和害螨[5]。由于连续多年使用,一些害虫和害螨已经对联苯菊酯产生抗药性[6-8],近几年在落叶果树上很少使用该剂。氟啶虫酰胺(Flonicamid)是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于1993年推出的新型低毒吡啶酰胺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具有触杀、胃毒、内吸和快速拒食作用,能够被植物组织吸收传导,当蚜虫、叶蝉等刺吸式害虫取食吸入带有氟啶虫酰胺的植物汁液后,会被迅速阻止取食[9]。此后,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陆续在世界各地推广氟啶虫酰胺防治多种作物害虫,2013年在中国首次获得登记。由于氟啶虫酰胺作用机理独特、防虫效果突出和专利到期等原因,国内一些农药公司相继投入生产其单剂和复配剂,目前国内制剂有效登记证数量22个,其中单剂7个、混剂15个,用于防治苹果蚜虫、瓜蚜、马铃薯蚜虫、稻飞虱、茶小绿叶蝉等[10-11]。15%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悬浮剂(商品名称:锐逸)是由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种产品,该混配剂(联苯菊酯5%+氟啶虫酰胺10%)融合了2个单剂的优点,杀虫方式全面,可以对蚜虫起到良好的防效。2017—2018年,该公司在国内不同桃园开展了15%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悬浮剂防治桃蚜的药效试验,以保证该产品在桃树上安全、高效使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防治对象及试验地点

防治对象为桃蚜。试验地点分别设在河南、河北、辽宁3省的露地桃园。河南省试验设在郑州市管城区,桃树品种为中油19号,树龄8年生,值结果盛期,树势中庸;河北省试验设在昌黎县,桃树品种为大久保和黄油桃,树龄4年生,值结果初盛期,树势旺盛;辽宁省试验设在兴城市,2017、2018年选用桃树品种分别为春雪(4年生)和中油19号(9年生),树势旺盛。

1.2 试验药剂及浓度

试验药剂:15%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悬浮剂,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效质量浓度设30、33.3、37.5 mg/L 3个梯度。对照药剂: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有效质量浓度为25 mg/L;联苯菊酯均为试验当地市售产品,有效质量浓度为12.5 mg/L,分别是4%联苯菊酯微乳剂(河南试验)、5%联苯菊酯悬浮剂(河北、辽宁试验)。设喷清水为空白对照。

1.3 试验设置

试验按照GB/T 17980.9—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虫剂防治果树蚜虫》要求进行小区设计、喷药和结果调查,其中试验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3株树,重复4次。河南省2年的施药时间均为5月7日,晴天、西风3~4级、平均气温22℃,正值桃蚜发生盛期,用电动喷雾器均匀喷洒药液于桃树枝叶,喷雾器压力0.8 MP左右,双喷头,平均每株用药液3 L;河北省的施药时间分别为2017年5月27日(天气多云,东南风3级,平均气温18.9℃,桃蚜处于发生盛期)和2018年5月18日(天气晴,东风2级,平均气温21.4℃,桃蚜处于发生初盛期),用担架式机动喷雾器(苏农B-36)均匀喷洒施药,平均每株用药液3.5 L;辽宁省的施药时间分别为2017年7月12日(天气晴,南风2级,平均气温27.8℃,桃蚜处于发生盛末期)和2018年5月18日(天气晴,东南风2级,平均气温22.3℃,桃蚜处于发生初盛期),用担架式机动喷雾器(ZL-22-160)喷洒施药,喷头为可调式喷枪,平均每株用药液3.75 L。

1.4 调查及计算方法

每重复固定2株调查树,在树冠的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选1个带有桃蚜的新梢挂牌,药前调查记录虫口基数,药后2、7、14 d调查残存活蚜数量,同时观察试验药剂各处理对桃树的安全性。按照式(2)计算防效,采用DMRT方法对防效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从河南郑州2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1)可知,在桃蚜虫口基数较高的情况下施药,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氟啶虫酰胺、联苯菊酯均没有很好的速效性,药后2 d的防效都在90%以下。随药后时间延长,防效逐渐提高,2017年药后14 d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3个浓度的防效上升至91.00%~98.59%,防效与试验浓度呈正相关,各浓度之间的防效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此时,氟啶虫胺腈25.5 mg/L处理的防效为93.19%,与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的33.3 mg/L防效基本一致。但是联苯菊酯40 mg/L的防效仅为76.01%,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的防效。2018年的试验结果总体与2017年一致,只是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30.0 mg/L处理的防效明显低于另2个高浓度处理,药后14 d,2个高浓度的防效分别为98.54%和99.25%。联苯菊酯质量浓度降为12.5 mg/L后,总体防效大幅度下降,药后2、14 d的防效仅为54.23%和14.78%,不能控制桃蚜危害。

河北省试验也是在桃蚜虫口基数很高的情况下进行的,2年的防效(表2)基本一致,所有试验药剂的速效性均较差,药后7 d才能达到最高防效,保持防效到14 d基本不降。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的整体防效与氟啶虫酰胺差异不显著,速效性稍好于氟啶虫酰胺。单用联苯菊酯防效还是较低,这可能与过去生产上防治桃蚜、梨小食心虫等害虫普遍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导致抗药能力增强有关。

表1 15%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悬浮剂对河南郑州市管城区桃蚜的防效

表2 15%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悬浮剂对河北昌黎县桃蚜的防效

辽宁省2年试验均是在桃蚜虫口基数较低的时期进行。2017年7月份田间桃蚜处于向外转移阶段,空白对照区蚜虫数量在药后1 d出现增长,此后数量呈下降趋势。因此在药后2 d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均表现出较高的防效,低浓度至高浓度的防效分别为86.56%、89.01%、91.17%,并且均高于2个单剂的防效,与氟啶虫酰胺的防效(82.87%)差异不显著,却显著高于联苯菊酯的防效(59.22%)。药后7 d和14 d,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和氟啶虫酰胺对桃蚜防效均较好,联苯菊酯的防效却一直较低。2018年在5月中旬施药,从药前虫口基数看,此期属于当地春季桃蚜发生初期,试验期间空白对照区蚜虫数量一直上升,药后2 d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的防效低于2017年,药后7 d和14 d的防效基本与2017年一致,氟啶虫酰胺防效逐渐升高,联苯菊酯的防效处于中等水平(表3)。

表3 15%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悬浮剂对辽宁兴城市桃蚜的防效

试验期间观察,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对所有供试桃树的枝叶和果实无不良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桃蚜生命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年发生代数多,并在蔬菜和果树之间转移为害,每年都会经受多次药剂筛选,现已对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的多种杀虫剂产生不同水平抗药性,因此,急需研发新产品来解决抗性桃蚜防治问题[4]。氟啶虫酰胺作为一种全新杀虫剂,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理和未发现与现有药剂有交互抗性[9],对多种蚜虫、飞虱、叶蝉等刺吸式害虫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防效[10],备受使用者欢迎。但是,目前该药剂价格较高、杀虫谱较窄,如果与其他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虫剂混配使用,必然会扩大杀虫谱,提高防效,降低使用成本,延缓抗药性。基于这些原因,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次室内外试验,发现联苯菊酯与氟啶虫酰胺以1∶2混配后提高了桃蚜的生物活性。2017—2018年间,3省田间试验结果均表明,15%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悬浮剂对桃蚜有很好的防效,药后7 d达到最高防效,田间持效期长达14 d。同时,联苯菊酯与氟啶虫酰胺混配后,扩大了杀虫谱,对与桃蚜同期发生的梨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桃潜叶蛾、叶蝉、绿盲蝽、桑白蚧、山楂叶螨等有兼治作用,起到了一次用药防治所有桃树害虫的效果,实现了节本减药的目标。兼治效果尚待试验报道。

试验期间观察发现,15%联苯菊酯·氟啶虫酰胺悬浮剂试验浓度范围内对不同品种、树龄的桃树均表现安全,可以在绝大多数桃树上使用。建议在春季桃蚜初发期至初盛期施药,田间使用有效质量浓度为33.3~37.5 mg/L,每年使用1至2次,最后1次用药到桃果采收应间隔14 d以上[12]。

猜你喜欢

桃蚜联苯菊酯
桃树抗蚜材料中桃蚜取食行为的初步分析
5%氯氟醚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欧盟拟修订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芹菜、茴香和大米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22%氟啶虫胺腈SC对桃蚜的防效
农药及空间大小对桃蚜翅型分化的影响
2,2’,4,4’-四溴联苯醚对视黄醛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新型联苯四氮唑沙坦类化合物的合成
九硝基三联苯炸药的合成及表征
RoHS测试方法又发布IEC 62321–6: 2015
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茶叶降低菊酯类农残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