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畜禽场的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2021-03-05闫强
闫 强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甘肃 定西743000)
在我国畜牧业生产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的推广,在带来利好效益的同时,是的单位土地上产生的养殖粪污急剧增加,超出了土地和环境的自净消纳能力,对环境产生了破坏,不仅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健康,对畜牧养殖业形成了更大的制约。为此,环境的污染问题日渐严重。本文探究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在生产环节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同时给出了防治措施,以期能够减轻畜牧业环境污染,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 规模化畜禽养殖生产存在的环境问题
据统计,我国每年畜禽的粪便排出量在17.3亿t左右,这是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的3倍左右。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将会对周围的空气、土壤、作物、水源以及人类和其他动物都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另外,很多疾病都是通过带菌动物或患病动物粪便进入到环境中的,粪便是畜禽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人畜共患病的重要传染源。
1.1 土壤污染 一些规模场为节约成本会自行种植玉米或羊草、燕麦、紫花苜蓿等青饲料,部分管理人员会将畜禽排放的粪便不经处理直接还田,导致硝酸盐、重金属以及磷等在土壤中沉积,使土壤变得极结和贫瘠。同时粪便进入到河流、池塘等水源中,也会产生各种毒素,滋生许多藻类和浮游生物,污染水体。
1.2 水体污染 除了粪便对水体的污染外,规模化养殖场的冲洗用水也是污染水体的重要污染源,冲洗场地、粪堆以及加工厂的污水中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其生化指标较高,这样含有有机物的污水进入到水源中会造成水生生物死亡,威胁水产业发展,同时还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当污水污染了地下水后,地下水溶解氧的含量减少,水体将失去使用价值。
1.3 大气污染 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则会产生含有N2、硫化物和CH4的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会散发出恶臭的气味,不仅会导致畜禽的生产性能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影响饲养管理人员乃至周围的居民发生疾病。
1.4 药物残留 部分规模化养殖场使用兽药不规范,屠宰前不执行各种药物的休药期,甚至有人药兽用的情况,比如盐酸克仑特罗就是违禁药品,抗生素、激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也可能导致药物在畜产品中出现药物残留,不仅影响畜产品的品质,还会威胁人们的健康。
2 原因
2.1 种养脱节 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迅速,畜禽养殖业能够给农牧民带来较高的收入,同时畜禽养殖的专业化也造成了种养脱节的现象,使得排放的粪便和污水不能还田,成为了难以处理的污染源。
2.2 化肥使用较多 由于化肥具有易于储存运输,且肥效高的优点,有机肥的使用就减少了,畜禽粪便不能进行资源化的利用。
2.3 缺乏环境管理 虽然我国已经对农村污染进行了规定,但近几年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产生的污染并没有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去管控。
2.4 缺乏成熟的畜禽粪便处理方法 目前常用的畜禽粪便处理方法有堆肥发酵生产有机肥料、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等,但这些方法的成本较高,在生产过程中应用起来较为困难。
3 防治措施
3.1 抓好污染源头 解决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问题,首先应当规范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生产过程,在建场前要进行评估,对场区进行合理规划,不得在水源保护区、居民区、交通要道等处建场,如果可以,应将畜禽养殖场与苗圃、果园、农田等进行统一规划,农牧结合,实现粪便的高校利用。另外,应当对畜禽的饲养数量进行规定,在生产过程中尽量清洁生产,杜绝水泡粪等清粪模式,提倡干清粪工艺。
3.2 重视畜禽污染的环境监测 应当开展畜牧业环境污染的监测工作,科学的掌握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分析产生污染的原因,为畜牧业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3.3 健全管理制度 将畜牧业污染防治纳入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建立健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排污管理制度,对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的运用和处理情况进行检查,保证畜禽养殖场的达标排放。
3.4 降低畜禽粪便处理成本 积极的研发畜禽粪便处理技术,降低畜禽粪便处理成本。各级政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进行沼气技术处理畜禽粪便或粪肥加工企业进行一定的政策性补贴。