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布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法
2021-03-05吉兰英
吉兰英
(新疆阿勒泰市阿拉哈克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 阿勒泰 836509)
布病又称布鲁氏菌病或传染性流产,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养牛地区常会出现布病,但感染程度有较大差异,母牛患病表现为流产以及不孕,而公牛患病后则出现睾丸炎以及关节炎,表现为不育。
1 流行特点
1.1 传染源 带菌牛以及患病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妊娠母牛患病后,其流产胎儿、羊水、乳汁以及胎衣中均存在病菌。公牛感染后,其精液内会存在病菌。通常患牛关节以及淋巴均出现肿胀,其肝脏、肾脏、粪便以及尿液中也可分离出病菌。
1.2 传播途径
1.2.1 黏膜皮肤 接触患病牛的粪便、尿液、乳汁、流产物、被毛以及皮屑均可为健康牛提供感染载体。与此同时,一旦健康牛皮肤或者黏膜出现伤口,都会增强牛布病的传染性,提高其感染速度,甚至可能会导致养殖业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1.2.2 呼吸系统 如果空气以及扬尘中包含有布鲁氏菌,健康牛容易通过呼吸道感染。
1.2.3 消化系统 健康牛食入了被患病牛或带菌牛污染的饲料、草料以及饮水等。
1.3 易感性 通常牛的年龄越大,布病发生概率越高。犊牛感染布病的可能性较小,即使患病,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妊娠母牛感染后,布鲁氏菌主要集中于牛的阴道、胎盘以及胎液中,同时胎盘还会出现发炎症状。初次感染的母牛通常出现流产症状,如果对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流产母牛仍可有序生产,但疫情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2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 周~6 个月,期间病牛不表现流产症状。
2.1 母 牛 患病母牛最明显的症状是流产,整个妊娠期都可发生流产,一些母牛不出现流产症状。在流产之前,病牛通常乳房明显胀大,阴道黏膜以及阴唇红肿,同时阴道黏膜上可以看到大量红色、米粒性状的结节,有粘性分泌液持续从阴道内流出,一般为灰色或者灰白色,不久之后母牛即出现流产症状。流产后,病牛常出现胎衣滞留问题,持续排出棕红色或者污灰色并有恶臭味的分泌物,1~2 周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2.2 流产胎儿 早期流产的胎儿即已经发生死亡;而完全发育的胎儿,产出后可能存活,但其机体较弱,很快会死亡。
2.3 公 牛 公牛患病后主要表现阴茎红肿,睾丸炎以及附睾炎。如果牛发病较急,其睾丸明显肿大并存在剧烈的疼痛感,病牛持续高热。
2.4 其他症状 一些病牛患病后有关节炎症状,其前肢表现为水肿,并出现滑囊炎症状,后肢明显肿胀。病牛全身有淋巴结炎以及关节炎的症状。
3 预防措施
3.1 加强饲养管理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开展检疫、防疫以及消毒灭源工作。每年需要对种牛以及奶牛进行2次检疫,一旦发现阳性牲畜必须及时隔离并扑杀淘汰,从而组建一个健康的畜群;隔离饲养犊牛,定期对其开展检疫工作。
3.2 坚持自繁自养 尽可能在养殖场内坚持自繁自养,严禁从疫区引种,确需引种时需要做好引进种牛的隔离饲养,同时严格落实相关检疫工作。
3.3 加强宣传教育 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宣传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帮助广大群众了解相关防病知识,在避免布病在畜间传播的同时防止病畜将布病传染给人类。
3.4 进行无害化处理 及时淘汰并扑杀病畜,严格落实相关无害化处理工作。
3.5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能够实现牛布病的有效预防。在免疫过程中,工作人员加强自身防护,阴性家畜必须接种布鲁氏菌病菌苗。
当前常用的疫苗为布氏菌活疫苗A19 株。皮下注射具备较高的安全性,8 月龄~1.5 岁母牛均可接种,免疫有效期为24 个月,每年免疫一次。
3.6 消毒灭源 采用20%的石灰乳对患病妊娠母牛流产胎儿以及羊水污染过的场地消毒,采用20%的漂白粉乳液对地面以及垫草浸透消毒,做好污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3.7 疫情处理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一旦发生患有布病的牛必须立即扑杀,严禁使用其肉制品以及其他制品,严禁对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