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绵羊面部湿疹的诊断与防治
2021-03-05赵志国刘良波
赵志国,刘良波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绵羊面部湿疹是以耳、鼻、唇等周围面部及无毛处水肿、红斑、湿疹性皮疹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肝源性感光过敏性疾病,对我国的放牧绵羊产业产生极大影响。因此,本文在阐述绵羊面部湿疹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绵羊面部湿疹的防治措施,为放牧绵羊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1 流行病学
羊群感染面部湿疹的原因有多种,饲养管理不当、生长环境较差、气候突变异常等因素都是主要发病诱因。绵羊发病在朝阴、低洼、避风的特定草场区域发生,疾病高发季节主要集中在5~8 月份(该季节雨水多、地表潮湿),均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对放牧绵羊饲养管理单一,营养不均衡,造成羊群的疾病免疫力低下,也是该病发生的诱因。该病以6 月龄内细毛羊多发,山羊、湖羊、地方品种的粗毛羊不易发病,羔羊病死率高,发病率在20%~50%。
2 临床症状
放牧时,在阳光照射4h 后,发病羊出现临床症状,病程可持续2 周左右。按病程症状分为发病初期、发病中期以及发病后期。
2.1 发病初期 该期(1~4d)绵羊表现为精神不振,反应迟钝,食欲减退,体温为39.5~40.5 ℃。在太阳暴晒的区域(主要见于面部和耳)出现病变,从刚开始的红斑,逐渐肿胀,眼睛和嘴巴周围慢慢变黑变硬。病畜躲避太阳,喜欢在阴凉地,由于肿胀部位瘙痒,感染绵羊会将面部在树上和地上摩擦,造成面部损伤。
2.2 发病中期 该期(5~7d),患病的绵羊出现困倦,眼结膜黄染和饮水增加。面部和耳朵出现严重溃疡。双耳耳廓严重肿胀、增厚、下垂。眼睛和嘴巴周围出现结痂,个别羔羊眼角部分泌脓性物质。病畜嘴唇增粗,严重者肿胀破损,破损处易引发蝇蛆感染。
2.3 发病后期 该病10d 以上,皮肤出现渗出和坏死,多数发病绵羊面部、耳朵肿胀而造成头部下垂,严重病例有时痂下化脓,采食与呼吸困难。与此同时,常伴有口炎、结膜炎、鼻炎等症状。在该时期,许多病羊死亡,存活的病羊面部痂皮逐渐褪去,慢慢恢复,但其对环境应激的敏感性显著提高,呈现“易惊”的特点。
3 病理观察
病羊皮肤严重肿胀,形成脓包,破溃后,流出黄色液体。解剖后发现,肝脏、胆囊明显肿大,严重的黄疸,胆管周围严重纤维化,肾脏水肿,肺部出现红褐色的肉变,消化道粘膜,肠系膜血管充血。严重病例肝脏颜色变化明显,呈黄土色,并有黄白色坏死区。
4 防治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 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放牧人员要做好羊群的管理工作,在疾病流行季节,转移到安全的草场放牧,可提前3 周左右在绵羊的饲料和饮水中添加硫酸锌。羊群可调整放牧时间,可在夜间和早晚放牧,中午不放牧,避免光刺激。强化圈舍的相关消毒工作,保持圈舍清洁。同时,在该时期,增加羊群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而提高羊群整体的抵抗力。
4.2 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1)鉴于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中毒后对患病绵羊实施隔离,将其关在较凉、遮光的圈舍内,饲喂饲料或干草,饮水中可适量添加硫酸锌(0.4g/t)。(2)药物治疗:为控制继发感染与休克可用应抗生素和抗组胺药,同时采取给予镇静剂制止瘙痒的治疗措施。发病羊肌肉注射VC溶液,面部可用石灰水洗涤,涂10%石炭酸软膏或抗炎软膏。亦可用氧化锌制成软膏涂抹,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5 结 语
在绵羊放牧中,重视绵羊面部湿疹的预防工作,这是影响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常发病的地区,应避免在危险草场放牧。在发病的流行季节,要提高警惕,做好放牧的日常管理工作,每天口服少量具有保护作用的硫酸锌。在发病初期,注意观察病羊临床表现症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减少该病所带来的相关损失。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才能有效控制绵羊面部湿疹,提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